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特性:训练专家。】
【训练专家:训练速度+10%】
【主线任务发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任务要求:完成1万亩荒地的开荒以及粮食种植。】
【任务奖励:高产土豆100公斤。】
“高产土豆?”陈成兴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根据陈成兴的了解,高产土豆如果照顾的得当,产量能达到每亩7千斤甚至上万斤,即使大批量种植,而且肥料跟不上,亩产也能达到3千到5千斤。
这跟目前主粮一两百斤的产量可是天差地别,要是能把高产土豆种好,这一万亩的地的产出,足够扩充数万人的大军。
要是能把高产土豆扩展到整个八路军根据地,尤其是太行山,先不说能养活多少军队,到了42年最起码能救活几十万人。
对陈成兴而言,这就不枉自己穿越一回。
而且高产土豆对于鬼子来说属于鸡肋,鬼子现在吃的都是什么?是大米、牛肉!
等后期鬼子口粮匮乏以后,他们的实力却又不足以支撑他们下乡大肆抢粮了。
这就导致鬼子战斗力强的时候不稀罕抢土豆,等想抢土豆的时候,却发现打不过八路了。
总不能为了点土豆就出动大部队进山吧?那县城还要不要了?
第48章 大练兵
“老罗,老罗!”
陈成兴喊着走到了团部的西屋,罗平在这里办公。
“怎么了团长?”罗平好奇道。
“我突然想起个事,那就是粮食问题。”陈成兴坐到桌子前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粮食?咱们的粮食很充足啊。”罗平有些疑惑。
“没那么简单。”陈成兴摆了摆手。
“以目前大云山的产出,甚至连现在的新二团都无法维持,如果部队继续发展壮大,粮食必然紧缺。”陈成兴说道。
现在大云山的耕地主要供给的新二团部直属部队和后勤兵工厂,3个主力营都是在山外游击区就食,因此罗平才感觉新二团粮食充足。
可一旦收缩兵力,新二团恐怕无法维持日常消耗。
听到陈成兴的话后,罗平的脸色逐渐严肃起来。
大云山的人口不少,但是有超过60%的人口,集中在南侧和西侧的丘陵地带,这两片区域南侧靠近潞阳,西侧靠近平安县,其余超过80%的地域分散着不到40%的人口。
如果再排除东侧的轿子山一带,真正根据地内的人口也就是25%,最多5万人。
而正常情况下,5万人也就只能供应2500人的脱产士兵,再多就会产生不利影响了。
“团长你有什么想法?”罗平问道。
“我有几个想法,一是开荒,在比较平缓的山坡上建立梯田;二就是沿中云山脉,着手往北发展。”陈成兴说道。
现在根据地内合适的土地早就被开发成耕地了,新二团想要开荒就只能往山上走。
好在土豆的种植条件没那么苛刻,即使土地不肥沃也能种,最多就是产量少罢了。
而往北发展则可以使新二团获得更大的空间,整个中云山脉的人口超过100万,足以供应新二团的发展。
“开荒?”罗平皱了皱眉。
往北发展好说,派出小股部队发展就可以了,但是开荒可没那么简单,新二团没有多余的人手来干这个事。
陈成兴一听就知道罗平是什么意思:“我已经想过了,新二团的12个步兵连已经基本满编,剩下的各营机枪连虽然缺乏武器,但是人员也已完成招募。”
“现在每天还有不少青壮参军,我决定再编一个新兵补充营,补充营在训练间隙进行开荒工作,同时也可以招募无地或少地的百姓一起参与。”
反正系统要求的是开荒1万亩,又没说这个地必须得由新二团来开荒。
只要陈成兴说老百姓开的荒地归个人所有,那老百姓能把山给全部撸成梯田。
而陈成兴之所以要补充营也参与开荒,除了可以自给自足以外,更重要的是高产土豆还需要一块试验田。
不然自己即使拿出土豆来,也没人会轻易的改变耕种计划。
冒险去种不了解的作物,可能面临的就是颗粒无收,那对整个家庭而言可是灭顶之灾。
而只要试验田的产量出来,看到实物的百姓自然会不请自来,到时候工作就好开展了。
罗平想了想,同意了陈成兴的想法。
之前为了尽快完成满编,各连是将新兵直接充入部队,这样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部队战斗力下降。
现在有了补充营,正好可以让新兵在训练的时候养养身子,等部队缺员以后再从补充营补充到各连,这样最起码可以避免新兵和老兵的训练无法同步。
陈成兴和罗平两人做出决定后,补充营立刻就建了起来。
因为不是主战部队,而且补充营都是新兵,思想和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补充营的营长是从政治处选派了一个政工干部担任。
孔翰文,是陈成兴之前从旅部带回来的政工干部,老红军了,在思想教育方面比较拿手。
将补充营搭建起来以后,新二团也展开了一场大练兵,陈成兴还提出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
各部队每天6点准时起床训练,首先要做的就是全副武装的行军训练。
要知道,在世界战争史上,速度是创造奇迹的关键。
正常来说,各国家的全副武装行军,每小时最少都是5公里,每天是行军40-50公里。
而陈成兴提出的则是要做到全副武装,每小时行军7公里,且连续行军25公里不停歇。
轻装急行军,速度要更快,达到每小时15公里以上。
即使新二团现在饮食上有所欠缺,但是有陈成兴特性的加持,这一点并不难完成。
除了全副武装的行军训练之外,部队要进行偏向实战的搏击和拼刺训练。
当然了各部队的思想学习和文化学习也不能落下,陈成兴想要的是一支从思想到肉体,全副武装的无敌军队。
为此陈成兴还不定时的组织文化考试,要是哪个连敢有不及格的,那营长、连长都得在团部大门口站一天。
在大练兵的时候,陈成兴也考虑过要不要推行三三制战术,这毕竟是轻步兵的巅峰战术。
但是想了想,陈成兴还是放弃了这一打算。
三三制的出现,是因为部队武器落后,没有足够的轻机枪,导致整班都是步枪手。
因此才以三人组成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组成步兵班,以三角形进行进攻和协防。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进攻,另外两人负责掩护和火力支援。
三三制的优点很多,比如可以降低伤亡,可以通过层层推进、交替掩护来加强进攻力度。
但是其缺点一样明显,大量的训练就先不提了,这一战术不是精锐绝对玩不转。
三三制的最大问题就是非常灵活,但缺乏足够的攻击的强度,毕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散了兵力。
这就导致进攻部队,很难在短时间内涌入更多的兵力,以巩固和扩大战果。
如果守军有足够的意志,敢于组织自动火器、甚至刺刀近距离搏杀,那立刻就会打成阵地绞肉战,这一点在解放战争时期发生过多次。
比如‘配水池之战’以及‘老虎团大战夜老虎团’的经典对决,而代价也是双方伤亡殆尽。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加强火力,但是有了强大的火力就没必要用三三制了。
这就使得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战争的发展方向,还是以轻机枪为班组核心的进攻、支援、掩护。
最关键的是抗战前期,八路军目前还是以游击、偷袭为主,真正的阵地攻防战并不多见。
因此陈成兴索性放弃了这一打算,等到了解放战争,要是自己不能喊一声‘给老子炸!’,那不是白穿越了?
第49章 游击队
到了二月,陈成兴收到了总部的文件,各部队全面恢复政委制度。
新二团的政委自然是罗平担任,这毋庸置疑。
与此同时,总部还要求各部队尽量做到自给自足,接下来总部能提供的支援将非常少。
“老罗,恭喜了,官复原职。”陈成兴放下手中的文件笑道。
“这有什么啊,我做的工作还是没有改变,职位是副团长还是政委又有什么区别呢?”罗平摆了摆手道。
八路军官兵平等,没有军衔一说,有的只是分工上的不同而已,罗平虽然是从副团长改为了政委,但是工作却是没有一点改变。
“咱们这次可算是走在前面了,总部要求各部队自给自足,咱们却已经提前开荒了。”罗平笑道。
虽说因为天气的原因,开荒工作进展不快,不过一切却已准备完成,老百姓的热情也都调动了起来。
开荒就能分地,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要是搁以前,不是你的地,你开了也是白开。
“总部是要全盘考虑,不像咱们,船小好掉头,想到就能做。”
“不过总部既然发出这样的文件,那就说明未来的局势恐怕不容乐观,咱们得早做打算才行。”陈成兴说道。
陈成兴很清楚,为了抢夺资源和维持统治,未来鬼子会大肆建立据点、炮楼,根据地的封锁会越来越严重。
“团长有什么想法?”罗平问道。
现在罗平对陈成兴的脑袋可是佩服的很,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甚至有时看待问题的两个角度,彼此都有割裂感。
其实这个问题算是陈成兴穿越后遗症,陈成兴的大脑中是有原主的记忆的,两股记忆交叉却又不相容,这就导致陈成兴看待问题时,既站在原主的角度又站在后世的角度,这一现象在刚穿越的时候最为明显。
不过有了这几年的磨合,症状已经大为减轻,现在也就是在大事的时候还会发生,相信再过几年就会完全消失。
“根据情报,现在鬼子在大肆招募伪军,建立伪政权,所以我想要大力发展民兵、游击队,让他们对这些伪军和伪政权进行打击。”陈成兴说道。
“民兵?现在咱们根据地内各村不是都有民兵吗?”罗平有些不解。
发展民兵武装是总部的既定计划,根据地内的各村落都有自己的民兵组织。
“与普通民兵不同,我说的是脱产民兵。”陈成兴解释道。
“现在根据地附近的县城、乡镇全都有了地方政府,我想从各营抽调部队,成立独立游击队,在打游击的同时,辅助地方政府成立县大队、区小队。”
县大队区小队属于脱产民兵,也属于是游击队,不过他们要接受地方政府和军区双重管理,政委一般由县、区书记担任,而且是在本县区活动。
而独立游击队算是主力部队的附庸,他们是有军装的,武器虽说都是轻武器,但是好歹也能人手一支,搞几挺轻机枪也不是不可能。
到了县大队,军装最多有个帽子,武器也都是独立游击队淘汰下来的武器,机枪基本不可能。
至于最低级的普通民兵,那就只能拿杆红缨枪了,毕竟县大队的武器都不够分。
其实严格说来,新二团距离编号团这样的主力野战部队还差半级。
不过既然新二团已经开始独立发展,那陈成兴肯定得把自己摆到主力的位置上。
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新二团也是主力团。
听完陈成兴的打算,罗平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这段时间罗平也感觉到了鬼子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