真让孟国加入东方集团,获得了成员国的待遇,这1亿多的贫穷人口,就将成为帝国的麻烦。
显然,对帝国当局来说,类似的麻烦已经足够多了。
其实,帝国内部一直就对东方集团的价值存在争议,即便在军队内部,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关键就是,除了少数几个成员国之外,东方集团的大部分成员国都很贫穷,而且入盟的主要目的就是投靠帝国,或者说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些贫穷落后的盟国,几乎全都是人口大国。
东方集团成立了几十年,帝国一直都是利益输出方。
不过,更重要的现实因素是,孟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就在云雾江的河口三角洲,跟梵罗国境内冈伽罗河三角洲毗邻,即面积超过5万平方千米,举世闻名的孙德尔本斯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一分为二,在梵罗国境内还有约2万平方千米。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哪怕从孟国过境,免了两栖登陆作战的麻烦,地面部队也要从北面绕道,也就是深入内陆。
至于南面的自然保护区,根本就没有道路可用。
显然,从内陆攻打加尔,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先不说需要在孟国耗费多少兵力,只是糟糕的道路交通,以及漫长的补给线就足够让丁镇南望而却步。
事实也是如此。
按照参谋做的判断,从孟国借道,只是用于后勤保障的兵力就会超过5万,此外还要安排数万兵力增强孟国的边境防御。
不要忘了,孟国一直都是永久中立国。
因为一直没有加入东方集团,所以孟国在国防建设上不是很卖力,或者说就算卖力搞国防建设也没有多大意义。毕竟跟梵罗国比,孟国的体量太小,在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根本挡不住百万梵军。如果有外来援助,而且足够的强大,那么孟国自己那点国防力量也就不足为道了。
如果需要控制孟国的大城市,哪怕只是首都与主要港口,也需要投入更多兵力。
有这么多兵力,为什么不直接攻打加尔呢?
直接攻打加尔,无非就三个选择。
一是在加尔南面坎宁港上岸,然后顺河道向北推进。
虽然这条进攻路线最短,而且有内河航道可以利用,坎宁港是加尔的外港,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善,但是攻打坎宁港的难度也最大,毕竟梵军再怎么大意,也肯定会安排重兵守卫加尔的门户港口。
直接登陆,不但需要投入足够的兵力,还要承受很大的伤亡。
此外就是,没办法保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作战任务,甚至无法保证一定就能够由此进军加尔。
第二选择是西南的戴蒙德港。
严格说来,戴蒙德港才是加尔的外港,而坎宁港是内港。
因为距离加尔市区更远,加上基础建设一直没跟上,特别是连接两地的公路一直都没有能够扩建,别说是拓宽,就连水泥路面都没有铺设,所以戴蒙德港的规模不是很大,没办法跟坎宁港相提并论。
要说的话,其实是梵罗国的经济不够发达,对航运的需求不太大,也就没有必要发展第二座港口。
只是,戴蒙德港的条件其实更好一些。
不说别的,戴蒙德港的平均水深在落潮时都超过20米,主航道达到40米,能够让任何舰船进出。坎宁港的平均水深只有10米,主航道也就20米,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大型舰船只能在涨潮的时候进出。
因为距离市区太远,所以守卫戴蒙德港的兵力肯定不多。
此外,受道路限制,部署在市区的梵军也未必能够及时增援戴蒙德港。
也就是说,攻打戴蒙德港的难度要比攻打坎宁港小得多。
只是,戴蒙德港有一个严重缺陷。
这座港口没在冈伽罗河河口,而是在胡格利河河口。
虽然这两条河相隔不远,但是内河航道并没有连通。在控制雷蒙德港之后还需要攻占坎宁港,才能够进入冈伽罗河。
要想利用内河航运,还是得去攻打坎宁港。
至于第三选项,也就是去更加遥远的甘提。在那里上岸之后,再向北推进,从西边包围加尔。
相对而言,登陆甘提的作战难度最小。
虽然甘提是一座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但是相对于该地区的其他城市,甘提就不算大了。
关键还有,甘提并不是现代化的城市,更像一座大农村。
按照参谋做的分析,占领与控制甘提的难度并不大,而且在登陆成功之后,不需要攻占城区。
当然,甘提离加尔实在是太远了。
北上的话,地面推进的里程超过200千米,直线距离在150千米以上,超过了大部分支援武器的射程。
在道路交通条件极为糟糕的情况之下,让陆战队在河网地区推进200千米?
就算作战部队能够办到,也会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没办法持续作战,或者说在初期的突击之后很难站住脚根。
此外还有,甘提这边没有现成的港口,需要在登陆之后修建临时港口。
显然,这是一个大麻烦。
就算帝国陆战队拥有全球最强的工程作业能力,可是再好的临时港口,吞吐能力也比不上现成的大型港口。
何况,还要考虑出港的运输能力。
综合这些因素,即便在甘提登陆成功,也未必能够立即进军加尔,更别说调集重兵攻占加尔。
综合这些因素,最后能够选择的,也就是第二方案。
其实,这也正是丁镇南最初确定的攻打加尔的主要方案之一,准确说是排在第一的备选方案。
至于主选方案,其实就是直接攻打坎宁港。
换来换去,最后还是回到原路上。
不同的是,按丁镇南重新拟定的作战方案,不再要求必须得占领加尔,其实是降低了登陆阶段的作战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