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时候巨木很容易获取。
现在的时代,已经找不到那么多适合用来造宫殿的巨木了。
徐青经由雄禅一提醒,明白修建灯塔的事,该提上日程,而且这也是消耗劳动力的方式。
朝廷没有余钱,不代表地方豪绅没钱,他们不是没钱,实际上是不知道怎么花钱。
只是有时候花钱也是夺取权力的过程。
地方豪绅承担了官府的义务,自然也会争夺官府的权力。
权力不是靠一道旨意发下来就有的,而是争夺出来的。
譬如前朝的刺史,如今的巡抚,最初的职责都是监察地方,但最后却成了封疆大吏,细细研究历程,都是一场经典的夺权大戏。
其背后的本质,更是朝堂和地方派系的权力争夺。
但时间一久,巡抚、刺史也容易成了地方派系。
于是有了巡按御史这些存在出来制衡。
这世上没有万世法,唯有以变化去应对变化。
徐青没有拒绝雄禅的请求,而是认真和雄禅商议此事。
雄禅也认认真真和徐青讨价还价。
余杭湾的佛塔,徐青确实能答应下来,但徐青的附加条件是给几个小海港修建灯塔,且不会用佛塔的名义。
任谁看到两位当世顶尖的人物,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都会觉得奇怪。
实际上,对于徐青和雄禅真不是小事。
大道贵争。
任何属于自己的利益,哪怕再微小,都不能忽视,否则就是一种心态上的屈服和退让。
普通人说不争馒头争口气。
用在绝顶强者之间,也是合适的。
对他们而言,这口气是必争的。
既是面皮之争,也是大道争锋中,寸土不让的决心。
即使退让,也是有更高的诉求。
两人来回拉扯,才各自得到双方满意的结果。
雄禅的用意是通过修建佛塔,进一步提升大禅寺的影响力。
原本金山寺的雷峰塔,便是在金山寺声望极高时修建的。
雷峰塔一度成为金山寺的标志。
后来雷峰塔倒,也成了金山寺衰落的标志。
哪怕后人再修起雷峰塔,因为雷峰塔倒过一次,所以金山寺的声望,总归是不如前朝了。
徐青回到江宁府,直接去见了伏玄。
伏玄现在的状态很不好,断了一臂,还丢了许多武圣精血,若不是伏玄本身是天下顶尖的强者,这时候早就入土了。
他还强撑着,无非是太不甘心。
如果不甘心死去,他这类存在,死后甚至会化为强大的妖魔异类。
到时候虽然还有生前的记忆,但意识会变得非常偏执,并且非常不理性,会对人世间造成极大的破坏。
伏玄不希望自己死后变成那种样子。
这也是他来找徐青的原因之一。
如果他死了,徐青能压得住他。如果压不住,那也是破坏在敌国。
归根到底,他始终是个草原人。
不过伏玄也不是没有回报,他强打起精神,将自己一生的修炼心得记述下来,还有多次生死争斗的武道经验。
这都是万金难求的事物。
人,终归是矛盾复杂的。
第262章 他化自在,天魔渡武圣
“徐公明,这是我毕生的修炼心得,我把它交给你。只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不能用这份心得对付草原人。”伏玄深邃的目光落在徐青身上。
徐青面对这价值连城的武圣心得,没有露出觊觎贪婪的神色,他平静道:“伏先生,恕我不能答应。”
伏玄苦笑一声:“我都要死了,你骗骗我,或者隐忍几年,我也不知道的。”
徐青摇头一笑:“伏先生,你小瞧了我们中原天朝的底蕴。武圣心得,纵然是天下瑰宝,但在下也不是没有这东西。”
他随手丢出玉阳子的手札。
伏玄翻看了一下,然后迅速合上,随即说道:“一世人有一世法,我的心得更适合这个时代。”
徐青微笑:“有我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先生你们这一代了。”
伏玄生气道:“你徐公明纵然是天纵之才,又何必贬低我。”
他身为武圣,也是有自己骄傲的。
徐青洒然一笑:“那是因为先生到现在还不能释怀,否则我说什么话,都不重要。”
“都要死了,我还能不释怀什么?”
徐青:“以先生如今的心境,死后化妖化魔,都是必然的。届时的结局,又不是你想要的。你纠结,心累,又彷徨,哪里还有从前作为武圣的气概。我现在糊弄你,那是不尊重过去一百年,修行成就最高的那几人之一。这也是对徐某自身的不尊重。”
伏玄:“命该如此,我又能如何。你不是我,你怎么明白,我现在是什么心境。”
徐青微微一笑:“我知道慕容太师的出手,对你的打击太大,而且伏先生再无多少时光,所以连破而后立都做不到,只能认命,但你也没法抛开你的过去。只是我想问问伏先生,你以为的草原人,到底是哪些人?背刺你的草原大汗,对你有恩又有仇的慕容太师,还是你那些听从于草原金帐命令的门徒,又或者跟牛羊牲口一般无二的草原部众?”
“这?”伏玄陷入沉思。
他还真没想过。
他自诩为草原人,又精通中原文化,乃是草原中不世出的人杰。但他眼中,到底谁是草原人呢?
是他力保的草原大汗,还是自己的那些门徒,还是慕容太师,还是那些各有私心的草原贵族,还是那些牧民?
或者这所有的一切,才是草原人。
但绝对不是所有一切。
他记得自己为了力保大汗的地位,出手杀了许多反对大汗的贵族。
他记得自己为了确保大汗的权位,默许大汗对别的草原部族进行兼并和杀戮。
他并不在乎普通草原牧民的死亡。
在他眼里,这些牧民和牲口一样。
哪怕在草原过去几十年里,作为草原武圣的伏玄,实际上也是草原的大祭司,乃是长生天在人世间的代表。所以能获得绝大部分牧民的虔诚信仰。
他也收了许多门徒,但实际上也是为大汗训练护卫,所以这些人的家室、牲口以及其他各类财产都是恩出于大汗,由大汗掌控分配。
伏玄从前不在意这些,因为他认为人的精力有限。
如果过于着重这些外物,他肯定不会有武圣的成就。
上天是公平的,要得到命运的馈赠,总得舍弃什么。
可是,正是他过去数十年在意的人,守护的人,点化的人,反而背叛了他,给他致命一击。
伏玄才会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中。
但他仍是不能放弃自己草原人的身份,否则他哪怕是武圣,这一生也是个笑话。
如今徐青恶狠狠地撕开了伏玄的遮羞布。
在这一点,徐青比慕容太师还狠,比黑山老妖还霸道。
徐青接着道:“抛开其他不说,如果草原将来不用南侵,也能吃饱穿暖,想必是伏玄先生心中所愿的。”
伏玄为此一怔,随即点头,“出了张家口,便是草原的地界。你们中原人生在乐土,能够耕种,可是在草原上耕种,那是无比奢侈且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
徐青颔首。
这是自然法则,人力要去改变,需要很强大的力量以及很长的时光才行。
中土文人,或许会欣赏草原人的野性,欣赏他们的勇敢,但如果问任何一个草原牧民,或者小贵族,他们都愿意放弃眼下的一切,投生于中土,做一个平民。
尤其是现在寒冷的天气越来越多,越来越恐怖,他们对中土的向往越是与日俱增。
耕种,然后得到收获。
对于草原人而言,实是无比奢侈的幸福,亦有难以言喻的安全感。
当然,如果能进来当老爷,那更是堪比天人的享受了。
徐青接续道:“假如我能让草原人吃饱穿暖,代价是先击败他们,征服他们,伏先生愿意吗?”
伏玄:“别说我愿不愿意,至少牧民们是绝对愿意的。但你们中原人想要征服草原,那也是绝无可能的事。”
徐青笑了笑:“征服草原,最难的是补给。前汉的帝国双壁,之所以能大破匈奴,便在于他们对补给的依赖极低,尤其是冠军侯,他每每能准确找到草原部族主力的位置,并迅速歼灭,才能将一个偌大的匈奴帝国击破,一雪前汉百年的耻辱。但斯人已逝,如今的大虞朝,确实再无这样的人。但如果能解决物资补给的问题,草原的问题,终究是不足为虑的。”
伏玄:“可这也是最难的一点。”
徐青微笑道:“先生请跟我来。”
徐青带伏玄到了江宁府的一片平坦道路上。
饶是伏玄身为武圣,见多识广,也不禁生出震撼。
因为他看到了传说中的秦轨一般的事物,而在轨道上运行的不是马车,而是没有任何牲畜的巨型机关车,沿着轨道前进,喷着巨大的火焰和烟尘,宛如魔界来的事物。
伏玄的眼力何等高明,自然看出,这种巨型机关车前进的动力来自于燃烧的煤炭。
这是何等巧妙的构思。
譬如人之修炼,通过进食和吸纳日月精华,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
关键是人身容易损耗,机关车损耗了,却可以随时再造。
本质上和那些农具水车是没有区别的。
机关的普及,可比修炼普及难度小许多。
眼前的机关车速度很慢,却很巨大,能比普通马车装载更多货物。而且牲畜还要担心寒冷或者炎热的天气,以及各种瘟疫,机关却不需要担心这些。何况这些煤炭,还可以用来给大军取暖。
试想一下,有了煤炭和这种巨型机关车,哪怕入秋之后,草原天气寒冷,中土的大军也能冒着风雪进发,而且条件比草原军队要好许多,一旦交手,双方的士气,绝对有天差地别。
徐青道:“这两样东西,都才刚开始,要想在草原中铺设轨道,制造这些机关车,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但以中原的物力和人力,做到这些,乃是迟早的事。”
当年的秦国都能修建许多轨道,何况现在。
固然目前有许多技术的困难,以及钢铁产量、零部件制造的问题,但都是可以在发展中解决的。
而且这些问题解决过程中,也是对多余劳动力的消化。
有了这些东西,许多中原王朝扩张不到,或者掌控力不够的地方,都可以继续往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