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280节

  “君前无戏言,臣不敢欺君。”

  “听说你这次带了方仙道的道士来京城,他会炼丹吗?”

  “会,不过在臣看来,顾道长的炼丹水平不如龙虎山的张真人,也不如大禅寺的雄禅方丈……,臣请顾道长入京,乃是为了借助工部的力量,改善本朝的火器以及诸多工坊所需的工具、机关……”

  徐青随即侃侃而谈,说了火器的厉害,以及改善纺织工具等……诸如此类,涉及军事民生的内容。

  还特别提到,这些东西能在军事和民生上,发挥多重要的作用。

  他是看到了有史官在旁边记录起居注。

  这次奏对,虽然是私人性质的,也算是实质上的君臣独对。

  即使改朝换代,也大有机会能流传到后世,令后世执政者看到。

  徐青还特意说得很直白简略。

  皇帝听不听得进去,那是皇帝的事。

  徐青说不说是自己的事。

  而且表明态度和立场,这也是有利于他立住人设。

  皇帝问鬼神之事,徐青说天下苍生。

  这挑不出任何徐青的毛病来。

  “好了,这些事,你可以跟首辅说。朕将天下大事,交给首辅,交给你们这些臣工,便是要你们这般用心。徐青,你很好,朕喜欢你。”

  “陛下天恩浩荡,臣惶恐。”

  “好了,退下吧。”

  徐青按流程谢恩,在太监领路下,离开西苑,头也不回往冯府而去。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纵然气运小蛟没有危险预警,在皇帝面前,滋味依旧不好受。

  “什么时候,才能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啊。”徐青见了皇帝的威严,又看了看青铜镜内,自己短促的寿命。

  一时间,稍有怅惘,随即又振作起来。

  终有一日,他会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

  “公明,见了陛下,如何?”冯西风见女婿回来,禁不住好奇,今日女婿如何与皇帝对答的。

  徐青微微一笑:“今日见的不是陛下,而是崔季。”

  冯西风博闻多识,立刻知晓女婿说的是世说新语“床头捉刀人”的典故。

  原文是,魏武帝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魏武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节:“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节回答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

  徐青虽然识破关节,在面见老皇帝时,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来。

  直到见了老岳父,才说了真话。

  冯西风:“陛下这是何意?”

  徐青叹息一声:“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所谓陛下,是名陛下,而非实指陛下。我料陛下长生之心甚坚,先生切勿在此事,触其霉头。”

  皇帝的用意,他猜得出几分。

  长生才是其本相。

  所以扮演皇帝的人,乃是修道高人朝天观主。

  他是以本相见徐青。

  徐青则以本我回皇帝。

  皇帝问长生,徐青以天下回之,这是不朽之功业,才是真正的长生。

  他提醒皇帝,何谓真长生。

  皇帝的意思,显然是不置可否。

  无皇帝,则无江山。

  皇帝者,名相也。

  徐青对老皇帝的滤镜碎了一地。他一个短命的天才修道者,都没对求道长生那么执着,你个修仙的垃圾灵根,不对,有没有灵根都不好说的老家伙,还妄想长生?

  这大虞不完谁完?

  心里这些话,自然不能和老岳父讲。

  …

  …

  万寿宫中。

  黑袍道士正是皇帝,亦换回了皇帝的装束,面前是换回道士服装,诚惶诚恐的朝天观主。

  “国师,你觉得徐青此子如何?”老皇帝问道。

  “陛下,徐青有长生之术,炼丹秘要,却不上交,臣请治徐青欺君之罪。”

  “哦,我听说徐青和国师可是有些亲戚关系,欺君之罪可以株连,莫非朕要连国师也一起治罪?”

  “臣……”

  老皇帝笑了笑,说道:“徐青有什么罪,他所言所行,都是为了朕这个天下,乃是真正的君子之儒,朕说过,朕就是喜欢他这样的。可惜啊,朕老了,所以有些事,来不及照他说的做。”

  他少年时,何尝不想中兴大虞。

  只有到了这个年纪,才清楚,什么不朽功业,在衰老面前,都不值一提。

  他活着,这一切才有意义。

  他死了,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徐青到底是少年人,来日方长,心里才装得天下。

  而他日暮途穷,心里只装得下自己。

  不过,治理好天下,也是延长他寿命的办法,双方的目标是暂时一致的。

  “陛下海量宽宏……”朝天观主赞美道。

  老皇帝摆摆手,又对身边的太监道:“陈忠,今天朕和徐青所谈的事,若是传出去,也不必追究。”

  “皇爷,这不太好吧。”太监陈忠神情一震。

  他是宫里斗争上位出来的人物,如何不明白老皇帝的意思。

  这是老皇帝用自己的名声给徐青当垫道石,这是要助徐青成当世圣人啊。

  徐青何德何能,居然让老皇帝为他做这么大的牺牲。

  简直不可思议。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老皇帝语气悠悠,坐上明黄的蒲团,帷幔逐渐关闭,仿佛如前殿的三清道祖画像,神游太虚去了。

  朝天观主轻手垫脚地缓缓退出殿外。

  他心中对徐青的评价,比原本更高了。

  这小子进京赶考,最难考的一场考试,竟这样在举手抬足间便过去了。

  有了今日面圣的考试通关,至少在陛下心意改变之前,没有人能在京城动得了徐青。

  可是细细想来,徐青今天根本没有什么花招,只有一个诚字。

  因为徐青说的话,做的事,称得上知行合一。

  如果老皇帝要夺走徐青的财富和产业,朝天观主相信,徐青绝对能毫不迟疑交出去。问题是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因为换了谁来,能比徐青更会搞钱?

  即使徐青交出去,也很快得将人请回来。

  到时候,丢的还不是皇帝的面子?

  在满朝文武勋贵,诸多虫豸的陪衬下,徐青哪怕长得平平无奇,在老皇帝眼里都是最眉清目秀的那一个。

  今天的事,换做任何一个有血气的少年人,估计都犯颜直谏,说什么不问苍生问鬼神了。

  偏偏徐青话是这个意思,但字字句句里,都是无比的真诚。

  一点都没有顶撞老皇帝。

  而且徐青说的那些话,只要君王照着做,不说天下大治,至少能让国势不再下颓。

  这简直是忠不可言。

  一个乱臣贼子,怎么会对陛下有如此忠言?

  而且回答的方式,也十分让人接受,并非那些求廷杖,犯颜直谏的邀名之辈。

  “简在帝心,无人可及。”朝天观主自问,他跟随皇帝多年,从来都没有如徐青那样对皇帝的心思把握得这么透彻。

  因为徐青用的是至诚之“道”。

  …

  …

  偃月堂。

  既然皇帝不打算隐瞒今日徐青的奏对,那么首辅自然是第一个收到消息的。

  对于徐青和皇帝的奏对,首辅当然无比好奇。

  他第一时间翻阅了其中的记录。

  看完之后,首辅怔然无言。

  他自问自己对皇帝已经足够了解,见到徐青的精彩答对,也有种“吾老矣”的感慨。

  “此奏有出师表、陈情表的真情义理,诚哉,诚哉……”首辅感慨不已。

  他心里甚至生出一个念头。

  天下有徐青,是何等幸事。

  如果陛下万年之后,乃是徐青执政天下,那么……

  首辅内心里,竟有一个念头蹦蹦直跳。

  他心里不禁想起不久前得到的一个宫中绝密的记载。

  “先帝常于民间游乐,一民女得其恩泽,生一子,后杳然不知所踪,疑似江宁徐氏收养……”

  那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而且年纪自然和徐青对不上,却和徐青的生父是能对上的。

  徐氏灭门之因啊。

  首辅不敢确定,徐氏灭门到底是哪位动的手,这消息也不确定是真假。

首节上一节280/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