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兵折将,最后还是退走,袁术麾下将领,更是心怀异心。
袁术还未退回汝南,一个更糟糕的消息传来,汝南被夏侯惇奇袭,纪灵、杨奉率军退守陈郡。
接二连三的失利,让袁术声望急速下降,一些部下也趁机脱离出去,占据城池,不听号令。
一战毁一生,应在此时袁术身上,最合适不过,为了挽留颓废之势,袁术也是绞尽脑汁。
目光重回许县,因曹操到来,许县此时局势也是变幻万千。
经历十余日,许县才从战后恢复过来,一切步入正轨。
当初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承诺,刘协也默默吞下苦果,毕竟事实证明,曹操比他更强。
除了皇宫由禁军守卫,刘协将大权全部给予曹操,并封他为大将军,总管天下兵马,自己安心的在朝中发号施令。
而曹操提出的,刘协也全部一一答应,其中包括召回幽州使者,纳曹操长女为后,改许县为许昌。
一系列的变化,曹操显然已成为刘协之下的第二人,并且军权全部掌握他手。
而做为此战的大将徐晃,也被刘协闲置虚职,看来重出战场已是无望。
光阴似箭,又迎来新的一年,这日曹操闲来无事,决定去看望想见已久之人。
许昌经过此战,踩着袁术的身上,做为都城的声势,也渐渐繁荣起。
人来人往,叫卖声络绎不绝,可曹操知道,缺粮的状况,还是没有解决,恐怕往后一年,发不起新的攻势。
一路走来,曹操对眼下局势,还是相当满意。
见前方徐家大宅映入眼前,曹操挥退跟随亲卫,独自上前。
“咚咚咚。”
“何人?”
敲门声响,屋内徐晃声音传来,曹操并未答话。
“咯吱。”大门微开一点,徐晃见来乃是曹操,当即疑惑问道:“大将军此来,可有何事情?”
曹操微笑道:“公明就是如此待客,难道不请孟德进起坐坐?”
徐晃道:“大将军万金之躯,寒舍怕无物招待。”
看来徐晃此人还真是忠心,曹操摇摇头道:“公明这是何必,眼下诸侯四起,正是用人之际,难道公明愿碌碌无为,度此残生。”
习的一身武艺,徐晃自然想征战沙场,听闻曹操之言,也是脸露犹豫。
曹操看着眼里,继续说道:“公明,你我同为陛下效力,有何必计较阵营。”
徐晃恢复常色,打开大门道:“大将军,请进。”
见已有成效,曹操微微点头,大步踏进府中。“公明若愿领军,可随时前来大将军府。”
身后徐晃一顿,望着曹操背影,双眼微转。“徐某不才,率军喜一人行事,恐大将军不愿。”
第369章 蛟龙出海
独领一军,不是亲信,确实有些为难,曹操停下脚步,扭头道:“公明要求,倒也是可行,只要不违背大局,统帅一军,也不为过。”
曹操答应了?
徐晃心中有些质疑,但事实摆在眼前,让他不得不信。“大将军气魄,徐某佩服,若有需要之处,尽管吩咐。”
对于徐晃之言,曹操也不意外,但愿听从调令,也算不错收获。
曹操转移话题,开始与徐晃闲聊一些军事见解,再也不提领军之事。
在徐府待了数个时辰,也大致了解徐晃才能,曹操方脸带笑容离去。
各方势力经过数番激战,好像又重新回归平静,不过寿春突然传来的一个消息,彻底又将平静打破。
袁术为了制止颓废之势,并提高声势,竟然自称为帝,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分封各路诸侯,建号仲氏。
消息一经传出,仿佛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惊起千万层水浪。
许昌皇宫,刘协紧急召集百官,准备讨伐袁术。
朝堂上,刘协握着袁术给他下的诏书,脸色冷青的掷于百官脚下。“看看吧,寡人要成汉王了,尔等也要成亡国之臣了!”
曹操看着眼里,出列向前捡起诏书,拿起扫了一眼,交给一旁的太尉杨彪。
“陛下,臣以为,应下诏命扬州孙策、徐州刘备,率军夹击袁术逆贼,臣再亲率一军,与袁术决一死战。”
刘协挥手道:“寡人只要尽快见到袁术首级,和大汉的传国玉玺,其余一切由大将军做主。”
曹操恭敬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辜负厚望。”
刘协看了一眼曹操道:“好,寡人等着喜讯传来,散朝。”
本想喝斥曹操几句,可见他一口应下,刘协只能离去。
得了刘协任命,曹操派出使者,前往孙策、刘备处,让他们起兵讨伐袁术,若是不从,就将他们视为袁术爪牙。
大汉威望虽然日薄西山,可在百姓、寒士等有学之士眼中,还是正统血脉。
所以孙策、刘备,为了今后发展考虑,还是决定出兵,顺便瓜分袁术地盘。
面对三路大军讨伐,袁术并不慌乱,而是自信满满,派大将纪灵抵抗孙策,另派杨奉等人率部抵抗刘备,自己率军亲自迎战曹操。
中原四方诸侯陷入混战,再无力顾及北方,而此时一个危机,正慢慢来临,这也是李惠义苦等的契机。
李惠义经过数年的养精蓄锐,又派毒士贾诩前往各异族部落,说服各部来降,可谓兵强马壮。
此时得知中原混战,李惠义敏锐的嗅觉,决定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战机。
右北平,经过商业的改革,已是繁荣无比,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已然成为李惠义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