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华南鬼子全线撤退?”
师长有些错愕地看着面前的电报员,接过了电文稿。
屋子里的旅长等人也纷纷凑了过来。
他们正在进行推演,因为部队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同时在石门整训的原鲁省、冀热察、平西等军区的十余万老八路、以及原先付长官的北路军、宁夏的第十七集团军总计8万余人已经完全整训完毕。
新编的第7兵团3个纵队,即18、19、20纵,以及装甲第4旅也已经开赴陕南编入一野序列。
现在只需要一声令下,八路军就可以东西两路齐动,平推国军。
国军那边虽然现在也整编了160个整编师,共约200万人,但在八路军眼里那也就看着唬人。
再看指挥部内,师长、旅长、原苏皖区的司令员,以及各兵团司令,可以说没有一个是低于三颗星的。
噢,李云龙,他好像是一颗星...
副指回石门坐镇了,总览全局,副参则是去了青岛,负责组建新生的人民海军。
徐州这边的作战,由三野的领导班子,即师长全权指挥,原苏皖区司令担任参谋长,旅长担任副职进行协助,老政委则调到了伍爷爷的身边,负责经济建设工作。
看完电报后,师长皱着眉头将其放下:“是内线传回的情报,说是国军和鬼子达成了和平协议,鬼子主动放弃关内所有侵占的土地。
不光没有什么赔款之类的条款,还准备将汪伪的人全都交出去。”
随即又幽幽说道:“鬼子这是在准备大动作了...”
之前他就猜到过鬼子在华国这边吃瘪,会往别的地方去打,现在看鬼子收缩兵力,放弃那么多占领区保存有生力量,就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便听李云龙也皱眉道:“鬼子撤了,那还真不好办,之前国军想抢徐州,他们都得用会攻徐州的说法来掩饰。
现在我们要是主动进攻,就是打响内战第一枪了。”
师长闻言愣了一下,随后就笑了。
只是没等他说话,站老李对面的旅长就面色古怪地打量着老李:“行啊李云龙,我还以为你会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揍他狗娘养的呢。”
“哈哈哈哈哈...”
一众领导哄堂大笑。
老李也笑得很开心:“咱好歹最近也很用功的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
“呵呵呵呵...”
大家都很欣慰地看着老李,就比如原苏皖区的司令,他也是老李最初在鄂豫皖时的参谋长。
说起来,当时老李就已经是团长了,真是五上五下,光团长的职务就撤了三四次。
老李要是一直乖乖的不犯浑,凭他积累的战功,起码八路军最早的几位团长就得有他一个,甚至副旅长都不是问题。
欢笑过后,旅长眼珠转了转:“等国军先动手,不知道得什么时候了。
我认为,必须马上开打,趁着现在鬼子还没有完全离开,汪伪也没有解散,派一部分兵力直接打过长江!
同时按照之前制定的第一套方案,以主力牵制住正面的敌人,以第5兵团南下进攻合肥,然后越过大别山,攻占武汉!”
。。。
洛阳,国军剿总指挥部。
会议室内,同样将星云集。
只不过这边的人,大多面带忧愁。
唯有主位上,一位秃顶中年人正在大地图底下来回踱步,正在训话。
就见中年人说着说着突然停住脚步,满脸肃穆着看着一众将领。
“短短二十年后,则里竟成为我的葬身滋地了吗?无论怎么讲,围赞兵列,是一百五十万对七十万,优势在我!”
。。。
十来分钟后,指挥部门口。
只见大门打开,一众将军三三两两地走出,各自交头接耳小声聊着什么。
又见“永乐大帝”和“诸葛兄”联袂走出,缓缓朝着他们的车辆走去。
便听永乐大帝问道:“刚才会议上,你一句话没说,不像是你的风格啊。”
诸葛兄摇头苦笑:“实力对比差距太大,我就算真是诸葛转世,也无力回天啊。
再说了,我就算有办法,人家会听吗?
还说什么优势在我,人家八路海陆空齐备,地面上也有强大的装甲及炮兵部队,单兵火力也远远强于我们!
他还以为是他当年北伐的时候,还在那里想着靠人数取胜,真是好笑!”
永乐大帝无声笑笑:“好在听了你的建议,合肥那里也部署了一个兵团30万人。”
诸葛兄有些无语:“我的想法是重点防御江、淮地区,豫中有黄泛区阻隔,那么泥泞的地形八路军的机械化部队不好走,那边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兵力!
偏偏一厢情愿的以为人家会跟他在一个点决战,还听那个土木仔的,说什么,蚌埠是故意留的破绽,八路若举重兵攻皖中,我则攻徐,叫他首尾不相顾。
那土木仔也就会办培训班收拢党羽,会打仗吗他?
上百万人拥在这么一块半个省大的地方,他也不嫌挤得慌。”
闻言,永乐大帝收起了笑容,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了一眼。
确认周边没有其他人后,说道:“早做打算吧,决定好去哪儿。”
诸葛兄知道他在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回话。
。。。
时间转眼来到傍晚,徐州城南。
随着师长的一声令下,第5兵团所属部队便开始登车。
因为早就处于集结待命状态,且后续辎重由铁路运输,所以5兵团先头第23师在下午4点就坐上卡车,沿公路南下,前往蚌埠。
公路上,就见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士兵,拖着大炮,大约以30来公里的时速开过。
卡车车队后面还隐约传来“哐哐哐”的声音,正是各团运送给养的四不像们。
之所以步兵先去,也是为了增强蚌埠的兵力,这么大规模的调兵,肯定瞒不过军统,到时候合肥方向的国军肯定会往蚌埠压过去。
只要蚌埠那边能守住两天,战役也就没有悬念了。
再看那些车辆,两两之间前后间隔10米左右,绵延近30公里,几乎是后面的刚从徐州境内出来,最前面的已经快到宿州了。
这还只是老李手底下的一个师!
约摸一个小时后,车队终于走完。
然而紧接着又传来更加沉闷的轰鸣声,转头看去,就见同样一眼望不到头的坦克车队,同样以30公里的时速缓缓开来。
徐州到蚌埠大约170公里的路程,6个小时就能抵达,搁以前,起码得强行军走3天。
(加更来迟了,抱一丝了义父们!感谢柯公公、喜欢丁香树的修罗塔的打赏,感谢终于退休了、尔萨的小礼物,感谢义父们的为爱发电,叩谢!)
第216章 高见啊...高见!
夜里7点,合肥,国军第2兵团司令部。
只见大门口陆陆续续走进一群国军中将,看着得有十来个。
视线来到会议室,就见一位寸头将军正背对着门口,仰头看着墙上的大地图。
不多时,就见一位国字脸微胖,脸上还带着一道疤的中将快步走进会议室,一进来就开始咋呼。
“总座,这么急召集我们,又让部队集结待命,出什么事儿了?”
看这国字脸中将,也是贼眼熟,好像还演过一位我方高级干部,也就是当年老李顶头上司那位。
正是绰号“疯子”的那位。
寸头将军转过身,看这张脸,就能认出正是那位才能卓绝,在昆仑关硬刚鬼子第5师团并取得大捷,但是后来因为不敢违抗上命,导致最后兵败被俘虏的那位?
得益于诸葛兄不遗余力的劝告,最后常叔叔折中了一下,往这边增调了6个军,组建第2兵团,增强防御,并让这员虎将过来坐镇,还让他挂了三颗星的军衔。
寸头将军看了一眼自己的老部下,沉声道:“刚收到情报,八路军往蚌埠增兵了。”
疯子将军闻言非但没怕,反而露出一丝兴奋:“好啊,我还担心来了这边我们只能隔着淮河当看客,没想到八路真的分兵往这边儿来了!”
看着老部下闻战而喜,杜长官也是轻笑了一声,面带欣慰。
不多时,就见一群中将接连走了进来,对着寸头上将打了声招呼。
也是巧了,此时合肥一线的国军第2兵团,下面的番号蓝星那边跟大决战时期还真像,也是下辖第5、第12、第70、第74军。
同时外加原先第20集团军,即第32、第54军,以及俞济时第86军。
总计7个军,19个师,加上其他的一些炮兵、工兵之类的辅助兵种,总兵力33万,沿寿县、长丰、定远、嘉山(明光)一线布防。
看着这些个军长,以及自己的副司令、参谋长,寸头上将不禁有些脑壳疼。
按说也是猛将如云,诸如第5军邱疯子、第12军胡琏、第54军霍揆章、第74军王耀武等等。
但是派系林立啊,第5军、第74军是嫡系,第32军是晋绥军系、第54军是土木系、第70、第86军是湘军系。
还有第12军,原先是第三集团的,之前孙桐萱兼任军长,但是去年中条山沿线滇军、豫军等部集体倒戈后,那些地方军阀老大全都被撤换。
胡琏本身是土木系,现在顶了12军的位置,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指挥得动。
86军的情况也跟这个差不多,原本俞济时是74军的军长,临时调过去的。
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后,寸头上将沉声道:“刚刚接到军统上报,由剿总转发来的消息,八路军,正在向蚌埠增兵!”
话音一落,集体哗然,便听12军军长说道:“总座,皖中地带,几乎无险可守!
我们必须在八路军主力到来之前,抢占蚌埠,依托淮河布防!
否则等他们的机械化部队抵达,并完全展开,那就很难抵挡了!”
其他将领们默不作声,大家平日里斗得不可开交,就算对方说得是对的,也不会开口附和。
寸头上将却有些无奈地从胸口兜里掏出一份电报,说道:“但是上峰的命令,是让我们驻守现有防线,最大限度地吸引八路军兵力,策应主力大军对徐州方向的进攻。”
疯子中将顿时瞠目结舌:“高见啊...明明能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抢占蚌埠,夺取八路南下的桥头堡,进而威胁其侧翼,偏偏要选择被动防守,剿总的人怎么想的?”
“雨庵,慎言!”寸头上将瞪了老部下一眼。
随即看向其他几位军长:“诸位,叫你们来,一则商讨应对方案,二则是想当面提醒你们一句。
眼下正是存亡之际,不管大家之前相互间有什么矛盾,我希望你们接下来都能力同心,精诚协作!”
军长们没有说话,只是皮笑肉不笑地对视着。
看见这一幕,寸头上将微微叹气,继续说道:“接到电文之后,我便向上峰回电请示,立即出兵进攻蚌埠,只是到现在都没收到回复。
但我相信,以上峰之英明,肯定会采纳建议!
以徐州到蚌埠的距离,结合八路军之前一天推进160公里的行军速度来算,八路军南下增援的部队,一天的时间就能抵达蚌埠。
战机稍纵即逝,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蚌埠方面的敌军越来越多,必须采取措施!”
“总座高见!”邱疯子当即送上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