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方一起联手对抗黑山老妖,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绝不退缩!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老方既然早就明确表示不掺和黑山老妖的事,那就肯定不会食言。只是不知道,到时候黑山老妖要是真的刺杀老皇帝,老方会不会出手相助?
徐青转念一想,老皇帝也是个老谋深算的人,他跑到应天府来,说是为了主持变法大局,给徐青撑场子,可谁又能保证,他心里没有倚重方阁老来对付黑山老妖的意思呢?
要说怕死,这大虞朝上下,恐怕无人能出万寿皇帝之右,大虞朝第一老阴比,非老皇帝莫属!
“所以公明现在是什么打算?”雄禅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徐青。
“这次蒸汽水车和道术起了作用,我打算给天下道术定品级,按威力和作用划分,不再只看境界。以后道术和武道都分九品,各有用处。”
雄禅明白,定品级是为掌握修炼界话语权。这也是他的心愿,他也想当修炼界盟主。
徐青接着说:“我打算举办道院,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道院有院长和执法长老团,院长请陛下来当。”
老皇帝好道,天下皆知。先帝还自称天下兵马大元帅呢。
说起来大虞皇帝不少都不务正业,但也不全是昏君,不然大虞也撑不了两百多年。
当皇帝最重要有自知之明,干事少国家顶多差点,干事多可能亡国!
所以万寿皇帝还是很有优点的,舍得用人,只要结果好,不在意过程。
“道院设五个执法长老,我、你、朝天观主、龙虎山羽玄道长、崂山上清宫宫主。”
雄禅奇怪:“怎么没方仙道?”
“方仙道分了两派,故土派以顾道长为首,海外派仇视大虞,和东夷人、禾山道走得近,两派矛盾越来越大,说不定哪天我得去劝架。所以暂时先不考虑。”
雄禅不信徐青会好好劝架,肯定是拉偏架。不过,天下道术九品就这么定下来了。雄禅发现,自己是除徐青外,在讲武堂和道院都有话语权的人,这诱惑太大,根本没法拒绝。
第269章 海外仙稻的消息
道院的成立,徐青只负责具体牵头,至于其中细节,自然是雄禅他们自己去商量。
徐青的用意很明显。
他负责当裁判,至于如何争夺利益,则是大禅寺、龙虎山等旧时代修炼圣地的事。
道院其实等于形成实质上的道术联盟。
这有助于道术的开发和利用。
徐青一直觉得,道术用来杀伤,实是舍本逐末,应该是用在杀伤之外的方方面面才是。
武道反而更应该专注于杀敌。
他开创道院,等于引导旧时代的道术高手踏上正途。
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而且道术高手的培养,其实也容易。
比如南直隶的秀才中,就能挑出不少好苗子。
因为科举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方式。
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能坐得住的人,很难通过童生试成为秀才,更遑论成为举人。
可以说能考中秀才,至少在道术观想神魂入定这一步,绝对比普通人强不少。
这等于给这些秀才一个新出路。
朝廷通过道院培养出自己的道术高手,用在对海外的侵略,那绝对是很合适的。
因为海外没有中原王朝气运压制道术,对于道术高手是十分有利的。
试想在大虞朝的国力加持下,一手机关,一手道术,大虞朝绝对能从海外获得超过现在十倍百倍的利益。
而且还能扩张土地,消化如今大虞朝过剩的人口。
甚至那时候,大虞朝廷还会嫌弃底层牛马不够多。
对于大虞朝的底层牛马也是好事,在大虞朝他们是牛马,出去之后,那就是天朝人,威风得很!
徐青不得不承认,他的格局其实很低。
只能想到欺压蛮夷的方式来转移大虞朝国内的矛盾。
毕竟解决矛盾太麻烦了,转移矛盾显然容易许多。
天魔嘛,最擅长干这种事。
徐青做出这个计划,心中甚至有些快感。
…
…
“你的意思是对草原和辽东,仍旧采取守势,甚至对于西域吐蕃也得继续忍让?”徐青向老皇帝提出自己的想法。
现在边境战事依旧十分吃紧。
即使如此,徐青也是命令俞总兵等九边将领坚持住,没有打算进行反击。
因为对草原和辽东进行反击,很容易将大虞朝好不容易积攒的国力消耗掉,即使打赢了也没啥好处。
毕竟都是穷地方。
徐青想得很清楚,只要熬到国力足够的时候,直接铺开铁路,草原、辽东就再不能造成大麻烦,这是釜底抽薪。
为了最终的胜利,需要一定的忍让。
如太极拳的拳理一样,蓄劲若张弓,发劲似射箭。
他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老皇帝缓缓道:“你说的南洋仙稻,果有其物?”
“千真万确,除此之外,海外还有高产的番薯等作物,这些东西一旦引进,即使天灾不断,也不会让国朝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其实徐青说的南洋仙稻是南越的占城稻,如今在闽南地区已经开始推广种植,不过大虞的占城稻种,还是有明显缺陷。
徐青的意思是直接出兵,将稻种和种植技术一起抢回来,在江南开始推广。
这也是发扬中土王朝的优良传统。
其实香料在天下万国中,除了天竺之外,都是稀罕物。
可是现在大虞朝却并不缺香料,原因就在于中原王朝抢了很多香料种子和相关的种植技术回来。
而且大虞朝各类地形和气候都存在,总有地方和香料原产地的气候环境相似,这就给了大虞朝移栽香料的基础。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大都是十分进取开拓的势力。
老皇帝:“灾民的事,不会影响大局吧?”
徐青叹了口气:“如今官军四处征讨,大体是不会出现危害比较大的动乱了。”
即使徐青用盐商转移粮食,可是依旧得先紧着官军,然后才是灾民。
至于直接造反的流民军,兵部的意见都是就地格杀。
徐青的意见是杀人可以,但必须处理好尸体,否则会造成瘟疫。
瘟疫一起,即使没有邪教,也会造成极为可怕的问题。
当初赤壁之战,根据史料,很可能曹军的失利与瘟疫流行脱不开关系。
现在工部的煤炭进行大规模普及,哪怕普通老百姓也买得起一点煤炭,因此徐青提倡在应天府、江宁府进行烧开水。
减少生水的饮用,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除此之外,各地的驿站也兼营茶摊,可以借此降低驿站的负担。
其实驿站也是朝廷重要的支出项目。
一直以来,朝廷有清流建议将驿站砍掉,保留一些功能即可,其他交给民间运营。
徐青深知砍不得,力主不可。
而且他接下来打算将大禅寺麾下的龙门镖局和驿站结合起来,形成邮局的雏形,另外还可以发行邮票。
邮票的名目他都想好了,用道术制作一批绝版,可以卖出高价。
哪怕雄禅再精,徐青这一招,雄禅也挡不住。
因为走镖局的人,都是拿命挣钱的。
如果有机会吃皇粮,这是光宗耀祖的事。
雄禅要是挡着大家进步。
哪怕是武圣,总有百年归西的一日。
人一死,任你人杰天骄,也是一黄土。
雄禅若是不想做大禅寺的罪人,就得支持此事。
徐青和老皇帝商议完之后,便让法月和龙门镖局总镖头黄天虎去弄这件事。
有徐青的手谕,朝廷自然会配合。
徐青也通过这些大事小事,一步步将雄禅拉进自己的体系里。
大和尚这回是想跳下战车都不可能。
说白了,一旦习惯了徐青的操作,大禅寺众僧受益之后。
明面上,雄禅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方丈,可是徐青才是真正的太上皇。
关键是,徐青完全是打着为雄禅好,为大禅寺争取利益的旗号!
…
…
徐青现在是步步为营,虽然落子快,却互不干涉,甚至互相弥补。
他接着便去找孟宇轩。
孟宇轩奉老首辅之命训练靖海卫,如今朝廷水师的力量是越来越强大。
徐青接下来是打算让朝廷水师和东溟帮先配合,先侵略南洋,抢夺仙稻和其他高产作物。
搞定南洋之后,不但好处大增,再对付东夷人,也不会受到两面夹击的风险。
一切计划都在徐青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第270章 侵略南洋
“徐大人,如今靖海卫的水师,已然全部装配上紫雷火炮,战力提升显著。”
孟宇轩,这位当代兵法大家,对火器的洞察与运用,堪称大虞朝的顶尖水平。
论武艺,他或许远不及俞总兵,可在军事领域,个人武力向来不是衡量成就的关键。
当然,像项王那般惊才绝艳之人,自是另当别论。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威震天下;彭城之战,他率三万骑兵大破汉军五十六万,如此辉煌战绩,换作任何一位兵法大家,都难以复制。
不过,军事终究是政治的延续,项王即便勇猛无敌,在政治谋略上,却与那看似怠乎天授的沛公相差甚远,这也注定了他最终的失败结局。
在政治才能方面,沛公刘邦堪称站在了历史长河的巅峰,鲜有人能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