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做好,端上桌子,夜岚也忙完了。
待得两人吃过饭,夜岚就出去送了信儿…
四国使团集结在含山关外,这可不是小事儿,没过三四天,含山关总兵的官文就送到了京都。
朝堂上,文武百官对于四国使团,纷纷发表意见。
但多半是保持着欢迎的态度,特别是文官们。什么泱泱大国气度,简直是挂在嘴边。
确实,这几年,大越风调雨顺,各地赋税都在增加,不敢说国力昌盛,天下无敌,但起码也是国泰民安。
如今四国使团来访,正是一个展示大越强盛的机会。更何况使团的姿态放的很低,递上来的国书写了,他们是来朝贺献礼。
要知道大越多年来,虽然幅员辽阔,地广物博,但对邻国的事务上,多半还是忍气吞声。也就是这几年,八皇子横空出世,带领大军败北蛮,绝南夷,彻底震慑天下,才让邻国老实很多,也有了如今的朝贺。
明德帝被文官们捧得都要飘了起来,即便武将提出多加防备,但文官一句,万国来贺,百年来,只有如今这一次,都是因为皇上英明神武,治理大越强盛。所有顾虑就都被打消了,当即就下了旨意,命令含山关派兵护送,一路护送四国使团抵达京都。京都内外也开始清扫整治,绝对不能让四国使团看轻。
皇上如此重视,抢着接待使团的官员就多了。按理说,这活计应该是鸿胪寺所属,但总要有个身份贵重之人出面。
比如丞相,比如六部尚书。
可最后却是三皇子胜出,有官员推举,丞相沉默,尚书们也不是傻子,出头同皇子争锋。更何况三皇子这两年一直在修书,在文人里多少也有些威望,又是皇家血脉,无论从哪方面算,都勉强胜任。
明德帝虽然有些不喜,但自觉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应了下来。
三皇子得意之极,跪倒接旨,起身时候,目光特意扫向对面的战王,挑衅之意简直太明显了。
有官员看了,就低了头,极力掩盖眼底的不屑。
当今的皇子里,年岁最小的就是十五和十六两个了,同岁不同月出生,如今也有十八岁了,春日时候,内务府就开始给他们建府。先前学院一毕业,两人就正式开府了。
如今,十五皇子跟着武科的同窗,重新回了京畿道大营,立誓要从军,在战场建功立业,效仿八皇子,据说训练很是认真,几次考核都名列前茅,凭借实力做到了百夫长的位置。
而十六皇子则去了狼头山作坊,参与了木轨车研发,曾说有一日要让整个大越的百姓坐上不用马匹拉着就能跑的车,而且日行千里。
这话听着有些胡闹,但别管众人是不是相信,起码他也算自立了。
其余皇子里,身体不好的,闭门静养。
才能平庸的,就读书作画,预备以后做个闲散宗室,富贵平安一辈子。
只有这个三皇子,如今三十“高龄”,庶子庶女都生了五六个了,依旧不娶皇子妃,一次次寻借口赖在皇宫不肯搬走。
可以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无非是打着主意,想要坐上太子的位置,最后得了大越天下。
论文,他这几年出的书,大半是门人清客操刀,他不过是署个名字,骗骗外人罢了。论武…不提也罢,怕是只能在内院逞威风了。
这次,他这么积极要接待四国使团,还不知道打着什么主意呢。
不过,大越如今有八皇子这个战神在,来的别管是龙是虎,都得盘着卧着!
这么一想,众人又放了心,散朝的脚步也看不出什么沉重了。
消息很快就传扬的京都内外皆知,酒楼茶馆里的闲人们又兴奋了。
“我大越如今当真是强盛,天下皆知,万国来朝啊!”
“哪有万国,不过是四国!”有人反驳,还算清醒,冷笑道,“良师益友,一个足以。但上门的若是黄鼠狼,千万也是惹人厌烦的灾祸。”
“可不是吗,四国里可是有北蛮,前几年刚被战王打的元气大伤,如今转过头就来出使了,怎么想都觉得没安好心。”
不得不说,群众的眼光还是雪亮的。比喜欢沽名钓誉的老文官可是清醒太多了,但大越还是不缺大国风范。
京都百姓再怎么议论,依旧因为即将到来的四国使团忙碌起来。清扫路面,收拢流落的乞儿,清理河渠,甚至街边的商铺还要重新刷漆,简单翻新门面。
京都里这般热闹,对粮囤村却没有半点儿影响,除了进城卖小吃的妇人们回来时候说几句当热闹给村人听,再没人议论。
众人该拔草的拔草,该放水就放水,还要在采摘完西瓜田里,加重一茬秋菜。村里人多,学院学堂的小子们也不少,这些储备总是越多越好。
林家大院儿里,娇娇正同几个小嫂子分西瓜吃。她别出新裁,在空间选的小地雷西瓜,一个只有大陶碗大小,从中间切开,一个小嫂子发一把银勺子,直接舀着吃。
孙玲珑和田甜都是刚怀孕,特别不耐暑热,又正是肚子没有底儿的时候,抱了西瓜,吃的香甜又满足。
而余欢同去年刚进门的刘颖儿还没怀孕,但这么甜美的西瓜谁能不爱呢,同样吃的欢喜。
大莲则在喂丸子,果冻儿和小鱼儿都已经七八岁了,自己足以把自己照顾的很好,这会儿正调皮的拿西瓜子喂恭喜,惹得恭喜不停尖声尖气的叫嚷,“笨蛋,笨蛋!”
熊大的西瓜被切成块,掺了冰块,算是额外照顾它皮毛后,这样的夏日格外受苦。
只有旺财,在娇娇身边讨了几口西瓜芯儿,然后躺在董氏脚边晒太阳。
董氏和冯氏坐在廊檐下做针线打发时间,眼见满院子的孩子,笑道就有些合不拢嘴。
第1296章 曲线救国
虽然家里小子们忙碌,不常回来,但孙媳妇儿们却孝顺,隔三差五就从城里回来看看,带些小东西,不说值不值银子,这份孝心就是难得。
特别是她们的肚子也争气,说怀孕,都是前后脚儿,明年这个时候,家里又要添几口人了。
这是林大江一家不在,否则就更热闹了。
想起远在南方的儿子,董氏就唠叨道,“咱们这里已经这么热了,大江他们那边是不是要更热啊。听娇娇有些地方,在路上打个鸡蛋都能煎熟了。”
冯氏就笑道,“娘,你听娇娇乱说,那不是咱们大越,听说是很遥远的国家呢。太平港那里常年同咱们这时候一样热,那里的人都已经习惯了。再说了,如今那边城里也开了冰品店,家里人热的话,有冰用。怎么也不至于热坏了!”
“那就好,我这几日做梦,总是惦记他们。喜子和栓子年岁都小,更不耐热呢。”
老太太年岁大了,虽然娇娇照料的很是精心,几日就要请程大夫诊脉,玉髓更是日日都喝,身体很是康健,但心理上却免不得同旁的老人一般,喜欢唠叨,时刻惦念不在身边的儿孙了。
娇娇在廊檐下的树荫里坐着,一边同小嫂子们说起城里的新鲜事儿,一边偷偷听着奶奶说话。
这会儿就赶紧插话儿道,“娘,狼头山作坊那边,已经有木轨马车,跑起来又轻快又平稳,再过两年,说不定您就能坐着却太平港溜达了。”
“哈哈,那要什么时候才能成啊,”董氏被孙女哄得笑起来,“那木头轨道可不是那么好铺的,几千里远呢。”
“再难还能有铺水泥路难啊,水泥路都要铺到太平港了。奶奶您就安心等着,保管两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