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里宾特洛甫默不作声,他自然知道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
“元帅,我们必须要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我们一旦输了战争,这些所谓的高科技都将是别人的战利品。”
“相比这些技术,钨矿的具体位置才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些钨矿,我们将会有海量的穿甲弹,哪怕苏军的坦克再翻倍,我们的步兵也有反击的手段。”
仗都打到这个地步了,谁都知道一旦输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与其守着这些所谓的高科技,还不如拿来换一些比较有用的东西。
闻言,凯特尔元帅再次沉默,良久才叹了一口气。
“你说得对,但是对方给出的筹码太少了,我们需要更多的东西。”
第398章 听过浮桥码头么?
“我给的太少了?”寸云生看着威廉,一脸的冷笑。
嫌弃自己给的筹码太少了?
少么?
看起来很少,但实际上很多了。
尤其是钨矿的具体位置,有了源源不断的钨矿,德军面对苏军的钢铁洪流,也就不用担心穿甲弹不足的问题。
“一个年采矿石不低于40万吨,年产金属钨1800吨的钨矿,想必应该能够解决你们所有的麻烦。”
“这样的条件,难道你们还不满足?”寸云生看着威廉,语气有些不善的说道。
“真的?”这下子轮到威廉震惊了,他确实没想到,钨矿的含量这么高?
如果是真的话,那意味着德军确实不用再为钨矿发愁。
到时候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穿甲弹。
不仅如此,钨矿还可以制造优质钢。
“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寸云生语气平淡的说道。
闻言,威廉深深的看着寸云生,良久叹了一口气。
“你的条件,我们都答应,请立刻告诉我们钨矿的位置。”
听到这话,寸云生明显一愣,这么着急?
难道是东线出现问题了?
想到这,寸云生倒是不着急,而是慢悠悠的问道。
“东线出问题了?”
威廉的表情明显不怎么好看,他没想到对方的消息竟然这么灵通?
“嗯。”威廉只能点点头。
“跟你提供的情报一样,苏军趁着冬季发起了反击,数千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让前线的部队损失惨重,已经丢失许多防线。”
对此,寸云生倒是并不意外,因为他早就知道了,这个冬季苏军必然会进行反击。
而且目前盟军各个战场都在受挫,苏军的反击对于整个盟军阵营来说,会极大的提升士气。
“如果没记错的话,几个月前,我就告诉你们了,苏军会在这个冬季进行反击,难道你们没有准备?”寸云生开口反问道。
“这还是准备了,没有准备的话,恐怕会败的更惨,东线各个部队缺员实在是太严重了,后勤补给这一块,由于道路不畅,所以运送到前线的物资很少。”威廉叹了一口气。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寸云生的时候,自己是一脸的傲慢。
后来慢慢就多了一丝愁容。
现在更是唉声叹气。
明显,德军在东线的局势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好。
随着苏军的实力不断提升,悲观情绪不断地上升。
闻言,寸云生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苏军的铁路专门使用窄轨,不就是防着这一点?
事实证明,他们的考虑还是有道理的。
“你们有没有想过,将目标更换一下呢?”忽然,寸云生提了一句。
“什么意思?”威廉愣了一下,一脸不解的看着对方。
听到这话,寸云生挠了挠头,随后开始组织语言。
实际上在很多人眼里,二战的转折点有好几处,偷袭珍珠港,兵败斯大林格勒,又或者是平安县城战役。
只不过在寸云生的眼里,却不是这么认为,真正决定德国的命运,向来都是没有进行到底的英德之战。
如果能占领英伦三岛,那么西线将彻底毫无后顾之忧,甚至还能抽调西线更多的兵力,与苏军对决。
毕竟西线还有上百万的德军,而且还都是精锐。
如果将这些生力军调到东线,那么苏军的反攻,不过是一个笑话。
至于西线是否真的很重要,那是自然。
因为寸云生曾在《钢铁雄心4》上证实过,不登陆英伦三岛,那么盟军的部队就会源源不断的进行骚扰。
不仅如此,还需要抽调大量的兵力布防漫长的海岸线。
从法国北部到德国北部,这一带漫长的海岸线,都需要士兵布防。
如果不布防的话,那么说不定盟军就会从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登陆。
就像诺曼底一样,如果不是盟军发起登陆战,谁知道这个地方呢?
而盟军选择登陆的地方很多,之所以这里出名,就是因为登陆成功了。
正是因为要防守漫长的海岸线,所以德军无法集中更多的兵力去东线作战。
只要占领了英伦三岛,未来盟军想要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将极其困难,因为大西洋上再也没有合适的岛屿能够作为大规模部队的集结点,以及物资的补给点。
剩下的就是抽风从美利坚本土抽调部队,经过漫长的航行,然后选择登陆。
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所谓的登陆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不仅如此,漫长的航线,还会遭遇德军的潜艇。
相信在德军潜艇的狼群战术之下,绝对是死伤惨重。
一旦伤亡过多的话,那么美军也有可能不愿意继续登陆,会选择议和。
对于德军来说,再也不用为了防御盟军登陆,而在大西洋上修建所谓的壁垒,简直就是浪费人力物力,并且导致百万精锐大军被牵制在西线。
只要多出一百万精锐大军,那么就能补充东线的精锐消耗,不说恢复到巅峰时期,但至少有七八成的战力。
加上武器优势,不说正面击溃苏军,至少能稳住现有的防线。
通过施佩尔整合欧洲的工业产能,相信在对方的整合下,爆发出来的产能绝对是非常吓人。
到时候就看双方谁的钢铁洪流更猛了。
除了腾出西线的兵力以外,占领英伦三岛还有其他好处。
比如海军。
目前德军的海军产能,一年大概能下水十来艘战舰,以巡洋舰和驱逐舰为主。
至于战列舰,建造周期太长了,德军根本等不起。
还不如抽调宝贵产能去生产潜艇。
但是占领了英伦三岛之后的好处,就太多了。
英国的军事港口,造舰技术,以及那些正在开工的航母,这些可都是带不走的东西,就算凿沉了,打捞上来修一修还是能用。
有了这一切,即使皇家舰队一艘战舰都没留下,也不用在意,光是遗留下来的遗产,就足以开足马力造舰队。
到时候,两线作战的盟军和单线作战的德军,谁威胁谁的海岸线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得不说,这一番分析让威廉大开眼界,但还是摇摇头。
“难道我分析的有问题?”寸云生疑惑的问道。
按理来说不应该啊,这可是最优解啊。
“您分析的没错,关键现在已经很难调头了,我们的部队深陷在东线,想要在西线发起登陆,恐怕很难,而且登陆地点也不好选择。”威廉摇摇头苦笑道。
闻言,寸云生倒是没有太大的意外,而是继续说道。
“根据我掌握的情报,英军一直认为贵军会在英伦三岛的南部,怀特道,多佛尔,布莱顿等地登陆。”
对此,威廉并没有反驳。
毕竟这些方向的进攻,可以缩短德军部队的运输距离,或者登陆后可以快速闪击伦敦。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英军将百分之八十的主力都布置在南部,所以德军想要登陆成功,一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你说的没错,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英军的主力基本都布置在这里。”威廉点点头。
“而且没有海军的支援,我们就算想要登陆也没那么容易。”
由于经费都倾斜到陆空军了,导致海军的经费减少。
结果就是德国海军的实力不断衰弱。
以前还能出去跟皇家舰队拼一把,现在只能依靠潜艇了。
其余战舰根本就没有勇气可以出击。
毕竟连俾斯麦战列舰都被击沉,剩余的战舰怎么敢出港口呢。
“这倒是说的没错,你们的海军确实不是皇家舰队的对手,不过如果你们可以抽调更多的战机,还是可以依靠战机阻滞皇家舰队,为登陆部队提供机会。”寸云生说道。
“什么意思?”威廉一脸的不解。
“就算我们的空军可以阻止皇家舰队,南部的多佛尔等地集结了英军主力,恐怕不会成功,我们已经试过。”
闻言,寸云生并不意外,而是打开地图,指着一个地方。
“如果将登陆的地点选择在这里呢?”
“朴次茅斯??”威廉看着教鞭指着的地方,有些诧异的念叨。
寸云生自然知道他的想法。
同时也知道德军选择的登陆点,早就被英军得知。
“难道你们想将登陆地点放在多佛尔,布莱顿等地?”寸云生似笑非笑的说道:“那里都是英军的主力,在那里登陆就不怕撞得满头是包?”
“是的,一直以来,我们认为登陆的地点就是多佛尔,那里是海峡距离最短的城市,非常适合登陆。”
“所以啊,你们的思维没有跳出来。”寸云生不禁叹了一口气,固执的德国佬。
“什么意思?”威廉依旧不解的问道。
“以朴次茅斯一带为登陆地点,然后推进到南安普顿一线,一旦成功,登陆部队会避开英军主力,出其不意攻击英军偏师。”
“可是朴次茅斯没有港口,我们的物资根本无法补充啊。”威廉提出异议,对于英伦三岛的地势,他还是非常熟悉,当即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