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第108节

倒也都是好苗子,都是满腔的热血,那些想要升官发财的,基本不会来八路军这边。

后来经过大半个月的研究商讨,决定先从这些文科生中挑选一批学业进度较高的,先进党校培训,结业后下放至地方基层历练。

这一批挑出来3000人,剩下的一些大一、大二的新生,有4000余人进了抗大,主要是进修地方上的行政管理,三年后毕业了再去基层。

之后又决定在根据地内开办5000座小学,300座中学,由剩余的7000多大学生组成师资力量。

这人才啊,就跟钱似的,不用的时候,看着还挺多,一到用的时候,又发现瞬间就没了。

高层下定决心在根据地内进行扫盲,提高几千万民众的文化素养,然而等安排完了一看,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至于那6000多理工类的学子,除了800多位今年就要毕业的大四学长加入了两座兵工厂,剩下的学弟学妹们,自然是加入新成立的太行理工大学。

有700多归国大神,以及汉斯喵派过来的百余位专家,师资力量绝对足够,甚至还能再扩招个几倍。

最后还有3万多中学生,初中生继续读书,那些快毕业的高中生,则决定在年末组织一次大考。

是进军校还是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全看他们的考试成绩和意愿。

考得差也没事,保底能进部队当个文化教员,或者去地方上当个村长什么的,大小也是个干部。

所以别看这大半个月根据地好像没什么事,师长等人早都累得不行了。

光是安排这些青年学子就已经耗费了很大的心神,还得琢磨部队后续整编的事情,制定后续的作战计划。

后面还得商讨成立科院、工院、师范大学等机构,以及根据地内的地主阶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等等的工作。

能者多劳吧,累也累得值。

今天过来观看第一架教练机的“试飞”,就已经算是忙里偷闲了。

看着那架刷了0001编号的教练机停在跑道的远处,师长略显疲惫地深呼吸了一口。

旅长也大感疲惫,脸上完全没有之前那种,自家“要有飞机了”的振奋。

忽听师长说道:“步兵学院的院长,组织上决定让你去做这个工作。”

旅长闻言脸色一苦:“为什么是我?”

一所学院从筹备到开学,工作很繁琐的。

师长笑笑:“你是军校高材生嘛,军事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都足够。”

旅长叹了口气:“服从组织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第135章 内斗?

看着旅长那有气无力的样子,师长也乐了。

随即又想起什么:“对了,第三兵团,组织上也决定先由你,去当一段时间的司令员兼政委,同时兼任我们第二野战军副司令。

李云龙和赵刚,就先跟着你过渡一下。”

旅长抿着嘴点了点头,似乎早有预料。

之前开会定下了基调,但后来上级考虑到后续调到李云手下的几个师长,跟他资历差不太多。

赵刚就更别提了,那些悍将在鄂豫皖打仗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两人要是压不住,会出大事的。

有旅长过去帮着带带,那就没事了。

因为平时旅长肯定主要顾着步院的工作,先让李云龙和赵刚在副司令和副政委的位置上积攒一攒威信,摆不平的时候再让旅长去搞定。

会议上只是讨论并做出决策,真正落实还要一段时间,因为兵员还没搞定呢,那些地方民兵部队才刚开始整训。

念及至此,旅长也笑了:“这李云龙,终究还是得落我手里。”

“哈哈哈哈哈...”

两人正欢笑着呢,身后却突然传来汇报声。

“师长,电报!”

师长转过身,接过通讯处干事递来的电报。

又听通讯干事说道:“副指打来打电话,让您和旅长去太原开会!”

师长笑着点了点头,看向电文稿。

不过看完后,他便收起了笑容,将电报递给了旅长:“说我们吞并友军部队,同时勒令我军所有部队移到黄河以北,还让我们把总兵力缩减到10万,否则就要采取措施,你怎么看?”

旅长接过,看完后嗤笑道:“这是急了呀,想动手?还是他想用这个方法混淆视听?

老四那边,依托云岭的地形,鬼子都拿他们没办法,更别提国军。

我的意见,不搭理他就是,否则他们一旦出了云岭,很容易吃大亏!”

就在这时,飞机引擎的轰鸣声越来越近,两人转头看去,就见那架教练机从他们前方的跑道呼啸而过,又在远处慢慢升起。

围观的人群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长也笑着鼓掌,看着教练机慢悠悠的在空中绕了一圈后,便招呼旅长离开。

。。。

同一时间,岛国,鬼子大本营。

就见特高课所在的院落内跑出一个老鬼子,拿着文件夹跑向马路对面的参谋本部。

正是土肥原贤二,这间谍头子怕是有得到了什么消息。

视线跟随他一路来到东条英机的办公室,进去后,却见东条正在很认真地办公。

“陆相阁下!”

东条英机没抬头,只是招呼道:“请等一下,我马上就好。”

然而土肥原却是有些着急,一边走上前,一边将文件夹摊开,“我谍报人员自支那山城来电,支那政府密电第三战区所部,对南支那之新四军采取行动,他们的部队已经开始调动了!”

“哦?”东条英机大感诧异。

等看完了密电,东条笑了:“果然不出所料,外部压力稍微放松,他们就会陷入内斗。”

“是的!”土肥原笑着附和了一句,又问道,“那,我们怎么做?”

东条放下文件,双手交叉放到桌子上,陷入思考。

约摸十几秒钟过去,他终于说道:“既然他们想解决新四军,我们就帮他们一把,给岗村君去电,让他去和顾祝同见一面。”

土肥原皱了下眉头:“这一次他们之间的争斗,很大原因是为了争夺领导声望,我觉得,支那政府军未必会跟我们合作,否则他们的名声就更臭了。”

东条英机笑笑,拉过桌子上的茶盘,又招呼土肥原贤二坐下。

他一边倒茶,一边笑道:“你说的很对,这个时候跟我们合作,会让山城政府的名声更臭。

但是,只要我们公开宣称,解决了新四军之后,就撤出支那,这样一来,山城政府就是为了两国的和平,不得已而为之。”

土肥原贤二点了点头,接过东条递过来的茶水。

却又不解道:“为什么要如此帮助山城方面呢?

在北支那地区,我们因为兵力不足,面对八路军处于劣势。

所以,为什么我们不将北支那地区的皇军转到南面,趁他们内斗,一鼓作气消灭支那政府军呢?

这样一来,我们至少可以占据整个南支那大陆,与八路划江而治,还可以为我们的南进计划提供前进基地。

而且,对于那些少壮派,也算有了交代。”

东条英机端起茶盏仰头喝掉,又一边给自己添茶,一边说道:“刚才不是说了,外部压力太大,他们是不会斗起来的。

支那对于我们而言,已成鸡肋,南进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与其将兵力浪费在支那,不如调到东南亚,乃至于澳洲,可以帮帝国更好地掌控打下来的土地。

但是八路的崛起太过强势,我们离开了,国军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如果让八路在短时间内问鼎,那么在我们横扫东南亚的时候,还要担心他们介入。

所以,必须强化支那政府军,他们双方打得越久越好,最好打到无力干涉外部事件!

至于少壮派,等看到这个决策带来的收益,他们会闭嘴的。”

“嗦嘎!”土肥原举起茶盏,敬佩道,“阁下高见!”

东条笑着拿起茶盏跟他碰了一下。

喝完茶后,东条又感慨道:“东南亚,以及大洋洲,加起来疆域比支那要大很多,资源也更加丰富。

若非帝国陷入进退维谷之境,我也不敢与英米鬼畜开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希望这一次,我们也能像以前那样赌赢!”

土肥原贤二顿首,然后提起茶壶。

添茶之后,他再次举起杯子:“皇军必胜!”

东条也笑着举起杯子:“武运长久!”

一饮而尽后,东条又想到什么:“对了,那个王顺和,查到什么底细了吗?”

土肥原闻言一滞,面色愧疚道:“抱歉,还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

东条叹了口气,转头看了眼旁边墙上的地图。

新编的第51至54师团,已经调到了华北,配合原先就在那里的第17、27师团,以及补充兵力后重新恢复战斗力的第20、第110师团等部,驻守北平、保定、衡水、聊城、菏泽一线。

这8个师团面对八路军在石门、邯郸、濮阳、新县一带部署的4个纵队,只能采取守势。

看着好像配置上八路军少一些,但是兵力没差多少,那边一线4个纵队有11万人,后面还有3个纵队。

关键装备太好了,几乎人手一挺机关枪,见鬼子就突突,这谁受得了?

而且还有两支具备相当规模的装甲部队,华北方面军守都不好守啊。

刚上任的华北方面军代理司令官,也就是原先第十二军的司令饭田贞固,已经多次建议让国内生产重型战车,来应对八路军的装甲部队。

可那有那么多钢材给他生产重型战车,就那点钢材还得先紧着海军呢。

明明积攒了那么多黄金,却买不到生产原料,也是够烦的。

念及至此,东条英机再度看向土肥原:“那个王顺和的底细查不到,就先搁置了,你这边派人跟他交涉。

如果能争取到他的帮助,南进计划的目标,或许就能完美达成。”

“嗨!”

第136章 别烧,都是好东西!

蓝星,4月26号上午,某粮储仓库。

。。。

“这位是粮储的邢主任,老邢,这位是何总,我们的战略级合作伙伴。”

老郭笑着给王嘉恩介绍着一位秃顶的中年干部,同时他们身边还有好几位不认识的年轻干部。

“你好邢主任!”

首节上一节108/1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