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212节

  陕北,杨家岭。

  “欧洲战场上,BL沦陷,DM/HL/BLS也相继投降,那个昨天还号称陆军天下第一的高卢帝国,也投降了。”

  “看来嘴巴硬,比不过膝盖软呐”子任先生站在黄土坡上,看着远处。

  “现在国内的形势有些复杂啊。”总司令在旁边说道。

  “从三月底,南京成立了伪政府,到现在,果党已经有一百多万部队投降了。”

  “据香港来的情报,意本与果党方面有密使正在来往。”

  现在欧洲的战局急转直下,而欧洲的战局也刺激了意本的神经。

  意本迅速压服中国,然后利用中国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欲望,被激发了出来。

  而且意本还利用欧洲遭到严重的失败,在亚洲势力减弱的机会,对原本的老牌列强施加了压力。

  受到意本的压力,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现在已经被封锁。

  物资的转运,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就使得抗战局势更加困难,果党内的一些人也更加的动摇,妥协投降的苗头已经出现。

  “一败平津、再败淞沪,华北、华中大部分地方都丢了,华南眼下也是危在旦夕。”

  子任先生站在黄土坡上,风将他的头发吹的四处飘荡。

  “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在都急需要一场大战的胜利!”

  “就让这场大战开始吧!”子任先生目光中充满了坚定。

  子任先生当然很清楚现在八路军大动干戈的代价,不过为了国内局势的好转,八路军必须要做出牺牲!

  做出决定后,子任先生立刻召开了会议。

  经过商讨,中央决定发动一场大破袭。

  八路军总部之前一直酝酿的破袭正太路的设想,在会上得到了一致通过。

  八路军总部。

  “自去年入冬以来,为了针对我们的游击战,日军开始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依托铁路和公路交通线,日军修建了大量炮楼和据点,并且有越修越多、越建越密的趋势。”

  “并且日军还在铁路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筑有坚固的据点,各以数十至数百人的兵力守备,铁路上还有装甲火车巡逻。”

  “同时在铁路两侧10至15公里范围内的各大要点,日军也筑有一线外围据点,打算以此来隔绝各部根据地的联系。”

  “而正太铁路,就是日军实施囚笼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

  会上,总参谋长率先讲解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中央已经同意了我们破袭战的计划,这次叫大家来就是商量一下具体的作战部署。”副总指挥看着在座的众人说道。

  “老总,要进行这么大的动作,我们的实力和底牌几乎就是全部亮给了敌人。”

  “在牌局上,谁先亮出自己的底牌,那往往就会首先陷入被动。”刘师有些犹豫道。

  虽说日军现在正在大肆修建炮楼据点。

  但是82/81毫米迫击炮,在经过迫平两用的改造后,一般的炮楼是挡不住近距离直射的。

  只要部队想,随时可以拔掉日军修建的诸多炮楼。

  而现在之所以没有大动干戈,就是不想过多的刺激鬼子。

  “这个计划在总司令返回延安之前,就已经酝酿多时。”总参谋长解释道。

  “其涉及到了兵力、装备、伤亡等诸多问题,甚至也考虑到了日军随后的报复问题。”

  “现在动手的确不是一个好时机,但是如果我们不打的话,那么”

  “如果不打就会亡国、灭种!”副总指挥一拍桌子站起来说道。

  会议室里的众人面凝重,他们也都知道现在国内局势不容乐观。

  虽然现在有些局部战斗还拥有优势,但是整体局势却是正在迅速的下滑。

  现在八路军其实是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主动动手,其实就是故意将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以此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这次战役,已经上报延安,上级也已经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

  “120师、129师以及晋察冀的所有作战部队,对正太、同蒲、平汉、津浦四条铁路,以及上述地区的所有公路交通网,全面展开破袭作战!”

  “从师到团,从团到连,纵横上千里!你扒铁路、我炸桥梁,你攻车站、我拿矿山!”

  “这次就是要让日本人知道,中国人,是打不垮的!”.

  总部会议上,确定了此次战役的主要目标的是正太线。

  而各师参与正太线作战的总兵力,至少也有22个主力团。

  其余铁路为配合作战,至于出动的兵力,由各部队自行安排。

第240章 装甲列车

  “报告!”

  “团长、政委,军区电报!”

  陈成兴接过作战参谋手中的电报,扫了一眼后坐直了身子。

  “怎么?”

  “要有大动作了!”陈成兴面色严肃。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陈成兴还是颇感压力。

  这一仗打完,鬼子绝对会疯狂的报复整个八路军。

  “师部开会?”罗平看着电报有点诧异。

  自从成立晋西北军区后,新二团就没有再和师部直接联系过。

  这次师部突然召集下属所有团级以上军事领导,就说明此次事件恐怕是涉及整个129师的辖区。

  现在的罗平,怎么也想不到陈成兴口中的大动作有多大。

  师部。

  在听完师长的转述后,在座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大家在收到师部的传令后,都预料到要打仗了,但是没人想到总部的动作这么大。

  “跟鬼子拼命,没问题,可是咱们装备还不行啊。”

  “而部队里有很多都是新兵,士气这方面没问题,但是新兵跟鬼子打.”

  “武器不行就跟鬼子要,不打仗不见血,新兵永远成不了老兵。”刘师挥手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吃亏的仗,咱们当然不能打,但是在任务、敌情、我情、时间、地点确认后,行动要坚决!”

  “困难可以提,但任务必须要完成!”政委在一旁正色道。

  听到师长和政委定下了基调,在座的众人全都闭了嘴。

  哪怕是没有分到作战任务的李云龙,也一句话都不敢说。

  他敢跟陈旅甚至是师长逗两句闷子,但是面对政委却是老鼠见了猫,唯恐引起注意力。

  因为这次总部的主要目标是放在了正太线上,所以除了各主力编号团需要转移到正太线一带参与作战外,其余部队属于配合作战。

  129师这次分到的任务,主要是破袭太原以北的同蒲铁路和几条日军重要的公路交通线。

  不过陈旅可没想在这么大的战斗中唱配角。

  当然,与陈旅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有收到消息的部队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在稍后的军区作战会议上,陈旅做出了重点破袭福安到路野的同蒲铁路决定。

  当然,晋西北军区内的鬼子新修的公路网也不能放过,不过这一任务主要有各地县大队、民兵游击队负责。

  而福安到路野的铁路,就是中云山脉与横山山脉的分界线,所以这次任务,新二团当仁不让是挑大梁的存在。

  陈成兴返回大云山后,立刻与罗平开了个小会。

  等陈成兴将上级的决定与安排说完以后,罗平有点咋舌。

  总部这还真是大手笔。

  不动则已,动则石破天惊。

  虽然总部明面上要求的是22个团,但实际参战的部队绝对少不了。

  他可不觉得只有晋西北军区会大力出击。

  “根据军区的安排,新二团主要负责破袭福安到路野的铁路。”

  “军区直属部队和新一团、决死一纵队负责的是路野到太原这一段。”陈成兴在地图上比划道。

  从福安到路野总共50多公里,不过有一段属于平原地带,一开始不可能大张旗鼓的破拆。

  要等到第一阶段的后期,新二团将沿路的炮楼据点一一拔掉以后,民兵群众才有可能去挖铁轨。

  “老罗,这次能搬回来多少铁轨,还得看你的。”陈成兴看向罗平道。

  “这你放心,从现在到动手的时候,最起码还有半个月,散会后我就去找地方政府的同志,与他们一起做动员工作。”罗平点了点头。

  这次破袭是一方面,缴获物资则是另一方面。

  搞这么大的阵仗,可不能只是破坏了事,鬼子的铁轨对新二团而言可是宝贝。

  二郎洞兵工厂现在可是急缺钢铁。

  “这次参加行动的地方武装、民兵、群众肯定很多,一定要派得力的干部组织带领,要保证他们的安全。”陈成兴说道。

  “这你放心,到时候我带政治处同志们钉到现场,确保万无一失。”罗平说道。

  “团部除通讯排和参谋处之外,其余的你全带上,警卫连也由你指挥,防止意外。”陈成兴还是有点不放心。

  虽说在这么大的动作下,各据点炮楼的鬼子和伪军应该不会轻举妄动,但就怕有犯轴的鬼子非要出动。

  不管怎么样,群众的安全是必须要保证,要是群众产生大量伤亡,自己和罗平怕是都得去被服厂踩缝纫机。

  当然,最危险的也就是前几天,等将沿线的据点炮楼拔了以后,群众就能放开手脚了。

  “好!”.

  陈成兴与罗平统一意见后,立刻派出骑兵连,对同蒲路北端沿线的敌情、地形、工事和居民情况开始详细的侦察和调查。

  并根据调查道的情报,开始调整作战部署,秘密调集部队。

  同时还对参与作战的部队,进行了短期的攻坚和破路训练,并提前准备了物资和器材。

  罗平也是脚不着地的与地方政府一起组织动员群众,准备各种支前工作。

  整个新二团,除了234营各留下2个游击中队,负责看住大云山周边的据点和炮楼外。

  其余所有能动的部队,全部秘密都集中到中山一带,准备随时开始行动。

首节上一节212/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