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千禧: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第615节

  鲫鱼竿还有单独的木制礼盒,加上线组、浮漂、子线以及一百克的小包装商品饵,全套下来卖四十到一百块不等。

  这玩意大多是玻璃纤维,原材料便宜到炸裂,对半赚都不止,属于大河渔具的“智商税”产品。

  那些喜欢轻身出行的应该会喜欢这款产品。

  木制礼盒是五个木匠大师傅带学徒随手做的东西,简单的刷点木漆,印个花纹就行。

  很精致,基本不会坏,特属于二十年后的营销手段杀伤力还是蛮大的。

  这是用来补贴巨物竿,顺便让工人有活儿干的东西,鲢鳙竿要是滞销,就制作这种麻烦的东西。

  鲢鳙竿卖的快,这东西就断货,属于一个弹性商品。

  取名字也很随意,叫“青瓷”,用自家女儿的名字来命名的。

  就是越卖越不对劲,七月份底,这玩意的利润居然超过了鲢鳙竿,淘宝网都卖了十五根,几个二级代理商和其他省份渔具店打来电话,让他多做点出来。

  一个简单的礼盒小鱼竿,三级渠道都能分不少利润。

  不过秦大河还是坚持这个“弹性商品”的属性,主要生产鲢鳙竿。

  品牌建设需要持之以恒,青龙吟1号销量才2000根,但是,当他卖到青龙吟10号的时候,一个成熟的巨物鱼竿团队产生,这才是赚钱的时候。

  八月中旬的时候,在大湖举办了一场比赛“大河杯”。

  这次比赛秦大河邀请了电视台过来转播,还有钓鱼杂志的一个编辑,算是大河钓具在渔具圈第一次公开赛事。

  这次比赛让大家知道,什么叫野钓式黑坑,那些个钓手一个个怀疑人生。

  晋级赛三名参赛选手翻车,连爆两根鱼竿,不得不退出。

  进口的碳纤维鱼竿确实好用,但含碳量太高了,也太脆了,钓大鱼的风险很高的。

  相反,青龙吟一号和光威的一款鱼竿表现却可圈可点,十五斤的大鲢鳙硬拔三分钟上岸。

  比赛比的是效率,一条鱼溜十几分钟,那还钓个P啊。

  到了决赛的时候,才是真正考验这些钓手的应变能力。

  根据鱼情调整钓具,是竞钓大师的基本功,这也是高密度塘口,人家能脱颖而出的关键。

  大河钓具此次要避嫌的缘故,只派了一个人上场,大刘这叼毛坐在主席位子上,充当这次的颁奖嘉宾。

  在外面,他还是大河钓具的董事长,当然,懂的都懂。

  内行的人要谈事,第一个电话总是拨给秦大河。

  最终冠军却是龙王恨参赛的钓手拿到了,钓了一百七十九斤。

  实力确实强劲,看到鱼情不对,决赛圈另辟蹊径,不钓鲢鳙,开始钓草鱼。

  可饵料用的不是龙王恨的,反而是一款自制的“草炮”。

  类似于散炮的饵料,脱落比较大,而且草腥味儿和一股子“shi”味儿特别大,秦大河过去看了一眼就知道什么情况。

  下三路埋汰确实是埋汰,好用也是真的,鲢鳙佬都翻车了,比人家少钓十三斤惜败。

  拿了五万块奖金,可没人在意臭不臭这种细节问题。

  钓手要的就是出名,出名了才能有厂家愿意送装备和额外奖金。

  此时能和钓鱼职业钓手比惨的,估计只有电竞职业选手了。

  同样的收入低微,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还得到处打比赛。

  比赛结束,秦大河回到厂子继续主持生产,就连答应艳艳去深圳的事儿都给延后了。

  因为饵料库存不够,270吨都卖的差不多了,得加急生产。

  今年产品更多,通过淘宝整合渔具店生意之后,大家突然发现,渔具行业整体爆发了一波。

  不止是大河钓具,其他厂家都在补充生产。

  忙了半个月,才把接下来的预售库存再次补齐。

  基本上一年的生产就结束了。

  天热生产毛病有点多,东西动不动就变质,下次生产起码要等冬天。

  浮漂库存够的情况下,老丈人闲了下来,开始帮他看厂子。

  这个时间段除了发货没有别的事,也能应付的来。

  趁着这个时间段,他准备再次带着家人到深圳玩半个月,顺便去定下自己的游艇。

  本来他要带憨娃儿一起走的,坐船出海的话,有兄弟在边上总是安心一些,结果这个叼毛迎来了二胎。

  宝儿早就说过,生了一个,要等大一点才继续要孩子,但是嘛,擦枪走火这是没办法的。

  憨娃儿只能在家继续赚钱,还把丈母娘请回来照顾一大家子,每个月补贴一千块过去。

  他在浮漂厂算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属于秦大河绝对信得过的,除了基本工资以外,每年还有分红。

  今年预计能分两万多块,不多,但绝对让所有员工羡慕。

  宝儿的小弟考不上大学,上大专用钱也厉害的很,女婿能帮衬最好。

  钱上面宽裕了,丈母娘自然尽心尽意。

  忙了一年,秦大河心里也不爽,自己重生回来是享福的,不是天天在厂里连轴转,要不然重生的意义在哪。

  临走之前,他越想越不对劲,直接杀到了扎花厂李厂长的家里。

  前年就想着,自己开厂来挖人,结果搞忘记了。

  这次累了一年才想起来这茬。

  扎花厂效益逐渐降低,属于不可抗的因素,但新坝那边的厂子第一年赚了大钱,第二年赚了小钱,今年预计也只能赚小钱,股东自然不满意。

  根据三年定律,今年小山头再次出现,哪怕是李厂长也毫无办法。

  两人当即一拍即合。

第628章 游艇

  有了李厂长帮忙,秦大河心情大好,带着一家人前往深圳。

  这会儿非典的影响已经结束,老娘心里担心的很,早就催他来一趟了。

  这次是九月十八号来的,比较遗憾的是,已经开海了。

  也就是近海没得玩,想钓鱼钓爽一点,只能去远海。

  这里的远海指的不是大陆架,而是南海盆地、或者太平洋这些地方,来回起码半个月。

  秦大河也只能息了心思,现在的海上可不太平,不漂个七八艘055,哪里能安然钓鱼。

  就算黎老板他们,去公海都得看当地国家的眼色行事,动不动就要交保护费。

  不能出去钓鱼,但却不耽误吃海鲜。

  想买最新鲜好货,直接来沙涌就是了。

  而他的铝合金拼接船,在渔民群体也算是小范围流行起来。

  以往钓鱼的沙滩边上停了五六辆小三轮,渔民直接在沙滩这边放网。

  这些船大多是从东江修理厂买的,价格也不贵,大规模生产把成本降了下去。

  秦大河定价逼近成本线,就是为了防那些小规模的仿制者,成本都压不下来,盗版不赚钱谁干?

  铝合金船不止在珠三角卖,还往长三角和内陆发货,就是卖的数量不多,大多是渔民采购。

  那些出海钓鱼或者当路亚艇的还是比较少的。

  一条船能帮他赚100块钱,相对于现在的渔具利润来说,聊胜于无吧。

  等国内专利起诉案件多一些的时候再提高售价,有了法例在前,仿制者可得掂量一下了。

  除非那种县城级别的婆罗门工厂,不然谁来都得给他交专利费。

  他本来还想找看看阿威的游钓船搞的怎么样来着,电话也打不通,就找到他家里去了。

  没想到这叼毛居然打两份工。

  禁渔期搞游钓船,开海了把游钓船停内江码头,继续出去当他的轮机。

  秦大河听到哭笑不得,这么勤快,搞的他来都没地方玩了。

  好像除了他,大家都在忙。

  就连青叔都开始认真干活了,因为他“隔三差五”给点小惊喜,还捞了一把杭州马的股份,无商资本人都有点不够用。

  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眼光,提出来的项目肯定挣钱,但背调又不能省,公司忙的一塌糊涂。

  来的第一天,大舅抽出功夫陪着大家吃了一顿饭,第二天就开始常态化加班。

  甚至还跑到沪市那边出差,大舅妈都骂了好几回,大姐一家子过来还把人撂下了。

  不过秦母反而为自家老弟开脱,男人搞事业忙点儿好。

  自家儿子才忙了一年呢,转眼就要请人当厂长,又要歇家里,她是咋看都不顺眼。

  一到搞钓鱼活动就眼睛发亮,正儿八经早上上班跟特么上坟似的,没精打采。

  厂子自家还有一半股份呢,也太不当回事儿了。

  见老娘不待见自己,秦大河转眼就带着老婆孩子去了大梅沙看妞儿去了。

  傻不愣登的小姑娘依旧很多,把暴露当时尚来标榜自己。

  后世那些个主播好歹得了点关注,打个PK或者卖点儿私密空间会员也能赚钱的,现在这些则是真正的“女菩萨”了。

  今年两个小家伙也两岁了,跟小野猪似的,在沙滩上到处窜。

  而且还像去年那样挖坑,再次被老父亲整蛊了一把,看的艳艳直乐。

  一点儿记性都不涨。

  两个小家伙还想着去海里游泳呢,被拦住了。

  别的不怕,就怕他们睁眼。

  夏天在家就没少玩水,淡水睁眼看着没事,海水睁眼伤眼睛的。

  玩了半响,拉着去保安亭那边借水冲身子。

  没想到保安大爷还认识秦大河,接过半包烟就随便他们用水。

  互相冲洗了一番,直接上车换衣服。

  随后又开车去了沙涌的一家海鲜小馆吃海鲜。

  香喷喷的海蛎煎、刚出水的白灼小管(鱿鱼),还有肉质Q弹的皮皮虾,让四人都吃过瘾了。

  两个小家伙虽然不记得去年有吃过海鲜,但今年面对海鲜吃的那叫一个凶,小管直接往嘴里塞。

  一边吃着一边说好吃,小嘴巴就没停过。

  这种小海鲜有时候比大鱼还好吃,秦大河自己吃的也很过瘾。

  干煎小黄鱼虽然鱼便宜,嫩也是真嫩啊,就是分量少了,吃完四个菜还没吃饱,回头去市里还得干一顿才够。

首节上一节615/6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