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311节

  而且他保证陛下能接受这份万言书。

  因为照着万言书执行下去,接下来的施政,都有了脉络可循。不说能有多少实际效果,但至少保证了上位者抓事权的心理。

  除此之外,老皇帝还可以随时抽查变法推行的进度,不必在奏章里自己去找寻细节。

  不过梁大人是老官僚,真照此推行下去,用不了多久,下面的人肯定是以糊弄为主。

  可明面上,肯定能出极大的变法成效。

  对他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真留下烂摊子,那也是下一任首辅的事。

  而且有了这份万言书,梁阁老完全能享受到变法的福利,不愁身后名。

  徐青也清楚,梁阁老这种货色,很难像首辅那样坚定不移地推行变法,执行力拉满。

  好在此老听话。

  这份万言书,若是给首辅,绝对效果能好许多,可惜,时也命也。

  徐青是抱着废物利用的心态给梁阁老。

  有枣没枣打两杆子。

  此外,有了计划书,他照着计划来,能减轻梁阁老的抵触。毕竟他再厉害,真将一个首辅当傀儡操控,那也太不像话。

  现在一切有了计划书当借口,就不存在这种心理了。

  …

  …

  虽然已经定下新首辅的人选,但现在京师主要大戏还是徐六首舌战群儒!

  一群御史言官,开足火力,炮轰徐青代皇帝拟的夺情旨意。

  徐六首也不惯着。直接写奏疏对着一众清流嘲讽拉满。

  可以说,终万寿一朝,最大的文化盛事,便是这一桩了。

  因此这次论战的奏疏,许多流传到后世,还成了珍贵的文物。

  后世史家,甚至认为,徐六首带坏了一个时代的舆论风气。对此,徐六首在个人手札里明确提出,大虞朝的风气从一开始就是坏的。

  “夫君,今天还写奏疏吗?”

  “不写了,跟一群杂兵斗,没意思。”徐青搁笔而叹。

  跟菜鸡骂战久了,会被菜鸡拉到同一水平,然后被他们用丰富经验击败的。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老岳父和吴恩师的奏疏到了,并指着徐青鼻子骂了一顿。

  一个是岳父,一个是恩师。

  徐青表示尊重,上了奏疏,自承他们说得对。

  于是,击败徐六首的胜利果实,直接被冯大人和吴大人窃取了。

  作弊啊!

  督察院许多御史差点吐血。

  奋战多日,眼看就要胜利,结果被人窃取果实。

  而且理论上,冯大人和吴大人都是清流出身,还不好喷。

  冯、吴二人的奏疏一到,可谓是一锤定音。

  很快首辅上了最后一道请求丁忧致仕的奏疏,皇帝那边也同意了。

  一场大戏,总算落下帷幕。

  在这个过程中,首辅也安排好接下来的事,然后站完最后一班岗。

  …

  …

  今天是首辅在内阁当值的最后一夜。

  他感慨万千。

  与此同时,这一日徐青的未央剑发出颤鸣。

  徐青先有些不解。

  直到在这一夜,首辅紧急召他到内廷参加廷议,才知晓发生了什么大事。

  “黄河又决堤了?”

  上次黄河决堤,造成中州有诸多流民,而且激发了东山省的民变,事后朝廷自然派人去治水了。

  参与廷议中,徐青旁听了此次黄河决堤的缘由。

  竟然是因为祭祀神灵不当造成的结果。

  自古以来,黄河的主要祭祀对象便是“河伯”,然后便是一些山川的自然神灵。

  负责治理黄河的人,主要有两位大员,一个是工部尚书朱灵,另一个便是以右副都御史领河道总督差事的刘权。

  因为黄河的水患,往往能动摇社稷。

  故而两位大员常年不在京师,而是负责治水。

  治水也是历朝历代的大事。

  此事更不能让一人兼任。

  因为上古之时的大禹,便是通过治水,改朝换代的。

  故而才需要两位大臣互相制衡,免得形成反叛势力。

  这两个大臣到了地方治水,也非常有意思。

  不是修建河堤,而是祭拜神灵。

  朱灵认为当祭拜河伯,刘权认为当祭拜山川自然的神灵,双方争执不下,最后都各自祭拜了。

  结果黄河依旧决堤。

  因此双方互相攻讦对方祭拜错了神灵,才让另一位神灵发怒,令黄河再度决堤。

  徐青闻言,一开始觉得是两个神经病。

  但听了廷议之后,才发现还真不是这样。

  修建堤坝确实能治水,但黄河决堤确实有神魔因素存在。

  在黄河之中,镇压着一头极为可怕的上古水魔。

  往往水患的发生,都和水魔冲击里面的禹皇封印有关。

  他们祭祀神灵,也是企图让黄河两岸受到无数百姓香火的神灵发力,镇压水魔。

  当然,黄河本身也需要治理。

  只是需要双方面并重。

  但修建河堤的钱远远比祭祀神灵多。

  朝廷一时间也拿不出太多治水的钱,因此抱着侥幸心理,算是默认了祭祀神灵的事。

  “眼下需要一位能臣去负责治水,亦需要一位有大能力的人去加固水魔封印。”首辅直接定下基调。

  他话说完。

  整个内廷的目光都朝着徐青瞟过来。

  徐青:“……”

  他算是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众望所归。

  而且徐青内心还想起一事,未央剑的异动,莫非就和水魔有关?

  因为当初诸葛氏曾以未央剑镇压过长江水魔。

  黄河中那位水魔,号称天下水魔之首,据传闻那些长江水魔,也是黄河水魔的魔念幻化沾染妖兽而成……

  不管有没有关系,徐青都愿意去治水。

  治水固然是大难事,却也是一桩大好事!

  他当仁不让,“徐某愿往。”

第227章 蒸汽机问世,修仙的新时代?

  见到徐青主动请命,首辅松了一口气,接下来无非是内阁拟旨,皇帝过目,司礼监用印等繁琐事。

  廷议结束之后,徐青和首辅来到偃月堂。

  离开内阁之前,首辅还有些感伤,对徐青意有所指道:“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内阁?”

  徐青打个哈哈糊弄过去。

  偃月堂内。

  首辅:“公明,刚才有些话不好当着众人面说,眼下咱们先交个底。你以为这次治水的重点在哪里?”

  徐青立刻打起精神来,“那得看太阿公关心什么了。海运,或者漕运?”

  这数百年来,黄河泛滥,百姓死伤无数,但治理黄河,最大的难点,却在于运河。

  前朝大运河开凿以来,固然沟通南北,有利于维护中枢统治,但沿着大运河的水系,却时常泛滥。

  经常发洪水的地方,最大的问题便是会逐渐变得土地盐碱化,不适宜耕种。

  而运河两岸生民无数,如果不能种地,总得有个去处,否则就只能暴乱。

  如此便是百万槽工衣食所系的一个重大原因。

  其实很多王朝的弊端,看似很离谱的解决措施,实际上背后都有更离谱的缘由。

  百万漕工的生计解决不了,那么黄河泛滥,必定以保运河为主,否则一旦运河出问题,不单是南北物流中断,更是上百万有组织的漕工会陷入丢饭碗的境地,民以食为天。

  受到黄河泛滥影响的灾民,即使造反,在朝廷官军面前,也是羔羊。

  但漕工这种有一定组织力的大规模群体造反,足以让天下陷入大乱中。

  故而挑动黄河天下反,其中重要缘由便在此。

  正因为运河的重要,所以首辅才对开海运十分谨慎,即使到如今,海运的运力也比运河少许多,甚至都没减少原本运河的运力。

  除此之外,运河背后是江南豪绅勋贵。靠着运河沟通南北,这些人都发了大财。

  若不是徐青分化了部分,谋取海贸巨利。朝廷如今的海运,都是难以存在的。

  可以说,徐青能用仙煤解决部分灾民的生计问题,但面对百万槽工的生计,依旧是无能为力的。

  但漕运在许多方面比起海运其实是落后的,最关键的地方便是漕运的运力有限,海运的运力却可以有很高的上限。

  首辅自然是知晓这些情由的,他现在已经暂时卸下担子,说道:“徐青,你也别糊弄我。有没有既能保漕运,又能保海运的办法?”

首节上一节311/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