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第216节

那可真是传法真人无踪迹、护法神兽亦远离,观内空留几道童、清源自此无所依。

为此他终究还是没忍住,出言提醒道。

“还请道兄三思,传法真人失踪已令众道人惊慌失措。

若两位护法再不辞而别,只怕门中道人会惊慌加剧、难守道心。”

“掌教勿忧,我知晓其中利害。”

李思能想到的问题,周元大致也能觉察到。

现在不是分家当散伙的时刻,而是护卫道观、安抚人心之时,不可平白添乱。

为此他还是从衣袖中取出了五彩绣球,与两位狻猊石狮玩起抛绣球游戏,使他们不再闹腾安静下来。

李思见此也没多说什么,没了威严总比被拐跑强,就这样吧。

两只狻猊石狮一左一右、周元居中,一边抛绣球、一边问话。

“两位护法,三位传法真人去了何处?”

“我知道,三位传法真人走前特意交代我俩守卫道观,言要去无忧郡一趟。

说那里有妖龙兴洪为祸,若能将其诛杀便取回一枚龙珠送于我俩玩耍。”

左侧狻猊护法知无不言,连护卫山门有何奖励都说了出来。

只是三位传法真人应该无法兑现承诺了,两只狻猊护法也没被龙珠蒙蔽双眼,反倒生出玩耍之心。

“原来如此,既然是外出降魔,过上几日定会归来。

我心中忧虑尽解,掌教可依此言安抚众道人。”

李思听闻其言顿感压力尽无,无论三位传法真人得胜还是战败,总会如常归来。

唯一的区别是得胜后有龙珠做绣球,战败后则重置而归。

既然清源道观传承无碍,他也想三位传法真人得胜而归,好证明清源道法玄妙无双。

另外他对两只狻猊护法的区别对待,还是有些微词。

之前问你们时不是宛若石雕吗,现在怎么又知无不言了。

右侧狻猊护法见同伴道明了真人离观始末,也有所表示。

“我也知道,三位传法真人与我等有灵契相连,刚刚传信我等妖龙畏战而退,无忧之围已解。

为了答谢三位真人援助,无忧郡守特许我派于盖原城内建分院一座。”

“此时三位真人正在考察盖原地形,准备挑选一位德才兼备、实力不俗的弟子,前往当地担任分院掌门一职。”

分院掌门类似监院,为地方宫观管理者,掌教有权撤换。

理论上李思在人间已有清源掌教之名,完全不需要去坐那地方掌门之位。

但他这掌教乃是道人推崇之名,并未接触清源道脉的实际权力。

为此他不由心生向往,德才兼备、实力不俗的弟子不就是他吗,总不能是周将军吧。

周元虽悟性高绝、道心天成,但尚处于学艺阶段,总不好派往外地承担传教之责。

周元倒没有纠结地方掌门人选。

因为他击杀鬼车残首、超度蒲桓城无魂尸,并立安息墓碑获得有缘人称号时,谭越曾有言说。

此类善功多加积攒定有回报,若是善功足够未必不能承接道脉衣钵,做那掌教之位。

为此掌教之位尚有获取方法,出现地方掌门之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真正疑惑的是,香火化身并未收到任何相关提示。

合着无忧郡发起求援、清源道门施以援手,最终却要盖原县献出报酬。

他们皆为援助盖原县而来,如此酬谢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无忧郡守未免太过高冷,竟然不解释酬谢规则,直接分赠盖原之地。

不过此事问题不大,兜兜转转无论是水族也好、福神也罢,即便加上清源道脉,他总归会是受益者。

正在周元与两只狻猊护法玩耍交谈时,三位传法真人也获得了援助报酬。

下一刻,盖原城瞬间重置再现繁华,但少了一座无名府邸,多了一座清源道分院。

三位传法道人也顷刻间回归清源秘境,一如从前安立守静,宛若从未离开一般。

两只护法狻猊道了一声真人已归来,便恢复了几分威严,周元与李思闻言则一同入观拜见。

“恭喜真人得胜归来,退妖龙保万民、扬清源之道名。”

“你等来的正好,众弟子中唯有你赤诚纯元、福德兼备可担大任。

无忧郡守担心妖龙再犯盖原城,恳请我等在盖原城兴建分院,以此威慑妖龙临阵助战。

我意派你前往盖原城历练,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思听闻福德兼备一词,便知自己无缘分院掌门之位了,果然周元才是真传,我等只是门人。

“多谢真人信任,我愿前往盖原城任职。”

【叮,获得特殊称号清源道脉·盖原分院掌门】

第329章 心释丹成

分院掌门之位要求德才兼备,才为精通清源道法,德为真人欣赏。

李思两项条件都不符合,于才他虽已修行清源丹法,却卡在了最后一步,尚未虚尽真现炼得一颗性命真丹。

于德,他虽善待观中弟子、积极传道,但福德浅薄未能使三位传法真人认可。

这并非三位传法真人唯礼是德,而是在他们眼中李思与众道人皆是清源门人,无上下从属之分。

为此李思操劳偃山清源观之事,并不能算作行而有德。

简单来说就是偃山清源观没有正式编制,只是打着清源名号的道人散居之地。

其内部推选的职位,自然也得不到清源道脉认可。

这是很合理的判定方式,否则几位道人聚在一起便能选出道脉掌教,秘境道门早就出现掌教过多的乱象了。

因此,即便周元不在,李思也无缘分院掌门之位。

三位传法真人只会暂停分院之事,等符合条件的门人出现时再授其位。

但李思不明内情,只认为周元天生不凡、福运昌盛才处处得享优待。

好在他心中分得清利弊,知道周元获得优待,于他而言同样是好事。

毕竟三位传法真人多年不变,求他们赐福还不如请周元抚照。

但他终究是人,亦有羡慕嫉妒之情,怎能对种种优待真的视若无睹、保持一颗无为道心。

所以他还是没忍住,趁机将自己心中疑惑尽数道出。

“三位传法真人,自我入道以来见你们所行皆是公正无私,为何又对周道兄过分宠爱。

难道我等磨练人心所化之道心,比之周道兄道心天成相差甚远,否则为何不见真人慈爱。”

“福生无量天尊、恕罪恕罪,我终究俗念未消、尚存私欲。

但我一心向道只为求解,为此不敢暗怨私藏,唯恐心魔滋生无意间乱我清源道脉。

还请三位传法真人不吝赐教,使我洗涤道心、不生痴妄。”

李思敢将心中积忧说出,光明正大的求解,便是道心通明之果。

此等心智远超暗怨私藏,不敢忤逆上赐、只敢嫉恨同僚的幽怨之人。

三位传法真人闻言不怪,周元听之不厌。

“善,你只求解,不苛求至公,已明悟我清源真意。

天地万物皆蕴阴阳,公正亦然,我等所赐乃是外公、你之德行则是内公。

人心复杂各不相同,只求外不修内、何尝有公,如此内外合一以内映外方为公正。”

“周元有赤诚之心、纯元之真、道誓之约,此皆非天授所成,乃丹心赤诚、己道不悔、初心永固之志。

他有你无,便是他修为精湛、你尚有不足,为此我等秉公行事,令他承接重任,留你安心修行。”

“若非如此以何为公,皆一视同仁遣刚入道之人镇守险地,送于那妖龙打牙祭吗?

你莫只见其位不见其险,我等既开观授艺,自当明察秋毫秉持正道。

如此守正存公,方可使我清源道脉传承有序。”

清源真人之言彻底解开了李思的心结,他不求同享优待、只求道心无疑。

今日他言心中之私,真人不仅不怪还道明缘由,使他终于得见真性、驱散虚念。

“真人、周道兄我悟了,道为慧眼天心、是真性本德。

玄牝之门天地根、目见道关心开锁,阴阳为首天地人、生生有德见本真。”

“今立道誓映本真、不再埋首自欺人。

天地人为证,吾生秘境人、开智勇武随,皆为秘境赐、非我本心求。

我愿一生求道、生死不悔,不因力多寡而弃、唯求本性之真。”

言毕李思盘坐于地,一颗虚丹生出颅顶,随后大放异彩、虚尽真现。

与此同时,他也获得了道誓状态,只是他的道誓与周元不同。

周元的道誓为,己道不悔,增幅道法类技能效果,减少道法类技能蓝耗。

他的道誓为,谨守道心,增幅道法类技能修炼速度,破誓后削弱道法技能效果。

李思最终还是能靠自己成就了性命真丹。

周元虽失了一次人情机会,却并未有何不满。

相反他认为如此更好,外来丹气一蹴而就,未必有这颗真丹来的性命合一。

三位传法真人首次对李思露出笑容,皆颔首抚须甚为满意。

“你很好,性命真丹容本性本命。

你趁机将道誓化为本性融入真丹,虽会收紧真丹之基、违誓必乱道法,无那一颗纯净真丹自在圆满。

但福祸相依,若能守誓而行,也可享道誓之福,有助日后修行。”

“多谢真人指点,多谢周道兄以身引我入道。”

李思收回性命真丹后并未起身,而是改坐为拜,依次向三位传法真人与周元敬行大礼。

三位传法真人受之无愧,周元则赶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

“掌教不可如此,我所行之事皆是为我、而非助你,你明悟本心跨过道关,实为自身积累所至。

我若传渡你真丹之气,你谢我无妨;你厚积薄发自现本真,怎可谢我这无功之人。”

周元所言并未改变李思的心意,他是真心感谢周元。

首节上一节216/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