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481节

  这个时候,柳州到南宁是没有铁路的。

  所以寸云生想要连接柳州的铁路,必须要从河内修到柳州。

  “看样子,我们的计划还是有点慢,得加快速度啊。”寸云生看着远处堆成小山的钢轨,自信的说道。

  “啊?还要加快啊?”闻言,吴健却苦着脸。

  “不是说你,钢铁这一块,先这样,一时半会应该无法提升了,品质这一块要把关,我说的是其他方面,尤其是铁路方面,修建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我很不满意。”寸云生摇摇头。

  原本的计划明显有些过时了,跟不上现在的钢铁产量了。

  所以必须要修改了。

  有了钢铁的保证,比如造船厂也能开始动工了。

  万吨水压机啊。

  这可是建造万吨战舰的重要设备之一。

第366章 应该可以横推了!

  他这一次视察钢铁厂的目的也是为了搞清楚目前钢铁的产量。

  看目前的产量,能否支持他修一条从河内到柳州的铁路。

  因为道路难行,所以移民的速度大大降低。

  只要修一条连通柳州的铁路,就行了。

  只不过现在看到了钢铁的产量以及造价之后,他又萌生了其他想法。

  比如同时修建多条铁路。

  尤其是安南的南部,那里可是有一片油田啊。

  原本交通不利,寸云生一直没想好,要不要开发。

  现在钢铁产量增加,意味着它可以开动铁路。

  而且修路之前需要征地,还有平整土地等等这些准备工作。

  所以实际上可以同时修建其他铁路。

  将整个中南半岛彻底串联起来。

  这样,就算遇到什么事,部队也能快速增援。

  如此一来,那就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差不多有好几千公里。

  当然这条铁路的战略意义会大于收益。

  想要依靠铁路创收,一时半会,怕是没戏。

  毕竟不是什么人口密集区。

  寸云生需要的是将这里的矿产都纳入麾下,借助这些地方的资源来提升实力。

  等到实力提升了,就可以加大移民速度。

  同时又可以将铁路朝着婆罗洲去修。

  有一句话是形容美军。

  说是陆军打到那里,工程兵就能将水泥路修到哪里。

  而这一刻,寸云生就产生了这个想法。

  而他的想法确实让一旁的孟烦了震惊了。

  “参座,您这是要同时开建啊,这可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啊,你这是开玩笑么?这不是浪费么?”孟烦了张大嘴巴,不可思议的说道。

  “不是浪费!”寸云生觉得孟烦了的战略眼光还是不够,需要再给他灌输一些战略眼光。

  随着重工业的发展,未来实力肯定会得到增强。

  甚至可以吸引北面的人过来务工,或者是定居。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也会得到发展。

  一定程度上,任何的扩张与发展,都需要运输。

  没有强大的运输力,想要扩张是不可能的,先不说军事上的意义,光一个商业就有很大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寸云生下定决心,要将整个中南半岛串联的原因。

  到时候商业也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所以修建铁路的时候,除了货运以外,客运的铁路也被安排上了。

  未来流量增加的话,甚至可以铺成四条线路。

  反正他缺口都留好了。

  甚至寸云生还想单独建设一条军运,不过考虑到自己的财政,他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一定范围内的扩大速度还是有利发展,太大的话,就容易扯到自己了。

  至于需要的人力?

  这里多的就是土著。

  原本他还在发愁,到底如何解决这么多土著。

  光靠之前的那几个办法,根本无法消化这么多土著。

  现在正好,让他们去修铁路,几千公里修下来,怕是能减轻不少压力。

  寸云生滔滔不绝的介绍,这时候,孟烦了已经彻底呆住了,这是完全不把钱当成钱啊,完全就是一堆数字啊。

  如此大的手笔,他从来就没有见过,而且其中的双车道,他觉得有些不切实际,甚至浪费。

  更何况所有的铁路修建都是先修通单线,然后添加复线,这是所有铁路修建的一般惯例,当然对于这个建议,寸云生也全盘接受。

  不过预留的位置一定要预留,未来肯定是双车道,四车道等等。

  其实寸云生还有一些计划,并没有说出来,他怕说出来,孟烦了会直接吓得心脏病犯了。

  那就是环线计划,修建一条环线铁路,连通所有的城市,促进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如果一旦实现的话,那么区域内的联系将更加的紧密,经济也会被完全带动、

  很简单的手段,后世一个中学生都能懂,但这个时代却很少有人懂。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以工代赈,却彻底的将美利坚从危机的泥潭中走出来,其他列强却根本毫无头绪。

  后来的德意志倒是有样学样,很快就从泥潭中走出来。

  当然背后也离不开美利坚的支持。

  但至少证明,这一条路是可行的。

  摸着兔子过河,寸云生的脑子里都是经验。

  唯一就是工业实力限制了自己。

  视察过钢铁厂,寸云生又来到了旁边的住宅区,为了彻底打造一个庞大的工业园区。

  或者说,这里以后应该就是一座钢铁城市。

  参考底特律。

  一座钢铁城市。

  所以一些必要的规划和设计就提上了日程,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

  三通都很简单,基本上都在加班加点的建设,一平稍微有点麻烦,不过高额的拆迁款砸下去,那些百姓乖乖的交出自己的房子。

  某种意义上,百姓们的要求也非常的简单,就是过好日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

  随着工业区园区的开建,周围的百姓们也获得了不少好处。

  只要肯付出,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一些聪明的,有手艺的,开一个饭馆,茶肆,也能挣到很多很多钱,最不济的,贩卖点小东西,养家糊口都没问题。

  这比过去靠天收,实在是好的不要太多了。

  毕竟这种实打实的好处,大家又不瞎。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谁都知道这里拥有巨大的商机,尤其是百业凋零的桂省百姓,纷纷涌入过来。

  严格算起来,两边有的都是亲戚,所以过来,跟串亲一样,没有任何的不适。

  看着二十米的街道,两旁都是新建的商铺,后面则是一排排新建的五层小楼房。

  寸云生的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预制板房,这可是大名鼎鼎啊。

  不仅建造速度快,质量还不错,至少二三十年都没有问题。

  “参座,这些房子以后都是要出售的么?”孟烦了指着远处的房子询问道。

  “肯定啊,花费这么大的代价,肯定要把钱赚回来啊。”寸云生点点头。

  “不然这么多钱投入进去,一点希望都看不到,你们也会有意见。”

  “价格会不会很贵呢?”孟烦了看着漂亮的房子,不由好奇的问道。

  “放心吧,绝对能买得起。”寸云生笑着说道。

  这话还没真错。

  比如李铁柱,现在就是钢铁厂的一名工人。

  曾经也在汉阳铁厂干过,干了足足有二十多年,基本上所有车床上的零件都能依靠纯手工打磨出来。

  甚至误差几乎没有。

  可惜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放在曾经的汉阳铁厂,也不过是最底层。

  工资这一块,仅仅只够温饱。

  后来变成了私企,工资没提高多少。

  倒是学了不少技术,但也没啥用。

  每个月还要被拖欠工资。

  再后来被迁到山城,过的日子更惨了。

  直到吴健来到这里以后,他们这些不得意的都被喊来了。

  而且直接开出两百块大洋的工资,甚至还可以提前支付安家费。

  两百块大洋,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一笔巨款了。

  要知道山城因为战争,导致物价飙升,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清苦。

  现在听到两百块大洋,足以疯狂。

  换成他以前的工资待遇,至少需要两年不吃不喝才能存下来,正因为如此,当听到四百块安家费,他毫不犹豫的答应。

首节上一节481/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