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竟然是一种共识。
如果大部分人觉得有不公的现象,这种现象就会被“无常”消灭。
问题是,天道不以多而论少,不以少而论多。
百姓往往有纯粹的善,也有纯粹的恶。
在这座鬼城,也一样。
所以渐渐地,无常城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绝不能有不同意见。
因此明明是一座类似阳间城池的无常城,什么都没有,却透着一股死气。
哪怕徐青身上的元神气息与其他鬼大不相同,格外显眼。
这些鬼瞧见了,也没有任何意外和惊讶,都是自顾自做自己的事。
因为与旁鬼互动,总是免不了摩擦的。
正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鬼的地方也一样。
有江湖,便有争斗。
有争斗,便有不公。
打赢了可能被消灭,打输了,可能被打死。
鬼……
也是会死的。
这种死,在鬼的认知里,是彻底的死亡,连来世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所有鬼魂都感谢有阴曹地府的存在,没有阴曹地府,鬼魂很快会消散掉,什么意识都没有。
徐青在无常城转悠了一圈。
这个地方,要说好,那也确实好,但给徐青的感觉就是不得劲。
甚至是真正意义的死城。
因为所有鬼都活成了提线木偶一样的存在。
他们不敢犯错,不敢做出格的举动,甚至排斥和别的鬼互动,完全像是行尸走肉一样。
当然,也不至于这么惨。
至少他们还是有其他可以消遣的方式,前提是不会和其他鬼接触。
所以徐青想接触一个鬼,都会被人家嫌弃,甚至露出本能的恐惧。
徐青对无常城的了解,更多是来自各种各样的书籍。
不错,这里的书籍很多,还记录了无常城的许多事。
所以徐青也知道,无常城不是一开始这样的,而是慢慢变成现在这样。
从最开始的热闹,到中期的鬼鬼互害,再到如今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这简直是道德经的理想世界。
可是,太不得劲了!
要是有网络还好,至少可以和人激情互喷。
好吧,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
管天管地管空气,那是印度教的老传统了!
徐青也从无常城的书籍得到一个信息,许多鬼曾经离开过无常城,有的没有回来,有的回来了。
无一例外,回来的鬼,没有再想出去的。
除此之外,无常城还有转生池。
这是进入轮回的快速通道。
但进入转生池之后,会失去今生的记忆,等于彻彻底底的重生。
这究竟算不算一种死亡,还不好说。
而且出去之后,阳间难道就比现在的无常城好么?
那得赌运气,不转世成牛马才行。
大家都清楚,这世间是牛马多而主人少。
阴世无常城的鬼和阳世的牛马,谁日子更好?
反正只要当过牛马的都知道,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在无常城不说有多快乐,至少不用被人按着头吃苦嘛!
所以明明无常城死气沉沉,可许多鬼还是不愿意离开。
当然,无常城也不是那么容易进来的。
生前大奸大恶的鬼要进来,要先走一段路,这段路是三途苦的集中体现,能走过来的,运气好拜个仙门,都能成仙了。
有这份意志力,干啥事不成,没必要来无常城。
不过,徐青觉得大奸大恶之辈,哪怕去阴曹地府正常的枉死城,那也是混得开的。
阴间的世道和阳间的世道没啥区别。
恶人确实容易混的更好。
当然,恶人也是喜欢好人的。
这也不妨碍,恶人眼里,谁都是坏人。
徐青在无常城闲逛时,想到一个问题。
即使他建立一个善恶有报,乾坤无私的天庭,那就一定能比无常城做得更好吗?
天庭和朝廷,能有本质区别吗?
只要是执行公权力的存在有私心,再完美的制度,也谈不上公平。
一时间,徐青甚至有些心灰意冷。
那他这个天庭到底有必要成立吗?
毫无疑问,无常城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最好,也不过如此了。
而且无常城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才有进入的条件限制。
即使如此,这里的鬼,也不是真正的快乐。
因为它们有自己的欲望,却受限于无常城的形式,没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事实证明,物质的快乐是有限度的,作为万物生灵,哪怕是鬼魂,对于压迫别人,也是乐此不疲的。
它们只是不想自己成为被压迫者。
哪怕是人间的一个普通家庭,也像微缩版的现实社会,充斥着服从性的测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不是儒家提出之后才有的,本质还是对人间秩序的真实总结。
这种思想,何尝不也是一种共识。
只是秩序崩塌之后,需要另一种思想来代替。
毕竟原先的路走不通了嘛。
人都是不喜欢重蹈覆辙的。
但人类的历史,总是在不停地重蹈覆辙。
所以错在哪里?
错在本不该有天地,本不该有万物生灵?
徐青突然意识到,他被无常城困住了。
这里,仿佛已经是最接近理想世界的世界,却还是不够好,不够让人满意。
徐青甚至忘记了自己来地府的初衷。
他甚至不打算走出无常城。
因为走得出无常城,走不出人间道,走不出这个真实又痛苦的世道。
在少室山时,他以为自己悟道了。
至于现在,他深深明白,自己远远没有悟道。
徐青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他却没有注意到。
在无常城最高的一座酒楼,正有一道视线,注意着他。
视线的主人,竟然是一条细黑的神犬。
它的视线很快从徐青身上撇开,然后望向天空,一轮红月,缓缓升起。细黑神犬的眼神,变得狂躁不安起来。
第392章 神犬
红月如血,悬挂在无常城上空,猩红的光晕如同凝固的血渍,将整座城池浸染得妖异非常。
浓稠的血色光芒里,仿佛有无数冤魂在翻涌挣扎,空气中弥漫着铁锈般的腥甜气息,令人不寒而栗。
徐青缓缓抬起头,深邃的眼眸凝视着这轮诡异的红月,寒星般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警惕。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周身灵识如蛛丝般向四周弥漫散开,却惊异地发现,周遭飘荡的鬼魂竟都静止不动,宛如被无形的力量定格在血色天幕之下,空洞的眼窝里闪烁着幽绿的光,显得格外阴森可怖。
就在这时,“当!”一声悠远而空灵的钟声突然荡起,宛如一柄重锤,狠狠敲击在徐青的心弦上。
这钟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仿佛曾在徐青的记忆深处回荡,陌生的是其中蕴含的沧桑与神秘,让人捉摸不透。
钟声余韵未散,惊人的变化已然发生那些被定住的鬼魂如同被注入了生命的木偶,瞬间“活”了过来。
只见它们形态各异,有的衣衫褴褛,伤口处还在不断渗出幽蓝的鬼火;有的华服锦绣,却面色惨白如纸,嘴角挂着诡异的笑容。它们或是激烈争吵,唾沫横飞,鬼爪在空中胡乱挥舞;或是相互搀扶,眼神中流露出难得的温情。喧嚣声、咒骂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若是忽略这些都是鬼魂以及它们身上的异常现象,此刻的无常城竟与人间的闹市别无二致。
徐青眉头微皱,眼神中满是惊讶,低声自语道:“红月和钟声居然让无常城的鬼魂回到了它们刚进入无常城时的状态么?”
他心中对“无常”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无常城,果真是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变化,毫无道理可言。
相比起先前的死气沉沉,眼前的热闹喧嚣反而更让他感到脊背发凉,一种难以名状的诡异感在心底蔓延开来。
忽然,徐青心中一动,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牵引着,他朝着城中的一角走去。穿过几条狭窄昏暗的街道,一座巍峨的酒楼出现在眼前。
奇怪的是,徐青明明先前在城里闲逛时经过此处,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这座酒楼的存在。它就像是隐匿在无形的面纱之后,直到此刻才显露出真容。
徐青眼神一凛,心中暗自惊叹:“好厉害的手段,居然能瞒过我的感知!”
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洒然踏入酒楼之中。
酒楼内光线昏暗,摇曳的烛火散发着幽绿的光芒,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影影绰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特的气息,混合着陈酒的醇香、妖魔身上的腥臊,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