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316节

  徐青镇压水魔之后,开始寻找所谓的禹王宝藏,可惜没有收获。

  未央剑也没有特别的感应。

  当他神魂归位,看着悬浮在面前的未央剑,忽然意识到一点不对。

  因为未央剑上沾染了一点奇怪的土壤。

  他心中一动,神魂之力包裹这一点土壤,奇妙的事发生了。

  这一点土壤竟然凭空出现在他的紫府。

  徐青惊讶无比。

  因为他的紫府可不是真实的内天地,还处于虚幻阶段。

  这一点土壤出现之后,徐青忽然感觉自己的紫府有点凝实的味道,吸收外界天地精华的速度明显加快。

  尤其是涌入紫府的星辰之力比以往更多。

  他随即感应到青铜镜起了变化。

  紫府的评价中,多了一项内容。

  “息壤。”

  “这是禹王治水的宝物息壤?”

  对于息壤出现在紫府中,徐青依旧感到讶异。

  他心念电闪,沉思过后,现在看来息壤似乎有将紫府由虚化实的迹象,不过需要继续观察。

  他想起了家里的梧桐老树,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将梧桐老树搬进自己的紫府中。

  他的乾坤囊是没法将梧桐老树装下的,一来是梧桐老树太大,二来乾坤囊也没法装活物。

  进入乾坤囊的事物,会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很是玄妙。

  他从老天师那里得知,制作乾坤囊的材料是人仙皮,所以也没法再制作一个乾坤囊出来。

  龙虎山也有类似的宝物,乃是一个葫芦。

  崂山上清宫也有一个葫芦。

  不过老天师说,当世最大的此类空间宝物,乃是一张画。

  据传能装下一座大山,一条河流。

  但要将其催动,非得有造物主级别的力量才可。

  三代黑山老妖曾来大虞朝寻找此物多次,都没有收获。

  徐青治水,暂时告一段落。

  水泥的方子也在这段时间搞了出来,接下来便是修建工坊,招揽百姓做工,既解决百姓生计,也能对运河进行一定程度的疏通维护。

  当然,这些都是长期的事,一时间难以看到太多好处。

  但无形间,显然对百万槽工衣食所系的旧势力造成了冲击。

  事情一点点推进,总能走到改天换地那一天。

  在百姓依依不舍,官吏喜忧参半的情绪中,徐青回到京师。

第230章 回京与全真道的最强阵法

  徐青回京的路上,已经收到消息,武道大会已经结束。

  前十的高手中,大内侍卫的三位统领都在其中。尤其是号称大内第一高手的赵长荣,更是夺得了本次武道大会的武魁。

  此人今年不过五十岁,在武道宗师中,算得巅峰年纪。

  一场场决斗下来,将其所练的太乙五行拳的精微奥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得新晋武圣雄禅大师亲口称赞,武圣之下第一人。

  若是一般武道宗师,还接不下武魁的称号,但赵长荣人家是大内侍卫统领,参加武道大会,等于拔高了武道大会的规格。

  这头名要是落在别家,朝廷颜面何存,陛下的颜面何在?

  当然,最重要的是,赵长荣确实有真本事。

  虽然赵师傅的赛程是最简单的,但不妨碍人家实力够硬。

  不过比起武道大会的排名,徐青更在意武道大会的收益。

  这次武道大会的会票可以说卖出了天价。

  即使如此,依旧是供不应求。

  谁叫京师最不缺的便是有钱的勋贵。

  这些人平日里没事都要搞事,何况武道大会这样的热闹。

  再加上有雄禅武圣亲自主持,吸引了太多江湖的草莽豪杰过来。

  因为武圣几乎是当世最高的武道成就了,谁不想过来一睹风采。

  此外,林天王也化名参加。

  由于没和徐青通气,直接倒霉地遇上最难的赛程,饶是如此,林天王也杀进八强,距离天下四强,仅差半招。

  林天王对此,专门写信向徐青抱怨,这武道大会黑幕重重。不过也对下一次的武道大会充满期待。

  因为一场武道大会下来,林天王自问收获不小。

  而且有雄禅盯着,能在最关键时刻分开杀红眼的武道宗师,使上擂台的双方不用有太大的顾忌。

  这也足以反应出雄禅身为武圣的反应速度和控场能力。

  在他眼中,哪怕武道宗师的招式,都可以清晰预判。

  这也是大禅寺的绝学,号称法眼,大千世界,无所遁逃。

  佛门嘛,吹牛皮确实厉害。

  另外,徐青亦不否认,大和尚的法眼确实有独到之处。

  这次武道大会的收益十分惊人,朝廷拿了五成,徐青和雄禅分了四成,剩下一成是零零总总的打点。

  见了银子,兵部恨不得年年搞一次武道大会。

  不过雄禅知道竭泽而渔的道理。

  建议兵部三年搞一次。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热度,应该在各省的省会进行初步海选。

  这次武道大会,显然十分粗糙狂野,搞得结束之后,外面总有人说黑幕。

  徐青补充了建议,上一届的武魁,如果愿意继续参加,可以直接进入四强,还有天价的出场费。

  在徐青看来,武道大会的初心很纯粹,乃是给天下武者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赚不赚钱不要紧,关键是为天下武者圆梦。

  关于本次武道大会的擂台内容,全程有新民报和顺天时报邀请翰林学士和科道言官描绘刊载。

  尤其是督察院的科道言官,许多都选择了新民报。

  虽然新民报背后的金主是徐青,乃是督察院一众言官的大对头。

  问题是新民报稿酬太高了。

  而顺天时报乃是官府办的报房,稿酬都是定死的,非常低。

  言官们挣外快的机会不多,而且参与此事,还可以免费入场观看武道大会,还有家属票。

  他们也很无奈。

  为了家人,许多人是不得不去领这笔稿酬。

  何况他们内心认为,衣食足之后,骂起徐六首更有劲嘛!

  由于捞了好处,参加此事的科道言官,很默契的没有上奏疏攻讦武道大会,平日里遇见同僚批判此事,也好言相劝。

  有言官拿徐青是武道大会背后的金主来反驳。

  但得了好处的言官,直接义正言辞地说,岂能因人废事?

  他们上奏疏攻讦徐青乃是公事,没有任何私情。

  若是对一个人产生成见,连带对其做的所有事都产生偏见,岂是正人君子所为?

  更有拿了丰厚稿酬的老言官叹息一声:“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去心贼难啊……”

  做人要公私分明才对!

  还有没拿到稿酬的言官继续反驳。

  便有人阴阳怪气道:“这么讨厌徐公明做的事,寒冬腊月里别用仙煤了吧。”

  会心一击,太过致命。

  事实上,无论京中各位贤达承不承认,京师许多事,都被徐公明潜移默化地改变了。

  尤其是徐公明请方仙道弟子和工部联手改进的烟花爆竹,在除夕和上元节里,使寒冷的京师,平添了许多温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徐青和前朝变法的王荆川,既相似又不同。

  两者都是当世文宗。

  但徐公明显然更懂得变通,哪怕作为敌人,都觉得徐青的出现,令大虞朝有了新的生气。

  只是作为豪绅勋贵,对徐青依旧不得不痛恨。

  因为徐青这次治水,屠戮士绅,做得太过了。

  徐六首回京的热度,直接盖过武道大会的余韵。

  更有豪绅的头颅,经过炮制之后,放在城门外,筑成京观。

  徐六首根本不打算低调地处理自己屠戮豪绅的事,仿佛在对京城里诸位贤达贵人挑衅。

  我干了,你们继续骂?

  太强硬了!

  …

  …

  “夫君这次手段,比以往更硬了。”冯芜感慨一声。

  徐青笑了笑:“比起太祖的剥皮实草,还是差得远。他们连太祖的剥皮实草都能忍,足见也是没什么底线的,我怕什么。”

  徐青看得很清楚,地主和官僚有其天生的软弱性。

  狗叫而已。

  扔根骨头,还是会贴上来。

  还是那句话,杀豪绅勋贵容易,灭掉豪绅勋贵诞生的土壤才是最难的。

首节上一节316/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