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列车的火炮底座,都是直接焊接在车厢上的。
“等等!”闻英赶忙跑过去制止。
“基座你们不要乱拆拆,我先看看。”
“对了,机车和发电车也不要动!”闻英喊道。
这些东西,对兵工厂而言都是宝贝,可不能胡乱拆解。
拆解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标记才行,运回去后还要重新组装呢。
别的不说,机车上的大蒸汽机,就是兵工厂现在急缺的设备。
有了它,不管是发电还是改装蒸汽锻锤,对兵工厂能起到的作用都至关重要。
等闻英做好标记并画了一个简图后,工兵连的战士们这才开始动手破拆基座。
见闻英完成了手头的事,陈成兴这才开口说道:“闻英,你看这些火车轴。”
鬼子装甲火车,是用货运火车的底盘改的,而且标准轨的车轴,可比之前窄轨火车的车轴,要长不少也粗不少。
“你还想做迫击炮?”闻英看了一眼车轴,就明白了陈成兴的想法。
“不过这个轴有些细了,想要造150毫米的迫击炮,只有这6根机车轴才行。”
火车轴改制迫击炮,不能看最粗的地方,而是要看最细的地方才行。
而火车机车上用的车轴,不但比普通车厢上的数量多,粗度还要粗不少。
“150毫米?不不不,我想的是120毫米。”陈成兴摇了摇头。
机车头上的这6根车轴,虽然粗细上能满足150毫米迫击炮,但是长度却远远不足。
就是利用的再好,做出来的炮管长度也不会超过一米七,而炮管短的话,射程就会严重下滑。
苏联虽然有160毫米迫击炮,但是其炮管长度却足有4米5,这才保证了8千米的射程。
不过这些车轴,如果用来生产120毫米迫击炮,却正合适。
陈成兴甚至连迫击炮的类型,都已经在研究所上选好了。
64式120毫米迫击炮,炮管长1.55米,总重量174公斤,最大射程5500米。
作为团属重型迫击炮正合适。
而且12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就已经可以有效摧毁鬼子的野战防御工事了。
至于那些土木炮楼,一炮下去能直接给它扬了。
“120毫米?普通的车轴可以,但是机车轴不行。”闻英连连摇头。
“150毫米的迫击炮我知道怎么做,120毫米迫击炮还得研发才行。”
“而且150毫米迫击炮的威力,比120毫米迫击炮可大多了。”
闻英还是没有打算放弃150毫米迫击炮。
早在抗战全面爆发以前,巩县兵工厂、华阴兵工厂、沈阳兵工厂就都能生产150毫米迫击炮。
晋绥军的太原兵工厂也曾经生产过150毫米迫击炮,只不过中原大战以后停止生产了而已。
而且闻英通过报纸的得知,果党现在能生产150毫米迫击炮了,甚至就连编号都订好了,民29式150毫米迫击炮。
在闻英的观念中,口径就代表了真理。
陈成兴看着一脸认真的闻英,有点无奈了,他不知道现在要怎么拗过她的思想。
不过转念一下,觉得也无所谓了,现在有这么多的车轴,新二团短时间内根本用不了。
她要造就造吧,有总好过没有。
“你想生产150毫米迫击炮无妨,不过120毫米迫击炮的研发生产也不能放下。”陈成兴说道。
120毫米的迫击炮才是陈成兴最关注的。
“行!”
随着闻英的点头,研究所的研究进度正式开始。
陈成兴也随手将5张研究卷全都扔了上去,速度直接加快5倍。
“对了,这次缴获的重炮,炮架的问题你也得解决。”陈成兴补充道。
装甲列车上的重炮,炮架都是焊死在车厢上的,即使能拆下来,也不能用在陆地上,必须要改造才行。
听到陈成兴的话,闻英的头都大了。
“这几门炮这么重,根本不可能用骡马拖拽,得用专门的牵引车才行。”闻英说道。
不说补完炮架的重炮,单单是拆下来炮管,想要运回大云山都不是一件易事。
按照闻英的估计,不管是75毫米的高射炮,还是105毫米的加农炮。
重新加装炮架后的重量,最起码也得3.5吨。
这么重的重量,就是要了马的命,它们也没法拉着机动。
“你先配炮架,牵引的事我已经有眉目了。”陈成兴说道。
之前在兵工厂待着的时候,陈成兴看着缴获的那些卡车摩托车,就有了想法。
只不过被突如其来的师部电报给打断了而已。
“好吧。”闻英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另一面,刚刚入夜,秦胜也带着四营悄悄摸到了牛庄附近。
山头上,秦胜带着众人正仔细的观察的车站的情况。
牛庄车站,是同蒲铁路穿过福安后的第一个车站,彼此距离约5公里。
其地势险峻,是鬼子封锁中云山脉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鬼子扫荡部队的物资集散地。
这次大破袭,新二团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拿下牛庄车站。
只要切断了这里,鬼子驻蒙军,就无法利用火车迅速的支援山西腹地。
这可以给大部队破袭正太路,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牛庄车站大体是由3个村子共同组成,当地人俗称牛头村、牛村和牛尾村。
鬼子的军营,就位于中间的牛村。
根据情报,车站内驻扎的敌军并不多,只有不到一个中队的鬼子和两百来个伪军。
而且车站周围也都是铁丝网、沙袋等简易工事。
秦胜觉得,4营应该可以轻易的摧毁铁路设施和车站。
不过鬼子在修建了牛庄车站后,在车站北面的悬崖上修筑了数个大型碉堡,并有一小股鬼子在这里驻扎。
碉堡位于高处,利用机枪可以控制牛庄车站800米的范围。
只有夺取了碉堡群,才能保证进攻车站顺利进行。
见情况与情报无异,秦胜松了一口气,决定双管齐下,同时进攻车站和碉堡群。
“各部队按照既定作战计划,行动!”
第243章 见过从天而降的子弹吗?
“所有人不要出声,悄悄渡过木河。”河边上,李赤水小声交代道。
因为今年降雨不多,木河这种本来就不大的河流,河面下降的非常明显。
13连可以直接淌水过河。
所有人小心翼翼的渡过木河后,抵达了上牛村。
按照计划,13连要从上牛村对牛村发动进攻。
“连长,村里有一个排的伪军。”侦察员小声报告道。
“有多少哨兵?”李赤水问道。
“只有村口有2个明哨,暗哨没有发现,其他人都在村子里。”
“伪军布置个屁的暗哨。”李赤水不屑道。
这些负责守卫车站的伪军,甚至还不如华北治安军那些汉奸。
华北治安军不管怎么说,也有个军事训练,先别管效果怎么样,好歹是有的。
可这些守备伪军,就是些地痞流氓组成的保安团,战斗力别说二流。
把他们归到‘流’里,都是在侮辱二流这个词。
“尖刀班,把哨兵摸掉。”
“其余人进村后注意,如非迫不得已,不要动枪。”
不过二三十个伪军而已,端掉他们比端掉一个鸡窝还要简单。
虽然现在还不到8点,但是在村口站岗放哨的2个伪军已经开始打瞌睡了。
他们得提前睡觉,下半夜还要赌钱呢。
可不能让睡觉,浪费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啊。
面对如此配合的伪军,尖刀班的战士们,自然是没有任何的意外。
甚至连刀都没用,掐着脖子只是嘎巴一下就解决了。
将尸体拖到黑暗中后,过了几分钟,2个新鲜出炉的‘伪军’再次站到了门口。
等李赤水带着13连的战士往村里摸的时候,路过村口,看着正在站岗的2名战士没好气道:
“你看看你们两个的样子,有一点汉奸样吗?站的这么直溜干什么?”
“那些伪军怎么站岗你们没见过啊?”
这2个人就这么腰杆笔直的站在这里,是个人就能看出问题。
“啊?哦”
战士一下子反应了过来,是啊,自己现在是伪军,可不能表现出八路的精气神来。
看着变得有些歪歪扭扭的两人,李赤水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就叫,干一行、爱一行。”
“伪军就得有伪军的样才行。”
“哥俩好啊!六六六啊!.”
负责守备牛头村的伪军排长马六,专门请麾下的几个班长和副班长喝酒。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今天好不容易把上个月的饷发下来了,正是赌钱的好时机。
要是等到明天,这钱就不知道跑到哪个娘们的肚兜里去了。
等酒喝的差不多了,马六跟旁边的一班长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