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123节

  见到大部队赶到,徐武立刻跑了过来。

  “团长、政委,一营已经控制住肖家镇了,不过鬼子在极度虚弱的时候还拼死反抗,我们只能将他们全部干掉,不过对于那些没有反抗之力的人员,我们还是完成了俘虏。”

  “肖家镇鬼子一共1586人,俘虏234人,消灭1352人,物资全部缴获!”徐武兴奋道。

  徐武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仗,一营干掉这些鬼子经过,比杀鸡还要简单,他只是嘴上说着鬼子拼死反抗,实际上这些鬼子能爬起来的都没几个了,能拉栓的更是百中无一。

  而他也按照指示‘尽量’完成了俘虏。

  那些一看就是技术兵种的鬼子,以及那些鬼子军官,徐武全都命令绑了起来。

  “好!很好!”陈成兴大笑道。

  “所有人!立刻打扫战场!”陈策划功能性一挥手命令道。

  “是!”战士们立刻兴冲冲的跑进了肖家镇。

  这一刻,空中弥漫的臭味他们也闻不到了。

  在战士们打扫战场的时候,陈成兴和罗平也在肖家镇转悠起来。

  看着地上满身污秽的鬼子尸体,罗平一脸可惜:“可惜了这些衣服,没法带上了。”

  要是只沾染血污,倒也无所谓了,打包在一起,等有机会的时候再清洗就可以。

  但是屎黄色的衣服粘上这些不可名状的东西后,新二团就很难打包带着转移了。

  这搁谁身上,谁也受不了啊。

  “咱们现在也不缺军装,不要就不要吧。”陈成兴随意道。

  大云山的家庭织布每月的产量并不小,足够新二团的日常消耗。

  也就是罗平不是那么舍得花钱,不然游击队都能换上新军装。

  “唉只能这样了。”罗平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鬼子是怎么搞的?这是没事吃巴豆玩?”

  罗平很难想象,是什么东西能这么大批量的放倒所有鬼子。

  “这么多鬼子同时中招,不是水就是饭,我估计饭的可能性最大。”陈成兴假装推测道。

  鬼子不太可能同时喝水,但是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有很大的可能会同时吃饭。

  “那咱们去看看。”罗平说道。

  如果是食物有问题,那新二团也得提高警惕,缴获的物资很有可能有毒。

  两人走到一处伙房,就看到战士们正在成箱成箱的往外搬东西。

  进去一看,他们却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这些食物都是新鲜食物,他们还在地上发现了不少鸡毛鸭毛,一看就是现场屠宰的,而且翻遍了也没有发现有毒的东西。

  陈成兴扫视了一圈,将目光放在了旁边的油桶上。

  系统都说了,是油炸鸡块出了问题,那要不是鸡,要不是面,要不就是油。

  鸡,是现杀的;面,陈成兴也检查了,没问题;那问题八成出在油上。

  拿起旁边的菜刀,将油桶撬开,一桶金黄色的油出现众人眼前。

  “这是桐油?”罗平诧异道。

  四川是桐油的主产地之一,作为四川人,罗平从小就认识桐油。

  “鬼子用这个炸的鸡?”罗平反应了过来,看向一旁的油锅。

  油锅里的油因为炸过不少鸡块的原因,颜色早就变了,这也是罗平没有认出来的原因。

  “桐油是啥?”一旁的魏大勇等人却表示没听过。

  陈成兴虽然知道桐油不能吃,但是详细的情况却是不懂,所以也看向了罗平。

  “桐油可不简单,这是一种战略物资,在防腐、军械保养上面有大用,以前木船的时候,就是靠桐油防腐,没有桐油的船在海里是泡不了多久的,即使现在,西方国家也在中国大量购买桐油。”罗平说道。

  这些都是罗平知道的,而罗平不知道的是,老美为了桐油,甚至专门与果党签订了2500万美金贷款协议。

  也就是说现阶段,果党在全世界买买买的钱,基本都是桐油换回来了。

  按照老美和果党签订的协议价格,算下来700吨桐油就能换一架战斗机,还是老美溢价严重的新式战斗机。

  “不过桐油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却不能吃,吃了以后就会像外面的小鬼子一样。”罗平指着外面道。

  “和尚,赶紧传令,所有的熟食全部扔掉,缴获的油要让政委辨认才能使用。”陈成兴说道。

  “诶。”魏大勇赶忙走出去让通讯班传令。

  这可不是一个小事,万一有战士贪嘴,那就麻烦了。

  到了下午2点,新二团打扫完战场后立刻离开了肖家镇,转移到了旁的村子里。

  肖家镇的味道实在是有些大。

  “缴获统计出来了吗?”临时团部内,陈成兴问道,他很想知道这笔天降横财到底有多少。

  “呵呵..我来念吧。”罗平从旁边拿过一个文件夹打开道。

  “之前跟鬼子42联队的战斗,缴获的物资大家都知道大概了,实际清点差距不大,我就不多说了,我直接念肖家镇的物资了。

  92式步兵炮4门,炮弹160发;重机枪16挺,子弹13万发;步枪832支,轻机枪54挺,子弹11万发;掷弹筒36具,专用榴弹864发;再有就是手枪103把,子弹2千余发。

  粮食我已经联系了当地政府,让他们安排,将鬼子从老百姓手里抢的还回去。”

  至于那些从地主土豪手里抢的,罗平提都没提。

  听罗平念完缴获情况,众人全都笑合不拢嘴,谁能想道,新二团还能捡到这么多物资。

  “好,好啊,有了这批物资,咱们新二团就能搞成一个全日械团了。”陈成兴接过罗平手中的文件笑道。

  虽说现在三营远在数百里外的大云山,但新二团早晚是要回去的,到时候全团一整编,那可不得了。

  按照陈成兴的设想,新二团主要是三种口径,步枪用6.5毫米,轻机枪用捷克式7.92毫米,至于重机枪就用九二式7.7毫米。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这样可以是弹药利用率最大化,不管是缴获什么口径的子弹,新二团都能用上。

  当然这也会导致后勤补给比较麻烦,不过现在八路军没有谈麻烦的条件,利用率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的新二团,除了轻机枪,其他的武器都够了,就只等返程了。

  “老陈,咱们发了这么大的财,你说.”罗平在一旁手向上指了指。

  罗平的话让陈成兴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是了,新二团这么大的收获,旅长知道后肯定要来恭喜,旅长不恭喜师长都有可能恭喜,这可是大半个团的装备,尤其是还有大量的重装备。

  “秦胜,一会儿你组织四营换装,把机枪连的8挺重机枪补充完整,步枪换为三八大盖,轻机枪先用歪把子顶上。”陈成兴立刻命令道。

  步枪方面陈成兴不太担心,旅长还不至于来要,新二团只要做下准备就行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重装备,陈成兴要仔细想想怎么堵住旅长的口。

  “是!”秦胜喜笑颜开。

  4营出征的时候,还是补充营刚改编的部队,轻机枪每排一挺都分不到,重机枪更是毛都没有。

  结果转了一圈,嘿!成整编营了!

  没有搭理脸笑的跟荷花一样的秦胜,陈成兴摆了摆手道:“行了,没事就散了吧,各营的弹药,你们就按照标准进行补充吧。”

  “是!”众人起身离开,他们的事也不少。

  等众人走后,罗平开口道:“老陈,新二团下一步你有什么想法?”

  现在新二团的位置,可以说是整个386旅最好的,进可攻退可走。

  而且吃掉这一路鬼子后,386旅也有了跳出包围圈的机会。

  “我已经安排通讯班去找旅部了,看看旅长有没有安排吧,如果旅长没有安排,新二团就重返安阳。”陈成兴说道。

  对于陈成兴的想法,罗平并没有异议。

  新二团要不要参与到反扫荡,还得从全局考虑,如果旅部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新二团的乱动很可能起到反向作用。

第150章 二仙桥

  因为鬼子的大扫荡,冀中军区的兵力,除了部分就地转入地道战外,其余的大部分都已经分散跳出了包围圈。

  作为鬼子重要目标的386旅,其大部队与冀中地方政府也一起转移到了王庄。

  旅部内,为了确认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陈旅召开了会议。

  为了了解这一带的情况,陈旅还专门将地方上的同志请了过来。

  “根据最新消息,鬼子从保定、文县、仓县三个方向上再次增兵,我决定暂避锋芒,大部队继续往西南移动,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旅长说道。

  这次扫荡,鬼子觉得只要消灭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剩下的土八路就不足为虑,因此鬼子将主要目标从冀中的地方部队转移到了386旅身上。

  而从地图上来看,保定、文县、仓县这三个方向,对王庄形成了一个大的弧形包围圈,只有西南方向的兵力少一些,386旅拥有一些机会。

  “陈旅长,如果是往西南方移动的话,我建议过白河,然后继续往西南转移,到安古一带发展。”一旁的地官员张君毅说道。

  从安古往南一带,东西南北近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大的县城,只有一些乡镇分布。

  鬼子在乡镇据点里通常不会放太多的兵力,大部队在那一带不会遇到什么阻碍。

  正好可以帮助那一带的地方政府成立起地方武装力量。

  听到张君毅的话后,众人纷纷将目光看向了地图。

  安古的位置算是处于冀中的西南角,其西北方向约100公里就是常山,往东南50公里则是观县。

  再往南几十里就是冀南地区,如果有需要,部队还可以撤到冀南休整。

  “这个地方不错,没有强敌,可以给我们充分的时间休整。”李云龙看着地图说道。

  “如果这一带的地方武装力量发展起来,冀中军区能好过不少。”丁伟说道。

  这一带八路军的力量强大后,鬼子再想扫荡冀中就必须留下充足的力量防御,或者是分散进行扫荡才可以.

  众人经过一阵商讨后,都一致认为安古一带比较适合现阶段的386旅。

  “好,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一带适合发展,那咱们就去安古!”旅长肯定道。

  “旅部直属部队以独立团为前锋,往安古南部地带转移;新一团向临平县以南、安阳县以西地带移动;772团往安古县以东地带移动;28团继续坚持内线作战,利用地道展开游击作战,与敌周旋。”旅长接连命令道。

  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分别往西、西南、南三个方向突围的方案。

  因为鬼子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散会后各部队立刻连夜开始分头行动。

  当天晚上,独立团按计划率先渡过了白河,旅部及直属部队紧随其后向南转移,准备过河。

  然而在旅部抵达白河北岸的朱庄后,发现情况有些出乎预料。

  “旅长,在白河南岸,每隔一两百米就有一堆火!”侦察员报告道。

  听到侦察员报告,陈旅立刻找了一个制高点观察。

  只见白河南岸已经升起了十余道火堆,远远看过,这些火堆已经连成了线。

  “鬼子来的也太快了,白河已经被封锁了。”陈旅正色道。

  陈旅判断火堆应该是伪军在看守,所以独立团分散兵力后可以以班排为单位顺利通过。

  但是到了旅部却不行,旅部有大量的骡马辎重,还拉着大大小小的火炮,目标实在是太大,如果选择从两个火堆之间穿过,有极大的可能会暴露。

首节上一节123/1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