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上身内衣套住脑袋,王霹用缩骨术,尽量节省力气,和造成塌方,往上打洞求生。
不知道王霹是不是运气太好,还是曹德埋的不够结实,就这样,他一路有惊无险的爬了出来。
躺着地上许久,王霹双眼无神,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曹德要这样去做,他们可是当初一起受苦过来的。
为什么现在都变了,就算有什么原因,难道不能说吗,一定要将这么多人,全部害死在墓下。
心灰意冷,王霹也不想再回去了,不想在见到曹德,他怕忍不住,会动手杀了他。
那么剩下只有归隐山林一条路可走,远离曹操治下,做一个平头百姓,不过心结已经种下,或许一辈子都无法解开。
王霹休息数个时辰,在太阳升起不久,站起漫无经心的离去,不知前往何方。
至此下墓人员全部覆灭,除了那些先押运珠宝回去的人,待他们再次回来,见洞口已被堵住,当即派人通知曹操。
曹操得知,思考许久,还是先将他们撤回,毕竟这些人都是仅存的火种,若让这些人下墓,恐怕没有实力强大的领队,会全军覆没,到时可就绝种了。
再者目前军资已够,还不如让他们先在一些小墓练练手,等待将来有机会,在下这个充满诱惑的宝墓。
曹操的心神并没有多放在这件事上,因为他现在注意力放在整合西凉,所以此事也淡忘在脑海。
西凉马超在得到刘协暗地相助,一度压着韩遂打,可惜韩遂也是聪明之人,见情况不对,选择投靠曹操。
韩遂投降,曹操立即出面,让两人罢兵,规划两人共治西凉,将地盘利益明化下来。
韩遂统领靠羌族等地,马超掌握西凉大部地区,但都要听命于许昌命令。
韩遂虽然吃亏一些,但眼下不占上风,他也只能同意,而马超能占西凉大部分地盘,也就不在意那些细节。
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将西凉势力整合,虽说不直接听令,但也有了调度权,也相当纳入治下。
二袁也相当稳定,并没有着急扩张,而是不断稳固徐州寿春等地,清处一些心怀异心之辈。
荆州二刘,则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刘备一直等待诸葛亮回信,刘表与治下势力斗智斗勇。
另外诸葛亮刚回来,就接到一封来自北方的信,并有人一直守护卧龙岗左右,让他有所想法,也无济于事。
北方来信,表示的非常明确,大将军李惠义得知诸葛亮身怀大才,要他前方北方任职。
至于诸葛亮是否答应,恐怕就由不得他了,因为送信来的,是一队精锐天眼,他们从不多言,只要求诸葛亮在规定时间启程。
看着一副强行让自己北上的样子,诸葛亮也是无奈,他虽说没有想好投靠何人,但决不是这样,被人武力虏走。
握龙岗诸葛亮住处,此时正是夏季最热时刻,夫妻两人坐着亭院,有一句没一句聊着。
“夫君可是想好?”
“北方虽说最强,可行事太过霸道,不是心中所想明君。”
“夫君,霸道才是帝王行事情风格,若做开国之臣,也会名留青史。”
“威压之下服从大势,是明智之举,可甚是无趣,也落怕死之名。”
“夫君不愿,那族内的长辈怎么说的,可有指示?”
“族内之人,太过胆小,准备在各路诸侯,都投入砝码。”
听闻此话,闭眼的黄月英缓缓睁开,她是想劝说诸葛亮,去投北方发展,这样相对会稳妥一些。
可诸葛亮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她一直猜不透,所以才想借用族内的选择劝说,那想是这结果。
那么眼下选择权又在诸葛亮手中,黄月英也不知道如何去说,毕竟她是一个女子。
见黄月英突然停下,诸葛亮睁开微闭的双眼,微笑说道:“夫人是不是想要亮前去北方?”
黄月英微微一笑说道:“夫君,难道我们现在还有的选择吗,外面都是他安插的人。”
对于这些看守自己的人,诸葛亮并不在意,李惠义突然会派人前来,他也非常清楚,肯定是庞统写信去了北方。
诸葛亮不喜欢这种被人逼着的感觉,他想要有选择权,若李惠义亲自前来,或者派一个重量级别的人,他或许还会前往北方。
诸葛亮缓缓点头说道:“看来夫人也不想去北方,那么夫人觉得眼下可以投靠何人?”
黄月英嘴巴一动,想要脱口而出,可还是停顿片刻说道:“夫君,观现在天下大局,李惠义已占据地力,治下百姓也是归心,应该能成大事,不过具体如何选择,还要看夫君自己。”
看了黄月英一眼,诸葛亮点头说道:“此话是不错,可一切还未定下,皆有变化,要不在等等。”
“李惠义已经休息够久了,应该快要发动下一场战争了,或许到时局势会更明了一些。”
“至于外面这些人,亮自有计策,让他们可以回去复命。”
“哦?”黄月英心中好奇,看着诸葛亮微笑说道:“既然夫君已经有了安排,那英儿也不多言。”
诸葛亮握住黄月英的手,看向上空,喃喃自语说道:“卧龙岗的天气,还真是舒服,在呆上几年吧。”
诸葛亮不想去北方,可时间会过,眼看已到最后时日,看守的天眼人员,准时来请他跟随离去。
看着一脸毫无表情的眼前之人,诸葛亮也是变的森冷,缓缓说道:“请问一句,大将军真的要在下非去不可?”
第554章 谋划
那人恭敬说道:“大将军有令,请诸葛先生前往北方,担任要职,希望诸葛先生,莫让在下难做。”
诸葛亮无奈摇头说道:“看来是非去不可了,若是诸位带回一具尸体,不知会有什么后果?”
那人不冷不热回答道:“大将军有令,必须要见到先生,至于是死是活,在下管不了那么多。”
对于这个回答,诸葛亮先前已经问过,心中非常清楚,但为何会再发此问,也是有他的原由。
“均弟。”诸葛亮轻唤一声,一个十二三岁左右的少年,长的唇红齿白,面目清秀,手握一副画像,快速走来。
“兄长唤均前来,可有事情交代?”
诸葛亮看着诸葛均说道:“兄想让你前往北方,不知你可以愿意?”
诸葛均拱手说道:“兄吩咐,均岂敢不从,不知何时启程,也好收拾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