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高野是神,他也无法猜到本土舰队的行踪。要不然,他不会发电报来,让高寺到前面去开路!
何况,在战前的计划中,根本没有提到该如何应付这种局面!
哪怕考虑到了突击行动失败,也没人想到,要在遭受挫败后去守望者海峡,跟杀出来的本土舰队决战。
正是如此,高寺一整天都在考虑跟本土舰队交战的事情。
即便在第三航空战队遭到袭击的时候,高寺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就算他有心,也爱莫能助。
高寺思考的是具体战术。
有多大的胜算?
或者说有没有胜算?
相对而言,梁夏海军的本土舰队不算强大,只有四艘在上次大战中建造的,而且没在战后改装的“龙兴”级战列舰。虽然四艘战列舰的状态还不错,但是肯定无法跟战后建造的新锐战列舰相比。
可问题是,第二主力战队的四艘战列舰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两艘“伊室”与两艘“富桑”均在战后进行了改造,但是重点是动力系统,通过更换锅炉与蒸汽轮机提高推进功率,弥补因为排水量增加而导致的速度损失。在此外,也就只是重点加强了水平防护。其他的方面,比如主炮火力与主装甲带,都因为可用吨位有限,没有做任何改动。
其实,加强水平防护是战后几乎所有前条约型战列舰进行改造的必选项目。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舰炮射程越来越远,还有轰炸机,水平防护显得越来越重要,也就必须增加水平装甲的厚度。
四艘战列舰在改造当中增加的几千吨,几乎全都用在水平防护上。
结果就是,哪怕进行了改造,两艘“伊室”与两两艘“富桑”在火力、防护与航速等主要性能上,依然比不上梁夏海军的“龙兴”级。特别是火力,四艘战列舰的十四英寸主炮实在是太“寒碜”了。
不要忘了,“龙兴”级配备的是400毫米主炮,而且其防护,要求能够在通常的交战距离内对十四英寸穿甲弹免疫。理论上,哪怕把交战距离缩短到十千米以内,十四英寸穿甲弹也打不穿“龙兴”级的主装甲带。
用新式穿甲弹?
狭夷海军哪来的新式穿甲弹?
那些所谓的新是穿甲弹,都是花重金从布兰王国进口的,而且主要提供给第三主力战队的四艘快速战列舰使用,全是适合近战的轻弹。适合远战的重弹得从纽兰联邦进口,因为价格没谈拢,所以在大战爆发之前,狭夷海军只获得少量测试用的样弹,没用完的全都储存在东都湾的仓库里面。
相反,“龙兴”级早就用上了新式穿甲弹。
按战前获得的情报,梁夏海军的400毫米重型穿甲弹,几乎能在全射程范围内打穿当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装甲。
传闻所言,梁夏海军始终没有淘汰众多在上次大战期间建造的前条约型战列舰,一直没有腾出吨位建造新锐快速战列舰,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快速战列舰也扛不住400毫米的重型穿甲弹。
要是扛不住穿甲弹,那还叫战列舰吗?
反正都是秒杀,为何还要把吨位用在意义不大的防护上?
可见,“龙兴”级哪怕仍然是二十多年前建成时的模样,那也是一种相当强大,极其凶悍的海上杀手。
言外之意,对高寺这边的四艘战列舰,“龙兴”级能够一炮秒杀。
那么,还有希望吗?
高寺不会承认,不过他确实被吓坏了,胆怯了!
如果不是高野直接下达命令,他肯定不会去守望者海峡。
在中午的时候,高寺发电报把第三航空战队遭到灭顶之灾的事情告诉高野,就是希望高野收回凌晨下达的命令。
按高寺的观点,现在撤退还不算太晚。
最后一支航空战队,最后两艘航母已经战沉了,继续打下去毫无胜算,应该选择撤退以保存实力。
用高寺的话说,就算杀入旭海又能怎么样,哪怕歼灭了本土舰队又能如何?
再是猖獗,也只有一个晚上!
等到天亮,梁夏海军的攻击机群杀到,成群结队的舰载机投下炸弹与鱼雷,再强大的战列舰都得完蛋。
大象力大无穷,却也对付不了振翅高飞的雄鹰。
把战舰拼光了,今后怎么办?
不管是继续打下去,还是跟梁夏帝国谈判,都得把舰队保存下来。只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才能给狭夷皇国带来希望。如果海军完蛋了,就算重创了梁夏帝国,也只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裳。
可惜的是,到太阳西落,都没等到高野的电令。
或许,前方的那条海峡就是最后的归宿吧!
第162章 吸引火力
海峡西面,“龙兴”号战列舰上。
入夜之后,桂伯勇就来到了司令舰桥。虽然在十多天前,就已拿到晋升令,戴上第三颗将星,成为了帝国海军中将,但是桂伯勇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更没有因为坐上本土舰队司令官的位置而飘飘然。
是不是司令官,还不一样吗?
这些年来,桂伯勇最佩服的人不是贺永兴,而是白止战,特别是在这几天,在这场海战当中。
以往,桂伯勇觉得白止战很有上进心,是一个干劲十足的年轻人。
经过这场战斗,桂伯勇才惊讶的发现,白止战不仅仅有“上进心”与“干劲”,还有更加宝贵的东西。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种更加宝贵的品质反到被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掩盖掉了。
没错,就是“勇气”。
不是“有勇无谋”那种“勇气”,而是“智勇双全”那种“勇气”。
也可以说成是由自信产生的勇气。
以往在别人的眼里,白止战“智”的一面,也就是“智慧”与“理智”表现得更加光彩夺目
这次,展现出的是“勇”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