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人口还是工业实力,盟军的实力远远超过德军。”
巴列维提出自己认为盟军能赢的看法,理由是盟军在人口和工业实力方面远超德军。
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人口和工业实力在战争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目前的局势对盟军并不乐观。
德军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工业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并不逊色于盟军。
而且,德军麾下组建了四国海军联合舰队,实力与盟军不相上下。
更关键的是,德军已经越过苏伊士运河,兵锋直指波斯,给巴列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巴列维的判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他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战争的走向,权衡各方的实力和利益。
是选择投降德军,还是寄希望于盟军最终的胜利,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国王陛下,要不询问一下阿尔伯兹?”亲信突然问道:“驻扎在波斯湾的部队,应该是那位上校的部队。”
亲信的提议让巴列维陷入思考。
阿尔伯兹与东方上校关系不错,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契机。
询问阿尔伯兹关于东方部队的态度,可能会为巴列维在艰难的抉择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如果阿尔伯兹能从东方上校那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或者了解到东方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和可能的行动,对于巴列维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然而,这也并非没有风险。
一方面,东方部队的态度可能并不明确或者对波斯的局势影响有限;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外部力量的意见也可能会让波斯在决策中失去自主性。
“嗯,让他去询问那位东方上校。”
“是。”
………
“阿尔伯兹又来了?”对于这位波斯特使,寸云生还是有些了解的,原本以为对方不会再来,没想到这一次又来了。
“他怎么会来?”孟烦了疑惑的问道。
“应该是跟孙立人的部队抵达波斯湾有关,或者说,应该牵扯到德军。”
孟烦了的疑惑也反映出阿尔伯兹的到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寸云生经过沉思后给出判断,认为阿尔伯兹的到来可能与孙立人部队抵达波斯湾有关,或者与德军有所牵扯。
这一判断显示出寸云生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
孙立人部队的到来必然会对波斯湾地区的局势产生影响,而德军的动向也是当前局势中的重要因素。
阿尔伯兹作为波斯特使,很可能是为了了解这些变化对波斯的影响,或者寻求某种合作与支持。
在这个复杂的局势下,阿尔伯兹的到来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悬念和变数。
寸云生和孟烦了等人需要谨慎应对,通过与阿尔伯兹的交流,了解波斯的意图,同时也为自己的行动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先见一见吧,探一探对方的口风。”寸云生沉思了一会,吩咐道。
“是。”
没多久,阿尔伯兹就来到会议室,在这里又再次见到了寸云生。
刚一见面,阿尔伯自己就是各种恭维的话,这让寸云生有些不好意思。
“阿尔伯兹阁下,你我都这么熟了,也不用这样恭维我,说吧,找我有什么事?”寸云生懒得跟他饶绕圈子,直接问道。
阿尔伯兹的恭维或许是一种策略,试图拉近与寸云生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请求或传达某种信息。
而寸云生的直截了当则显示出他的务实和果断。
双方的互动充满了张力。
阿尔伯兹需要在不引起寸云生反感的情况下,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目的。
而寸云生则要从阿尔伯兹的话语中分辨出真实的意图,以便做出恰当的回应。
接下来,阿尔伯兹的回答将成为关键,它可能会揭示出波斯在当前局势下的关切和需求,也可能为寸云生等人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寸将军,我的国王陛下比较好奇那支驻扎在波斯湾的部队,有什么目的?”阿尔伯兹深呼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果然!
寸云生顿时心里有数了。
“当然是为了阻止德军继续前进,毕竟德军进入中东,已经影响到了盟军的战略。”
阿尔伯兹的问题反映出波斯对这支新出现部队的关注和担忧。
他们需要了解其行动意图,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的局势变化。
寸云生的回答简洁明了,强调了部队的战略目标。
这一回答既符合盟军的整体利益,也向波斯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这支部队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然而,这个回答可能只是表面的解释。
在更深层次上,这支部队的行动可能还涉及到更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因素。
寸云生需要在后续的交流中,进一步向阿尔伯兹解释部队的具体行动和计划,以消除波斯的疑虑。
但是在这之前,他需要清楚波斯的诚意。
“原来如此,不知道阁下怎么看待德军?”阿尔伯兹深呼吸一口气,随后又继续问道。
闻言,寸云生眉头微皱,想了一会,冷笑道。
“你们的国王是不是犹豫,到底是投降德军还是选择加入盟军?”
“还想继续当墙头草?”
寸云生的反应显示出他对波斯当前处境的洞察。
他敏锐地察觉到阿尔伯兹的问题背后隐藏着波斯在战争中的摇摆不定。
这种摇摆不定可能源于对自身利益的权衡和对战争结果的不确定性。
然而,寸云生的嘲讽也可能会引起阿尔伯兹的反感。
毕竟这样的言语可能会影响双方的关系。
但同时,也表明寸云生对波斯的态度并不完全认同,他可能更倾向于让波斯明确立场,加入盟军一方。
对于阿尔伯兹来说,寸云生的回应是一个挑战。
他需要巧妙地回应寸云生的指责,同时传达波斯的立场和考虑。
这可能需要他在维护波斯利益的同时,寻求与寸云生的共识和合作。
“不不不,我们只是想知道您对德军的态度。”阿尔伯兹连忙摇头。
这是拿我当傻子?
寸云生心里冷笑一声,表面很平静的问道。
“你的态度呢?”
听到这话,阿尔伯兹沉默了一会,随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德军应该赢不了。”
阿尔伯兹沉默片刻后表达了德军赢不了的看法。
这一点寸云生并不意外,毕竟了解盟军实力的人都会对盟军抱有期望,同时也能看到德军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什么?”寸云生继续反问道。
这时,阿尔伯兹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从大的战略层面来讲,盟军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调动能力是很强的。
比如在工业生产上,盟军可以利用其庞大的工业基础,生产出大量的武器装备、物资等。
像美国的汽车工厂可以迅速转产飞机、坦克等军事装备,其生产规模和速度都是惊人的。
在人力资源方面,盟军有着广阔的人口基数可以征兵。
而且盟军还包括了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军队可以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比如在欧洲战场,英军、美军等不同国家的军队能够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比之下,德军虽然占领了欧洲大陆的大片土地,但它的统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去维持。
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德军面临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多,其战线也拉得过长。
就像德军在东欧、北非等地都有战场,兵力分散,补给线也容易受到攻击。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都使得德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所以阿尔伯兹认为德军难以取胜。
“不错,不错,非常不错,看样子阿尔伯兹阁下,也不是那么平庸啊。”寸云生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第414章 被打开的野心!
“这些都是我瞎琢磨的。”
阿尔伯兹此时显得有些局促,他那原本老实巴交的形象与刚刚一番深入的战略分析形成了强烈反差。
他不好意思地解释自己只是瞎琢磨,试图掩盖因这番分析而暴露出来的另一面。
一直以来,他以不怎么懂战略的形象示人,或许是为了在复杂的局势中保持一种低调和不引人注目的状态。
然而,这次的分析却让他不经意间展现出了自己对局势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
现在,他急于挽回自己的形象,强调这只是偶然的瞎琢磨,不想让别人对他产生过多的关注和怀疑。
但他的解释似乎有些无力,毕竟刚刚的分析已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内心或许也在担忧,这次的暴露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局势中,他的每一个举动和言语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未来走向。
“是嘛,这一番话,可不像是瞎琢磨能够琢磨出来的。”寸云生看着对方意味深长的说道。
寸云生目光紧紧盯着阿尔伯兹,话语中带着深意。
他指出阿尔伯兹的那番话绝非瞎琢磨能得出,进而暗示阿尔伯兹似乎有自己的野心。
阿尔伯兹被这话吓得一跳,连忙摆手否认。
他的惊慌反应显示出他对被人察觉有野心这件事的恐惧。
在这个敏感的局势下,有野心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他或许担心寸云生会对他产生警惕,影响双方的关系,甚至可能影响到他所代表的势力的利益。
此时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阿尔伯兹需要想办法消除寸云生的疑虑,重新树立自己老实巴交的形象,以确保自己在这场复杂的政治博弈中不处于不利地位。
而寸云生也会继续观察阿尔伯兹的举动,判断他的真实意图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寸将军,您还是别乱猜了,我胆子比较小。”阿尔伯兹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