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306节

  “此子生来福厚,我只担心他承受不住,所以希望陛下能将他带到宫里养几年。”

  此言一出,满场俱静。

  老皇帝好一会才道:“徐青,你家玄扈可不是皇族,怎么能带进宫里抚养,这不合祖宗规矩。”

  随后,他顿了顿,“这次我答应你,下不为例,择个就近的良辰吉日,送玄扈进宫吧,若是玉亲王这次生的是皇孙,将来便让他做皇孙的伴读。回宫。”

  徐青和冯芜送走老皇帝。

  冯芜:“夫君,真的只能将咱们孩儿送进宫里?”

  徐青:“阿芜,你知道的,这是最好的办法。”

  进宫之后,既是人质,也是保护孩子不被黑山老妖抢走最好的办法,而且老妖真敢硬闯皇宫,无疑是给徐青他们除掉黑山老妖的机会。

  而且老皇帝没有理由拒绝。

  有了徐家独子在宫中,老皇帝对徐青只会更加放心。

  徐青心里还有一个想法,如果万一他短命,孩子由老皇帝抚养,会很安全。

  毕竟,他徐青要是在老皇帝驾崩前死掉,妥妥的是万寿朝第一好男儿,大虞朝第一忠臣,千古之下,与诸葛也是可以比一比的。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老皇帝都会给徐青极高的身后名,这份身后名自然便能庇佑这个孩子。

  冯芜聪慧,即使不知道夫君短命的事,也明白此举对孩子的好处。

  只是依旧心里舍不得。

  徐青安慰着妻子。

  他也知道,自己此举多少有些冷酷了。

  “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咱们为人父母,更当自强,这些日子,我会将紫府元神之道讲述给你,你好好参悟。”徐青的话,让冯芜转移注意力。

  他悟出的紫府元神之道,冯芜大概是用不上的,不过玄扈将来是有机会走上这条路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他这番心思,正也是世族公卿的心思,都想自己家公侯万代。

  徐青自身也是避免不了门户私计的。

  战胜人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事。

  徐青只能顺应。

  但他对那些天下为公的人,打心里是佩服的。

  …

  …

  老皇帝对徐青的恩遇很快传遍京师。

  尤其是徐家子被老皇帝坏规矩带入宫中抚养一事,更是让文武百官和勋贵们暗自心惊。

  这件事既可以看作是徐青送质子给老皇帝,也可以反应出,徐青在此事之后,只会更得皇帝信任。

  除此之外,老冯也借了女婿的东风,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巡按云州边镇,而且又是军机处的协办军机大臣,直接抓了云州重镇的军政大权。

  再熬些资历,品级很快就能升上去。

  而且老冯是科道清流出身,往后进督察院做都御史或者进入礼部当侍郎,也是很明确的升迁序列。

  没有这份清流的资历,想要挤进权力中枢很难。

  因为本朝自来都是清流可以兼容浊流,而只有浊流资历,则很难进入中枢决策层。

  徐青作为翰林修撰,也有进入内廷参与机务的资格,不过他没兴趣沉迷这些俗务,而是找到顾老道。

  这老道人,现今是如鱼得水,在工部的支持下,弄了好些厉害的机关出来。

  “你要老道重新建立一个方仙道?”

  “我意思是改个名字,您老来当名义上的领袖。”

  “你仔细说说?”顾老道对于开宗立派这种事,还是很热衷的,也明白了徐青的用意,在大虞朝魔改个方仙道出来,这叫入乡随俗。

  “你看咱们现在研究这些,总归都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不如就叫物理学。您老往后就是物理学的创始人,与我们心学的格物致知,可谓交相辉映,岂不美哉?”徐青徐徐善诱道。

  以老顾的名义,创立物理学派,在京师站住脚跟之后,可以方便日后多吸取海外的方仙道人才。

  这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毕竟你方仙道,本来是败犬出走大虞朝,现在能改头换面回来,甚至继续做大虞朝的人上人,也算是完了方仙道那些前辈的心愿。

  而且方仙道在海外积蓄不小,将这些人才引入大虞朝,自然也能带来大量资金,帮助物理学发展。

  另外,大虞朝人口众多,读书识字的不少,何况还是京师首善之地。现在又不是人人都能走科举,许多读书识字的人,急需要出路。

  物理学派无疑能和心学吸纳这部分力量。

  而且物理学派更着重实际操作,出成果也比心学容易。

  说到底,心学是仕途敲门砖,口号是经世致用,实际上是“升官发财”。

  反倒是物理学,一旦发展起来,对于民生的影响极大。

  徐青说了许多好处,顾老道自然动心。

  徐青又道:“我之前不是跟你提过蒸汽机?这玩意的原理,咱们一清二楚,问题是机关配件要求很高,咱们借这个机会,多找一些方仙道的人来京师,这些人铸造机关配件,肯定比工部的匠人强许多……”

  徐青一番话彻底打动了顾老道。

  他来大虞京师之前,方仙道许多老头子都不看好,觉得顾老道肯定会被朝廷吃干抹净,甚至当徐青的走狗。

  现在正是一个好机会,让当初那些瞧不起他的老头子看看,当大虞朝徐六首的走狗有什么不好?

  他在方仙道还得勾心斗角,在京师随便一句话都能调动工部庞大的资源。

  可以说,只要不是直接要钱,在工部搞研究,也太爽了。

  而顾老道自己也不缺钱,何况还有徐青支持。

  钱的事根本不用操心。

  顾老道:“行,就照你说的做。还有,这个蒸汽机一旦造出来,可以不用魂石或者牛马之力,直接烧煤便可以。其实现在不是造不出来,而是机关配件太粗糙,根本用不了多久。其中细节,还需要我找几个老师兄来帮我打磨一下。”

  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他要人前显圣!

  徐青嘴角抽搐,果然装逼才是人类进步最强大的动力。

  古人云,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老顾这家伙更狠,直接将乡人请到大虞京师来。

  徐青咳嗽一声,说道:“他们到底年纪大了,一路奔波,会不会水土不服?”

  “一群土包子,在南洋都没见过什么美人,让他们来京师,赚大发了好吧。”顾老道一针见血。

  他还不知道那些老头子的德行。

  平日里找鼎炉都饥渴得要死,真到了中原花花世界,还不得迷花眼。

  而且方仙道是搞外丹道的,不似内丹道那样,对心境打磨很看重。

  徐青见状,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才多久,顾老道已经是京爷的形状了。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呵!

  弄完建立物理学派的事之后,徐青觉得差不多时机成熟了。他找到梁阁老,准备进行另外一件关于黔南省的要紧事。

第224章 强硬的梁阁老,首辅丁忧

  京师,某著名风月场所。

  徐青、梁阁老落座,严给事中陪酒,规格颇高。

  “阁老可知,如今黔南省每科乡试,有多少生员参加?”

  梁阁老的就职履历主要是吏部、督察院、礼部兜着转爬到礼部尚书的位置,可以说咱们梁阁老胆小,但绝对不能说梁阁老没有业务能力或者记性不好。

  说实话,能进入内阁的阁臣再菜都有几把刷子。

  “有时候是一千多,有时候是两千。”梁阁老很快回道。

  “东南各省呢?”

  “少则八千,多则上万。”

  徐青道:“阁老好记性,在下去黔南省之后,便着重调查了此事。黔南省不但生员少,举人更少,甚至很多举人都不是黔南省土生土长的人,这导致长期以来,黔南省的流官和吏员极少,不得不依赖于土司自治。我知道,土司自治的好处是,朝廷统治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坏处在于,由于土司过多,黔南省的土司叛乱,从国朝初年便未曾中断过,无非规模大小而已。”

  各省的举人名额是按照比例来的。

  黔南省的举人名额相对其他省份很少,饶是如此,由于读书的人太少,竞争环境和内卷程度比内陆其他大省差远了。

  可以说,自来黔南省都是科举移民的重灾区。

  而且黔南省的条件不好。

  这也导致,许多举人考中之后,如果觉得会试无望,就会想办法去其他省份当官。

  至于其他省份的举人进士更是不愿意到黔南省做官。

  故而黔南省的官员,许多都是被贬或者流放过来的,其做事的用心程度可想而知。

  因此黔南省缺官的现象十分严重。

  徐青扯了一大堆,然后提出一个切实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增加黔南省的举人名额,但这些举人,不能参加会试,却可以直接授官,而且在黔南省的升迁待遇,一律按三甲进士来。

  如果拒绝在黔南省做官的任命,将直接取消举人的身份。

  当然,徐青官方理由一大堆,实际上归根结底是找个由头,给去黔南省干事的复社社员解决编制问题。

  徐青说到最后,梁阁老也明白了。

  复社成员,多以南直隶人为主,这件事操作好,也算是为乡人做好事。

  黔南省的官场属于大虞朝官场的边缘地带,乃官场不争之地,即使有人发现许多黔南省的新举人都是复社出身,也没法计较。

  至于复社社员掌握了黔南省的官场有多大危害?

  还能比土司危害更大?

  人家土司都是直接扯旗造反的。

  严山在旁边听得叹服,坐馆的手腕越来越厉害了。

  这跟直接签发吏部委任状有啥区别?

  但偏偏从法理上,找不到任何毛病。

  “公明,你觉得此事要是推行起来,谁去做这次特殊乡试的主考官比较合适?”

  徐青朝严山使了个眼色。

  严山有些扭捏:“我的品级怕是不够。”

  徐青语重心长:“正因为是新的尝试,所以主考官的规格太高也不好。现在变法,讲究摸着石头过河,要大胆尝试,我看惟中就挺合适的。这件事我和梁阁老决定了,你不要有心理压力。”

首节上一节306/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