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个“骆驼”就是心猿意马的骆沙联邦!
狭夷皇国战败投降,第一个影响就是促成骆沙联邦反水。别忘了,骆沙联邦得在23日宣战。也许到不了明天,在今天某个时候,骆沙联邦领导人就会突然向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正式宣战!
关键,这是巧合吗?
前后,就只有这一天的时间。
哪怕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都有所准备,也绝对不可能在这短短的一天之内,把重点转向骆沙联邦。
谁敢保证这两起事件之间是否有关联?
如果这两起事件是因果关系,那就意味着,骆沙联邦或许已经做好了准备,会在宣战后立即发动进攻。
当然,是闪击迢曼帝国!
在根本上,狭夷皇国在今天突然宣布投降,摆明是在吸引注意力,至少让梁夏帝国无暇他顾。
虽然不是陆军将领,但是白止战知道,廉旭升从来都不看好迢曼帝国。
用他的话来说,迢曼帝国要是能采取主动,哪怕消灭骆沙联邦的把握不大,也能掌握主动权,并且通过战争初期的进攻消耗骆沙联邦的兵力与资源,让骆沙联邦耗费更多的时间来为反击做准备。
拖到帝国发动战略进攻,那就足够了。
言外之意,主动进攻还有那么点希望。
相反,迢曼帝国就必败。
原因非常简单迢曼帝国的本土狭窄,根本就没有战略纵深!
正是如此,制订战略计划的时候,廉旭升一直强调,就算能拉拢骆沙联邦,也要在西北做好进攻部署。
现在的局面可以说更加凶险。
迢曼帝国还没完成动员,准确的说是没有进行全面动员,其陆军主力至少有一半在西大陆的西部地区。
在此之前,迢曼帝国还在为进军玄大陆做准备。
哪怕已在着手调整部署,向东部地区集结兵力,也不足以抵挡骆沙大军的进攻。
此外,廉旭升还没有出发呢。
虽然薛远征已经手安排他去迢曼帝国,但是计划在24日才出发,也就是两天之后。
现在看来,廉旭升恐怕是去不了迢曼帝国。
哪怕要去,也要绕很大一个圈子,能否顺利到达都是个问题。
还有一点,帝国陆军在西北方向上的部署也没到位。
如果骆沙联邦在这几天发动进攻,帝国陆军能做的,也就是在边境地区发动几次小规模战术进攻。因为没把握夺取至关重要的铁路桥,控制通往叶堡的铁路,所以帝国陆军多半会按兵不动。
可见,迢曼帝国是凶多吉少!
在几个月之后,迢曼帝国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战败的国家?
要怎么做,才能够拯救这唯一的盟友?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白止战才真正明白了薛远征的安排,也就是为何要在年内攻打管岛。
真要拖到明年,恐怕连黄花菜都凉了!
第385章 凑热闹
等到上午10点过,才收到最新消息。
东狭夷首相文卫已通过公开渠道,正式发布了投降声明,还下令让所有军队立即停止抵抗与战斗。
只是,帝都那边依然没消息。
在是否接受东狭夷投降的问题上,帝国内部一直就存在巨大分歧。
几个月前,决定派兵攻占长泣港,由牛满与泽三去组建政权,其实就是这个分歧导致的结果。接下来,帝国跟长泣政权建交,并宣称在狭夷本土进行的是两个政权的内战,也与此有关。
在根本上,就是为了从狭夷抽身,避免陷入这个有几千万居民的泥潭。
先不说攻占狭夷全境要动用多少兵力,只是在大战期间维持多狭夷的占领,都是一个大麻烦。
不然的话,狭夷皇国在几个月前就战败了。
此外,白止战还有一个猜测。
或许,薛远征早已获得东狭夷政权即将投降的消息,或者是有类似的判断,也才会给白止战安排在年内攻打管岛的作战任务。关键是,白止战以此为由离开帝都,恰好避开即将到来的风暴。
要说的话,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接受东狭夷投降。
也很简单,狭夷皇国有几千万人,而且在不久之前,由这几千万狭夷人武装起来的狭夷海军才偷袭了帝国海军。
再说,西狭夷政权是干嘛的?
当初让牛满与泽三去长泣成立西狭夷政权,薛远征给民众的说辞,就是能让帝国从狭夷皇国抽身。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返回狭夷皇国?
如果东狭夷政权没投降,那还说得通,毕竟狭夷皇国的战事一直在消耗帝国的资源,特别是武器弹药。可现在,东狭夷政权已经投降,让西狭夷政权去接管好了,哪里还需要帝国出面?
那几千万难民?
又不是帝国的子民,跟帝国有啥关系?
当然,这只是在说气话。
不管怎样,都必须接受狭夷皇国投降。
理由,就一个。
如果拒绝,就意味着要跟所有的敌人死战到底,准确说是所有敌对国家都会跟帝国死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