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兴手上的枪,长度构造跟三八大盖差不多,但是枪机又跟中正式差不多,口径也是7.92毫米,看上去就像是将两种枪拼起来了一样。
“这枪你们实战过没有,性能怎么样?”陈成兴问道。
“还行,比汉阳造要好,不过精度还是不能和三八大盖相提并论。”曹泽说道。
不管怎么说,这种步枪打的都七九尖头弹,要比圆头弹效果好很多。
“没想到一个小小伪军,还有这本事。”陈成兴将枪还给了战士,并示意他们回去。
正常来说,伪军即使有兵工厂,也是以仿制为主,不太可能做出改变,因为改变意味的就是不稳定。
虽说这里面有鬼子工程师的功劳,但这必定是高东雷的要求,陈成兴相信鬼子是不会没事给自己找麻烦的,躺着把钱挣了不好吗?
“团长,高东雷可是猖狂的很。”
随后曾泽指着远处的一片山头说道:“您看,高东雷在良沟村修了一个大据点,里面修了一个方形的主碉堡作为他的司令部,周围还有许多小碉堡和沟墙,小碉堡下挖有地道可以直通伪军司令部,碉堡的火力也能够相互交叉。”
“然后环绕良沟煤矿西岔山、黄坡村、马山、杨树沟村、前头村也都有伪军修建的炮楼和碉堡,加起来足有十几座。”
“伪军借助这些炮楼和他们的装备优势,对我们一直横加骚扰,甚至还出动部队在附近地区搜捕抗日干部和群众。”
“而且高东雷还对外放话,说不管八路军怎么进犯,都会让我们有来无回。”
听完曾泽的介绍,陈成兴不屑道:“不怕他猖狂,今天就给他拉清单!”
“曾泽,这附近有咱们的堡垒户吗?”陈成兴问道。
他们单纯在外围观察,是无法确认伪军的具体情况的,必须得想办法混进去观察一下才行。
在进攻前如果能掌握良沟煤矿内有多少伪军,以及伪军的火力配置情况,打起仗来就能按照侦查好的路线发起进攻。
这样可以缩短战斗时间,减少战斗伤亡。
“有,在贾庄就有堡垒户。”曾泽点头道。
他们游击队每到一处地方,首先发展的就是堡垒户,不然他们很难展开活动。
“走,去贾庄。”陈成兴说道。
“是!”
陈成兴几人换了衣服,跟着曾泽进到了贾庄东北角的一户人家。
“团长,这是贾大爷;贾大爷,这是我们陈团长。”曾泽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贾大爷你好,我要谢谢你对我们八路军的支持啊。”陈成兴握了握贾大爷的手。
游击队能在敌后活动,堡垒户们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都是中国人,不管是谁打鬼子,我都支持!”贾大爷肯定道。
他的儿子就是被鬼子给害死的,所以对鬼子汉奸可谓是恨之入骨。
两人交谈几句后,陈成兴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
“贾大爷,附近的良沟煤矿您清楚吗?要怎么才能混良沟据点还不让伪军起疑?”
“你们要混进据点?那倒也不难。”贾大爷说道:“你们只需要化装成要买煤炭做生意的商人就行。”
贾庄紧靠梁沟村,而良沟煤矿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平时经常见到有人来买煤。
“不过你们得换身衣服才行,买煤的那些商人一般穿的都比较阔绰,出手也很大方,最关键的是你们得了解煤炭价格,这样就能在良沟煤矿畅通无阻。”贾大爷补充道。
他以前也带买煤的大老板进过梁沟村,对流程比较熟悉。
“这好说,我会装老板。”陈成兴自信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看过无数霸道总裁剧的陈成兴,表示自己装孙子难,装老板简单的很。
“不行、不行。”旁边的徐武和几个游击大队长脸色都变了,纷纷出言阻止。
要是让政委知道,他们让团长深入敌穴,那能扒了他们的皮。
“你们是团长,还是我是团长?轮到你们说不行了?”陈成兴没好气道。
“团长,今天您就是说破大天也不行。”徐武脑袋摇的的像个拨楞鼓。
无论如何他也不能让陈成兴冒险,万一出事,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好下场。
“你!.”陈成兴差点没被气死,你小子还敢以下犯上?
一旁的曾泽开口道:“团长,这回您要是去了,恐怕以后政委就得一直跟着您了,到时候.”
曾泽的话没说完,但是陈成兴却很明白他的意思,孙猴子的紧箍一旦带上,想拿下来就难了。
陈成兴听到罗平也有点无奈了,陈成兴当然不是怕罗平,而是怕旅长啊,这件事一旦被旅长知道,以后的日子就难了。
“我也不是非去不可,主要是你们几个谁看上去也不像老板啊。”陈成兴说道。
“团长,我倒有个人选。”一旁的游击五队大队长肖毅突然开口道。
“快说,快说。”徐武急道,只要能把团长的想法压下去就行。
“我们第五大队主要是在武义县一带活动,武义县县大队现在有100来人,他们的大队长叫李赤水,胆子大、脑子活泛,人送外号李大本事,让他去肯定没问题。”肖毅说道。
“行吧、行吧,让他去吧。”陈成兴摆了摆手。
陈成兴虽然是团长,但也不可能搞什么一言堂,手底下的人全都反对,他也不可能强行行事。
而且陈成兴也看过这部电视剧,对于李大本事的脑子还是认可的。
听到陈成兴不再要求自己去,众人立刻各自去准备。
即使李赤水脑子活泛,该有的数据还是要有的,最起码要对煤炭相关的情况了解清楚才行。
李赤水被喊到贾庄后,立刻开始突击临时抱佛脚。
按照贾大爷的指点,开始了一番认真的模仿和学习。
与此同时,游击队的战士们也跑到同蒲铁路的郭庄站,打探煤炭的情况。
良沟煤矿的煤通过小火车运到郭庄后,才能转上同蒲铁路的货运火车,而同蒲铁路平日里走的拉煤车可不少,所以这里的人对于煤炭的情况比较了解。
突击学习一天后,第二天上午,李赤水带着几个战士在贾大爷的引荐下来到了良沟村。
第113章 我还会回来的
梁庄据点外,贾大爷带着李赤水等人走向正在站岗的伪军士兵。
“站住!干嘛的!”伪军士兵大大咧咧道。
“军爷,这几位是从冀中来的大老板,想来这里看看煤。”贾大爷上前解释道。
“看煤?大老板?”领头的伪军班长上下打量了一下李赤水等人。
至于贾老头体内见过多少次了,早就认识了。
“有商民证吗?”
“您过目。”李赤水从口袋里掏出商民证递给伪军。
做戏肯定得做全套,这些证件早就备好了。
伪军班长接过来随意翻看了一下,他又不认字,看也看不懂,只能看看上面有没有戳。
“有良民证吗?”
“你看。”李赤水又把良民证递过去。
“有通行证吗?”
“你瞧。”
伪军班长见李赤水还是不明白,有些急了,“不是,我说你出门带这么多证件干什么?!”
“瞧您说的,不带这么多证件也到不了这儿啊。”李赤水笑道。
“我问你,从哪来的?干嘛来的?”伪军班长问道。
“看煤,我是从绥城一路过来的,在福安的时候,就已经给贵军司令部打过电话了。”李赤水说道。
“司令部?他们知道,老子不知道啊!”伪军班长随口道。
良沟煤矿的煤卖不卖的出去跟他可没关系,卖了也不会给他多分一分钱,拿好处的只有日本人和103军高层几人而已。
“您看,现在您知道了吗?”李赤水握住伪军班长的手,2块大洋顺势塞到了他的手中。
“噢,哈哈哈你早这样我不就早知道了?进去吧,老贾头,找谁你都知道,我就不送你们了。”伪军班长握着手里的两块大洋哈哈笑道。
他一个月的晌钱也才2块大洋而已,这一下就是一个月的军饷啊。
这么大方的人肯定是真正的大老板,绝不可能是土八路。
毕竟土八路都穷的要当裤子了。
李赤水没想到能这么顺利就进入据点,而且对方连跟都不跟。
进入据点后,李赤水立刻小声说道:“贾大爷,你多往伪军布防的地方走。”
贾大爷没有回话,点了点头后立刻开始带着李赤水在据点里转起了圈。
一路把这个伪军驻守在梁沟村内的司令部、兵工厂、军需库、矿井等几乎所有的重要目标给摸了一个底朝天。
包括道路、岗哨位置、明碉暗堡等也仔细察看了个清清楚楚。
直到路过的伪军士兵有些疑惑的看着他们,贾大爷才带着李赤水他们前往司令部方向。
在半路上,李赤水一行人就碰到了收到消息赶过来的伪军1团团长刘林。
“老贾头,你在据点里乱转悠什么呢?!”刘林不悦道。
“哎呦.刘团长,这不能怨我啊,之前我来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工事啊,我这不是迷路了吗。”贾大爷的借口张嘴就来。
“得得得,别说那些废话了。”刘林摆手道。
“你就是保定来买煤的李老板?”刘林看向李赤水。
“正是,我们在保定有一工厂,需要烧煤作动力,我这次就是奉大老板的命令到山西来找合适的煤的。”李赤水说道。
“你想要多少?”
“呵呵.如果价格合适,可以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我工厂每月用煤要超过4000吨。”李赤水说道。
这个数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大概占良沟煤矿产量的1/4,足以引起伪军的重视,但又不会使他们起疑。
“4000吨?如果有这个量的话,我可以做主,一吨2块5。”刘林试探道。
“刘团长,这可不行。”李赤水摇了摇头。
“现在井径最好的煤是3块5,阳泉的煤才2块6,如果贵部的煤要价2块5,可是有些贵了。”
山西的煤运到保定,出矿价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运费。
从郭庄到保定,一车煤17吨,运费得60块钱,要是从阳泉走,运费能省不少。
刘林一听李赤水这么了解行情,本身的怀疑立刻抛到九霄云外。
“呵呵.李老板,只要你们能定,价格都好说,我可以做主2块1吨。”刘林笑道。
“刘团长,具体能不能定还得看情况,毕竟要签就是个长期的,我们得确保能供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