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部正神,天生是要为紫微效力的。
是以,徐青还是能以天魔法,感知到闻仲对自己的忠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闻仲他肯定是要用的。
…
…
朝歌城外,牧野广袤无垠。
十万玄甲军严阵以待,仿若训练有素的黑色潮水,整齐排列。玄甲之上,寒光闪烁,映照着士兵们冷峻的面庞。
青铜战车错落分布于军阵之前。战车上的玄鸟旗猎猎作响,旗面浸透着历代殷王的精血。历经岁月沉淀,在这压抑的战前氛围中,旗帜诡谲地散发出妖异的红光,好似被鲜血点燃,肆意张扬着殷朝昔日的辉煌与此刻的肃杀。
徐青冕服上刺绣的日月星辰、山川龙蟒,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更衬出他的威严。十二旒玉串从冕冠垂下,在熹微晨光的轻抚下,折射出如梦似幻的七彩光晕。可这绚丽的光晕,却无法遮蔽他眼中流转的紫微星芒。那星芒仿若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力量,深邃浩瀚,透着掌控乾坤的磅礴气势。
“大王万寿!”刹那间,三军将士齐声高呼。声浪滚滚,仿若平地炸响的惊雷,震得天地都为之颤抖。这高呼声响彻云霄,惊起栖息在周边的飞鸟,扑棱棱地飞向远方。
在这如雷的呼喊声中,李青徐青的化身,隐匿于祭司队列里。
他清楚地看到,天河宗弟子所化身的玄鸟卫,额间皆有一抹淡淡的水纹。那水纹犹如灵动的溪流,在日光下若隐若现,透着神秘的气息。纯阳宗修士伪装成的祝祭们,袖口处绣着的火云暗记,恰似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危险,仿佛随时都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当徐青的目光如探照灯般缓缓扫过之时,这些精心伪装的人,好似被无形的大手捏住了咽喉。他们身体瞬间紧绷,脊背挺得笔直,心中对徐青这位奇怪的殷王,有种莫名的敬畏。
“太师。”徐青微微侧身,身姿华贵威严。他指尖轻轻叩击车辕,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的声音仿若轻柔的微风,却裹挟着天魔秘力,如丝线般精准地传入闻仲耳中,“你看那支玄鸟卫,可觉有异?”
闻仲,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闻言神色瞬间一凛。额间的第三只眼陡然金光暴涨,恰似一颗骤然亮起的星辰,光芒夺目。在这强大的天眼之力下,世间万物皆无所遁形。
朝中竟然混入这么多外人?
然而,就在他要发作之时,徐青那看似轻柔却蕴含着强大力量的手,稳稳地按住了他的肩膀:“两军阵前,当用奇兵。”徐青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若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
闻仲微微一怔,旋即明白过来。
这些人是大王的人?
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缓缓松开了握住双鞭的手。
战车缓缓驶过点将台。车轮碾压着地面,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仿若战鼓的前奏。
徐青忽然抬手,动作犹如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威严。随着他这一抬手,王驾后方缓缓升起十二座青铜祭坛。
这些祭坛高大而厚重,表面刻满了神秘的符文。岁月的痕迹让符文更显古朴,散发着让人敬畏的气息。每座祭坛上,都捆着多名西岐俘虏。
俘虏们衣衫褴褛,面色如纸般苍白。深陷的眼眶中,双眼充满了无尽的绝望。他们深知,按照大殷与大周延续了数百年的古老规矩,出征前用俘虏祭天,是祈求上苍庇佑、获取胜利的必要仪式。
在他们眼中,自己已然被命运的阴影彻底笼罩,死亡的镰刀随时都会落下。他们瑟缩着身体,在寒风中颤抖,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对未知恐惧的颤栗。
“本王宣布,从此大殷不再有任何活人祭祀的活动。”徐青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若洪钟鸣响,传遍整个牧野战场。
这话一出,仿若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原本庄严肃穆的军队中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整个牧野战场陷入短暂的死寂。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宣告惊得呆立原地。
随后,窃窃私语如潮水般涌起,迅速蔓延开来。朝中的大贵族们,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掌控着大量资源与权力的世家掌权者,纷纷面露惊愕与不满之色。
活人祭祀,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传统,更是一种维护统治秩序、彰显权威的手段,背后牵扯着诸多利益链条。如今徐青在大军出征的关键时刻,突然宣布这样一条法令,无疑是对他们固有权益的巨大冲击。
“这……这如何使得?”一位年迈的贵族,胡须颤抖,忍不住低声嘟囔,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与愤怒。
“大王此举,恐坏了祖宗规矩啊!”另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贵族,眉头紧锁,向身旁的人小声抱怨着。
士兵们也面面相觑,眼神中带着疑惑与迷茫。长久以来,他们早已习惯了出征前的这一血腥仪式,此刻听闻废除,心中既有着对未知的不安,又隐隐生出一丝对仁慈之举的期待。
闻仲更是一脸茫然。
他明明感觉到大王魔气深重,但这种事是一个大魔能干出来的。
国师比干则是一脸激动。
他在贵族中,少有反对活祭的人。
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大王不会支持此事,而且此事阻力极大,故而一直都没有说出来,没想到大王居然和他想法一致。
活人能创造无数价值,哪怕用来当牛马,也是很有作用的。一旦死了,什么价值都没了。
仅从这一点考虑,都不应该继续推行活祭。
徐青口述的旨意,好似言出法随,又如口含天宪,在朝歌大军中惊起无数波澜。
当然,也有许多贵族直接反对。
这动摇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活祭的根本意义是,他们拥有对奴隶的绝对控制权。
无疑,殷王在撼动这一点。
“既然你们反对不用活祭,那好,此次出征就拿你们活祭吧。”
无上天魔主的行事作风,简单粗暴。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在他看来,殷墟时空的这些贵族,也不过是蝼蚁而已。
他做出此举,既有遵从本心,也是对殷墟时空天道的试探。
“太师闻仲。”
“臣在。”
“率领这些玄鸟卫,将他们都拿下。”徐青的目光落在天河、纯阳两宗弟子身上。
他神情冷肃,却似乎洞悉一切。
当然,两宗弟子和此事没有任何利益牵扯,帮助殷王处理内患,迅速出征,也是好事。
一场出征前的大清洗,很快展开。
“清竹,不要害怕。这世界太污秽了,你爹只不过是要洗一洗罢了。”徐青的声音,恰时在目睹残忍血腥之余,还不得不干活的徐清竹心中响起。
第358章 五禽风火扇
在这神秘莫测、游离于太虚宇宙常之外的殷墟时空里,徐青仿佛挣脱了无形的枷锁,得以毫无顾忌地施展天魔法力。
若身处纯阳界,来自太虚宇宙的天道之力,便会像一位严苛的监工,下意识地压制魔的膨胀,同时,徐青还得承受海量红尘魔念的疯狂攻伐。可殷墟时空却大不一样,这里的殷朝战士纯粹得超乎徐青的想象。他们自幼受殷朝传统的熏陶,对殷王的忠诚深入骨髓,正因这份纯粹,面对徐青散发的魔,他们不但没有排斥,反而将其视作强大力量的象征,欣然接纳。
起初,天河、纯阳两宗的弟子在协助镇压贵族时,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毕竟,他们来自不同的修炼体系,秉持着各自的理念与道德标准。但奇妙的“人群效应”悄然发挥作用。
仙,追根溯源也是人,在大势的汹涌裹挟下,即便身为仙门子弟,他们的内心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况且,徐青对那些奴隶主贵族的残酷镇压,与天河、纯阳两宗弟子秉持的道德观不谋而合。四大道宗行事虽霸道,却绝非草菅人命的妖魔邪道。活祭这类行径,四大道宗并非从未有过,可必定是基于充足且正当的理由。
徐青以殷王身份展现出的霸道做派,像一枚深刻的烙印,稳稳地印刻在殷朝战士的心灵深处,且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深刻。战士们本就对殷王怀有忠诚之心,如今徐青的天魔法力更是强化了这份忠诚。他的每一次号令,都如同洪钟鸣响,在战士们心中激起强烈的回响。
大军一番彻底清洗后,顺势将那些贵族在朝歌的残余势力清扫干净,一切进展得异常顺利,仿佛农人挥动锄头除草那般轻松简单。贵族们往日的骄横跋扈在强大的军威面前不堪一击,他们的堡垒和势力范围迅速被攻破,财富被收缴,爪牙被驱散。
…
…
国师比干回过神来,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悚然之意,可奇怪的是,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毕竟,他本就对这些贪婪残暴的贵族奴隶主厌恶至极。这些贵族平日里鱼肉百姓,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甚至不惜以活人祭祀来祈求虚无缥缈的神灵庇佑。
如今,讨厌的人消失得干干净净,虽说过程超乎他的想象,可眼前终于清净,耳根也不再被那些纷争聒噪所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轻松自在之感油然而生。
“乱者,斩之!”殷王那霸道的话语,在众人耳边悠悠响起,带着一种直抵人心、见心明性的独特道韵。天河、纯阳两宗皆以破妄修元神为要旨,弟子们自是能深刻体悟徐青言语中的深远意境。他们仿佛透过这句话,看到了一条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心中对徐青的敬佩又增添了几分。
然而,太师闻仲却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这般行事,虽说结果颇为不错,可未免太过直来直去,少了些圆滑变通,似乎并非正统王者之道。他在心中暗自思忖,王者之术应讲究恩威并施,刚柔相济,如此简单粗暴的镇压,虽然能迅速解决问题,但难免会留下隐患。
徐青似乎看穿了闻仲心中所想,轻声继续说道:“诸位,大道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吾等共勉。”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如同洒向油锅的火星,瞬间将大军的气势推点爆。战士们纷纷振臂高呼,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随后,大军坚定不移地拔营起寨,浩浩荡荡地朝着青龙关进发。
其实抄家贵族,也是徐青谋算的一部分。
因为抄家跟屠城一样,都是激励士气的手段。
这些战士已经分得了贵族们的财产和土地,也被彻底绑死在殷朝变革的战车上。此去攻打大周,犹如秦人东出。
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旦战败,战士们自己也知道,他们获得的那些东西是保不住的,所以不下死力不可能。
唯有利益,才能真正深入地团结人心。
徐青也相信,经过战火的洗礼,他会得到一支出乎意料的班底,比大虞朝的仙朝战士更加无坚不摧,所向披靡。
更重要的是,这群战士对于太虚宇宙也是天外来客,不在太虚天道之中。
…
…
青龙关口,殷周两国的气运在此激烈交锋,仿若两条狰狞巨兽,展开生死搏斗。只见殷朝气运呈现出紫中泛黑之色,犹如一头张牙舞爪、欲吞噬苍生的魔龙,散发着睥睨一切的狂暴气息。这是因为徐青带来的天魔之力与殷朝原本的气运相互交融,使其发生了诡异的变化。
而周朝的气运则化身为金龙,只是此刻颇有些萎靡不振,不过它依旧顽强抵抗,竭尽全力不让殷朝的气运魔龙跨过青龙关,攻入周国境内。周国的气运金龙虽显疲态,但每一次的挣扎都带着坚韧与不屈,体现着周人的顽强意志。
双方在青龙关陷入了激烈的拉锯战,战况胶着,难解难分。在周朝阵营之中,一把巨大无比的芭蕉扇耸立其间,仅仅轻轻煽动,便是一条条恐怖至极的火龙呼啸而出,所到之处,尽显毁天灭地之威。这把芭蕉扇扇出的火焰温度极高,所过之处,空气被瞬间点燃,地面被灼烧出深深的沟壑,草木化为灰烬,岩石熔为岩浆。
殷朝战士只要稍稍靠近,便会被这威力惊人的火焰芭蕉扇阻隔,难以寸进。而且,这火扇煽动之时,滚滚烟云随之席天卷地而来,令殷朝一方陷入了苦不堪言的困境。
那烟云带着刺鼻的气味,吸入后让人头晕目眩,战斗力大打折扣。
可以说,实际交战的情形,与两国气运之争的表象完全相反。
殷朝前军大营的主帅闻仲,此时已然知晓天河、纯阳两宗弟子的真实身份,明白他们乃是来自天外的仙人,特意前来助力大殷讨伐周国。
闻仲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对方的火焰异宝神妙无方,实在是难以应对,不知诸位仙长可有良策?”
纯阳道宗的赵靖微微思索后开口:“五行之中,水能克火。天河道宗的道友擅长水法,或许有办法应对这火焰法宝。”
这火焰芭蕉扇的威力实在是太过霸道,一旦煽风点火,其所引发的恐怖火势,根本不是他们所能轻易抗衡的。准确来讲,这火焰芭蕉扇仿佛凝练了一条完整的火行大道于其中,除非找到与之相克的法宝,否则,即便大罗、太乙亲临,面对这等威力,也将无计可施。
天河道宗的崇山神色凝重,缓缓说道:“这火焰芭蕉扇乃是太上道宗的宝物五禽风火扇,其中所发之火乃是先天神火,除非有先天玄水旗所蕴含的玄水,否则,绝不可能将其熄灭。但即便我等手中持有先天玄水旗,想要克制这扇子,依旧困难重重。”
“为何如此?”
“这扇子一旦发动,便会伴有三昧神风呼啸而来,即便有先天玄水旗,可人家风助火势,仅凭先天玄水旗,自然无法熄灭这熊熊烈火。”
“所以,得先设法定住这三昧神风,才能用玄水旗灭掉三昧真火?”
“前提是有玄水旗。”崇山补充道。
闻仲闻言,毫不犹豫地丢出一面旗帜,朗声道:“玄水旗在这,咱们现在就来商讨如何应对三昧神风之事。”
崇山见到玄水旗的瞬间,神色大变,随即发出疑问。
闻仲简单解释道:“这是大王所赐,还请仙长继续出谋划策。”
崇山盯着玄水旗,缓缓说道:“既然有了玄水旗,那么,只要破解了三昧神风,便可以用玄水旗暂时镇压住五禽风火扇。至于如何破解三昧神风,还需要一副特殊的药引,用以炼制专门的定风丹。”
闻仲连忙问道:“我大殷地大物博,奇珍异宝数不胜数,仙长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
崇山微微苦笑,说道:“其他所需之物,我这都有,唯独这药引,只能由你们来提供。”
“究竟是何物?”闻仲追问道。
崇山看了闻仲一眼,语气沉重地说道:“七窍玲珑心的心血。”他说出这句话时,心中也有些忐忑,毕竟七窍玲珑心乃是极为罕见之物,而拥有者正是国师比干。
“什么?”闻仲闻言,不禁猛地一拍桌案。
崇山接着说道:“贫道所言句句属实,确实需要七窍玲珑心作为药引。那三昧神风,最为厉害之处,便是能够吹散修炼者的魂魄,唯有七窍玲珑心的心血,方能抵抗三昧神风的灭神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