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266节

  “陆泽,告诉同志们,利用社庄的工事,狠狠地打击鬼子的有生力量,等到晚上再行突围。”

  “是!”

  另一面,等到各路支援部队完成包围,平陆勇夫立刻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涛次给!”

  主攻方向平陆勇夫还是放在了东北面,其余地方则是助攻。

  “散兵阵型!”鬼子中队长大喊道。

  “哈压库!哈压库!”

  “突突突”“突突突”.

  “轰!”“轰!”.

  战斗一开始,鬼子的进攻火力就非常猛。

  不过面对拥有射速优势的警卫连,鬼子无往不利的攻势,并没有任何的作用。

  交火仅2个小时,警卫连就打退了鬼子8次冲锋,鬼子尸体躺了一地。

  “八嘎呀路!这是八路的哪支部队?!”

  平陆勇夫看着接连击退的部队,有点不敢置信,对面的火力密度实在是太大了。

  正常来说,这么大的火力密度,要么需要大量的自动火器,要么就需要人员密集站位。

  但是听阵地上的动静,八路并没有太多的自动火器。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八路选择了密集站位。

  这也太疯狂了,八路是怎么做到,顶着炮火伤亡不断填线的?

  难道八路真的都不怕死?

  “来人!”

  “命令部队调整攻击位置,将攻击目标放在八路两支部队的结合部!”平陆勇夫命令道。

  这接连几次冲锋,也不是没有收获,最起码发现了八路部队的结合部。

  正常来说,不管是多小的作战单位,都是正面的火力最强。

  彼此之间的连接部属于侧翼,火力密度会稍微低一些。

  平陆勇夫现在需要一个机会,一个突入社庄的机会。

  只要部队能突进去,哪怕是一小部分,就能包抄八路的前沿阵地。

  平陆勇夫不相信,八路在保证前沿火力的时候,还能保持村内优势。

  到了中午12点,鬼子对一排和二排的结合部展开了进攻。

  “都不要着急!听我命令!”见鬼子上来,一排长大喊道。

  因为人数处于劣势,又没有物资补充。

  陈成兴专门指出,部队遵循要‘三不打’原则。

  即鬼子不到50米内不打,不是成群的鬼子不打手榴弹,鬼子不发动集团冲锋不打机枪。

  这样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弹药,而且还能发挥半自动步枪的火力优势。

  眼看鬼子越来越近,一排长大喊一声“打!”。

  “砰!”“砰!”“砰!”.

  虽然这个地方只有不到20个人,但是却压得鬼子一个中队动弹不得。

  2支半自动步枪,就能压制住鬼子的一个机枪小组。

  以歪把子机枪的换弹速度,一定时间内的火力投送能力,还比不上2支半自动步枪。

  “命令藤本中队、河田中队加入战斗!”

  平陆勇夫看着再次受阻的攻势命令道。

  他现在还没有搞懂,八路是怎么保证这么强的火力密度的。

  “哈依!”.

  见鬼子密度越来越大,一排长立刻命令道:

  “打手榴弹!”

  “轰!”“轰!”“轰!”.

  半小时后,伤亡惨重的三个中队不得不选择了撤退。

  八路形成了多层火力网,他们根本就打不进去。

  而且八路的枪法和配合能力,都堪称恐怖。

  只要展开进攻,八路的子弹立刻就会飞过来。

  而且往往是一发子弹刚射出,下一发子弹马上就会追着过来,直到击中为止。

  只要他们露头,很快就会被击倒。

  这跟他们以前面对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以前,他们只有面对机枪火力的定点压制,才会有这样的情况。

  平陆勇夫看着伤亡惨重的几个中队,只是让他们后撤重整。

  然后让刚刚抵达的援军,继续发动进攻。

  面对鬼子不要命的持续攻击,警卫连的战士们也只能是本着送他们一程的想法,不断对其进行杀伤。

  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鬼子援军各部的伤亡,加起来已经超过六百多人了。

  但是警卫连本身的伤亡却很小,总伤亡不过40多余人。

  按照陈成兴的指示,战士们贴着墙壁内侧挖了散兵坑,上面盖着门扳,门扳上还有覆土。

  鬼子在炮击时,战士们就躲在散兵坑里。

  有门扳和覆土的掩护,除非炮弹直接打中掩体,不然战士们就不会受到影响。

  而因为有外墙的遮挡,即使是迫击炮这样的曲射火力,想要炸到掩体也没那么容易。

  等鬼子炮击结束,战士就会从掩体中出来,利用房屋作为掩体作战。

  在村内比较坚固的那些房屋上,战士们掏了三层枪眼。

  上层在房顶,战士们踩着梯子打;下层尽量贴着墙根,战士们趴在地上打。

  枪眼内大外小,步枪的枪眼从外面看也就是鹅蛋那么大,隔远了鬼子根本看不清。

  在中间齐肩高处的枪眼,倒是非常显眼。

  战斗时,鬼子的火力,也基本是冲着中间这个枪眼去。

  但实际是个假枪眼,战士们根本不在这个地方作战。

  在作战中,只要机枪做好转移,鬼子就是想打炮都找不到人。

第280章 我滴意思,你滴明白?

  “旅团长,是否要重新调整计划,改变作战方向?”

  一旁的作战参谋,看着越发无力的攻势说道。

  抵达包围社庄的援军,总兵力也不过是两千五百多人而已。

  现在已经倒下1/4了,再这么打下去,伤亡根本承受不住。

  平陆勇夫思考片刻,最终咬牙道:“改变作战方向!”

  “命令炮兵阵地,改到社庄南边,重建阵地!”

  因为这次没有成建制的大部队,附近的据点炮楼也没有大口径火炮。

  所以平陆勇夫手上此时除了4门步兵炮,就只有三十几个掷弹筒。

  没有重火力在手,平陆勇夫只能是选择容易打的地方。

  经过这大半天的攻击,平陆勇夫发现社庄南面的这个小头,是八路守军最薄弱的地方。

  “哈依!”.

  看着停止攻击,逐步后撤的鬼子,一排二排的战士都松了一口气。

  连续作战这么长时间,他们手中的步枪枪管,早就有点热了,弹道也没有之前那么稳定。

  为了保证正常使用,他们随身携带的水都没喝几口,基本都倒在了枪管上。

  不少人的嘴唇上,都干裂出一道道血口子了。

  要是鬼子继续不要命的往里填人,搞不好枪就得炸膛。

  “排长、排长,有情况!”

  社庄南前沿阵地上,观察员指着两百米外的坟地喊道。

  四排长听到喊声,赶忙凑了过去。

  只见坟地里,有不少鬼子正在忙活。

  有的在架炮,有的在构建工事,看来要把这个地方当成炮兵阵地。

  旁边还有一个军官,在那里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来,好像是在负伤坚持指挥。

  “鬼子还真踏马的大胆,把炮兵阵地直接摆到老子鼻子下面?”四排长怒道。

  之前知道鬼子都是佯攻,所以四排并没有动重机枪和60毫米迫击炮。

  结果现在鬼子就骑在头上拉屎了?

  要是让鬼子把炮兵阵地架在这里,掷弹筒可以直接把手榴弹打到四排的阵地上。

  虽然手榴弹的威力,比不上专用的掷弹筒高爆弹,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啊。

  如果鬼子接连不断的打手榴弹,四排到时候可就被动了。

  “把重机枪和迫击炮,给我调过来!”四排长命令道。

  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无论如何,不能让鬼子把炮兵阵地,放在这么近的地方。

  几分钟后,等重机枪和迫击炮架好,四排长立刻下令试射。

  “轰!”

  迫击炮的第一发炮弹,就打在了鬼子插在坟头上的膏药旗上。

  “打歪了!往右调1度!”迫击炮炮长命令道。

  “速射!”

首节上一节266/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