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第926节

沈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道:“这可不像你海刚峰说的话。”

海瑞疲惫的笑笑,声音低沉道:“这就是我的心里话,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治标没用,除非治本。”说着望向沈默道:“大明朝的病根在哪里,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却没人敢触及。不去触及这个根源,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上一百次疏也没用!”

沈默闻言点点头,低声道:“莫非你还存着上疏的想法?”

海瑞不置可否的笑笑道:“我这个小小的郎中,就是把奏本递上去,皇帝能看到吗?”说着无奈的摇头道:“看不到的……”

沈默闻言心神一松,其实他这次来海家,一是探视,二是看看能不能劝说海瑞,打消上书的念头,现在见他有放弃之意,哪有不趁热打铁的:“刚峰兄,太夫人年事已高,嫂夫人又有身孕,揭龙鳞的事儿,万万想都不能想啊!”

海瑞黯然叹息道:“你所说的,正是我无法放下的,算了,不提了,先安心过年吧。”

“这才是正办。”沈默彻底松口气道:“我带了些年货来,你这次务必收下,好歹让老夫人、嫂夫人补补身子。”

海瑞深深的望着他,良久才从喉咙中迸出一句道:“大恩不敢言谢。”

“朋友有通财之义,”沈默摇头道:“你不必多言。”

“但你的东西,我一样不能收。”谁知下一刻,海瑞却像换了个人似的,道:“请你全带回去吧。”

沈默难以置信道:“发烧了?”

“我清醒的很,”海瑞板着脸重复道:“大人的恩惠,我们海家受不起,请你把东西拿回去。”

“为什么?”沈默面上的笑容敛去。

“这是大人要我说的,那我就说,”海瑞面容冷淡道:“原本以为你是不同的,谁知与那些人别无二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海瑞没有你这样的朋友!也不会收你的东西!”说着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封信道:“早就想寄给你,这次倒省事了。”

沈默黑着脸接过来,一看信皮子上,银钩铁划的写着一行字道:‘与沈拙言绝交书’,“呵……”他指着海瑞道:“你可以饿得昏倒,也忍心让老娘挨饿?还有未出世的孩子……你、你,我怎么说你啊……”气得他话都不会说了。

这时海老夫人听到争吵声赶过来,扬手就打海瑞道:“孽畜,怎么能这样对沈大人呢?”

沈默赶紧拉住海老夫人,道:“刚峰兄可能魇着了,待会儿太医来了,拿针扎扎就好了。”

“对。”海老夫人也觉着这解释合理,道:“是魇着了,得狠扎!”

怕再惹母亲生气,海瑞不敢再说话,只是用冰冷的目光盯着沈默。沈默只好退避三舍,在海老夫人无比的歉疚中,离开了海家。

“你这都发什么疯啊!”把沈默一送走,海老夫人举拐杖要打海瑞,却见儿子病弱的样子,又根本下不去手,只能流泪道:“莫非真是魇着了。”

海瑞的目光却一片清明道:“娘,我都快五十岁了,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您不要操心了。”

“你就是六十了,也不能忘记娘当年教你的,”海老夫人垂泪道:“人要知恩图报啊……”

“我一刻都没忘记过,娘……”海瑞也流下泪来,道:“孩儿从来没有变过……”

且不说海家娘俩哭成一团,单说沈默被海瑞卷了个灰头土脸,闷不作声的坐在轿子里。外面的侍卫更是气愤难平,纷纷骂海瑞不识抬举、不在五伦、六亲不认、猪狗不如!

“你们这群吃材知道什么?”听他们骂得不像话了,沈默却爆发道:“都给我闭嘴!”

侍卫们心说大人这是拿我们撒气呢,赶紧噤了声。

待回到家里时,沈默已经恢复如常,只是绝口不提去海瑞家的事,仿佛真忘了这个朋友一般。

过几日,不知什么人神通广大,竟把那封‘绝交书’传得街头巷尾、人尽皆知,让沈默颜面扫地,竟气得闭门谢客,看这架势,连年都过不好了。

就连深居大内的嘉靖皇帝,也听说了‘绝交书’的事儿,竟难得的开心笑道:“这真是一物降一物啊,十多年了,只记得他一次次让人吃瘪,想不到这次,竟让人家狠狠的甩了嘴巴,真想看看他此刻的表情啊!”

黄锦没有那么恶趣味,相反他还挺同情沈默的,便陪着笑道:“那个叫海瑞的,也忒不是东西,沈大人不嫌他贫寒,折节相交,他却丝毫不珍惜,真是活该穷死病死。”

“这倒是。”嘉靖闻言若有所思道:“这世上不知好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说这话时,他想到了那些恼人的奏章。原来这十几天来,通政司收到了数以百计的奏疏,都是弹劾内阁和几位尚书的,尤其是徐阁老,几乎要被唾液给淹了。

遭到大面积弹劾后,徐阶和几位尚书,却按例没有上书自辩,也没有在家里呆着等待处分,而是仍然兢兢业业的在内阁当差,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这让嘉靖十分的欣慰,自己没有选错人啊。也不能让国之股肱太委屈了,嘉靖便将所有的弹劾奏疏留中不发,硬是拖到了腊月二十七衙门放假,好么,有天大的事情,等过了十五回来再说吧。

只是嘉靖心里很难平静,因为他知道,这些奏疏明着弹劾的是徐阶高耀这些人,但实际上,是在打他这个皇帝的脸。

见嘉靖面色难看,黄锦关切问道:“主子,您身上哪不舒服?”

“朕身上舒服的很。”嘉靖面容狰狞道:“但心里很不舒服啊!不就是因为少发了几个月的俸禄吗?”一想到这个,他心中的愤怒无以言表,表情扭曲道:“就要告这个、告那个,听说还要……”后半句话,他硬生生咽下去,对噤若寒蝉的黄锦道:“你说这帮畜生,该不该杀?”

黄锦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只能默不作声。

好在嘉靖也没等他的回答,而是又问道:“今天二十几了?”

“二十九。”黄锦小心翼翼道:“明儿就是除夕了。”

“除夕好啊。”嘉靖神经质的笑道:“除夕夜,热闹啊,哈哈哈哈……”

虽然侍奉皇帝二十年,黄锦还是听不懂嘉靖在说什么,不由暗暗埋怨自己,若是聪明一些多好,不要说李芳,恐怕就连陈洪,也能从皇帝的话中,听出些端倪来。

与此同时,京中的很多科道御史、言官谏臣们,几乎都在做同样的一件事,沐浴焚香,净室独坐,仿佛要去做什么大事一般。

沈默虽然没有焚香,但也彻夜无眠,他披衣走到院中,抬头看向天际,但见一股赤色的雾气,笼罩着北京城的上空,根本看不清满天的星辰。预兆着嘉靖四十四年的除夕,是那样的不同……沈默负手在院子里踱着步,四周安静的针落可闻,但他知道,再过不到十个时辰,恐怕北京城,就要陷入一片愁云惨淡了。

不知道明天之后,大明朝会走向何方,虽然对他们将要做的事情不抱希望,但沈默还是暗暗祈祷,天佑大明,不要大伤国家的元气……

第七五七章 除夕——月穷岁尽之日 (上)

除夕,北京人俗称‘大年三十儿……’,绝大多数春节的仪式,都要在这一日完成,所以这天的年味也是最浓。

为了点缀年景,纳福迎祥。从早晨起来,即使是劳苦人家的男女,也梳妆打扮整齐。女人们头上插花,门前贴上红色春联、大大的福字,窗户贴上象征吉庆有余的窗花,一下就把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营造出来。

但一些王府门头或较大的宅门,往往不用这些装点,他们只将标有自家堂号的大红丝绒灯笼高高挂起,便显出一派富贵之气,却是老百姓家比不了的。

不过虽然贵贱有别,但在过年的程序上,却大差不差。比如那头等大事,都是慎终追远、祭祀先人。大户人家有祠堂,一律将宗亲三代的主牌亮开,先人的画像一律要悬挂起来。没有祠堂的也要在正屋设位,不能让回来过年的先人无家可归。

天刚一擦黑,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在京城各个角落响起,富贵人家更是燃起绚烂的烟花,将北京的夜空妆点的分外妖娆。不过子夜,这鞭炮和烟花便会一直燃放不停,营造出一片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这时候家家户户下完饺子,供养完了祖先,便全家老少围坐桌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所谓年夜饭、团圆饭,第一家里的成员要齐,同时饭菜要丰富,让人看着有幸福感,这样来年才会生活美满。

整个北京城,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这一年多不容易,此时此刻都全家团聚,热热闹闹,尽享这难得的幸福时光。真叫个火树银花不夜天,只爱人间不羡仙。

但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大明朝的皇宫禁苑,却显得分外冷清。皆因皇帝修玄,讲究绝情绝性,断绝俗世牵挂,这勾人亲情的新春佳节,当然是最忌讳的。

皇帝不过年,太监宫女们就只能偷着乐呵,除了必须值守圣寿宫的,宫人们全都躲得远远的,吃喝耍乐去了。至于黄锦这样的贴身太监,就没那么好命了,只得陪着皇帝,在鬼气森森的大殿里作法事。

空旷的万寿宫正殿安静极了,只有烛火时而爆出一声脆响,却更烘托出那种令人不敢喘息的清寂……围绕着大殿正中的白玉高台,按照天罡地煞,摆了一百单八个烛台,加上高台上代表三才的三个烛台,一共点了九百九十九支白蜡烛。

首节上一节926/14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