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461节

如果重新设计,“浊海”级的开工时间至少要推迟一年,也就不可能与“行省”级同步服役。

按战前的安排,如果没有“浊海”级,那么“旭海”级还得建造4艘。

因为预测大战在新历100年爆发,所以在后条约时期,从新历97年开始,帝国海军在规划建造战舰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考虑成本问题。首先确保的,是完成由战略计划确定的造舰规划。

借着这个机会,赵禹大致介绍了造船厂的情况。

进入战时状态之后,造船厂几乎完全变了个样,不但是昼夜施工,连战舰的建造工序都做了调整。

和平时期,为了缩短工期与提高质量,其实主要是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建造工作得尽量在船台上完成。

道理也很简单船台是一个稳定平台,施工的环境比码头好得多。

为此,帝国的造船厂还开发出“预舾装”建造工艺。

只是,这会大幅度延长船台建造周期。

和平时期,特别是建造大型战舰,问题还不是很大,毕竟和平时期建造的大型战舰不会太多,而且用来建造大型战舰的都是2万吨以上的船台,民用船只需要的一般是万吨以下的小型船台。

再说,大型造船厂几乎都由海军持股控制,冠有“海军”名称的造船厂全都以建造战舰为主。

说得简单一点,和平时期是僧多粥少,船台占用时间久一点也没问题。

战争时期,变成了僧少粥多,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

为了缩短船台建造周期,提高船台的利用效率,建造工艺就反了过来,能在舾装时进行的就不在船台上做。

此举其实是降低了人工效率。

所幸,在战争时期,人工效率反到是次要问题,而且有很多的办法来弥补由此所产生的问题,比如24小时不间断施工,招募更多的工人,甚至通过扩大建造规模提高零备件生产效率。

总而言之,船台的数量有限,而舾装码头要多得多。

第二批“行省”级与第一种大型巡洋舰的建造工作,就是按这种方式进行,即尽可能的缩短船台周期。

至于建造成本,在战时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要说,战时的战舰建造工作,根本就不存在“成本”的说法,海军给予造船厂的是战时配额合同。涉及成本的项目均由海军配送,比如采购钢板与设备,连人员薪酬都是由海军按配给发放。

到大战结束后,造船厂按照一个固定的利润率跟海军结算设备折旧等费用。

上次大战期间,帝国海军采购战舰的相关费用,直到新历95年的年底才全部结清。

因为大型巡洋舰先上马,所以占用了两座船台。

结果就是,由浦州造船厂承担的第二批四艘“行省”级,仅两艘及时开工,另外两艘还在等船台。

用赵禹的话说,那两座船台最快在明年中期才能腾出来。

因为提前采购了核心零部件,就连钢板都切割好了,所以另外两艘的建造速度肯定要快得多。

只要不出意外,能够跟前面两艘同时完成。

问题就在这里。

直到现在,海军司令部都没有批准第三批“行省”级的采购合同,说是“行省”级存在性能缺陷。

对此,赵禹非常的无语。

第三批“行省”级已经做了修改,连尺寸都做了适当的调整,很多在建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当然,他正在按照海军司令部提出的意见,对第三批“行省”级进行修改。

白止战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要用“行省”级这个名称,换一个名字,哪怕是“行省2”级或者“新行省”级。

反正,以重新设计的新式航母的名义提交上去。

赵禹听了白止战的意见,只是并不觉得此举能瞒天过海。

按赵禹的意思,因为在第二批“行省”级之后,暂时没有航母的建造规划,所以5万吨级船台将用来建造快速战列舰或者大型巡洋舰。

关键就在这里。

贺永兴压着新的大型航母不肯批,就是要逼迫赵禹妥协,尽快提交“南珠海”级快速战列舰的设计书。

要搞不好,“南珠海”级恐怕会在第三批“行省”级的前面开工。

因为快速战列舰的造价极为昂贵,所以还有可能搭上一批大型巡洋舰。

说到这些事情,赵禹的情绪就很低落。

白止战很感叹,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毕竟设计与建造战舰这类事情,他没有多大的发言权。

第383章 玉石俱焚

晚上回到宾馆,白止战摆了一桌,说是请赵禹吃饭,理由是托张小卿的福,去宫里弄了几瓶好酒。

其实就是在宾馆买的酒,不过是为请客找了个借口。

赵禹平常很少喝酒,一杯就倒的酒量,品不出酒的好坏。十多年之前,他甚至被李云翔拿医用酒精糊弄过。

喝醉之后就什么都不用想了。

就算只是一时,也总有一时的轻松吧。

此时,狭夷皇国东皇都,皇宫外。

在文卫出来的时候,宫门才缓缓合上。

听到宫门关上发出的“嘎吱”声,文卫不自禁的哆嗦了几下。回头看了眼,他才迈开步伐朝宫城大门走去。

夜幕早已落下,昔日繁华似锦的东皇都现在是黑漆漆的一片,就像是一座鬼城。

其实,更像火葬场!

首节上一节461/135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