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171节

  单独的教室内,三位男生看到徐源当即礼貌性问候了一声。

  对此徐源则摆手道:“你们喊我学长就行。”

  接下来的时间,徐源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题,让他们尝试解答。

  因为题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刚好判断出他们的弱项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结果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反倒是那位高一的男生解题思路最为清晰。

  能看出在数学上是有一定天赋的。也怪不得刚上高一,便有信心报名参加数学竞赛。

  在自己的母校遇到一位数学天赋不错的学生,徐源心里也是比较高兴的。

  在接下来的指导中并没有藏私。

  基本详细给他们指出了不足,以及适合他们训练自己逻辑思维等数学能力方法,使得他们能在后面的时间里快速提升自己。

  另外最后离开的时候,徐源还特意留下了自己的企鹅号。

  表示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在企鹅号上请教。

  “你感觉这三个人实力怎么样,有没有希望冲进国家集训队?”

  教室外面王清韬等到徐源出来,陪着徐源边往楼下走边询问起情况。

  “李栋是他们三个里面天赋最好的,进入省队后再集中培训提升,能获得国家集训队名额的机会很大。”

  “另外两人省队应该有希望。”

  徐源面对王清韬的询问自然是实话实说,而他口中的李栋也正是那个高一的男生。

  话音刚落他想到什么又补充道:“不过明年高二他还可以继续参加,到时候水平应该会更高些。”

  王清韬显然也比较中意李栋,闻言当即笑呵呵讲起李栋的情况。

  “李栋这小子数学确实不错,另外考试也和你一样都是满分。”

  ……

  事情进行到这里,徐源自然不好过多耽搁,没吃晚饭便坐校长的车回了徐寨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源一家人也没有在家里停留太长的时间。

  这次回来主要是因为徐源获奖,想着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加上店铺那边也不能长时间关门,姐姐徐莹更是跟学校请的假,于是后天一家人便回了省城庐阳。

  期间徐源想着提前给父母打下预防针,便简单讲了下陈雨然的事情。

  梁艳丽女士一听自己儿子有了女朋友,并且还是箐华的研究生,脸上顿时便浮现出兴奋喜色,恨不得马上让儿子把人领家来。

  到后面更是准备再往燕京跑一趟,顺便见见这位徐家的未来媳妇。

  徐源早就猜到会是这种情况,耐心劝说了半天并表示过年就把人带回来,这才算打消了梁艳丽女士要去燕京的念头。

  不过说归这么说,梁艳丽女士还是比较庆幸自己没听亲戚的给徐源介绍对象。

  要不然这高材生儿媳妇要是飞了,当真后悔都找不到地方。

  倒是徐建国很沉得住气,中间还时不时向梁艳丽女士投去目光。

  像是再说你看我之前没讲错吧,咱儿子根本用不着瞎操心。

  而最让徐源头疼的反倒是姐姐徐莹,八卦起来问的问题可谓是一个比一个狠。

  但他知道姐姐徐莹在学校里有个男同学,心里对她有意思,并且前世两人最后结了婚还挺幸福恩爱。

  果然在他提起这件事后,姐姐徐莹顿时便败下阵来不再多说。

  回到省城庐阳,徐源便和他们分开直接去了车站。

  再次回到校园内。

  徐源的生活也随即变得规律起来。

  基本都在撰写关于微分几何奇异性证明的博士毕业论文。

  说起来这还是他和寝室里,李振亚王海涛刘洋他们共同撰写毕业论文。

  倒是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虽然他们的是本科毕业论文,他的是博士论文。

  李振亚刘洋他们三人在他回来后,很快便正式确定了论文选题不假,但进度推进起来却异常的缓慢。

  徐源又不能替他们写论文,也只能从旁提供些修改意见。

  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因为本就进行了报告,相当于是在一小时报告内容上,进行更为详细的论证证明,因此撰写起来非常快。

  从某方面来讲,就和堆着脑海里的答案照抄没有什么区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转眼距离国际数学家大会已经过去一个多月。

  徐源获得高斯奖的新闻热度,却因为数学竞赛联赛使得他又被某些媒体重新提出来报道。

  为此还时不时有记者给学校打来电话,想要申请对他进行采访。

  这点也让徐源庆幸,幸好没有把个人手机号给泄露出去。

  否则真要是被接连打扰,恐怕就只能换号了。

  学校方面自然是完全尊重他的意见,把这些采访全部给推掉拒绝。

  尤其特别禁止无预约人员进学院采访,影响学生们的正常学习。

  主要徐源刚从海外回来时,就已经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这是为了国内数学界自然无可厚非,但过去这么久还要采访就不合适了。

  毕竟他在学校里还有那么多事要做,可没时间每天去配合那些媒体。

  而伴随微分几何奇异性论文的完成,他也算是顺利拿到了自己的理学博士学位证书。

  至于工程力学那边,因为帮助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月球探测卫星项目,目前同样是在攻读工学博士。

  这两方面并不存在影响。

  之后的两三个月,徐源则继续潜心研究数学,让自己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数学分支知识。

  如此在面对难题时,大脑才能自动筛选出能够用于解题的方法。

  也更容易碰撞出灵感。

  除了去丘诚桐教授那里讨论数学,便是和李振亚王海涛刘洋他们三个人泡在图书馆。

  陈雨然因为刚读研究生,经常参加小组课题,反倒空闲时间不那么多。

  

  时间就像是一头野驴,跑起来不停。

  过完元旦标志着又进入新的一年,距离春节也不再剩下多久。

  2007年1月12日,周五,箐华数学科学院。

  上午徐源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目光集中在电脑屏幕中的邮件上。

  随着他在数学界的名气日益增加,愿意找他讨论数学的海外教授也是越来越多,并且从他获得高斯奖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丝毫不夸张的讲,几乎每天都有新邮件过来。

  所以每隔几天他都会专门抽时间回复,解答邮件中提出的问题。

  这样做也相当于是和别人的思路进行碰撞,往往更容易诞生出灵感。

  甚至前几天连数学年刊主编霍尔特,都给他发来了篇数论领域的论文,希望他能够帮忙进行验证。

  “总算全部回复完了。”

  这时徐源打出最后一个字符,双手离开键盘伸了个懒腰自顾自低喃。

  刚要准备起身给自己倒杯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由于徐源工作时都会让自己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自然不太喜欢被人打扰。

  因此在办公室时他都把门反锁,也算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

  身边其他人倒也习惯了。

  于是看到有人来找,他连忙朝门口走过去,在里面打开了房门。

  然后便看到两个熟悉身影出现在视野中。

  “唐教授。”

  “主任。”

  下意识打了声招呼,他才注意到廖方义手中还拿了份文件。

  “怎么不邀请我们进去吗?”唐时宏看着徐源笑呵呵来了句玩笑。

  闻言徐源顿时反应过来,连忙邀请道:“快请进。”

  待廖方义和唐时宏坐到沙发上时,他又倒了两杯水递给两人。

  如今徐源虽然还没参加毕业典礼正式聘请,但廖方义和唐时宏已经不把他当做学生,而是学院里面同级别的同事。

  尽管徐源的年龄在那里,有时难免会感觉别扭,正因如此现在才好适应。

  徐源也在旁边坐下后,自然知道这两人突然过来肯定是有事情,因此他倒也没有迟疑什么,索性主动向他们两人询问起来。

  “主任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他话音刚落还没等廖方义开口回答,旁边的唐时宏突然笑着说了两个字。

  “好事。”

  廖方义紧接着讲:“你先看看这个吧。”

  说完便把面前的那份文件向徐源递了过去。

  徐源疑惑归疑惑,但还是伸手拿起文件,垂下视线查看上面的内容。

  伴随标题映入眼球,下意识念出声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对于杰青他自然不陌生,作为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的特殊项目,在1994年正式批准之初,其宗旨便是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

  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申请者需要未满四十五周岁,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基础研究经历。

  以他现在的情况自然是有资格申请的。

  而一旦杰青项目通过审核,便能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百万基金扶持。

  更重要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杰青还相当于是院士的前站。

  能获得杰青并出色完成项目,可以说是初步具备了入选院士的潜力。

  正当徐源思考着这些时,廖方义笑着说道:“杰青项目对你眼下而言正合适,当然究竟要不要报名申请你自己做决定,不过我和老唐肯定都是希望你申请的。”讲到最后还不忘补充了句。

  “你的数学天赋很强,加上又这么年轻,将来评选院士的机会很大。”唐时宏接过话茬还是多说了句。

  他和廖方义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想进入科学院基本上没有啥希望。

首节上一节17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