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之后得到这样的能力也不算太晚。”顾青回答道。
此刻机舱外的战场上,教导队终于展开了演习中的最后一场进攻,红军已经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他们仅存的物资补给基地,而先前派出攻击蓝军重要据点的穿插部队已经失去联系,大约是凶多吉少。直升机上的几位解放军将领正在自己的笔记上快速地书写他们观察到的细节,今天的这场演习比之前几场打得更加激烈,最后的总攻阶段也许会有新战术的出现。
但是到了最后,教导队的指挥官似乎不打算在取得巨大优势的情况下搞小动作了,被包围起来的红军再次受到了多层次的火力打击,最终在被判定减员95%后,红军部队在演习中失败。
“让我来评价的话,无论是纳粹还是现在的美国人,都没办法向你们这支‘红军’一样抵抗这么长的时间,他们甚至不会撑得住第一波次的进攻。”朱可夫看完演习的结果之后评价道,他一直觉得解放军的军演实在是太小题大做了。
“现实情况毕竟有所不同,现在美国人已经全力投入军事建设,他们在这方面的速度和能力不容小觑,我们也不得不做好任何打算。”顾青回应道。
中苏两支军队的建设目标到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一致的了,解放军从保家卫国、服务人民到和苏联红军肩并肩、为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全人类而奋斗,这是一种巨大的跨越。
当直升机从战场上正在庆祝胜利的教导队战士们的头顶飞过时,朱可夫隐约听到了那些战士们在高声地歌唱,那是一首被改编过的他很熟悉的军歌。
“......从大西洋上到白令海峡,这世界上红军最强大......”
-------------------- 第247章 野心大于智力 --------------------
时间进入到了1951年5月初,伊朗在战后的首次首相选举已经没有希望按时展开了。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以摩萨台遭遇的第四次针对他个人的刺杀行动为开端,伊朗国王巴列维为了保证自己的大权独揽,在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对侥幸逃生的摩萨台展开了追杀,并因此导致了首都德黑兰的一系列动乱。
这一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很快让巴列维发现,他的权力基础早就不是那么的稳固了,作为美国管理伊朗的代言人,他的举动已经让美国人产生了抛弃巴列维王朝另外寻找代理人的心思。年轻的国王本来就是因为老国王被英美赶下台才得以掌权,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买办政权已经因为英美势力的收缩而变得孤立无援了。
他不知道摩萨台是如何得到了中国人的帮助,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下达的命令会导致如今这种群众集结抗议、外国一致反对的局面。逃跑的摩萨台通过中国人的渠道向联合国发出了求救的信息,不过美国人和英国人似乎在安理会上做了最后的努力,以德黑兰发生的一切都属于伊朗内政这一理由让中苏两国不至于直接干涉此事。而发生在德黑兰某处清真寺门前的那次事件似乎即将演变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巴列维国王为了安抚穆斯林教士而甩锅军警部门的行为已经导致伊朗的武装部队的某些人产生了思想上的转变。
原本这支在美国人的指导下建立的伊朗军队对巴列维王朝还是比较服从的,巴列维国王本人的命令也能得到大多数军官的执行。而穆斯林教士们从一开始就对这个买办王朝非常不满,在他们看来伊朗是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但是巴列维父子总是在公众场合上谈及已经灭亡许久的波斯帝国,那可是异教徒的国度。这样一来,巴列维安抚穆斯林教士而甩锅给军队的行为就变成了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也给了已经转变对巴列维王朝政策的美国人一个新的机会。
在清真寺门前的那次流血事件和巴列维国王的愚蠢举动之后,德黑兰的形势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军警部门对巴列维下达的暴力镇压命令开始变得不服从起来,而抗议游行的民众则变得越来越多,每个人都知道巴列维王朝大约就要终结了,没有一个士兵愿意为背叛他们的国王卖命。除了普通的市民之外,原本不在这次事件中表现明显的穆斯林团体也借此变得活跃起来,他们也希望能够趁着这次政权更迭的机会捞取更多的利益,甚至是取现政府而代之。各地的城市似乎也已经爆发了相应的反对国王的浪潮,但是巴列维现在已经不再能关注这些事情了。
最开始的时候,美国大使和中情局的官员都有到巴列维所在的王宫和他见面,为缓解目前的局势提供建议,但情绪失控的巴列维没能听取这些可能挽救自己的建议。到了现在,美国人已经不再主动和巴列维联系,他们在国际上也不为伊朗政府发声,很明显他已经要被美国人抛弃掉了。稍微清醒过来之后,巴列维已经开始指挥那些自己信得过的人开始转移自己的资产,作为国王他有着巨量的财富,加上老巴列维国王在他执政时期转移到海外的资产,让巴列维王室下半辈子在某个欧洲国家舒舒服服地度过是没有问题的。
当伊朗王宫中仆从们为了帮国王国打包珍贵财宝而不停地忙碌的时候,这一系列事件的始作俑者,中情局在德黑兰情报站的负责人之一米尔安正乘坐一辆吉普车的后座上稍事休息。他们选择了一条相对比较少人的街道,以避开德黑兰的抗议人群,他本次出行要拜访的人物也不希望让人发现自己和美国人之间的密会。
一段时间的行驶之后,米尔安乘坐的吉普车来到了德黑兰一条不起眼街道上的一处低调的住宅门前,确认周围没有人在监视或者跟踪之后,米尔安下车并走进了住宅,在门口守卫的保安似乎认识他,并没有加以阻拦。在这座因为富有本地特色所以在环境中不显得显眼的大院子里,一群荷枪实弹的军人突兀地站在里面,把守着大门后的那栋两层楼房。
米尔安有恃无恐地走向楼房的门口,院子里这些神情严肃的军人们同样没有对他进行阻拦,米尔安毕竟是收到邀请才来这里的。进入楼房之后,米尔安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奢华的大厅,触目所及均是镶金嵌玉的贵重家具,不过在家室比较显赫的米尔安看来,这座客厅的摆放显得它的主人像一个土财主一样。
“欢迎欢迎,米尔安先生,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你了!”一个粗犷的声音从客厅的沙发那边传来,一个身穿军装,手里拿着酒杯的军人正坐在真皮沙发上,翘着二郎腿。这便是这座住宅的主人,伊朗军队中最有权势的巴沙尔库尔特将军(虚构)。
“很高兴见到你,库尔特将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与我见面,实在是感激不尽。”米尔安做出一副彬彬有礼的姿态。
“请赶紧坐下吧,我为你准备了最好的红酒,我们今天有时间慢慢谈。”库尔特稍稍抿了一下手中的酒杯,品尝杯中名贵的珍藏红酒,但是米尔安知道这个发迹不久的粗人其实并不懂得怎么品尝红酒。
米尔安脱下自己的外套和礼帽,坐在库尔特对面的沙发上,周围的侍从们识趣地为两人让开空间。
坐稳之后的米尔安立刻便开口说道:“将军最近忙于控制德黑兰的城市秩序,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健康,您手下的军队可是这一时期的关键。”
“哈哈哈,我当然知道这件事,不然的话你们也不会来找我不是吗?”库尔特大大咧咧地说道,这让坐在对面的米尔安稍微皱了皱眉头。
二战时期的伊朗由于亲近纳粹德国,受到了英美苏三国的进攻与瓜分,原本在建设当中的伊朗军队也就此发生改变,从师承纳粹德军改为顺从美国人的教导。由于美伊两国的关系是在1950年才开始亲近起来,现在的伊朗军队其实处于建设的关键时期,迅速扩大的军队规模使得原本没什么才能的库尔特通过下作的手段获得了高位,他很受巴列维的信任,得以掌管首都附近的防务。在本次的德黑兰事件当中,巴列维调动的部队很大一部分就是库尔特的手下。
这个没什么头脑、一心只要名利的将军自然就是中情局实施美国政府最新的计划的最佳人选,巴列维王朝的倒台不需要多少时间,如果想和摩萨台争夺伊朗政权的归属,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中情局布置在这个伊朗军队新秀身边的眼线了解到,库尔特正在尝试从这次意外的政治风波中捞取利益,正好他能指挥得动的军队最多而且最靠近德黑兰,因此中情局打算对这个人进行试探,看他有没有什么进一步的想法。
随便聊几句开场白之后,米尔安打算尽快把这次会面带入正题,于是说道:“我们对巴列维国王最近遭受的种种压力感到非常的担忧,你知道,他最近已经没有精力处理政务了,这对伊朗而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
库尔特见对方进入正题,便放下喝了一半的酒杯,回应道:“当然,国王陛下承受了太多在他这个位置上不必要承担的压力,这对他而言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对伊朗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米尔安看到库尔特已经敢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说辞,内心已经明确了这个人的野心,他觉得这次的任务还是有戏的。
原本这个新计划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找到一个野心大于智力的泥腿子,然后鼓动他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米尔安一度担心过库尔特这种没什么能力的家伙敢不敢发动政变,但现在看来这个人还是蛮有勇气的。
不过,库尔特接下来的话就让米尔安感到有些吃惊了。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你们想让我当上伊朗的领导人,”库尔特语出惊人,他确实是个粗人,不过中情局的人在这种时候拜访他意味着什么这种事他还是能想得到的,“事实上,我正有此意,而且我的同僚们都愿意推举我,你们就不用费心思去一一确认了。”
前几年的时候,库尔特就是因为“会做人”才在伊朗军队里步步高升,反正这支军队的内部也没有几个刚正不阿的正派军人,库尔特愿意带着所有人一起升官发财,这就让他收获了大批军官的赞赏。在美国人找上他之前,伊朗的高级军官们就有过一次秘密会议,商量成立军政府的可能性,当时由于局势不明,库尔特并没有表态,不过在场的军官们都愿意推举他上台,其他人既没有那么多的权力也没有足够的威望。
“我当然愿意和你们合作,我看得出你们对伊朗政权的影响,你今天过来就是来商量我们之间的价码的,这没什么不好意思。”库尔特又从桌子上拿起了自己的酒杯,然后将里面剩下的半杯酒喝完,“我只需要知道,我想得到你们的支持,需要付出什么?而你们又会给我什么来换取你们想在伊朗得到的东西?”
对话到了这里已经是图穷匕见,米尔安知道现在不用继续那一套委婉的说辞了。
“金钱、权力,任何东西,我们将保证你的新政权屹立不倒。”米尔安先画了个大饼,然后才是美国方面的要价,“前提是,我们希望你能够审时度势,伊朗和共产党的合作是我们绝对不想看到的,这会导致伊朗和自由世界之间的切割,对全体伊朗人而言都将是灾难,对我们而言也是非常遗憾的情况。”
美国方面开出的条件让库尔特有些惊讶,毕竟这比起巴列维王朝签订的那些卖国条约要宽松太多了,美国人甚至没有提出要设立更多的军事基地来对抗共产党,只是要求他们不准和共产党接触而已。中情局料定库尔特由于其本人的军阀本质,肯定不会和共产党合作愉快,因此打算先用宽松的条件进行诱惑,如果伊朗军政府成功上台,再用切香肠的战术慢慢蚕食利益,这需要多一点时间,但是能保险很多。
米尔安不知道为什么华盛顿突然有些开窍了,不再要求他们对伊朗人咄咄逼人,可能是跟英国人的谈话确实让总统先生能从其他角度审视国际环境的变化造成的影响。
“这么宽松的条件,你们简直不像是美国人了。”库尔特用满是质疑的口气说道,不过米尔安听得出另一层意思,库尔特肯定在认真地考虑这件事,美国高层没有猜错,库尔特确实讨厌共产党大于英美两国。
“美利坚合众国总是以最友好的姿态对待我们的朋友,我们两国之间肯定能像过去那样愉快相处的。”米尔安微笑着说道,全然不顾他的话已经被发生在前几个月的几次事件彻底证伪。
“我要面对的问题可不止这一点,共产党对伊朗的威胁可不是德黑兰城内的那几只老鼠能比的。”库尔特又说道,米尔安知道这是他要砍价了。
“不用担心,这都是伊朗人自己的选择,他们有什么权利干涉伊朗的内政呢?你们只需要保持中立就好了,不对现状作出改变。而我们,则把多余的部队撤出,这样一来中国人和俄国人都没办法找理由对你们动武。”米尔安将美国的计划大概解释了一下。
“嗯......确实很让人心动,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对付摩萨台?”
“德黑兰城内如此的危险,摩萨台阁下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也是正常的,他不可能在中国人的庇护下一直藏着。不过,如果他表现得像是被中国人控制了,那对我们而言就更有利了。”米尔安微笑着说道。“想想看,你将成为把伊朗从中国人的殖民下解放出来的民族英雄!”
库尔特听到这句话后嘴角稍微抽动了一下,随即倒了一杯酒来掩饰自己愈发难以抑制的表情。
“不错,确实不错......”
-------------------- 第248章 策应行动 --------------------
扼守苏伊士运河河口的苏伊士城是埃及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把控了整条苏伊士运河的英国人自然不会忘记在这里驻守一支皇家海军的小规模船队和一部分陆军兵力进行把守。从英国人来到这片地区以来,苏伊士城一直风平浪静,从未出现过什么意外,当地的埃及官员自然不敢打扰英国的军营,世界大战的战火也没有波及这里。
不过在1951年5月初的时候,原本是个清闲职位的英国驻军长官克莱斯特上校还是遇上了不小的麻烦。这位懒散的上校在过去的一小段时间中认为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看着报纸上美国人在伊朗手忙脚乱地忙活,他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上校,但是对大英帝国的殖民成就颇感自豪,美国人连一个小小的摩萨台都搞不定,和在埃及呆了上百年的英国人比起来实在是太差劲了。
让他知道管理苏伊士城军营的这份工作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无聊的事情发生在某一天的凌晨时分,克莱斯特上校在床上睡懒觉的时候被窗户外的枪炮声惊醒。立刻滚下床来的克莱斯特上校揉了揉眼睛往办公室的窗外开去,军营外圈在阴沉沉的天空下不时闪耀着火光,可以看到在天空中飞舞着的曳光弹。很快,军营中响起了警报声,各处营房里面的英国士兵都慌忙起床,营地里随即有口哨声响起,那是基层军官在集结自己的士兵。
几名低级军官慌慌张张地跑到他的办公室这里,汇报说驻扎在苏伊士城外的埃及人的军队竟然对他们的驻地发动了袭击。
驻扎此地的英国陆军根本不是什么一线部队,所有的士兵都没有打过仗,平时的训练由于环境的宽松也比较松懈,因此在受到袭击的第一时间里都乱了手脚。作为长官的克莱斯特上校倒是保住了一个高级军官的面子,没有慌乱到不知所措的地步,而是仔细询问了埃及人动手的具体情况。据他所知,驻扎在苏伊士城外的埃及军队只是一支小规模的治安部队,平时是配合英军处理一些治安问题的,克莱斯特不敢相信就那几百号人也敢袭击这种重要地区的英国驻军。
如果不是那些埃及人的话,情况可就更严重了,苏伊士城是一座港口城市,他们的这处军营其实也在苏伊士城外的沿海地区,联想到那支传说中的中国舰队,克莱斯特上校吓出一身冷汗。但如果他能够仔细想想的话,应该能明白他们面临的肯定不是什么从海面上登陆的敌人,那样的话皇家海军的巡逻船以及岸防部队应该早就发现了敌人的踪迹并发出警告才对。
“快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对我们发起袭击,然后确认他们的人数和装备,命令各连尽快组织防线,并向亚历山大和伦敦发出警报!”克莱斯特上校稍微清醒过来之后便来到了营地的指挥部这里,下级军官们已经集结于此,他立刻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