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女知青范玉玲就有些动机不良,即使韩义先不给她好脸色她也爱往韩义先跟前凑。
范玉玲从城里来,以她的见识知道韩家绝不简单。更何况韩义先还那么英俊,她就动了心思。
她看何雨涵长得漂亮,韩义先又对何雨涵那么在乎非常嫉妒。嫉妒往往能使人丧失本性,范玉玲看着何雨涵幸福的样子就想破坏。
小媳妇们也有人看出了范玉玲不安好心,还曾经提醒何雨涵注意。
何雨涵也感觉到了和她一起当老师的女知青范玉玲对她有敌意,开始她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经过别人这么一提醒才知道这范玉玲是有了不好的心思。
不过她也不怎么在意,一个是她相信韩义先,再一个,村里明年又要有新知青来。如果范玉玲不知检点,想要破坏她的家庭的话她就让她失去老师的工作,和大家一起去田里干活好了。
她也不是好惹的。她会捍卫自己的婚姻。
去田里干活不但累不说,就冲范玉玲那娇气的样子,可挣不了当老师时那么多的公分。当老师村里给的可几乎是满公分。
何雨涵长得漂亮也是大家公认的,村里也有一些小伙子偷偷喜欢何雨涵,不过只要有迹象的都被韩义先暗中警告过。
韩义先的武力值那也是有目共睹的,没见人家一进山就能猎回来一头大野猪吗?所以没人敢挑战韩义先的底线。
韩义先和何雨涵在村里也是大家公认的般配。而且何雨涵待人和气,为人也大方,又是村里的老师。
何雨涵这个老师可几乎是全才,一个人顶几个人。语文、数学、音乐、绘画全都可以教。
英语何雨涵更是没问题,但是她不敢教,她怕给人落下把柄将来惹麻烦。她会尽量按着这个时代的情况多给孩子们讲一些知识,也让他们多学一些东西。
知识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她希望将来孩子们能多一些选择。
她还会时不时的给孩子们讲一些地里、历史的知识,介绍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孩子们开阔眼界。
孩子们也都很喜欢上何老师的课,所以何雨涵在村里也很受欢迎。
中午的时候韩义先下了工就去找何雨涵了。
一起跟何雨涵摘棉花的一个小媳妇开玩笑道:“何老师,这韩同志可真是粘着你,这一下工就来找你了。你们这也结婚几年了连孩子都有两个了,还这么黏糊。”
旁边另一个妇女笑道:“怎么,小崔媳妇,人家夫妻恩爱你羡慕啦?你家小崔也不差,听说回家小崔都舍不得让你干家务了。”
小崔媳妇道:“我那不是头两天身体有些不得劲儿嘛。这嫁人不就是图有人心疼嘛?刘嫂,听说你家男人上次进城还给你买件新衣服回来?要说疼人,你家刘大哥才知道疼人呢。行了,咱们也该下工了。”
何雨涵也没有掺和妇女们的说笑,她听了一笑而过就是了,不必较真。
在妇女们的说笑中何雨涵把大布兜里的棉花装到地头的袋子里就跟着韩义先走了。
夫妻俩步伐很快,不多时就进山了。家里还等着他们吃午饭呢,他们得快点儿。
到了山里借着杂草树木的遮挡何雨涵从空间里拿出了两只野鸡。韩义先捆了捆野鸡拎在手里就和何雨涵一起回家了。
到家午饭已经上桌了。韩宵一看韩义先拎着两只野鸡回来了就知道这夫妻俩进山了。
他接过野鸡先给放到院子里,下午就给杀了。
温瑾瑜看到儿子抓回两只野鸡来很高兴。儿媳妇要给孩子喂奶需要营养,这段时间秋收要下田劳动儿媳妇都瘦了。有了这野鸡就可以给儿媳妇补补了。
刘忠义虽然没有下田,但是也在场上帮忙看着晒粮食,这也是有公分的。活不怎么累,又有公分,刘忠义就和村里的几位老人一起去干了。
他也是在乡下多年,以前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干一些轻松一些的活计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他也不愿意总是在家里呆着什么都不干。
干点儿轻松的活儿也活动活动身体。
三个孩子看到家里多了两只野鸡知道晚上又有肉吃了,都很高兴。
顾华阳和何浩博现在也跟着高家的孩子一起去地里捡粮食,两个小家伙很卖力,每天都会有一些收获,他们也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
小旭睿还太小只能跟奶奶待在家里。
吃完午饭温瑾瑜就催着韩义先夫妻俩去休息,下午还要干活儿呢。
下午韩义先夫妻走后韩宵就开始杀鸡。温瑾瑜把野鸡尾巴上那鲜艳的羽毛拔了下来给孩子们做毽子玩儿。
杀鸡的时候温瑾瑜连鸡血都一点儿不浪费,都接到碗里然后做成血豆腐。
现在荤菜少,鸡血也可以做菜吃。
杀了鸡烧了开水把野鸡毛拔干净,鸡肚子里的鸡杂也都收拾干净留下,这也是一样能吃的。
把野鸡处理干净温瑾瑜就开始炖鸡汤。这主要是给儿媳妇下奶的。多吃些汤汤水水的东西才好下奶。
何雨涵的奶水好,小旭乾吃妈妈的奶水长得又白又胖,谁看了都说这孩子有福。
因为给孩子喂奶,何雨涵中途是要回家一趟的,不然时间太长孩子禁不得饿,肯定会哭闹。这也是村里对奶孩子的妇女的照顾。何雨涵当然也在照顾之列。
温瑾瑜知道儿媳妇大概什么时候会回来,提早就把炖得差不多的鸡汤盛一碗晾着,等何雨涵回来正好喝。
给孩子喂完奶,喝了鸡汤就何雨涵再回田里干活去。
何雨涵很感动婆婆的照顾,就是亲妈也就这样了。她能有这样的婆婆真是修来的福。
第七百二十二章 迟早的事
秋收确实很累人,即使每天晚上何雨涵偷偷在空间里给韩义先加餐补身体,韩义先还是瘦了不少。
何雨涵决定明年尽量给北里村配齐了拖拉机、打麦机、打稻机,这样可以提高好多效率,也能让大家不那么累。
收完了水稻、大豆,大家就开始到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每人背着一个柳条筐,把一个个掰下来的玉米棒子扔到框里,等装满一筐了就背到地头堆在一起等着马车来运回去。
玉米棒子运回去后堆在一起,那些干不了重活的老人和一些妇女、孩子就坐在玉米堆周围剥玉米。
玉米剥完还要晾晒,把玉米粒搓下来。玉米完全晾干了才能入库。
等到粮食都收完了,村民们还要把玉米秆砍掉,还要把地里留下的根刨出来。玉米骨头、玉米秆、玉米根都是烧火的好材料。到时候也会分给各家。
玉米从收获到入库,这一道道程序下来也颇费功夫。韩义先从头到尾都体验了一遍。好在他年轻力壮,平时还要锻炼身体呢,这些活他虽然以前没干过,但也都能承受。
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历练,也是他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玉米从地里收回来就该收土豆和地瓜了。男同志拿着泥叉把埋在土里的土豆或者地瓜连带着泥土一起挖起来,然后女同志在后面把泥土里的土豆或者地瓜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