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第138节

但是,四兵团就是分兵突进,而且打掉台儿庄的同时,20师先头抵近至铜山。

就是尿性!

当然主要原因也是现在这局势,争分夺秒。

国军那边,明显会在徐州这边介入战场,谁先占住徐州,谁就会拥有巨大的优势!

到了这里,鬼子大本营急了,命令第27师团残部以及第56师团死守徐州。

原本他们以为八路军收回华北就行了,还打算到时候大力支持国军,让双方南北分治,届时无力插手他们在东南亚的侵略活动。

就没想到,八路军的胃口居然那么大,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居然还想着一口气鲸吞天下。

鬼子也知道八路军对他们有多恨,到时候北边有一只双眼发红的兔子,东南亚就算打下来了也不得安宁。

更可怕的是他们后续还要面对鹰酱的怒火。

于是乎,他们也调集此时驻扎在金陵周边的第15师团,以及驻扎在浙赣地区的第22师团北上增援。

同样,得知这一情况的洛阳行营也急了,强令耐电王将剩下的6个师也全部塞进火车,前往徐州。

常叔叔就是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然后脑子一发热就喜欢瞎瘠薄操作。

当时耐电王就弱弱地回了一句:那郑州防线怎么办?

然后常叔叔才回想起来,郑州对面的温县、武陟、原阳一线,还有八路军两个师呢,这边抽空了兵力,那边再打过来,好家伙,顺着平汉铁路能一直干到武汉去。

而就在他们全都着急忙慌的时候,下午3点,八路军第21师抢在国军部队到来前,攻占砀山。

那边是东陵大盗的地盘,原本孙校尉是在豫北林县一带驻扎,原本和八路军也算和睦,双方交流很愉快。

但后来八路军强势雄起,他也知道自己受不了八路军的纪律,就果断放弃了林县,带着部队迁到了豫东。

就没想到,最终还是投入了八路军的怀抱,当真是世事无常...

汤恩伯那两个师,集结完了再赶到郑州火车站都花了一晚上,这会儿他们搭乘的火车才刚走到商丘。

实在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另一位旅长会这么大胆,真的敢用4个师来挥起这一记左勾拳。

为此,还在等待李云龙那边情况的副指和师长,也是一咬牙一跺脚,下令让晋省地区的15万民兵警备团战士,至石门集结,就地换装并整编成10个轻装步兵师。

至于地方上的安保问题,则调冀热察、胶东、苏鲁地区的地方部队前往驻扎。

那些民兵警备团,番号前30的都已经成立大半年了,平常的训练也是严格按照操典,后续也有少量新装备送过去给他们训练。

所以,他们只需要半个月左右,就能整编完成并开赴前线。

不需要他们承担高强度的野战任务,只需要守住四兵团解放的地区就行。

再看北线,丁伟所部第13纵主力同样不遑多让,于上午9点越过北拒马河,沿铁路线进军,先头装甲旅以及26师一部,于中午11点便抵达宛平城。

同时后续跟进的第26师77团,甚至绕过北平城,直奔东面的通县机场,再就是其部第78团,同样绕后,直插北平西北面的西苑机场。

意思很明显,就是你冈村宁次再不滚,那就死北平城里吧!

此时北平地区的鬼子守军,只剩下前沿溃败下来的第17、20师团残部,以及驻扎在通县的独立混成第15旅团。

再就是齐燮元的蝗协军2万多人。

蝗军就算了,蝗协军...

那都不够现在的八路军一个团打的。

一点儿不夸张,甚至还保守了,当年鬼子一个大队撵着国军一个师打,现在八路军跟蝗协军的差距,比当初蝗军对比国军还大,大许多。

可能都要不了一个团,一个步兵营,加个团级的炮兵营,就足够了。

面对如此情况,冈村宁次也就只能奉命乘坐飞机逃往东北,因为蝗军不能接受一位大酱被俘虏或者击毙。

孔捷那边同样高歌猛进,现在奉命撤回天津的鬼子,根本没办法赶在孔捷率部抵达天津之前撤回,正在转进途中的第52、53师团,只能转道往东,去渤海边等待海军的运兵船过来。

对此,常叔叔自然是暴跳如雷,质问八路军为什么不听命令。

然后新报那边表示:听了啊,昨晚上你一下令,就停止进攻了啊。

(其实是就地修整,战士们一天时间狂飙突进一百多公里,坐车都累啊,而且一应机械载具也需要简单的检修、加满油料,所以修整了一晚上呢。)

至于为什么今天又突然发动进攻,也没说停多久啊。

第178章 没王先生说的那么好啊

当晚8点,晋城,飞机制造厂会议室。

只见晋飞主要负责人,以及歼1项目组的各个头儿,还有两位德国顾问,即艾利亚斯-舒尔茨,以及本-施耐德,都在。

同时梁云也在,坐在晋飞厂党组书记林桦的对面,挠着头发发表着自己发现的问题。

前面打得热闹,高歌猛进,这边似乎看着有点苦恼。

就听梁宇看着笔记本说道:“缺点方面,首先是飞行时速的问题。

上到600公里时速之后,就上不去了,我就是把油门推到低都不行,而且机身和操纵杆都出现了振颤,灵活度降低不少,越给油,操纵杆振颤得就越厉害。

然后就是这油门吧,很迟钝。

以前开活塞发动机的时候,油门推多少,那就是多少,而且马上就能提速!

但是这个涡桨机,好像油门推下去之后,得三五秒速度才提上来。

爬升也没有数据上的16米每秒那么快,大概只有12米每秒。

这要是拿去空战,一旦面对差不多速度的敌机,太吃亏了!”

周边其他人都在记录着,包括两位德国顾问,也在翻译的帮助下,用德文书写记录着。

因为已经说好了,只要有德国人参与的研发,他们只要分摊研发费用,就能获得技术共享。

说实话在俩德国人看来,J-1战斗机已经很优秀了,但是看这个情况,貌似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为那个王先生给出的这款飞机的最终性能,相当的出类拔萃。

而在林桦等人的角度,新乡那边已经准备组建第二飞机制造厂,研发喷气式战斗机,螺旋桨飞机已经不是最高级的机密。

再加上现在歼1战斗机虽然已经很强,但对比王先生给出的“答案”问题多多,需要群策群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两位德国顾问都是他们的“老师”,经验丰富,当然得叫过来一起。

只见林桦写完后,放下钢笔长出了一口气。

说来这位林书记,别看今年才26岁,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内行人,大学专业学的也是流体力学和数学,双专业的天才。

便听他看着笔记本说道:“优缺点都很明显啊,高空性能强,实用升限提升到了米,9000米的高度还能全功率输出。

说明这飞机不挑机场,在高原地带都能部署。

再就是极限转场航程可以到6000公里,说明可以作为远程轰炸机的护航战斗机!”

说着又咂吧了一下嘴:“但是这个狗斗性能...就我看着怎么有种超级侦查巡逻机的感觉?

能持续飞12个小时,极速也不慢,这拿来当侦察巡逻机简直完美啊!”

说完后连他自己也笑了,但是抬头看向其他人满脸黑线的样子,也就马上收起了笑脸。

毕竟现在是讨论战斗机的改进方案呢。

“大家都有什么改进的意见,都说说?”

这时,就见舒尔茨举起了手,用德语说道:“这飞机速度提不上去,我认为应该是桨尖失速造成的。

一般的活塞发动机,最快也就只有七八千转,通过减速齿轮能降到一千转左右,所以不会有这个问题。

而我们的这款涡桨发动机,转速最高达到了三万转,就算通过减速齿轮,降到两千转,也还是太快了。

再加上大直径桨叶,桨尖的气流肯定接近,甚至超过了音速,引发了激波和气流分离。

这个方面,我觉得可以采用共轴双桨的方案来解决,这样的话,还能再增加拉力,减小桨叶直径,缩短起飞距离。

同时拉力提升,爬升率的问题也能得到改善。

缺点就是,共轴双桨系统,会一定程度上提升维护难度,但比大马力活塞发动机还是有优势的。”

大家听完都点了点头,共轴双桨的技术理念早就有了,还是毛熊家的人开发的,十几年前就有了第一架采用该技术的飞机。

王先生带过来的资料里,也有相当成熟的方案。

不过本来那个是用在轰炸机和运输机上的,要是换在歼1上面,怕是整架飞机的样子都得变了,首先机头就要大变样,得改传动结构。

随即就见众人看向了林桦右手边第二位的眼镜男,也就是发动机项目组的组长,范志远。

却见范志远摊了摊手:“油门响应的问题,无解啊,起码我这儿目前没有解决办法。”

林桦抿起嘴,用鼻孔叹了口气:“那就像王先生说的,尽量不要狗斗,预先埋伏在高空当老6,等敌机来了俯冲一波就跑。

甚至还能进一步改进,成为多用途飞机,刚才舒尔茨顾问不是说了,换成共轴双螺旋桨,能加大拉力。

那就说明载荷也能提升,挂上炸弹还能当攻击机或者战术轰炸机啊!”

“那多没意思?”梁云当即表示嫌弃。

“啧!”林桦当即瞪起眼,“非得玩刺激的是吧?”

梁云秒怂。

范志远笑了笑:“我明天联系一下太原第一机械厂那边,看看能不能试着研发一款大功率的汽油活塞发动机。”

“还是别了吧。”林桦反驳道,“按王先生的话说,光是大修时间,活塞发动机就被涡桨秒成了渣渣,咱穷啊,能省则省。”

“研发一下还是可以的,给机械厂那边也增加经验和技术储备,用不用的,到时候再说嘛。”

林桦不再反驳,随即拍板道:“那就朝着共轴双桨方向试着改进,各组通力协作,尽快把样机做出来。”

说着又看向左手边第一位,也就是晋飞的厂长黄亮:“黄亮同志,人员培训差不多了话,就开始扩建新的产线吧。

等新的产线弄好,改进后的歼1战斗机应该也就能量产了。”

“好的!”

林桦又看向右手边中间的一个胖子:“裘益忠同志,直升机项目进展怎么样?”

裘益忠一愣,心说怎么聊到直升机了?

却也连忙说道:“已经在设计验证机了!”

林桦点了点头:“稳扎稳打,好好整!

王先生说过,没有陆航的部队,就不算真正的现代化部队!

根据推演,要是具备了直升机,我们部队的战斗力就又能上升一个大台阶。

不说挂上火箭巢去攻击敌方工事,光是快速朝敌人阵地后方投送兵力这一点,就很诱人了!

你们组接下来就全力攻关直升机,下一步就脱离出去,跟之前的二组一样,开办新的飞行器厂,专门研究生产相关机型。”

“明白!”

林桦又看向其他人:“根据上级的指示,以后一厂这边,主要负责技术孵化,同时生产教练机、以及民用飞机。

到时候战斗机组也会去新乡,跟那边二组合并,组建二厂,大型固定翼组也是一样。

我们的航空工业起步太晚,必须小步快跑,尽可能赶上西方的步伐,乃至超过他们!”

第179章 祖师爷级别人物

首节上一节138/1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