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569节

  要是实在没办法拿到手,那也得不惜一切代价把它给毁掉。

  总之,绝对不能让苏军和盟军拿到这些关键的技术。

  因为在寸云生看来,这些先进的军事技术一旦被苏军或者盟军掌握,那对他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既然自己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在技术上超越他们,那就干脆想办法将双方都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哪怕做不到这一点,最起码也不能让双方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因为这些德国的先进技术而变得越来越大。

  这样他才能在未来的军事竞争中,不至于处于太过被动的地位呢。

  除了惦记着德国的那些先进军事技术资料,像是喷气式技术啥的,寸云生心里还打着另外的算盘呢。

  德国的那些工程师之类的专业人才,他也是势在必得,肯定要想法子把他们给打包带走。

  毕竟那些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太起眼的基础资料,对于寸云生来说可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呢。

  主要还是因为他自身这边在相关领域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要是能把这些德国的工程师招揽过来,再加上那些基础资料,那对于提升自身的实力可有着莫大的帮助呢。

  “我知道,但是北非的德军已经并不多了,只有几万人,相信你们能够击败对方。”史迪威在电话那头依旧是语气淡淡的说道。

  在他看来,虽说德军向来以战斗力强悍著称,但如今北非的德军兵力有限,他觉得寸云生带领的部队还是有很大胜算的。

  “史迪威将军,那可是德军,战斗力很强。”寸云生赶忙再次提醒对方。他心里清楚得很,德军可不像日军,和日军作战的时候,或许花费点代价还能赢得胜利。

  但德军那可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术素养也极高,绝不是能轻易对付的对手。

  “我知道,所以才让你多组建一些军队,至于物资装备这一块,我会替你解决,接下来运来的物资,绝大部分都优先供应给你。”史迪威也明白,只让马儿跑,不给草吃,那肯定是不行的。

  要是不给寸云生提供足够的物资装备支持,这欧洲远征军的组建和作战任务根本就没法完成。

  闻言,寸云生不由眼前一亮。

  史迪威这诚意倒是不错,要是真能有充足的物资装备供应,那组建军队的事儿虽说还是有难度,但起码在硬件条件上能有了保障,这可让他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呢。

  不过呢,他心里还是对能否战胜北非的德军存着不小的疑虑,毕竟德军的战斗力摆在那儿,可不能光看人家兵力少就掉以轻心。

  “至于你担心的船只问题,都会给你解决,英国人会派船。”史迪威的这句话,无疑像是给寸云生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心里着实放心了许多。

  要知道,运输船可是关乎着远征军能否顺利出征以及后续物资补给能否跟上的关键因素,之前他还一直为此发愁呢,现在听到这个消息,总算能松口气了。

  随即,两人又闲聊了一番,聊的主要内容还是围绕着进攻范围这块儿。

  按照寸云生的提议,在拿下北非之后,他打算率领部队接着进攻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重要,战略意义非凡,而且在那里或许能寻找到更多的机会和优势呢。

  他计划先在巴尔干半岛站稳脚跟,然后就在这儿等待合适的时机。

  一旦盟军开始大举登陆,准备对德国本土发起总攻的时候,他就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行动起来,朝着德国本土进攻而去。

  到时候,他可不仅仅是为了去和德军作战,更重要的是要趁机扫到一切可以利用的工业设备呢。

  毕竟德国的工业实力雄厚,那些工业设备里可藏着不少宝贵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要是能把这些都弄到手,对于提升自身的实力那可有着极大的帮助。

  当然了,这后面真实的盘算,寸云生自然是不会明说出来的啦,只是找了个借口,说是要替盟军牵制德军一部分兵力。

  在他看来,这个借口既能让自己的行动看起来合理合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自己真正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呢。

  对此,史迪威倒是也没有产生什么怀疑,反而觉得寸云生的这个提议挺不错的。

  在他眼里,寸云生能有这样较为周全的作战规划,既能配合盟军的行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军形成牵制,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案呢。

  所以他对寸云生的这个提议表示了认可,还觉得这或许能为整个反攻德国的行动增添一份助力呢。

  等挂完电话之后,孟烦了一脸好奇地凑上前去,忍不住开口问道:“这英美是真的急了啊。”

  他的眼神里透着疑惑与惊讶,显然对刚才电话里那英美方面急切的态度印象深刻。

  “是的。”寸云生神色凝重地点点头。

  他心里很清楚,英美这次的反应确实不同寻常,以往可没见他们如此着急地推动组建欧洲远征军这件事儿。

  “连英国佬都肯派船,明显是着急了。”孟烦了微微皱着眉头,继续说道。

  在他看来,英国向来是比较精明的,不到万不得已,可不会轻易做出这种付出资源的举动,现在肯派船来支援远征军的出征事宜,足以说明他们此刻心急如焚的状态了。

  “所以我说啊,之前都是不疼不痒,所以英美觉得无所谓,你看现在不就着急了么?”寸云生冷笑着回应道。

  他嘴角勾起一抹略带嘲讽的弧度,心里想着,之前战事没发展到让英美切身感受到威胁的程度,他们总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可如今形势严峻起来,立马就变了副模样,急着推动各项举措来应对了。

  “那咱们真的要组建这所谓的欧洲远征军?”孟烦了忧心忡忡地再次问道。

  他心里满是担忧,组建远征军可不是件小事儿,这意味着要带着兄弟们奔赴遥远且充满未知危险的欧洲战场,那可都是要拿命去搏的,所以他实在是有些不情愿。

  “能不组建么?没听出史迪威话里的意思么?”寸云生无奈地摇摇头。

  他知道,史迪威的态度很明确,这几乎就是一道不容违抗的命令,要是不按照要求去做,恐怕会惹来不少麻烦,而且也不利于后续和英美方面的合作。

  “别想那么多,对于我们来说,这一次远征也许是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寸云生拍了拍孟烦了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期许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次远征可能带来的美好前景。

  “欧洲可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所以他们的工业底蕴很厚,等到我们打进德国,到时候出现搬空设备什么的,也很正常,毕竟纵兵抢粮也是允许的。”说着,寸云生意味深长地看着对方。

  他心里想着,德国有着那么多先进的工业设备和宝贵的技术资料,要是能在打进德国后趁机弄到手,那对于提升自身的实力可有着巨大的帮助,这或许真的能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一个绝佳契机呢。

  “您也不怕美军到时候找我们算账?”孟烦了苦笑着说道,脸上满是无奈与担忧交织的神情。

  他心里清楚自家这位长官一直对德国的工业设备垂涎欲滴,没想到如今都已经谋划到这一步了,可这事儿毕竟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利益关系,万一到时候美军追究起来,那可怎么收场呢?

  他知道,虽说现在是合作共同对抗德军,但各方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真要是在获取德国工业设备这事上做得太过火,难保美军不会翻脸不认人呢。

  “做的隐蔽一点就是了。”寸云生一脸的无所谓。

  “只是参座,直布罗陀都丢了,盟军还能赢么?”孟烦了再次好奇地问道。

  直布罗陀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它的失守无疑给盟军的局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孟烦了实在是有些担心这会不会成为盟军最终失败的导火索呢。

  “当然,丢了又不是不能夺回来,也就是短期出现点问题,等到美军的主力舰队全都调来,就该德军头疼了,相比美军的产能,德军那点工业能力,还是差了点。”寸云生随口说道,语气中透着一种自信与淡定。

  在他看来,直布罗陀的失守虽然目前让盟军陷入了些许困境,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美军一旦将主力舰队全部调集过来,凭借着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工业产能,到时候局势就会发生逆转,德军可就要面临巨大的压力了。

  毕竟美军的工业生产能力极为强大,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等物资,相比之下,德军的工业能力还是稍逊一筹的。

  “更别说苏军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呢,两线作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寸云生接着说道,眼神中闪过一丝精明。

  他深知德军目前既要应对盟军在西线的压力,又要提防苏军在东线的威胁,两线作战对于德军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苏军同样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一直在东线给德军造成不小的压力,德军想要在这种情况下全身而退或者取得最终胜利,那可太难了。

  所以,从整体局势来看,盟军还是有很大胜算的,孟烦了实在是有些过于担心了。

第437章 可以考虑那些学生!

  “史迪威这一次的手笔可真是够大的啊,竟然让你组建这么多的部队,还担任所谓的远征军?”第四战区的张发奎望着眼前的寸云生,不禁微微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这要组建的部队数量可不是个小数目,哪怕是他自己,面对这样的任务,也不敢说能立刻就完成得了呢。

  对于寸云生此次前来提出的请求,张发奎着实有些为难。

  毕竟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要调配那么多的兵力、物资等等,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周全,哪有那么容易呢?

  可是呢,考虑到双方之间一直以来的关系,他又觉得自己还不得不帮这个忙,不然也说不过去。

  想到这儿,张发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无奈的神情。

  “这个欧洲就必须要去么?”张发奎皱着眉头问道,他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不是非去不可的话,那干脆就直接拒绝算了。

  在他心里,觉得巩固现有的地盘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大老远地跑到欧洲去折腾呢,那里的情况复杂又危险,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事儿呢?

  “长官,您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寸云生倒是显得挺平静的,并没有因为张发奎的话而表现出太多的意外,反而是神色平和地看着对方,还略带打趣地说道。

  “当然是真话。”张发奎眉头微微一皱,他有些不明白寸云生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卖什么关子,赶紧说正事。

  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等着寸云生接下来的回答,想听听他到底会说出怎样的真话来解释这欧洲之行的必要性呢。

  迎着张发奎那带着疑惑的目光,寸云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开口解释起来,语气十分笃定。

  “很简单,我想在战后能分润更多的利益。”寸云生目光坚定地说道,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此番前往欧洲所图的究竟是什么,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史迪威交待的任务,更是为了在战后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为自己、为己方争取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什么意思?”张发奎愈发不解了,他皱着眉头,眼睛紧紧盯着寸云生,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去欧洲组建远征军和战后分润利益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所以更加迫切地想要从寸云生这里得到一个清晰明了的解释。

  “我不想让顾维钧大使的情况再次出现。”寸云生一字一句说得格外认真,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他对过往那段屈辱历史的铭记与不甘。

  闻言,张发奎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明显的惊讶之色。

  对于顾维钧的遭遇,他自然是了解得很清楚。

  想当年,身为战胜国,却在战后的诸多事务处理中,遭受了如同战败国一般的待遇,这在国际上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让国人的颜面尽失。

  只是他没想到,寸云生竟然还一直记着这件事儿,并且以此为鉴,想要通过组建远征军去欧洲作战来改变可能出现的类似局面,这确实是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你认为组建这支远征军,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利益么?”良久,张发奎才缓缓开口问道。

  他在心里也开始琢磨起来,寸云生的这个想法虽说有些大胆,但似乎也并非毫无道理。

  毕竟如果能在欧洲战场上有所作为,在战后的利益划分等诸多方面,说不定真的能为己方争取到更多的权益呢。

  但这其中的不确定性也很大,欧洲战场局势复杂,各方势力角逐,这支远征军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又能为他们带来多少实际的利益,这些都还是未知数呢。

  所以他很想听听寸云生对此是怎么看的,又有着怎样具体的盘算。

  “当然,那些虚无缥缈的利益就不说了,什么战后划分多少地盘给我们,那都是画大饼呢,根本就不切实际,我就说一些能够实实在在拿到手的好处。”寸云生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眯起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所规划的美好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

  “德国本土的那些工业设备,这可都是好东西!咱们这边是不是没有?到时候我的部队攻入德国,负责清剿德军游击队,在这个过程中顺带就把那些军工厂之类的给接管了,从中弄走一些设备,这应该没问题吧?”寸云生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与期待,他深知这些工业设备对于自身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德国的工业实力雄厚,那些先进的设备要是能为己所用,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想必盟军应该也不会在意这点东西。”寸云生继续分析道,他觉得在盟军眼中,或许更看重的是一些宏观层面的战略成果以及政治上的利益划分,对于这些具体的工业设备,可能并不会太过在意,只要不是大规模地将德国的工业家底都掏空,应该不会引起太大的争端。

  “剩下的就是一些工人、工程师,以及科学家等等,这些也是我们急缺的!有了他们,才能让这些设备真正完成安装调试,并且后续还能依靠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和生产呢。”寸云生说得头头是道,他心里很清楚,光有设备可不行,还得有专业的人才来操作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工业设备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不得不说,寸云生的这一番话确实说得很有说服力,就连张发奎听了之后,都不禁有些心动起来。

  原本,他还以为寸云生会像那些普通的军阀或者部队将领一样,只想着去搜刮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财物呢,哪知道敢情他一直盯着的是这些工业设备,而且仔细想想,这还真的是一个相当不小的利益呢。

  “我原本以为你会对那些古玩字画感兴趣,没想到你是盯着那些工业设备,这倒是一个不小的利益啊。”张发奎不禁一阵感慨。

  他心里也在琢磨着,寸云生所说的这些,似乎确实有着很大的可行性,如果真能按照他所说的这样去做,说不定还真能为己方带来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呢,只是这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毕竟欧洲战场局势复杂多变,要想顺利实现这些目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呢。

  “至于难处肯定是有的,首先就是德军的战斗力,那绝对不会比我们弱,甚至可以说更强呢,所以这场仗恐怕没那么好打。”寸云生皱着眉头,一脸凝重地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担忧。

  他心里很清楚,德军向来以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著称,其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强悍,真要和他们在欧洲战场上正面交锋,己方必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仗要想打赢可不容易。

  “你想让我提供什么帮助?”张发奎看着寸云生那忧心忡忡的样子,不太明白对方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所以带着一脸的好奇问道。

  他在心里琢磨着,寸云生既然提出了困难,那肯定是希望从自己这儿得到某些方面的支持,只是不知道具体是要些什么呢。

  “还是人的问题,我需要有经验的老兵和军官,越多越好呢,而且到了后期的话,也许需要的数量会更多。”寸云生叹了口气,缓缓说出了自己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他深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和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士兵和军官的经验与能力。

  要组建一支能在欧洲战场上与德军抗衡的远征军,没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丰富的老兵和优秀军官可不行。

  闻言,张发奎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心里明白,这确实是一个相当麻烦的事儿,尤其是后续的人员需求方面。

  虽说他在军中人脉还算比较广,可这也不是说就能轻轻松松地弄出大量的人员来。

首节上一节569/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