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106节

  生活需要张弛有度,狠狠地忙了两天,陈舟决定在家里歇息几天再去探索鸽子洞。

  制造土砻和脚踏碓的时候在平台上留下了许多边角料,堆在一边很是碍眼。

  还有储藏室内从前胡乱堆放的各类物品,门口晾起来的兔子皮,占用卧室空间的备用木柴、石材、白土……

  每天在屋里进进出出,看得久了,陈舟也觉得心烦,趁着这几天在家,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好好地整理了一番。

  收拾储藏室木架上装在塑料袋里的海豹油时,他惊讶地发现这些油脂竟然从塑料中渗了出来,弄得木架上黏糊糊的。

  所幸现在家里腾出了几个新木桶,而且之前装在玻璃罐中的海豹油也用掉了一部分,陈舟便把装有海豹油的塑料袋腾了出来,倒进了新容器里。

  熬油时他将袋内的可食用土集中倒在了一个木箱中,几个月过去,那些成块的可食用土已经粘连在一起,难分彼此了。

  此次收拾窑洞,他特地做了一个内部分出数个小木格的箱子,把粘连在一起的可食用土割开,按颜色分类放入箱中。

  待以后制陶技术成熟,他可以试着用颜色不同的食用土烧制带有图案的陶器,为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

  6月28日晚,满身尘土的陈舟终于可以放下手中用细柳枝绑成的简易扫帚,宣布“大整理行动”结束。

  此次整理,他不仅分门别类,将家中原有的各种材料整齐排列,还为山下营地中尚未搬来的物品预留了空间。

  但受窑洞空间的限制,山下营地中的物资只能搬来最重要的那部分,至于其它优先级较低的物品,就要等到窑洞扩展后才能搬上来了。

  ……

  6月29日,为了庆祝大整理行动结束,陈舟奢侈地取出大米,又割了一些薄荷叶,熬了一壶薄荷米粥。

  令他遗憾的是,薄荷米粥的味道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好吃,反而带有薄荷的青涩和清凉味,吃起来就像牙膏熬粥。

  怀疑自己缺少调料或是做法不对,也考虑过是因为南北方人口味有差异的原因。

  尽管对薄荷米粥的味道不满意,陈舟还是不能浪费粮食,捏着鼻子吃了一大碗

  后来他发现往薄荷米粥里放点鲜榨甘蔗汁味道能好不少,这才勉强吃下了这一大壶薄荷米粥。

  糟糕的尝试体验并未影响陈舟的心情。

  29日下午,坐在平台上,面对田地和森林,他在瓦楞纸上绘制了一张巨大的风景画。

  在纸板背面,凭着自己的想象力,陈舟勾勒出了理想中窑洞的样子

  棚顶精致的拱状承重梁,梁上铺着光可鉴人的切割木板。

  从天花板上垂下一根铁链,铁链末端挂着一盏油灯,为室内提供充足的照明。

  卧室内摆放着家具,衣柜、书架、置物架、长桌、椅子、镜子……

  实用物品和装饰品井井有条,使卧室显得温馨而和谐。

  卧室内部铺着整齐的木地板,靠近外墙的地方则使用蓝灰色拼接砖。

  石砖由白泥黏合,干后呈现素淡的纹路,颇有现代装饰艺术的感觉。

  四根粗壮的水泥承重柱上接拱状承重梁,下端深入地面,被木地板簇拥。

  承重柱表面钉着木板,掩盖了石质材料特有的冷意。

  木板上打着钉子,挂着装饰画,其中有陈舟从船上带下来的油画,也有他自己创作的素描画作。

  室内的墙体全部由切割好的石砖加以白泥砌成,靠近厨房的墙上还有一堵火墙,在雨季为卧室提供温暖。

  

  受瓦楞纸板大小所限,陈舟的钢笔最终停留在火墙另一侧那个小小的壁炉处,石板垒平的壁炉顶端,摆着一盆盛放的花。

  憧憬着理想中的家园。

  当晚,陈舟做了个美梦,匆匆在装修好的窑洞里居住了一天,最终重回现实。

  ……

  6月30日,早早起床,状态满满的陈舟重启鸽子洞计划。

  此次不需要在沙滩消耗时间,他决定有计划地探索鸽子洞,便往登山包中塞了油灯和一罐海豹油,用于在黑暗的鸽子洞内照明。

  除照明装备外,他对探洞时间也有规划。

  那就是尽量赶在太阳下山,鸽子回洞后再出手,免得鸽子太过灵活,一无所获。

  至于30日的白昼,他打算随便在森林中转一转,找找不熟悉的野生水果。

  到中午,他还要去沙滩边的树林里寻找另一群野山羊的踪迹,下几个套子或挖一个陷阱,扩展自己的小羊群。

  找羊的同时,陈舟还想沿途搜索,找一找鸽子洞。

  若真能提前找到鸽子洞,且那时太阳还没落山的话,他就去河边钓会儿鱼。

  把泡沫背回来以后,他又改进了钓竿,去掉了浮木制造的浮漂,改用泡沫块当浮漂。

  泡沫比浮木轻,在水面上漂浮更加灵动,反应更加敏捷,比浮木适合做浮漂。

  做浮漂只用了一点点泡沫,剩下的那些陈舟打算制造一个保温箱。

  以后捕捉饲养脆弱畏寒的幼年动物,或是在潮湿阴冷的雨季饲养动物时,他就把小家伙放在保温箱中照料,能够大幅增加成活率。

  当然,那可能是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

  眼下家里大大小小这一堆动物就足够他照顾了。

  没有食言

第99章 野鸽

  30日早,不紧不慢地准备好所需的工具,看着整理后焕然一新的窑洞,陈舟心情愉悦,带着这种轻松惬意的美好情绪,他出发了。

  旱季清早,森林中的高处树冠常常笼着一层薄雾,遮蔽了渐隐的残月疏星。

  鸣虫寂静,蛙也闭上嘴,暂停了聒噪的叫。

  远远地,只能听见鹦鹉或是其它鸟儿清越的歌声。

  光还很清冷,温度却不低。

  穿梭在密林里,被各式各样的植物包围,许多熟悉的动物映入陈舟眼帘。

  其中有相貌各异的蜥蜴、树蛙,也有他曾在纪录片中见到的拟态螽斯。

  这类昆虫有的伪装成密林中死去的苔藓,有的浑身翠绿,趴在叶片上,与叶片融为一体,为自己提供保护。

  还有伪装成枯树枝的竹节虫,陈舟砍树的时候常看到它们迈着与枝杈极为相似的长腿逃离坍塌的栖身之地。

  除此之外,还有绿如琉璃,身体泛着莹润光泽的蝗虫;

  有半个巴掌大的蜘蛛,织成的网坚韧无比;

  有体长接近八厘米的巨型蟑螂;

  有遍体漆黑的细长蜈蚣,让人看了头皮发麻;

  有拟态成花朵、嫩叶、枯叶以便于捕猎的螳螂;

  有披着厚重甲壳,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甲虫,以及灰褐色勾着尾针的蝎子……

  看到这些稀奇古怪的昆虫和植物时,他常常会想,如果自己是个昆虫爱好者或者爬行动物爱好者就好了。

  小岛虽然不大,但未遭污染,处处都保留着原始风貌,许多在现代已经灭绝的昆虫,说不定都能在这岛上找到。

  而且岛屿的气候正适合饲养昆虫,很少需要布置雨林缸或是使用加湿器、除风扇等设备。

  以前在各类平台刷到玩雨林缸的造景高手时,陈舟总是很羡慕别人的财力和空余时间,不曾想有朝一日,自己竟能亲身置于这样一个巨大的“雨林缸”内。

  可惜的是,岛上被水手带来的外来物种已经开始泛滥。

  诸如野兔、野猫和山羊这几类生物没有天敌,正在以可怕的速度扩张种族,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再过几十年,岛上脆弱的生态系统可能就到毁灭边缘了。

  休息的这几天,闲的无聊时,陈舟常常幻想,要是挑战结束,时空管理局能送他一个自由出入这个世界的传送门就好了。

  他以前看过的小说里就有一类是穿梭两界,倒卖资源发家的。

  一次性的奖励无论如何也比不过整个世界的资源财富,这是“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区别。

  不过按神秘奖励的稀有程度来看,白送一个传送门的概率可能比中六合彩头奖还低。

  ……

  从营地走向窑洞的这条路早已烂熟于心,此次外出,陈舟特意避开了他走过的老路,往陌生的区域探索。

  没到过的地方覆盖着藤蔓和密集的植物,需要用刀斧开路。

  一边挥动斧子砍伐身前的阻碍,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植物。

  若看到有没见过的植物果实,他就用长木棍将其打下,然后装进背包。

  这样一边收集果实一边前进,速度并不快。

  在山脚密林中由东向西,估计自己即将远离营地上方,进入森林深处,他及时停下了脚步,往营地走去。

  抵达营地时已是中午,取出登山包内的各种水果,将其暂时存在营地中。

  生火做饭,简单休整后,背上变轻的登山包,陈舟再度出发。

  这次他直奔沙滩,止步于曾坠下石块的山下,绕过采集石头砍伐树木的区域,向里探索。

  鲁滨逊发现的鸽子洞究竟位于何处,书中并无明确描述。

  陈舟只能凭着自己的猜测,在山脚下苦苦寻找。

  ……

  太阳渐渐偏移,陈舟几乎已经沿着山脚绕到了山的另一边。

  在此过程中他倒是发现了几个洞穴,但这些山洞都是深度不到一米五的小洞,洞壁顶多挂着几个空荡荡的鸟窝,要说活鸽子,那是毛都找不到一根。

  临到天黑时,走了一天路的陈舟又累又饿。

  找了块石头一屁股坐在上面,望着浸没进昏冥中的森林,卸下背包,攥着斧柄,他有点怀疑人生了。

  “说好的和原著中的境遇一模一样呢?

  鸽子洞到底被藏在哪去了?”

  视线飘向更远处的另一座山,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鸽子洞不会根本不在这座山上,而是在远处那座山上吧。

  仔细琢磨,他又觉得不太可能。

  鲁滨逊没有拯救星期五之前,就和他一样,生活中许多琐事都要自食其力。

  

  而且因为鲁滨逊不会制造复杂的机械,种地也是“望天收”,制作家具又没有“切割机”的帮助,弄出一块木板都很吃力,成功烧制陶器更是用了数年之久。

  像他这样忙碌的人却能常常吃上新鲜的煮鸽子蛋,恰好说明鸽子洞离他家很近。

  若鸽子洞真在远处的另一座山脚下,往返一趟至少要耗费两天时间,这么长时间,家里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

  问题是这附近只有这一座山,且山的另一侧面对海洋,是个陡峭的断壁,根本无法探索。

  而陆地上的这部分,他探索了一下午,就要环山脚绕大半圈了,也没看到所谓的鸽子洞在哪,这令他非常苦恼。

  “是不是疏忽了什么细节?”

首节上一节106/1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