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完情况之后,哈里里明确提到,梁夏空军的前期部署远远不够,因此只要投入足够的兵力,就有把握夺得战场制空权。
可问题是,夺得制空权有什么用?
只是为了守住边境,还是说用行动宣告联合部队司令官宣布的禁飞区形同虚设?
显然,这样的行动根本没有意义。
要让制空权变得有价值,就得让地面部队继续向南推进,进攻沙乌地,至少得攻占沙乌地的北部地区。
简单的说,就是以攻打哈立德国王军事城,打乱梁夏帝国的军事部署。
如果沙乌地扛不住,并宣布保持中立,梁夏帝国就将失去最关键的立足点,并丧失反攻科威特的基本条件。
显然,问题就出在这里。
在策划作战行动的时候,侯赛因就多次询问手下的将军,有没有攻灭沙乌地的把握,以及需要多大的投入。
可惜的是,除了说好听的话,没有哪个将领给出建设性答案。
最关键的问题,其实是波伊国会不会在背后捅刀子。
直到上个月的月底,迢曼当局才给出肯定说法,波伊国至少都会保持中立,不会在战争期间落井下石。
只是,侯赛因依然没有就是否南下攻打沙乌地做出决定。
关键就是,空军能否掌握战场制空权。
说得直接一点,就算火速攻占了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也没办法对付在波沙湾与穆阿海游弋的梁夏舰队。
没有空军,梁夏帝国还能依靠舰载航空兵。
显然,如果空军没把握夺得与掌握战场制空权,那么派部队南下,等于是去给梁夏舰载机当靶子!
可惜的是,没有人敢对此打保票。
只要加强部署,梁夏海军至少能够在波沙湾地区投入6支航母战斗群,动用500多架舰载机。
伊拉克空军总共才600来架飞机,而且作战飞机不到400架。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侯赛因就明确了一点。
只有出现最理想的情况,才考虑在占领科威特之后继续南下。
所谓的最理想情况,是沙乌地依然拒绝为梁夏帝国军事基地,而且在科威特沦陷后保持中立。
简单的说,就是沙乌地国王害怕遭到入侵,或者是其他担心,选择了绥靖政策。
可惜的是,这样的局面并没出现。
正是如此,在昨天,侯赛因就给充当战略预备队的几个王牌师下达了命令,返回各自的驻地。
也就是说,侯赛因已经放弃进攻沙乌地的念头。
那么,夺取制空权还有用吗?
要说没用,那就是自欺欺人。
在根本上,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就是制空权。
按迢曼顾问的说法,如果伊拉克空军能在空中战斗当中给予梁夏空军重创,哪怕最终是力战不支,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让梁夏当局承认,地面战争的代价太过巨大,并由此选择妥协。
要说,这也是唯一能让伊拉克取得胜利的办法。
正是如此,侯赛因才召开了这次会议,还让哈里里充当主角。
按照哈里里的意思,第一仗特别关键。
为此,他准备投入空军主力部队,把上百架战斗机分为两个批次,从两个方向上向梁夏空军发起挑战。
说得很是好听,不过核心战术就一个。
用数量来弥补战斗力的不足。
梁夏空军的战斗机再好,也只有40多架,而且唯一能够依托的,也只有哈立德国王军事城。
受到出动能力限制,梁夏空军一次最多能投入3个中队的战斗机。
关键还有,因为后方基地的支撑不够,所以在指挥空战的时候肯定会出现问题。
不要忘了,这是沙乌地独立建国之后,梁夏军队第一次进驻,未必熟悉这座在几年前才建成的军事城。
要在短短几天之内,无中生有的建起一套指挥体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用哈里里的话来说,只要投入足够的作战飞机,承受巨大的作战损失,就能让梁夏空军尝到苦头。
按照哈里里的分析,两轮高强度冲击之后,部署在沙乌地的梁夏空军将基本上丧失作战能力。
到时,别说继续维持禁飞区,恐怕连保护哈立德国王军事城都办不到。
这也是最让侯赛因感兴趣的地方。
在夺得制空权之后,特别是在梁夏空军的增援到达之前,空军将集中力量,对哈立德国王军事城进行狂轰滥炸。
只要顺利,肯定能瘫痪这座沙乌地北部地区最为关键的军事基地。
在面向伊拉克这边,哈立德国王军事城是唯一能够为数百架作战飞机支持,设施完备的大型综合军事基地。
如果哈立德国王军事城瘫痪,联合部队的作战行动必然受到影响。
或许,还能逼迫沙乌地当局改变立场。
其实,只是打乱梁夏帝国的作战部署,就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正是如此,哈里里还在最后着重强调了哈立德国王军事城的价值。
按照哈里里的说法,梁夏空军能够凭借全球最强的战略空运能力,在接下几天之内,向哈立德国王军事城增派上百架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