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476节

没提前2个月,理由就只有一个,纽兰联邦那边出现了问题,比如洛福斯没能在8月上旬说服国内反对派。

要说,或许还跟纽兰联邦的大选有关。

如果在8月份参战,而纽兰海军遭受惨败,洛福斯将毫无悬念的输掉在11月初举行的总统大选。

相反,把参战时间推迟到10月上旬,哪怕战败了,洛福斯获胜的把握也很大。

关键就是,在大选的投票日之前,纽兰联邦两大执政党就会达成妥协。

在根本上,当纽兰联邦参战已成定局,不管谁当选总统都得统帅纽兰联邦参战,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政客就不会为一场已经没有意义的大选,以及由此导致的纷争,让国内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就一句话是时候放下幻想,勇敢面对挑战了。

也就是在跟共和党达成妥协,第三次当选总统已成定局之后,洛福斯才在10月上旬采取了行动。

这就表明,在同盟集团,纽兰联邦才是真正的核心!

只是,在把参战时间推迟到10月份,承担巨大的风险,也就是骆沙军队未必能在严冬到来之前攻灭迢曼帝国,那还有什么理由倒行逆施,让居于领导地位的纽兰联邦为骆沙联邦冒险?

要想击败梁夏帝国,首先得击败梁夏海军!

从陆地上攻灭梁夏帝国?

在“阿泰战役”后,准确说是梁夏帝国控制了巨大陆的腹地之后,这种可能性就永远的不存在了!

数千千米的荒漠与戈壁,在游牧民族之后,再没有被征服过。

别说骆沙联邦,哪怕是纽兰联邦出兵,投入数百万地面部队,以及足够的物资,也未必能从西面攻入梁夏帝国腹地。

西南方向的情况差不多。

既然决胜场是在海洋上,纽兰海军有什么理由拿仅存的舰队航母冒险?

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白止战与周涌涛,还有后来加入进来的几个年轻参谋就反复讨论过这个问题。

众人得出的结论八九不离十,即纽兰海军不会冒险。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偷袭威岛的作战计划,扩大成进军中东望洋,也就是攻占北马群岛与强攻管岛的作战行动的一部分,其实是前期。在偷袭威岛成功之后,帝国海军就将攻打北马群岛与管岛。

炎海那边的进攻行动将同步开始。

这是帝国海军在东望洋方向上发起的第一次战略级别的进攻行动。

夺回南北撒豆群岛?

那本来就是帝国的海外领地,只是被设为非军事区,还由当地人自治,帝国军队过去是收复失地。

攻打狭夷皇国?

除了战略轰炸,以及夺取长泣的登陆行动,其他战斗都由国民自卫队充当主力,与帝国军队没多大的关系。

扫荡冰风暴半岛是地面战争。

关键还有,在帝国的战争计划中,不管是收复南北撒豆群岛,扫荡冰风暴半岛,乃至击败与占领狭夷皇国,都跟“战略”扯不上关系,严格的说都是在为接下来跟纽兰联邦决一死战做准备。

对这些曾经的领地与附属国,帝国当局还真没有当回事。

按最终通过的计划,基本目标是摧毁威岛的机场与码头,并瘫痪这座岛屿;火速夺取北马群岛南面的塞岛,将这座岛屿打造成进军管岛的前进基地;袭击与攻打管岛,并争取攻占这座岛屿。

三个目标,其实是三个阶段。

当然,还有第四个阶段,不过不是必须达成的目标。

如果非常顺利的打下了管岛,还有足够多的剩余兵力与物资,就得考虑南下攻打与夺取图克要塞。

论重要性,图克要塞不比管岛低。

狭夷皇国宣布投降之后,纽兰海军就派部队接管了图克要塞。

此后,在英西宣布组建流亡政权之后,图克要塞的狭夷军队宣誓向其效忠,并听从纽兰海军指挥。

虽然纽兰海军没往图克要塞派遣太多部队,但是那里本来就是狭夷海军的老巢。

在大战爆发前,图克要塞是狭夷海军在西南东望洋的大本营,驻军在3万以上,而且储备了足够多的物资。按照战前的情报,哪怕遭到了全面封锁,图克要塞的狭夷驻军都能死守一年。

高野完蛋之后,兰云带着常驻舰队的残余兵力逃往图克要塞,就是看中这一点,并试图在此死守。

只是,难度最大的,其实是偷袭威岛。

如果偷袭成功,接下来的战斗就很简单了。

按六局的情报,在塞岛那边,并没有多少敌人,真正需要考虑的其实是当地几千名土著。

此外,在占领塞岛之后,要不要立即攻打管岛,其实都一样。

塞岛离管岛足够近,在战术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因此能利用部署在塞岛的作战飞机封锁管岛。

当然,这些全都是后话。

现在需要白止战考虑的,是如何偷袭威岛。

要说,最需要的是耐心!

第395章 面面俱到

白止战提出拿狭夷皇国的投降仪式做文章,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东都湾与威岛的直线距离。

超过了4000千米!

这意味着,哪怕在25日的凌晨派出轰炸机的时候,“奋进”号在东都湾与威岛的大圆航线上,且距离东都湾1500千米,在天亮前让搭载的b25轰炸机升空,随后就转向,以最快的航速向威岛疾驰,不考虑补充舰载机耽搁的时间,也要1天半,在26日下午才能到达威岛西北大约500千米处。

当然,这还是不可能出现的理想情况。

哪怕耽搁几个小时,“奋进”号返回威岛附近时都已经是26日傍晚,然后要等到27日才能投入战斗。

也就是说,白止战至少都有2天时间。

首节上一节476/135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