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也有个主要原因,那就是白稷和李斯似乎一直都是对着干。两人的看法和政见始终有冲突,而秦始皇大部分时候都会选择白稷。自然,李斯这段时间是备受冷落。
秦始皇看过陈平未来后,他仔细想过这事,未来是可以改变的!陈平本是汉朝的丞相,而现在却成了白稷的门客。刘季则被通缉,听说现在已经沦为流匪,其家人亲眷悉数都被控制。所以他觉得不能怠慢了李斯,毕竟是跟着他共同打江山的功臣。
“丞相,此前国师为朕提了个谏言。”
“什么?”
“国师建议朕修葺琅琊宫,依照这些年功臣而做陶俑,命太史胡毋敬提字。”
第302章 手办,新的发现
本来白稷建议的是做画像,但秦始皇觉得不太合适。便是以绢帛而做画像,十几年后依旧会腐朽,还是做陶俑来的合适。
哦你这是要收集手办?!
秦始皇素来是出了名的手办达人,搞了十二金人还不算完,还饬出兵马俑来。后世看到的兵马俑都没有任何颜色,很多人便以为兵马俑没染色。实际上并非如此,兵马俑上是有颜色的,只不过因为时间氧化而失去了颜色。
捏陶俑并不容易,但的确能放的比画久的多。
取名为琅琊宫则是满足秦始皇的心愿,此前他巡守至琅琊后,便想重新修筑琅琊宫。只不过白稷觉得不能劳民伤财,秦始皇便收回成命。
“陶俑?”
“以表其功,诸如昔日国尉缭郑国皆可。”
李斯顿时恍然大悟。这就类似于后世公司搞个年度最佳员工的意思,除开实质性的奖励外,还能借此表示受到重用。换而言之,对秦国诸多功臣也是表示了肯定。
这年头很多人为了名气甘愿一死,为了虚名而争斗不休。就如武庙六哲评出来后,不知多少人争论的,也就这段时间稍微消停了些。
“此举甚好!一来能彰显上之恩德,二来可收拢天下名仕之心,实乃良策!”
李斯是聪明人,仅仅听个几句便已明白其中要领。他对白稷也更为佩服,这等奇思妙想也就唯有白稷能想的出来。一如当初的武庙,现在的琅琊宫。
武庙建立后,六国不少名仕望族皆表归心,希望能效力于秦廷。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秦始皇已算做的相当不错了。甭管心里头怎么想的,表面功夫反正是做足了。一个开明的仁义皇帝,远远要比专政独断的更受欢迎。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白稷的出现,让很多勋贵绝了复辟的念头。体验过土豆的美味和高产后,没有任何黔首能抵挡得住。祥瑞便是他们的希望,只要有土豆在,以后他们就能填饱肚子,过上好日子。勋贵想要复辟,便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反正他们愿意归顺秦国,总比吃不饱穿不暖来的强。
其实道理非常的简单,勋贵复辟是因为利益。他们复国后,他们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勋贵。可对黔首来说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换一批人来统治而已。勋贵的基本盘没了,自然也就在没多少威胁。
“是啊!”秦始皇端起酒杯,将冰镇过的果酿一饮而尽,吐出些许凉气,感慨道:“现在的秦国已彻底离不开国师,便是朕也不得不承认,在遇到问题后总会先想到国师。似乎不论任何困难,只要有国师在便可迎刃而解。”
“臣也认为如此。”
李斯虽然和白稷不对付,互相间争过数次,但李斯倒也没往心里去。政见不合很正常,根本不需要介意。对于白稷的功绩,无人可以抹杀,就他献上的土豆便可以称得上是千古奇粮。
北伐匈奴,神火焚天,令头曼城付之一炬。而后又治理南郡水患,不费吹灰之力便解其灾祸,怎么可能会不佩服?
“朕对国师器重,这些日子却怠慢了丞相等老臣,朕甚为愧疚。做琅琊宫后,朕也可无事去看看,提醒自身。”
“上不必如此。斯本是小吏,辛得上提拔方有今日成就。国师才智过人,学究百家,有经天纬地之才,上自该重用。如此方能令天下名仕信服,也才能留住国师。”
“丞相能如此想,朕甚欣慰。”
秦始皇笑着捋了捋胡须,他这就有点钓鱼执法的味道了。要是刚才李斯表现的稍有些不合他意,必定会受到影响。不过李斯的答案还算不错,秦始皇也没想再继续追究。只要接下来李斯做好他臣子的本分,秦始皇也愿意用他这把锋锐的宝剑。
……
……
其实自咸阳至北地大概就半个多月的功夫,但因为是巡游的缘故,硬是走了一个半月。实在是走走停停,速度也快不起来。白稷自然是倍感无趣,得亏有着发财作陪,没事和他闲聊打发时间。
偶尔也会和李斯谈天说地,说起李淳在学宫中的表现。李斯每次都会听得很认真,还和他商量过此事,问他能否来年再送个孩子进来。李淳的变化他自然都看在眼里,所以他想的是继续栽培几个,以此来壮大李氏。
这事也给白稷提了醒,现在学宫正好缺钱。每日伙食费都是笔大的开支,还有老师每月的工钱也不少。而且还在继续扩建拆迁,每月的支出都是笔天文数字。也就有白稷撑着,要不然学宫早就断粮了。当初秦始皇将蜀地矿洞赠予白稷,也算是给他回了不少血。
主动送上门来的生意,不做白不做。简单的很,李斯已有学区房,已经有了入学资格。但只适用于一人,若是还想再送进来学生,那也好说,一年三千钱。本来白稷觉得这价钱已经很高了,毕竟这读完后得要上万钱。结果倒好,李斯是一口直接答应下来,似乎生怕白稷会反悔。
类似于李斯这种勋贵,还真不差这点钱。既然他们如此阔绰,白稷也准备回去后通知淳于越,让他着手准备。等暑假过去后,便再招收一批学生。学宫的能耐摆在这,齐聚天下名仕,谁不想着让他们的子嗣来拜师学艺?
望着远处的以夯土铸成的城墙,白稷便自空中跳了下来,骑在匹肥硕的戎马身上。
“大佬,该减肥了!”
肥马回头打了个响鼻,而白稷则是嘴角直抽抽,这可真是恶马先告状。沿路走走停停,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没人骑行,已是肥了一大圈。现在倒好,还让他减肥?
“再往前便是北地,武成侯可曾来过?”
“离还未曾来过。”
王离借助望远镜,遥遥看向远处北地城墙倍。北地郡距离咸阳其实并不算很远,只不过王离从未来过。现在蒙恬便在北地带兵戍守,除开修筑长城外,也是为了防止朔方作乱。
“蒙公便在北地,可以看看情况。”
第303章 北地蒙恬,种药
北地郡。
蒙恬着黑色朝服,朝着前方走去。今日秦始皇巡游至北地,他自然得出城迎接。北地郡早早便准备好离宫,相关文书也都已备好。他们一早便收到消息,说是皇帝今日便会抵达至此地。
蒙恬戍守北地郡,其实也有诸多缘由。北地地处边陲,沿着燕赵长城便可快速支援九原云中等地,防止匈奴作乱。另外就是朔方这块,毕竟都是燕赵降卒,还是要留个心眼。再加上迁徙过去的亲眷,人数超过五十万人。万一作乱,对秦国极其不利。
目前朔方倒是还好,小事不断,大事没有。蒙恬屡次去巡守过,除开零散匈奴偷袭外,也就是他们自己内斗。燕赵两国本就有仇,昔日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减,燕王喜便趁此良机起兵讨伐赵国,发动代之战。只可惜人赵国不是软柿子,以廉颇乐乘为将,反过来干翻了燕国两路大军,顺带还横推至燕国都城。最后燕王喜没辙了,只得选择求和。
燕赵两国也有宿怨,互相看不顺眼。在草原上事情更多,比方说你家的牛吃了我这边的草,肯定得找回场子。朔方的约束力比较小,很多官吏都没来,他们有矛盾便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种事并不值得鼓励,此次秦始皇巡游至朔方,也想解决此事。
呜呜呜
沉闷的号角声响起。
伴随着战鼓擂响,远处天子车架也已映入眼帘。
“陛下万年!”
“秦国万年!”
在蒙恬带领下,所有人纷纷躬身作揖。
秦始皇此次只是着便服,毕竟天气实在是太热。白稷跟在后面,看了眼蒙恬。
啧又晒黑了圈。
这票地方太阳足,蒙恬成天都得在外巡守,晒黑也属实正常。不过他的精神头很不错,也比此前壮硕了些。主要是现在伙食比此前更好,北地靠近朔方。时不时匈奴便来偷袭,死伤的牛羊不知多少。蒙恬便花低价钱买下,再分而食之。至于牛筋牛皮这些战略物资,悉数都会记录好送上去。
北地离宫早早便已安排妥当,本来是昔日赵国的离宫,现在是重新修葺过,里面的建筑风格和秦国的并不同。除开宫阙外,还有园林假山水榭。
稍作歇息后,秦始皇便来至厅堂。饭食都已准备妥当,包括烤全羊这样的特色菜。还有以水烹调的牛肉,直接以匕首分而食之,味道只能说勉强能吃。秦始皇一边吃一边翻阅竹简,都是北地这段时间来的相关记载。
包括黔首缴纳的赋税,户籍人口记录,开垦的良田……
这些都由郡守整理妥当,翻看起来并不费时间。总体来说,北地现在比去年富裕许多。首先是曲辕犁和耧车的推广,令亩产大大增加;还有就是自朔方来的耕牛,北地郡就是典型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耕牛便能多耕两亩地;另外就是关市商税大大增加,北地今年的赋税比往年两年都高。
粮食增产,黔首高兴,他们自然也高兴。
关市商税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通商。随着匈奴大败后,整个大草原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除开地处西隅的羌人,莫过于大月氏,匈奴和东胡。匈奴惨败,连带着头曼城都彻底损毁。现在北边大草原最爽的就是大月氏和东胡,特别是大月氏,冒顿带着数千人已尽归大月氏。
自匈奴大败后,诸多零散的匈奴皆是来投靠冒顿。在冒顿的指挥下,不间断的偷袭朔方。沾点便宜捞点好处就立马跑路,互相之间都有损失。讲道理的说,还是匈奴沾了更大便宜。毕竟匈奴在暗,他们在明,而且匈奴不论骑术还是射术都极其不凡。
大月氏和东胡趁机吞并了昔日匈奴的领地,然后还派遣使者来找过秦始皇,希望能够和秦国和平共处。不过连看都没看到秦始皇,这事全权交给了九卿典客而处理,典客掌诸侯与异族首领朝觐事务。按理说还是要接见下意思意思,不过秦始皇是直接不见。
秦始皇的野心是无穷无尽的,光夺回朔方还远远不够。他不光要打败匈奴,更要让秦国的疆土继续朝北扩张,令大月氏和东胡臣服。
虽然秦始皇没接见,但对自己有好处的事还是要做的。和大月氏东胡通商,只要不售卖关键之物,对秦国来说都是有的赚的。他们可以用廉价的粝米,和他们交换牛羊戎马。互相之间各取所需,他们也都没什么意见。北地这块距离朔方很近,也捞了不少油水。
秦始皇满意的放下竹简,笑着道:“朕还记得,昔日北地设郡,黔首苦不堪言。曾受蝗灾干旱之苦,去年亩产不过两石半。未曾想到,今年均产已达三石。国师实在是功不可没!”
白稷正在喝酒来着,听到秦始皇这么说后,连忙挥手道:“这事儿其实和我没什么干系,主要是当地黔首和官吏。”
“哈哈,若非国师所做兴农重器,更有施肥之法,亩产也不会增加这么多。”
蒙恬抱拳作揖,他对白稷是真的佩服。亲眼见识过曲辕犁和耧车的作用,黔首无一不拜服的。在北地郡还有黔首为白稷立祠立庙的,就是因为佩服他。
“北地还有不少黔首种植药草,大部分皆是用作白药。”蒙恬顿了顿继续道:“会有专门的贾人收购,黔首也因此而受利。”
秦始皇闻言顿时蹙眉,“如此岂不是将药方流传出去?”
白药之用他们可是都见识过的,便说北伐匈奴之时也多亏了有白药和酒精。特别是白药,还能够加速伤口复原。秦始皇早早便将白药定为秦国禁忌,只有寥寥几人知晓而已。
“上可放心,北地所种药材有不少,无人可以分辨出药方。另外,还有十余种关键的药材,北地并未种植。”
“如此甚好。”
种植药材是根据地方水土气候而种,都是白稷早早制定好的。不同的郡城种植不同的药,不光种白药的,还有其余的药材。再由专门的人去收购配置,基本上无人能够泄露出去。
“另外,朔方如今情况如何?”
第304章 朔方的麻烦,匈奴!
现在他们还没去朔方,但秦始皇最为关心的还是朔方。他此次耗费时间巡守北地,主要还是想去朔方看看。迁燕赵降卒于朔方,让他们能够在此休养生息,这些皆是白稷的主意。
现在也过去近一年时间,自然得看看朔方情况如何。若是效果不错的话,秦始皇也乐意借此推行,秦廷勋贵也会重新审视六国降卒。这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桩好事。
“朔方总体并无太大风波,只是偶尔会有些匈奴偷袭。”蒙恬叹了口气,“双方各有死伤,不过匈奴更占便宜。每次都是来掠夺些牛羊戎马,得手后便立刻远遁而走。他们应当是匈奴精锐,恬曾遇到过次,他们的箭术射术皆是不俗。互相掩护,交替撤退,井然有序。”
“不可能!”
李信当场站了出来,他是经历过北伐匈奴之战的。很清楚那一战是有多么彻底,几乎将匈奴青壮悉数诛杀。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如何还能有如此多的精锐?
“老夫在上面前不敢妄言,其射术箭术皆是不凡。而且他们相较于此前的匈奴精锐更为凶悍,出手皆是要害。所过之处,非死即伤,很难有活口。若是老夫没估计错,他们应当是受过极为特殊的训练。”
蒙恬也是据理力争。他在北地混了这么多年,和匈奴不知打过多少交道。匈奴有什么能耐,他知道的一清二楚。他能确定,现在遇到的匈奴精锐绝非等闲,还是得要注意。
“如果我没猜错,应当是出自冒顿的手笔。”
白稷在旁慢悠悠的开口。
“冒顿?便是头曼之子?”
“对!”
秦始皇捋着胡须,“朕记得国师曾经提及过,头曼为草原枭雄。其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天资纵横,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勇有谋,还相当懂得隐忍。”
白稷鲜少会对匈奴人有如此高的评价,所以秦始皇记得很清楚。还说冒顿将来会成为草原上的枭雄,横扫草原无敌手。打败了东胡大月氏,一统北方草原,麾下兵多将广,引弓控弦之士足有三十万人!
秦始皇自身也是个懂得隐忍的皇帝,他登基的时候后宫干政,楚系皇族把持朝政,吕不韦大权在握。他完全就是个傀儡秦王,便是通过隐忍一步步掌权。嚣张跋扈的人,往往会活不长,比如说这种。
他也听白稷提起过冒顿的厉害,北伐匈奴的时候白稷便想宰了冒顿的。不过这小子实在是天命,直接让他给跑了。而白稷要是亲手杀了这种天命之子,也会扣除他大量的功勋值。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攒,白稷现在有差不多六百来万的功勋值。真要惹毛他了,非一飞剑刮死他不可!
“冒顿之事,老夫也曾听过。只是而今冒顿不过十六之年,竟然能训练出如此精兵?”
李斯皱着眉头,面露不解。虽然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可冒顿这么年轻,怎么还能通晓练兵之法的?
“关于冒顿,恬也得到了消息。说是他本就受质于大月氏,后来头曼城被毁,各大部落被诛杀,匈奴死的死,跑的跑。最后冒顿带人彻底归顺于大月氏,应当是在昭武城附近。招兵买马,不少流散匈奴皆是投靠于他。吾听说,其为了投靠大月氏连自己的龙驹和阏氏都双手献于月氏王。”
“靠!”
“靠?”
白稷轻轻咳嗽下,示意蒙恬继续说下去不用管他。这剧情有点熟悉啊,历史上冒顿也是这么干的,只不过从东胡王变成月氏王而已。这事儿白稷还真不知道,没想到蒙恬的情报网这么广,连此事也都能打探到消息。
其实没白稷想的这么复杂,这也是靠着通商而知晓。大月氏也有贾人,有时候闲聊便会把相关消息透露出来。蒙恬听白稷说起过冒顿,所以便留了个心眼。
“听月氏贾人所言,冒顿极擅练兵。月氏伍卒实力增强不少,还擅长饲养戎马良驹。月氏贾人所售戎马,的确要比此前的更好。”
出售戎马,肯定是好的自己留着,差的才卖出去。现在月氏售卖更好的戎马,也就是说手里的戎马会比卖的更好。
“看来这冒顿的确不可小觑。”
“此子尚未成气候,并不难对付。”秦始皇捋着胡须,淡淡说道:“此事朕可吩咐典客去做。派遣使臣,令月氏王交出冒顿。若是他们不肯,朕不介意再荡平大月氏。”
秦国连匈奴都按死了,还会怕个大月氏?现在诸夏已定,天下太平,一大票秦国勋贵闲的都快淡出鸟来了。秦始皇迟迟没有启兵百越,他们可捞不到什么军功好处。要是真要对付大月氏,估计能把屠睢他们乐的睡不着觉。为了捞点军功,他们可是费尽心思。
先谈,让他们主动交出来。要是大月氏不答应,那么直接开战也算是师出有名。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