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之截胡天王 第443节

不过这些秦天最多是当成笑料,直到《杀胡令》正式立项登陆众筹平台后,秦天才发现冉闵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甚至连汉族内部的分化都非常的厉害。

在华夏古代史,恐怕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会引起历史爱好者之间对立、争论,恐怕也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使草根的热情和官方的冷漠变得如此滑稽。

一个生活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人物,以他短短三十年的生命,却如流星般闪耀十六国史的夜空,却也如流星般焚尽于十六国史的边际,留下的是后人的唏嘘、赞叹、谩骂和疑惑。

喜欢他的可以把他捧为民族英雄,汉人救世主。不喜欢他的,他的名声甚至比吕布都烂,三姓家奴、认胡作父不说,本人也是利欲熏心之辈,野心家一个,而且还是有勇无谋的莽夫,同时非常的残暴,是华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血手屠夫,甚至比人屠白起杀的人都多。

而秦天的《杀胡令》很明显是站在捧冉闵这一方的,这自然是得罪了整个史学界跟文化界,还有无数的考究党、黑子,既然官方不管,那就他们来带节奏,所以秦天跟冉闵被喷的很惨,甚至是一生黑,死忠黑,把秦天黑的体无完肤,闹到后面秦天甚至变成了野心家、利用民粹主义实现个人野心。

一个两个这样说,那还没什么,当有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在各种场合媒体发表这样的言论,无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也都站出来带节奏后,秦天旗下的生意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原本最为坚固的内地票房都出现了大量下滑,秦天这时候自然要想办法解决舆论上的危机。

所以秦天决定去北大讲课,讲五胡讲冉闵,同时还会全球直播这次讲课,既然他们可以带节奏对自己各种声讨,出示所谓的证据,秦天自然也可以把他通过光脑收集到的各类证据拿出来打脸。

所以当秦天要在北大讲课并且全球直播,而且内容还是涉及五胡、冉闵的时候,整个华夏都沸腾了,甚至很多专家学者也表示自己到时候一定会到场,他们倒要看看秦天能讲出什么花来,如果不能信服,他们到时候要喷死秦天这个文贼,别有用心之人。

讲课的方式跟百家讲坛类似,秦天在讲的时候,大家只能听,觉得听不下去可以中途离场,但在秦天讲完之前,没有进入到辩论环节之前,是不能有人出言打断的,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会被请出去的。

北大这边对于秦天讲冉闵自然是非常欢迎的,毕竟秦天身份不一般,同时这次的讲课影响力很大,所以是非常的受到校方的重视,同时也把规矩对前来听课的人是再三告诫,避免出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现场听课的主要是四方,前两方都是学生,不过一边是冉闵的支持者崇拜者,一边是冉闵黑、怀疑论者。第三方自然是专家学者这一态度很统一也很鲜明的群体。最后便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媒体。

第0104章 秦天话冉闵2!

校方自然也会有一些人坐镇,不过他们是中立,同时是维持秩序的,特别是盯着那些老学究、专家们,让他们守规矩一点,北大的场子不是什么人都能过来捣乱的。

看着下面那些讥讽的眼神,秦天自然是很不爽的,不过今天这堂课,他要讲的让这些人信服。至少不会是他们的一言堂,既然你们可以说这些不靠谱,那我也能说你们的那些证据一样不靠谱,既然大家都不靠谱,那就从人性角度出发,从民族大义出发。

“首先我们就直接进入中心,讲冉闵的身世,这也是很多人议论的焦点。在很多吹捧冉闵的文章跟帖子中都说冉闵的祖先是孔子弟子冉有,这其实是乱盖的。不是姓冉就一定是冉有的后人,这个根本就没有族谱这些证明,甚至也没有这方面的证据。

冉闵能考证出来的祖先,只有他的祖父冉隆,是永嘉年间活跃在陈留一带,乞活军头领陈午手下的小将领。而冉闵的父亲冉良就是乞活军中一员小将。

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乞活军这个颇负西晋末年特色的组织,有人说乞活军是华夏古代最早的特种部队,其实这实在是神话了乞活军,因为仅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乞活就是‘乞求活命’的意思,所以“乞活军”非但不是正规的职业军队,反而是类似于现在‘超生游击队’这样自哀自怜的自嘲。

西晋末年,经过八王之乱的相互征伐,原本就已经脆弱的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匈奴为首的五胡作乱,使得并州人民到了无法生活下去的地步,只好携家带口的外出逃难,并很快席卷整个河北,形成难民潮,最后连作为社会上层的官员、将领、士大夫阶层也加入难民行列。

在当时五胡乱华的历史背景下,西晋的公侯将相尚不能自保,根本没有人会理会这些难民的死活,为了求生,这些难民自发组织起来对抗五胡和西晋溃军的侵扰,并逐渐规模化、组织化、根据地化,最终这股难民潮就形成‘半兵半民’的乞活军。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趁中原八王之乱时期衰弱之际陆续建立北方政权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先后在北方建立起了十六国,并跟东晋南北对立过百年。

某种程度上在五胡政权建立后,乞活军的主要对手就是胡人。至于为什么是胡人?很简单,因为奸淫掳掠,烧杀抢夺。这可不是我乱盖,虽然那段历史记录不多,但是有几点大家必须承认,首先就是五胡人口稀少,在初期,连两百万人甚至是一百万人都不一定有。

三国开始之前的公元156年东汉末年的人口为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甚至下降到了90万;损失了98.3%。

‘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也就是三国末期。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这也是很多人都说赤壁之战曹操的百万大军就是吹牛而已,其实也就是不到十万人,孙刘联军大约三万多人,所以两边的强弱悬殊没有三国演义写的那么夸张。

到了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也就是280年,全国一千六百万人,这些数据很重要,后面会成为某些佐证,所以请感兴趣的朋友先记录下来,证据有时候就是拿来打脸用的。

到了八王之乱的时候,人口差不多有三千五百万左右,五胡入侵的时候有多少不好说,不过北地是当时人口的主要居住地,所以在被五胡入侵的时候,超过80%。也就是说,差不多有两千五百万人的汉人是被他们欺压着奴役着屠杀着。

可不要觉得我这是乱盖,我自然是有证据的,也请不要用今天的发展人口分布来衡量当时。看看三国末期的人口分布,蜀国在刘禅继位的时候只有90万人,到了末期因为常年征战的关系人口也一直没过120万,东吴在末年人口达到了220万,而北魏人口却高达450万,在后期也一直都是四百万人以上。

从国力跟战争潜力来说,北魏一统天下合情合理。甚至南北朝哪怕经历了五胡乱华跟长年征战,最终还是被祸害的北地从北到南一统天下,南方哪怕一直都很稳定也没有从南到北反攻成功过,唯一接近的一次,就是陈庆之北伐。

五胡为什么要屠杀汉人?这还需要理由吗?一个少数民族的野蛮文明要统治人口十倍二十倍于自己的先进文明,除了屠杀征服,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这不是洗劫人口掠夺财富,而是征服、入主中原。

这样的历史在华夏甚至是西方都太多了,甚至隔壁的印度也一样是外来民族入侵,最后直接把原住民给屠尽。难道全世界的政策都这样,五胡人品坚挺,不杀人跟汉人讲道理、讲人权?

同样的,我这里也有一个证据跟前面我罗列的那些人口数据有很大的关联,也是最直接的证据。在《十六国春秋·前秦录》中,有过这样的描写,前秦攻灭前燕一统北方得246万户,人口999万,算上当时苟延残喘的东晋,当时的人口差不多能有一千三百万,这是公元370年。

而我之前说过的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也就是280年,全国是一千六百万人。所以这90年间人口只减少了三百万人,五胡乱华其实是没那么严重就是少数民族的内乱,也没出现什么大屠杀,冉闵的杀胡令根本就是为了实现个人野心,可真的是这样吗?”

第0105章 秦天话冉闵3!

秦天留下了五分钟给大家沉思的时间,喝了点水休息了一会,一次性讲这么多还是很累人的,同时他还要翻阅各种资料数据,对心力的消耗可不小,需要回蓝。

“一方土养一方人,中原的土地又能养多少人呢?根据实料明文记载在,五胡之前中原的人口峰值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汉族人口突破6000万可与西汉强盛时期比肩。

也就是说,中原大地在正常生育的情况下,一直要达到六千万的人口才不算过剩,同时这样的人口是非常容易恢复的,只要没有战乱跟屠杀,凭借土地的供给可以养活这样的人口。

前面的三国末年,到西晋建立再到后面的八王之乱,过了多少年?从280年到299年也就二十年的时间,中原人口就从一千五百万人增加到了三千五百万。而且五胡不算人吗?在五胡乱华的时候,五胡的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成倍的增长,到了冉闵的时候,338年,北方的五胡人口已经接近五百万人。

可以说汉人在不经历杀胡令跟冉闵的血腥屠杀,很有可能跟五胡调个,汉人成为少数民族,五胡人口数量甚至其中某一两个大族就有可能超过汉族人口,那到时候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说吧?

可就是有了冉闵的杀胡令,到前秦一统北方的时候,全国人口才一千三百万,其中起码有三百万以上的胡人,这九十年间到底死了多少汉人,可想而知,可以说这是近一个世纪的大屠杀。

要不是杀胡令跟冉闵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点燃了汉人的报复心、血性,汉族未必不会像古印度一样,直接被同化或者是屠灭,所以杀胡令跟冉闵在这件事上肯定是正确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然后便是回道冉闵本身上来说,他一家人都是乞活军出身,乞活军到了后期只能是在胡人的政权下乞活,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陈午的部队一直在同石勒的军队打仗,大概在公元310年的黎阳之战中,冉隆十一岁的儿子冉良在河内与刘聪、石勒作战,‘临弓矢不退’,令交战两军肃然。

陈午战败,冉良被石勒俘获。这不仅让我产生两个猜想,第一,连十一岁的孩子都要上战场拼命,可以想见这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第二在这场大战中冉良的父亲冉隆很有可能战死沙场。

闵后来尊冉隆为‘元皇帝’,说明冉闵从其父冉良那里知道自己祖父的姓名,冉隆死时,冉良应该已经到了记得自己父亲姓甚名谁的年纪,那么冉隆就很有可能是在黎阳之战中战死。

冉良被石勒俘获,石勒让他的侄子石虎收养他为养子,从此改名石瞻,成为石虎手下得力的战将。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那就是石虎当时的年纪只有十五岁,十五岁给十一岁的冉良当爹?

可能吗?所以这其实是一种拉拢培养,冉良其实算是石勒的义子,是石勒在教他,不过是指派给侄子石虎驱使而已,毕竟石虎可是石勒当时手下最闪耀的一颗将星。

仿佛是从那时起那个乞活军小将冉良在世上再也不存在,存在的是后赵皇帝石勒的养孙石瞻,并深受石养父虎器重,最后官至左积射将军、西华侯,也算是封侯拜将。

我也曾和一些人一样怀疑石瞻会不会以十一岁的年纪就表现出强悍的战将风格,后来看了以非洲娃娃军为题材的电影《疯狗强尼》后才知道,在那种人吃人的恶劣环境下,拿起武器的小孩所表现出来的冷漠与残忍,比大人更可怕,同时这也从层面证明了乞活军的悲壮跟当时北地汉人的境遇。

乞活军迫于形势,为求活命自保,被迫暂时与羯赵妥协,成为了石勒手下的王牌部队。但陈留的乞活帅陈午临终时最后的告诫便是要部众不要归附胡人,加上后来的杀胡令跟冉闵的一些做法,特别是改姓,这里面水很深。

后赵大乱,汉族官员李农逃奔广宗,被当地数万家乞活军推为首领。而冉闵之所以被很多人称为三姓家奴,那是因为他最开始姓石,叫石闵,然后跟着李农姓李叫做李闵,最后才恢复了本身的姓氏冉闵。

而这个李农本来就是乞活军中的一员,而且是高层,在羯赵汉人官员群体中的威望也一直很高。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王司徒这样的人物,甚至是冉闵的干爹,毕竟冉闵一家都是出身于乞活军,同时也指挥驱使着乞活军,这一切自然少不了李农的支持,也少不了打交道。

可以说李农是对冉闵影响很深的一个人物,也一直都在告诉他,他到底是什么人?毕竟冉闵的父亲去世的很早,在冉闵六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所以他被石虎当成亲孙子在养,甚至非常的讨石虎欢心。

就年龄来说三十多岁的石虎,把冉闵当成孙儿没什么毛病,毕竟那时候基本上是十五岁成年甚至已经为人父,冉良生冉闵已经算是晚婚晚育。

至于很多厌恶冉闵反对冉闵的人,都把李农的死归根在了冉闵的手里,因为李农的存在影响到了冉闵的权力,同时他们在很多政见上有分歧。不过我到觉得这跟霸王与范增的关系很类似,冉闵的性格跟干出来的事其实跟西楚霸王项羽很类似,确实不是什么聪明人,也没多少政治智慧,更多的是军事上面的才华跟个人勇武。

所以我本人是倾向于李农是被敌人算计而亡的,冉闵不幸背锅。如果冉闵真有这想法就不会改姓李闵,在李农死后才改回本身的姓氏。以冉闵的武力跟军中的影响力要杀李农太容易了,没必要自讨苦吃,要知道在后赵后期,为了稳住冉闵,甚至是获得冉闵的支持。石虎的儿子石遵承诺:一旦自己做了皇帝,就让石闵做储君。”

首节上一节443/5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