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98节

  野兔听力敏锐,接近它的时候,莫说一声洪亮犬吠,就是踩断枯树枝,都有可能浪费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追踪,保持安静是追踪最基本的要求。

  “别急,它们躲在洞里,不会乱跑的。”

  没多大会儿,陈舟就走到了来福旁,放下扁担,揉了揉它的脑袋,安抚道。

  汪~

  来福小声叫,用爪子拍了拍洞口,探着头,试图把嘴巴塞进洞中,尾巴摇动得愈发有力。

  “怎么?这洞里难道有其它东西?”

  感觉来福的行为很反常,陈舟拽住它的后脖颈把它从洞口带到一边,仔细打量这个洞口。

  附近有许多龙猫的庇护所,稍一对比就能看出,这个洞确实与龙猫洞不同。

  洞口的大小比龙猫洞缩水了一圈,周围野草稀疏,洞外壁也不像龙猫洞那样光滑干净,上沿甚至有脱落到洞内的土块,可见这个洞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或是洞内生物不爱清洁。

  “看这洞口的大小,应该不是龙猫,更不可能是兔子洞。

  要说是老鼠洞,周围又没有老鼠屎和老鼠毛。

  可这岛上会挖洞的动物一共也没几种,这能是个什么玩意?”

  皱起眉,陈舟一时还真猜不到来福发现的这个洞里面藏着什么。

  这时候,他真希望来福能再聪明点,最好会说话。

  要真能交流,凭它灵敏的狗鼻子和出色的运动能力,这岛上的山羊野鸽和兔子就全都无处遁形了。

  好奇心被勾起来,拎过来一桶水,拿起舀水用的大木杯,陈舟准备直接动手灌洞。

  动手之前,仍要预防“狡兔三窟”。

  四下打量,在这个洞不远处,他又找到两个大小相仿的洞口,便捡起一些碎石塞住那两个洞口,又往上面盖了些土掩埋住,这才回到来福蹲守的洞口处。

  “你先到那边去,我要开始了。”

  担心洞内有毒蛇或是藏着有毒的昆虫,动手之前,陈舟先把来福驱赶到两米开外。

  随后他自己也不停留在正对洞口的位置,而是蹲在洞上面,伸长胳膊拉开距离才拿起木杯开始灌水。

  虽然穿着皮靴长裤,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

  但毒蛇的潜在威胁实在可怕,往洞里灌水时又是蹲姿,如果不慎,还是有可能被咬到手指或手腕的,陈舟不敢冒这种风险。

  ……

  保持着安全距离,一杯接一杯往洞里灌水。

  干燥的土壤吸收着水分,只见水往下渗,仿佛落入无底洞,始终没有异常响动。

  一桶水很快见底,拿着大木杯,陈舟甚至怀疑起来福谎报军情的可能性。

  就算旱季土壤缺水,把这一桶水吸走一半,剩下的半桶水也不可能连个屁都没灌出来呀,除非洞里啥都没有。

  “来福,你没搞错吧,这里真有活物?”

  一边将另一桶水拎到洞旁,陈舟一边询问来福。

  却见来福晃着大尾巴,又凑了过来,像是要证明它的鼻子不会出错。

  最近天气炎热,来福已开始脱毛,整个一行走的狗毛制造机,见它要往自己身上扑,陈舟连忙提前拦截,抱住狗头把它推向一边。

  “行行行,我信你还不行吗!”

  说着,陈舟拿起木杯,继续往洞里灌水。

  木桶桶壁厚,虽然口径粗,桶身也高,实际装水量还不如塑料桶,没几下,第二桶水也要见底了。

  洞口的泥土已经被水彻底浸透,泛黄的泥浆直往洞外涌,却没有任何动物跑出来。

  陈舟甚至趴在洞口上方,将耳朵贴在地上,仔细听了一会儿,也没听到响动。

  正要问问来福这是怎么回事,他突然看见来福一溜烟儿跑到被堵住的一个洞口旁,连声吠叫。

  “好家伙,原来是跑了!”

  陈舟赶紧起身,抄起镐头和木锹,提前挖塌了另一个洞穴的后路。

  隔着一层土壤和碎石,隐约能听见里面有吱吱吱的焦急叫声,和龙猫的声音全然不同,倒像是老鼠。

  来福仍在狂吠,陈舟提前拿来小木盒,一点点扒开被封住的洞口。

  刚露一点光,洞内就迫不及待地钻出一颗鼠头,伸进木盒中意识到不对劲,又连忙往回缩。

  陈舟手疾眼快,还不等它把脑袋缩回去就捡起一块石头压住了老鼠后颈。

  老鼠吃痛,进退不得,抬起头就要去咬陈舟的手。

  见状,陈舟非但没有松手躲避,反而加大力量,用力下压。

  

  石块末端本就尖锐,增加压力后竟直接刺破老鼠的皮毛,压断了它的颈椎。

  神经中枢受到重创,老鼠的身体失去指挥,再不能移动,口中的叫声也越来越微弱,双眼却始终往后瞟,仍在尝试回头。

  汪!

  来福的吠叫并未停止,使陈舟意识到这洞里恐怕不止这一只老鼠,便用石块紧按住老鼠瘫痪的身体,把它挪了出来,小木盒依旧堵在洞口。

  片刻,他听见洞内有悉悉索索的响动,伴随着尖细的混乱叫声,像有一群鼠类在商议对策。

  紧接着,一个只有小拇指粗细的鼠头探了出来,向左右打量。

  来福恰到好处地停止了吠叫,小老鼠耳中嘈杂可怕的声音全部消失,它谨慎地回过头,往后看看,随后迈开步缓缓爬出洞穴,进入木盒。

  在此过程中,陈舟始终放缓呼吸,保持着手部的平稳,没让木盒闪出一点缝隙,也没使木盒上下松动,就好像盒子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探路的小老鼠未曾遭遇危险,它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哪里去了,自顾自地爬到木盒尽头,碰壁后,又开始吱吱叫。

  洞内其它老鼠呼应着它的叫声,鱼贯而出。

  陈舟眯起眼睛,顺着木盒上的缝隙细数着老鼠的数量。

  “两只、三只、四只……八只,我这是捅了老鼠窝了!”

  待第八只小鼠也钻进木盒,他又耐心等待了十几秒,见没有新的老鼠离开洞穴,盒中的小鼠也有返回的迹象,连忙收起木盒,盖上盖子,拿着这整整一盒老鼠,喜笑颜开。

  早在十月末,他就因无法食用海鲜产生了用老鼠试毒的想法。

  然而随后的捕鼠工作并不顺利,却误打误撞捉到了小龙猫。

  龙猫相貌讨喜,比较挑食,对陌生食物嗤之以鼻,且只有一只,万一吃到有毒的食物就死了,使陈舟一直无法拿它试毒。

  转眼半年过去,在这漫长时间里,他曾经用兔子试过野生柠檬,也曾试图从提子那里缴获一只活鼠,但都没有奏效。

  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捕鼠活老鼠行动迅速,个头又小,除非有捕鼠贴或捕鼠笼,不然捕捉难度远大于抓兔子。

  另一方面也因为食物足够充裕,种类也够丰富,短时间内并没有对鱼虾贝类或野生水果的需求,令他把“试毒鼠计划”长期搁置。

  没想到,今天带着来福随便出来逛一逛,竟有此收获。

  将装有幼鼠的木盒放进水桶,往盒子上面压上几块石板,防止小鼠逃走,陈舟一脚碾死了幼鼠们的母亲,随后揉了揉来福的脑袋。

  “好小子,你又立功了,不枉我给你吃那么多兔肉肠、面饼和海豹肉。

  什么小灰灰、提子,哪比得上你。

  只要你小子一出手,它们都黯然失色。”

  来福听不懂陈舟说的这一堆话是什么意思,但它知道主人在夸奖它。

  于是便端坐在地,骄傲地仰着脖子,尽量收起耷拉在嘴边的舌头,满脸自豪。

第91章 鼠圈

  阴错阳差抓到八只幼鼠。

  拎着水桶,陈舟甚至想放弃掏鸟窝的打算,直接回家修建一个石质饲养笼,把这几个小东西圈养起来。

  在他的认知中,整个自然界里,除了其它灵长类动物,很少有动物能在试毒或测试药品这方面胜过老鼠。

  要是论起繁殖速度和食性,就连猴子黑猩猩等动物也要落入下风,给老鼠这个“天生试毒圣体”让位。

  此次一共逮住八只幼鼠,只要悉心照顾,不让它们因意外大规模夭折,其中若能凑出一公一母,以后就有源源不断的试毒鼠了。

  当然,八只全公或八只全母这种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不过陈舟觉得他应该还没倒霉到那种地步。

  简单的概率计算,这窝老鼠性别相同的可能性是1/128,要真中了这个“大奖”,那他下次神秘奖励不给一台挖掘机是说不过去了。

  把水桶放在树荫下,免得幼鼠们被热死,他观察了一下来福的反应。

  整个捕鼠过程中,来福除了定位和提醒老鼠要从另一个洞口逃走外基本没消耗体力,现在两眼炯炯有神,紧盯着他,看样子还没玩够。

  既然“孩子”又立功了,总不能背弃承诺,给人家浇冷水,打消热情。

  拽了几大根枝杈盖住水桶,省得以老鼠为食的野生动物偷偷溜到水桶上捣乱,吹了声口哨,陈舟跑向碎石坡。

  听到这尖锐响亮的声音,来福连蹦带跳地跟上,随主人跑进了乱石林立的“白色森林”。

  曾在这里多次采集建筑材料带回窑洞,对石林的边缘构造,陈舟还算比较熟悉。

  自从他那次捅掉那个鸟窝以后,就再也没在边缘地带看到过离地面三米左右的鸟巢,就算有,也是从前留下的空巢。

  大多数鸟儿都选择在林中树冠上筑巢。

  少数看上石林的,也是在五六米高的石柱顶端或是石柱上风化出的天然凹槽里搭建庇护所,想随随便便就取下鸟巢,掏走其中的鸟蛋,根本不可能。

  一边仰起头,眯着眼睛,降低日光对视线的影响向上打量,他一边留意着来福的反应。

  在寻找猎物这方面,人是很难比过狗的。

  绕过几根熟悉的石柱,在碎石坡上打转,陈舟脖子都僵了,也没见来福吠叫。

  穿行过程中,他倒是看见了几个鸟巢,但那些鸟巢所处位置又高又险,就算加上镐头和手臂,也够不到。

  “天太热了,不行咱们回家玩丢骨头游戏吧。”

  揉揉后颈,陈舟跟来福商量。

  他惦记着幼鼠,一门心思想回家,寻找鸟巢的过程并不仔细。

  一旦抱有这种目的,就算真有鸟巢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也有可能视而不见。

  听了这话,来福站在原地思考了片刻,似乎也觉得在这里闲逛没意思,便摇了摇尾巴,率先跑向树下的水桶。

  暗自庆幸这家伙今天懂事,陈舟连忙跟在来福后面,生怕它临时起意,发现野兔或者其它动物,再去追赶玩闹。

  幼鼠的生命力远不如成年老鼠顽强,好不容易抓到这一窝稀罕物,气温这么高,万一被闷死可就白瞎了。

  ……

  既然来福不反对,那陈舟就默认它同意。

  糊弄着心思单纯的毛孩子,未在碎石坡停留,收拾好工具,挑起水桶,他径直往家赶。

  返程路上陈舟怕勾起来福玩耍的兴致,一言不发,反倒搞得来福疑惑起来。

  它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再不敢疯跑,小心翼翼地跟在主人身后,观察着陈舟的脸色,也不再摇尾巴,像霜打的茄子蔫儿了。

首节上一节98/1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