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那边隐秘,也是正规注册的拍卖行。
扣得是狠了点,但是这些钱都可以进自己个人账户。
赌桌上赢的钱全给程滔了,让他注入公司账户。
前天晚上回来后,又在线上找一家服装厂订购了60万套迷彩服,冬夏两季各30万套。
本来说买布,但想到买过去八路军又得自己做衣服还麻烦,索性就直接买军装得了。
同时昨天还飞了一趟洛城。
放下手里的盘子和筷子,拿起手机就想给老郭打电话,问问他到了没。
结果刚点开就看到又一条微聊信息,刚才一直在厨房,菜下锅的声音滋啦啦的也没听见。
又发现对方昵称叫ZQQ,还是26分钟前发的。
王嘉恩不免有些纳闷:“这谁啊?”
这个世界才过去8天,但是王嘉恩自己经历的时间,算上平行世界已经大半个月了,一时间竟没想起来。
点进去后却见信息上写道:9号桌。
“哈?”
往上拉了拉消息记录,这才想起来这是谁。
于是便回道:我有事儿,今天去不了。
然而,消息发出之后,左边多了个红色的“!”。
下面还有提示,说对方和自己不是好友。
他顿时撇了撇嘴,删掉完事。
摇摇头退出微聊,打开通话簿,恰好这时电话铃声响起。
一看是老郭,连忙接起:“喂老郭,到了?”
“啊,门口呢!”
王嘉恩连忙挂掉电话跑去开门。
一打开,就见一个身高跟王嘉恩差不多,身穿黑色中山装,手里拎着公文包,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看着四十多岁长相普通的中年人,正站在门口四下张望。
王嘉恩见状撇了撇嘴,直接吐槽道:“要不要我把摄像头黑掉?”
“呃...”老郭表情僵住。
随即也讪笑着进屋:“工作习惯。”
一进屋,老郭便吸了吸鼻子:“嗯?闻着味儿了!”
说着便顺着味儿走向餐厅。
王嘉恩则是去厨房捧出了电饭锅。
一边给老郭盛饭,又一边问道:“最近忙什么呢?”
老郭下意识地抬眼瞄了一眼,反应过来后笑道:“逮一群耗子。”
说着接过王嘉恩递过去的饭碗。
王嘉恩又给自己盛了一碗:“你不是都转二线了?”
老郭拿起筷子戳了戳碗里的饭,笑道:“老兵才好啊,像我这样的,放人堆里还没人注意。
你干我这行就不行,你走大街上,大小姑娘都盯着你看,想低调都低调不了。”
说着又轻叹了一口气:“我现在明面上的工作,更像是给我修养的,有事儿还是得上啊。”
王嘉恩闻言失笑,扒了一口饭。
却又满脸好奇地问道:“之前一直想问来着,你跟程烨不是一个单位的,年龄也差了十来岁,怎么认识的啊?”
老郭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含糊道:“那年我立功,被推荐到步院进修指挥专业,当时程烨就睡我下铺,那会儿他才17。
本来以为毕业后会回部队,没想到给我安排到了现在的单位。”
王嘉恩点了点头,老郭是特种兵出身,同时头脑灵活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去当保密人员也确实适合。
这时王嘉恩又想起正事,放下碗筷:“你等我一下啊,有东西给你!”
老郭抬起头,嘴巴鼓鼓的看着王嘉恩走进小房间。
随后,就见王嘉恩从房间里拿出一杆旗子,以及一个红木方框。
看到旗杆上的菊徽,老郭当即眼睛瞪大,咀嚼的动作都停在了那里。
王嘉恩走回桌旁,将人参放在椅子上,又摊开旗子,一脸笑嘻嘻。
“昨天去洛城,得了这玩意儿,你给掌掌眼?”
老郭呆滞地放下碗筷,起身走到王嘉恩面前,又捏了捏联队旗上的流苏,再拉过旗杆仔细看了看上面的菊徽。
“卧槽!!!”
一口饭直接喷到了王嘉恩身上。
“我靠!”
王嘉恩抹掉脸上的一颗饭粒,又抽了张纸巾擦了擦。
老郭这才想起来咀嚼,同时瞪着眼睛含糊道:“哪儿整的这东西,139联队...”
又歪着脑袋回想了一下,随即再次瞪大眼睛:“110师团?这帮鬼子当年还真是在洛城缴的械!”
“怎么发现的,你就甭管了,人家也怕被鬼子特工找到来个举族消消乐,总之这玩意儿就是落我手里了,花了不少钱呢。”
王嘉恩说着将联队旗递了过去。
这个事儿还真就得是老郭,因为他就是干情报的,别人想问他怎么来的,他都不用搭理,一句“机密”了事。
要是给程滔,有些人说不定还要追究当年的程老太爷知情不报。
问题倒是不大,就是恶心。
黑白颠倒在有些人手里那是基操,随随便便造个谣,买个流量,找一帮水军,那脏水想洗干净得好久。
老郭捏着旗杆,很是激动:“好啊,有了这东西,揍小鬼子,他都不敢吱声!
之前他们一直歪曲事实,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们到过咱们国家,只承认侵略过东南亚,就因为袋鼠哪儿有面联队旗。
草!现在看他们还怎么说!”
王嘉恩笑着坐回餐桌旁边:“你就说是在洛城找到的,别在公众面前提我的名字,我也不想被鬼子间谍整天盯着。”
老郭闻言从兴奋状态中回神,也是啧了一声:“你这不是侮辱我们的业务水平吗,这东西一交,你到哪儿,哪儿就得重点保护!
小鬼子间谍还想靠近你?整死他们个狗日的!”
王嘉恩笑着摇了摇头:“得了吧,闷声发大财就好,国家知道我的贡献就行。”
“你小子。”老郭也笑了,“死过一次就是好,啊?不骄不躁,不图虚名,不错!”
又放下旗杆子坐回位子上:“哎呀,你这亲自下厨请我吃饭,还送那么大一份礼,这叫我如何是好呀?”
“我冲你下单的时候你别老逼逼赖赖嫌货少,我就倒过来谢谢你了!”
“哈哈哈哈哈...”
这时王嘉恩又瞥到椅子上的红木框:“哦对了,你早年受了那么多次伤,流了那么多血,这个,拿去补补。”
“什么东西啊?”
老郭接过人参:“哟,老山参啊,这太贵重了,我可不敢要,到时候问我哪儿来的我还不好说!”
王嘉恩撇了撇嘴:“说个屁,你拿回去留着等它发芽啊?
直接切片,给你们单位里的老战友都补补。
当然了,一次别用太多,这可不是普通人参,薄薄的切几片炖个老母鸡,要受不了就及时啃个萝卜解解。”
第90章 鬼子要动手
平行世界,7月22号,晋城。
西城门外临时大营地,人声鼎沸。
数万张年轻面孔,有男有女,脸上都脏兮兮的,看着倒像是一大群难民。
他们长途跋涉,走了一个多月,从西南出发,走过栈道,跨过汉江,渡过黄河,翻过中条山,终于抵达晋城。
但他们的脸上没有颓丧,只有疲惫,同时充满了对八路军的好奇,以及对参军报国的向往。
还真别怀疑,这年头学生可没王嘉恩那么娇贵。
想想雪峰老师讲的故事,西南联大一群学生老师搬家,三所大学先从北平搬到长沙,又从长沙搬到昆明,就是走过去的!
而那些师生,一个掉队的都没有!
南大就更牛逼,人过去了,把农学院的鸡鸭猪羊什么的也给赶过去了,一根毛都没给鬼子留。
这年头的大学生是真牛逼,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过来八路军根据地的总共有5万多,分批次,其中1.8万名大学生,3.6万名高中生,以及60多位大学教授、300位中学老师。
差不多是西南总数的一半吧,今年统计那边在校大学生约3.5万人,高中生15万,初中生30万左右。
看似好像很多,但是跟总人口一比,在校大学生占比还不到0.01%。
当然总的大学生人数肯定不止这些,36年统计就有4万多,到现在40年总人数应该有10万左右。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这句话其实是44年的征兵口号,当时豫湘桂战役打响,前方溃败,战线吃紧,只能征召青年学子入伍,动员了12万学子,组建了10个师。
这次山城那边对之前签订的协议果然反悔,人家也是很重视教育和人才的。
后来经过协商之后,将总数降到了5万,之前已经陆续过来了3万多人。
期间还有不少学子是主动申请来八路军这边,所以人数有些超出。
再看人群外围,还有不少穿着国军军装的人,也都聚在一起,排队登记进营地。
那些是送过来的飞行员、坦克兵、炮兵,以及海军。
算上这一批次过来的,前后加起来总人数大约6400多。
海军是最多的,3800人,包括了一部分陆战队员,都是自己申请过来的。
正如王嘉恩所说,在哪儿晒太阳不是晒啊,在西南想上前线还不允许,那不如过来八路军这边打鬼子。
同时山城也愿意放人,尤其是海军。
给了又怎样,在太行山里开军舰吗?
一路上也正是有这些当兵的前后保护,赶路的队伍才没有被沿途的土匪军阀骚扰。
要是一般的兵油子可能不会管,但是这些都是技术兵种,基本都是高学历人才,心热忱着呢。
再看远处的城头上,两位领导正举着望远镜看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