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第41节

现在太行山兵工厂可以自主生产7.62mm子弹、炮弹、七七式半自动步枪、36式掷弹筒以及36式82mm迫击炮等等,并且产量也是越来越高。

不过这一次于超带来的除了车床、压床等等外,还带来了一批食品生产制造机器设备。

于超望着这些食品加工设备,笑着望向了苏华道:“苏团长,要在根据地发展食品厂吗?”

“差不多吧!”苏华缓缓地开口道:“我们得改善一下部队的伙食才行!特别是行军作战的伙食!”

我军目前的行军干粮包括一些小米、黑豆、高粱米、玉米等各种杂粮,同时还有杂粮制成的窝窝头、豆饼、豆粥等各类可以长时间保存的干粮。

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军可以吃到白面和大米等等……但是这都算是十分奢侈了!

独立团在发展太行山根据地的时候,苏华也是靠着自己作为穿越者的知识和能力,改善了根据地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和产量。

因此说随着独立团的土地改革进行,根据地的粮食产量也都是提升了不少。

现在苏华打算用这些食品加工机器设备制造压缩饼干,方便日后作战携带和保证战士们的营养。

人是铁饭是钢。

如果吃不饱的话,那么根本是打不赢小鬼子啊!

苏华望向了于超道:“于老板,谢谢你了!”

于超一笑:“客气了!”

随后,苏华开始把这些食品加工机器搬运到太行山的食品加工厂厂房内……这个厂房是苏华提前打造好的。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调试机器设备,确定好压缩饼干的配方和制造流程等等。

估计用不了多久可以制造出压缩饼干了。

另外一边。

太源公署。

赵代文和阎老西正在商量着如何应对独立团崛起的相关事宜。

赵代文望向了阎老西,道:“阎长官,面对异军突起的独立团,我觉得可以考虑收编!”

独立团崛起......这成为了阎老西的心腹大患。

虽然说可以借助独立团的手来对付小鬼子,但是阎老西有点怕养虎为患。

所以阎老西还是找来赵代文商量如何应对独立团的崛起。

赵代文想了想后,提出了收编的建议。

“收编?”阎老西微微一愣,道:“代文,你是认真的吗?”

“你觉得红军的部队这么容易收编的吗?”

“这些人都是犟种犟骨头,性格倔强,油盐不进,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收编!”

在阎老西看来,我军战士坚定的信仰是犟种犟骨头。

但是却不知道这是钢铁一般的信仰。

赵代文不紧不慢的说道:“阎长官,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收编独立团!”

第56章 养虎为患?收编?苏华的价值!

赵代文望向了阎老西开口道:“据我的了解,独立团的底子是失联的红军部队组成,是苏华率领着残余的红军部队在太行山脚下开辟了太行山根据地,打造了现在兵强马壮的独立团!”

“也就是说,独立团其实和红军方面没有太大的关系,都是苏华一手打造起来的……最多底子是红军的失联的散兵游勇!”

“红军在太行山根据地的建设和独立团团的发展壮大中,没有提供任何的帮助,甚至红军都不知道独立团的存在......这就是机会!”

阎老西琢磨着赵代文的话,微微的点了点头。

赵代文望了阎老西一眼,继续说道:“每一个人都有着相应的价值......能不能收编成功苏华和独立团,就看我们的给的筹码够不够高!”

“如果想要拉拢苏华和独立团的话,我觉得可以给他一个少将师长的军职,让他直接从团长火箭式晋升为师长!”

“另外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补充兵员,提供军费和资源等等!”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能谈能给的,我们都可以妥协......只要能够拉拢独立团和苏华!”

阎老西微微的点了点头,道:“苏华的个人能力不弱,独立团的战斗力不俗......给个少将师长能够拉拢他们的话,也不亏!”

“但是找谁去谈呢?”

赵代文的嘴里蹦出了一个名字:“358团楚云飞!”

“楚云飞的358团驻地防区距离太行山根据地最近,同时楚云飞在平顺县城也见过苏华,两人也算是有过一面之交!”

“因此安排楚云飞去最合适!”

阎老西觉得有理:“好,那就让楚云飞去吧,把我们的收编条件谈清楚!”

赵代文:“是!”

随后,相关的命令是传达到了358团。

............

太行山根据地。

太行山食品加工厂。

经过了苏华的捣鼓后,终于是把压缩饼干给制造出来了。

因为进行了土地改革释放了生产力,同时苏华带来了现代化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了根据地各种农作物的产量,所以根据地的粮食产量才能够满足独立团的供应!

不然战士们如此高强度的训练,那岂不是饿肚子?

后勤对于一支军队是十分重要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苏华也是一直在巩固后勤,不然也没有办法支撑起三千多人的独立团。

现在苏华捣鼓出压缩饼干,就是发展后勤提升部队伙食营养的举措之一。

“呐......周雅,试试这块压缩饼干!”苏华把刚刚制造出来的压缩饼干递给周雅:“这以后就是我们的行军干粮了!”

周雅接过一块压缩饼干,仔细的品尝了一下,连连点头道:“嗯......不过,这压缩饼干的味道很好,味甜。”

“虽然有些粗糙,但是也不至于难以下咽!”

“整体的口感可以......就是不知道抗不抗饿!”

因为原材料和技术的问题,这个时代的压缩饼干的口感不算很好,但是也不算太差!

苏华笑了笑道:“这一小块压缩饼干可以顶替几大碗米饭,一个战士至少吃上三块,基本上可以维持一天的营养和能量......当然物资条件缺乏的时候,两块压缩饼干也不至于饿肚子了。”

压缩饼干不仅仅体积小,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同时还饱腹感十分强。

日后独立团要是行军作战的话,带上这些压缩饼干,那么就可以大大保证战士的能量,确保战斗力不会因为饿肚子下滑。

同时压缩饼干也是相当方便携带。

苏华尝试了一口压缩饼干,连连点头:“味道还不错。”

现在压缩饼干的工艺和原材料已经是基本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批量生产制造了。

这个时代的食品加工机器生产制造压缩饼干并不难。

事实上压缩饼干早就出现了。

在一战时期就已经出现压缩饼干了,只不过当时的压缩饼干营养比较单一、口感很硬,不适合长时间保存而已。

随后,苏华让太行山食品加工厂开始大批量的生产制造压缩饼干,为接下来即将爆发的抗日战争作准备。

现在已经是1937年1月7日了。

距离小鬼子的全面侵略就剩下半年的时间了。

时间不多了!

三天后。

1937年1月10日。

苏华正在处理着相关团部事务的时候,周雅走了进来,道:“团长,358团团长楚云飞来了!”

楚云飞?

他来干什么?

苏华一愣:“他怎么想着来我们根据地了?”

“虽然说双十二事件爆发后,国府对于我军不再进行大规模的追杀围剿,但是双方的抗日战线还没有完全的谈妥!”

“这个楚云飞经常往我们根据地跑的话,估计不是什么好事啊!”

周雅:“他说想见你!和你谈谈!”

谈谈?

有什么好谈的?

苏华迟疑了片刻,道:“让他进来吧......带去会客室!”

周雅:“好!”

几分钟后。

苏华来到了会客室看到了楚云飞。

这一次楚云飞只带来了自己的副官孙铭。

一看到苏华走了进来,楚云飞拱手笑着道:“苏团长,我们又见面了......这一次多有叨扰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

“楚团长说笑了!坐!”苏华落座后,楚云飞这才落座。

楚云飞望向苏华:“苏团长,上一次平顺县一别已经有了几个月......上一次平顺一战让我楚某人大开眼界,原来贵团的战斗力如此恐怖!”

“今天再到你们的根据地,发现贵根据地发展是有声有色,实在是令楚某人佩服!”

这倒不是什么恭维的话。

自从进入了太行山根据地后,楚云飞和孙铭确实是发现整个根据地发展得相当不错。

百姓脸上带着笑容,房屋错落有致,人口也不少。

十分的热闹。

一副安居乐业的安定。

在这乱世中实属不易。

从整个根据地来看,楚云飞得出了两个字:祥和。

苏华摆了摆手道:“楚团长谬赞了......小打小闹而已!”

噗......

这还小打小闹啊?

首节上一节41/22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