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皮润民的启发下,果兴阿发现八旗制度还有点用,这种军政一体的制度,特别适合用来管理偏远落后的农村,而且还能够解决果兴阿一直想提出的国籍和公民权问题。只有人民有了公民权,知道自己是哪国人,才能培养起人民的爱国情操,也便于各类行政管理。但是果兴阿现在抛出国籍和公民的概念,根本没人听得懂,又因为和朝廷的微妙关系,操作起来困哪非常的大。所以果兴阿决定授予他统治区内的所有人旗籍,用旗籍来代替国籍这个名称,实际意义却是差不多。而且因为八旗原本是军事组织,在调配和管理方面,也方便了许多。
在这个思路下,果兴阿推出了他的农村政策,即以村为单位,实行生产大队制度,并以派驻的士兵为生产大队长。生产大队是生产、行政组织,平时在大队长的带领下,从事生产劳动,并完成政府指派的徭役任务。同时生产大队也是一个军事组织,一旦遇有战事,便立即以队长为指挥官,成为民兵排,直接参与战斗。这套政策,具备极高的可行性,因为原来的八旗制度大体是这样。关外的居民都非常熟悉这一套东西,不会有什么抵触情绪,对百姓来说,只是换了一个领导人而已。制度虽然类似,但是思想却完全不同。
对于即将大规模到来的关内移民,果兴阿也要把他们纳入到这个体系之,所有的移民都会被打散分配到这些原有的村子里,按照成为这个庞大集体的一份子。当然果兴阿也不是要把所有人都送到农村去种地,他是按学问分的。新到达的移民,认字的一律进城,接受速成教育后,他们可以成为工人,甚至进一步深造,成为更优秀的人才。只有不认字的人,才会被分配去农村,在种地和交人种地的同时,由生产队长教他们认字。至于最后他们会成为什么人,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看他们自己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果兴阿的人间天堂计划
想把广大的农村搞起来,可不是把所有人都变成旗丁,然后在把拨什库改叫大队长可以的。 精选山东老农出来帮扶带教虽然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先进的农具和适合的作物。
前世是东北人的果兴阿,第一个想到的是种大米,东北大米最好吃嘛!不过很快被多少懂点农务的皮润民给否了,东北目前的环境很少有地方适合种大米。即便是种,也够果兴阿和高层们吃的,全民吃大米基本是不可能。因为种大米得是水田北满州虽然大江大河不少,但是水田地却只有临江的那么一点点,大部分都是旱田。而且临江的那点水田也不安全,有事没事发个大水,产量很成问题。果兴阿回忆了一下自己走过的地方与前世家乡的不同,也认同了皮润民的说法。果兴阿前世的东北,不说每个镇都有水库也差不多,水利设施是极其发达的,现在的东北却只有荒地。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水利设施,可不是一年半载能搞出来的,所以果兴阿只能暂时放弃了大面积种植水稻的打算。
出身直隶的几个谋士提议种小麦,他们觉得东北的情况和直隶差别不大,小麦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果兴阿固执的拒绝了,果兴阿也说不出个原因来,但是他前世的记忆里,东北几乎不产小麦,所以还是不种的好。大米和小麦都刨除了,剩下的选项简单了,玉米、土豆、地瓜、大豆,这些东西东北绝对种的了,而且会非常的高产。果兴阿前世的初种过地瓜,一个都有足球那么大,发家致富还有困难,起码种这些东西,能解决北满州政府的粮食问题。果兴阿还没忘了经济作物,水果方面,北满州的土地除了热带水果都没问题,但果兴阿有更高的要求,经济作物必须是卖给外国人还能赚钱的。已经从陈三河那里获许了大量红利的幕僚们,还以为果兴阿说的是罂粟,差点气死果兴阿。因为经济和制药有需要,罂粟的确还得种,但是大规模的种这鬼东西,果兴阿还是很心虚的,他所说的经济作物是烟叶。关东台片可是正经的贡品,品质相当的高,果兴阿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好东西,当然要鼓励大规模种植。他自己是个烟鬼,自然对烟草有感情,。
确定了种植的品种之后,除了在关内搜购良种,果兴阿还目光放到了国际。世界各国多少都已经培育出了一些高产作物,有先进的地方要学习嘛!除了还在营建的营口港,果兴阿决定把大连港也建起来,旅顺是军港必须封闭,大连还是可以利用起来的,现在他自己说了算,大连随时都可以成为通商口岸。不过这些都还是设想,马要买东西,还得去海、广州、天津这样的大码头。
商谈妥当了种子问题,农具的升级也势在必行,果兴阿印象的联合收割机眼下是搞不出来,但是畜力的各类农具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原兵工厂体系的炼钢、化学、水泥、精密加工、锻造等分厂,全部要分离出来,今后他们除了供给兵工厂的高精尖产品外,也会分出一部分精力投入到民用生产,产品的品质虽然不如军用品,但是应付农业生产还是绰绰有余的。化工厂还可以生产化肥和农药,虽然不是啥好东西,但是吃饭的问题肯定要摆在绝对健康绿色的前面。
果兴阿还知道一些小型的人力机器,如手持式播种机、手推式播种施肥机,都是一些在果兴阿入狱之前才普及的小农具。别看它们小,可都非常的实用,虽然是新发明,但是技术含量并不高。果兴阿也不太懂这东西的是怎么做的,但是知道大概的形状和工作原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研究两月也肯定搞得出来。
一切关于农业的问题阶段性解决了之后,果兴阿开始规划他的政府。果兴阿以大将军的身份成为自治领元首,是肯定的,他退位乱套了。但制度则几乎是没有制度,因为果兴阿的脑子有点乱,现在提什么主义制度还有点早。废除所有世家特权之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北满州境内也没有什么关卡厘金,大家只要不造反干什么都随便,所以也不需要特意申明什么制度了。而且现在他提出社会制度这个问题,也根本没人听得明白,所以大伙儿凑合着往前走,遇到了问题再说。
当然关于没有制度这一说,也是果兴阿自己的想法,其实北满州境内,还是存在着某些制度的。城里的确和果兴阿想的差不多,大家都是平等的,想干什么都随便,但是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有钱人,相当于一个保护私有制,鼓励私营经济的体制。而广大的农村,因为依旧保留了大量的八旗制度残余,所以是一种很怪的集体所有制。所有人都穷的叮当三响,自然都是无产者,而他们耕种的土地却可以产出大量的产品,不过这些产品确又在名义属于果兴阿所有,他们只是果兴阿的佃户而已。当然果兴阿除了收取一定的税赋做为租金,农产品还是归这个村子所有的,但是因为土地是果兴阿的,这些东西最后怎么分,还是个问题。不过像果兴阿想的,起码现在还没东西,所以也没有问题,等遇到问题的时候再说。
政治简单了,果兴阿决定成立责任内阁,他自己除了军队和大政方向的事,是什么也不准备再管了。至于内阁总理大臣的人选,果兴阿迟疑了很久,皮润民和邹德归都不错,而且私人感情他更偏向邹德归。但是皮润民在几次大方向的决断,都邹德归表现的要好,处事的风格也邹德归要硬朗许多,所以最后果兴阿还是选择了皮润民。作为对邹德归的补偿,果兴阿没有设置外交大臣,而是设置了国务卿,并把这个职位交给了邹德归。这个安排,等于把政府的大政交给了皮润民,而邹德归也有很大的话语权,毕竟国务卿和总理大臣的权限有很多的重叠,内政、外交、经济、民生,邹德归都管得到。
果兴阿的内阁共设立了工业部、教育部、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医疗卫生部、审计署等十三个部门。果兴阿有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权分立的想法,所以监察部、教育部和司法部、审计署的四位部长有越过皮润民和邹德归,单独向果兴阿汇报工作的特权。因为邹德归担任的国务卿是负责外交的主官,军务由果兴阿亲自掌管,所以并没有设立外交部和国防部。除了监察部、教育部和司法部、审计署的四位部长由果兴阿直接任命,其他的各部长,均由皮润民和邹德归商议,自行拟定后报果兴阿签字。
至于六个省的封疆大吏和各级官员,则没人了,果兴阿这些谋士,勉强能把内阁的人数凑齐不错了。果兴阿则想了应付的办法,在官员还没有到位的时候,暂时执行军管,官员到位之后再移交政权。果兴阿民选官员的办法,已经被无数次的否定了,所以果兴阿也没提。这次果兴阿研究了个新办法,各省暂行军管三年,在这三年的过渡期里,在北满州全境推选新式教育,三年之后考试,谁考了谁当。虽然还是科考的路数,但是不考八股了,全面改行公务员考试的套路,行测和申论混着考,最后还有内阁官员的亲自面试。
大体的格局确立之后,果兴阿开始规划总体发张方向,第一是提高广大农村人民生活水平,那三个容留俄军的旗丁给他留下的阴影太深了。果兴阿要把大笔的资金投入到农业,兴建覆盖整个北满州地区的水利灌溉络,早日恢复东北大米甲天下的盛况,同时倾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根本,所以果兴阿也要一样一样来。第一点衣服这方面,果兴阿要鼓励城里的八旗老爷们投资棉纺和成衣制造产业,使衣服这件生活必需品,变得价格低廉,让农民在夏天可以脱掉棉袍子。第二点是食,果兴阿要在各乡镇都由政府出资,兴办养殖场,大力养殖猪、牛、羊、鸡、鸭等肉食,并在每个村都预留出菜地,保证农民都能有丰富的饮食,不至于再是一副营养不良的状态,而且还可以供给城镇。第三点是住,果兴阿最见不得的是窝棚,所以农民的住宿条件必须改善。他决定由政府出资,为所有的农民,兴建砖瓦房。不但可以让农民有宽敞明亮的房子住,还可以刺激从兵工厂分离出的水泥等工厂的发展,为将来大规模的基建夯实工业基础。
除此之外,果兴阿还要大力向重工业投入,利用自己金手指不均衡发展的同时,还要趁着欧洲列强没有技术封锁意识,把他们的工业成果都搬到满洲来,争取在五年之内把满洲建设成一个不输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国。
同时果兴阿非常的重视教育,他要求内阁在三年之内完成足够数量教职人员的培训,五年之内各地的学校必须全部准备完毕。先期由各地派遣的士兵完成基层扫盲教育,选拔出优秀人才进行重点的指向性专科新式教育培养,后续必须在三年内完成教育体系的搭建。长春和哈尔滨设立两所大学,各省必须设立两千人以规模的专科培训学校,各县需设立高,各镇需设立初,每个村都必须有自己的小学。高、初、小学的教材由果兴阿亲自编订,大学由果兴阿亲自任教。除扫盲班外,其余所有学校的学杂费由政府负担,并按月向学生发放津贴。
然后是交通,这不只是农民的行,也是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必备项目。果兴阿差点把自己弄成脑出血,终于回忆出了东北的铁路,而且经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同时又按照北满州现有的道路,设计出了北满州的公路。在果兴阿的设计里,北满州所有的县城都要通铁路,沿途的主要镇甸也要设立车站,无论是谁在什么地方,都能在方圆一百里内找到车站。同时对于现有的道路一律进行扩建整修,把各种土路升级为柏油公路,省级干线宽度不能低于十米,市级辅路不能低于八米,县乡道路不能低于六米,村道不用沥青,也得是平整的山皮路面。这么大的工程,果兴阿给出的时间是五年。
其实这是一种浪费行为,为了跑个马车,根本不至于搞这么大。但是果兴阿是个有梦想的人,他觉得十五年之内肯定能搞出汽车来,而且也是为了刺激化工产业。搞点化肥,生产点农药,虽然也能刺激化工也发展,但是沥青毕竟不同。沥青有天然的,但主要还是从原油里面提炼的,果兴阿总想早点接触石油,所以把沥青给搞了出来。现在还没内燃机,世界石油的价格非常便宜,果兴阿也可以借机,以建筑的名义搞点石油囤积起来,世界各国肯定都不会怀疑他,最多觉得他是个基建疯子。而果兴阿刚好知道生产沥青的方法,是蒸馏,剩下的残渣是沥青,蒸出来的液体则是汽油、煤油、柴油,原油储备四个字一直回荡在果兴阿的脑海里。
听完了果兴阿的宏大构想,新政府的高官们全都傻了,果兴阿这是要变洪秀全,搞人间天国吗?不过仔细想一想,果兴阿提出的要求,按照目前北满州政府是实力,还真有可能做得到,不过时间可能会拖延一些而已。皮润民、邹德归、郑峰也没想出有什么异样,差点要全票通过果兴阿的决议的时候,数学天才玄素宁站了出来,一盆冷水差点激死果兴阿。
第三百九十四章 农民撑起了这个国家
果兴阿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也知道自己这么搞,步子迈得太大了,容易扯着蛋,但是他不得不这么干。 穿越之后果兴阿经历了许多事,他渐渐感觉到了一种叫做气数的东西,虽然他自己也觉得很扯,但是这股无形的力量好像真的存在于他的身边。
大清的建立是一个典型的范例,满清王朝从各种角度分析,都不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连大清的统治者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够坐稳原,到了雍正的时候,还时不时遇到难题准备退回关外。但是它偏偏坐稳了天下,而且打破了胡运无百年的魔咒,整个满洲民族都和华夏融合在了一起。从明朝灭亡,大顺的政权更迭,到南明的苦苦挣扎,吴三桂的举兵反清,间出过许多非常巧合的事情,任何一个地方能够按照正常的模式发展,大清都得身死族灭。可是这些离的巧合,偏偏全都发生了,大清的运气在开国的前一百年几乎好到了极点。果兴阿和皮润民聊过许多次,根本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是运气好而已。
果兴阿穿越过来的这几年,大清似乎是开始偿还透支的人品了,各种稀古怪的倒霉事接二连三的发生,许多必胜之战都会出现一些特别神的问题,然后一败涂地。洪秀全在起事前不久曾经被官府给抓了起来,但是又稀里糊涂的给放了。林则徐赴任两广的时候,拜帝会已经准备卷堂大散,但是林则徐却刚好病死在了路。耗掉了大清近半元气的太平天国运动,曾经有无数次可能被扼杀在萌芽,但却因为种种巧合还是发生了。
果兴阿也亲身感受到过这种神秘的力量,僧格林沁莫名其妙的放弃北塘,八里桥大战的时候精神失常的胜保,好像老天爷要玩死大清一样。如果不是果兴阿干扰,奕欣可能因为老毛子的虚言恫吓,把外东北划给了沙俄。可是果兴阿亲赴北疆,也仅仅是保住了海参崴等一部分疆土,黑龙江以北的大片疆域还是被毛熊咬在了嘴里。沙俄在东北的实力,远没有英法联军强大,但是果兴阿是拿他们没办法。虽然实际原因是因为国工业基础薄弱,东北大地荒芜,但是果兴阿还是觉得冥冥之有些怪的力量在干预,有些事是注定要发生,人力能够扭转却不可避免。
穿越者果兴阿还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如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如甲午战争。国的洋务运动失败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许多以成败论英雄的人,总结认为日本国的改革彻底,有着全民族支持等种种原因。但是果兴阿不这么看,这是个对照的事,如果当时是国打赢了,把这些理由反过来也依旧成立。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果,一点也不日本人的少,但是稀里糊涂的败了。甲午战争也是输的莫名其妙,其的确有一些体制的原因,但是武器性能优于日本的大清陆军,先后有多位沙场宿将发挥严重时常。平壤狂奔五百里的叶志超,早年可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悍将,能够出头也是刀头舔血一点点杀出来的,到了朝鲜莫名其妙的跑了。有人说他是年事已高贪图享乐,但是弃军而逃怎么会有好下场,他逃回来也被判了个斩监侯,何苦来哉啊!至于他逃跑的真实原因,根本没有人知道,变成平头老百姓失去一切的叶志超本人也从来没有再提过。再打一个月,日本政府得破产,结果叫嚣要迁都抗战的大清却突然求和,白白让小鬼子得了天大的便宜。
日一战过后,大清更是进入了作死的快车道。年轻的光绪帝信了几个书生的胡话,要围园杀后,搞得朝野乌烟瘴气。缔造了同光兴的老太后突然精神失常,一口气对十一国宣战,逃到西安之后更是满嘴胡话。一直不肯全面西化的大清,在亡国前的最后努力,居然是全盘西化搞分省选举,结果不止搞得自己亡了国,还把国拖入了连年的军阀混战。这一切的一切,果兴阿都想不出合理的解释,只能归结为国人常说的那句话,气数已尽。似乎领跑了世界千年的国,必须在这个新时代吃些大亏,把阴晴圆缺的规律补齐。
果兴阿现在要做的事,是扭转华民族陷入无限苦难的危局,也是逆天行事。虽然果兴阿自信人定胜天,但是对于未知的神秘力量,他还是心怀畏惧。他自己也被这种神秘力量干扰过,第二次八里桥会战,锁定胜局之前,果兴阿突然病倒,差点死在亦庄。圆明园会战的时候,也是眼看能聚歼英军,却突然被老百姓搅了局。果兴阿也不知道,下次他站在历史的拐点的时候,会不会再发生一些怪的事情。
正是出于对这种未知力量的畏惧,果兴阿才规划了这样一条几乎不可能的快速发展计划。他要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产业进步,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保人民对他的绝对支持。他要全力发展重工业和交通基础,保证自己的军队拥有强悍的实力,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具有绝对的优势,即便被某些意外干扰,也能够取得胜利。他大力发展教育,不但是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也是为失败做准备。如果真的失去了天的眷顾,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失败,他也要给国留下充足的人才,让国可以像战败的德国、日本一样,快速的再站起来。
果兴阿自以为考虑到了方方面面,但是玄素宁的一盆冷水,还是毫不客气的泼在了他的脸。果兴阿的各项计划,全都具有可行性,即便是庞大到足以让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却步的交通,也是可能成为现实的,但这是单独看这些计划的时候。如果把这些计划放到一起来看,则全都行不通。果兴阿的人间天国计划,每一项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如果单独执行某一项,还有可能,全部执行,则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
玄素宁算了一笔非常简单的账,果兴阿未来五年可以从朝廷获得五千万两的拨款。军火收益以目前的规模推算,算翻两倍,未来五年也至多有两千万两。智远在南洋募捐,虽然收益显著,但是毕竟不可持久,未来五年最好估计,也能弄回来八百万两。陈三河的四号生意到是一本万利,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而且其势力在关内江湖扩展的也较迅速,会有额外的收益增加,但毕竟不是正经生意,未来五年其总收益不会超过一千万两。虽然果兴阿也定了企业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各种税收,可北满州人口稀少,贸易规模有限,这点钱能应付政府公务开支不错了。所以目前不算农业生产所得,北满州政府的未来五年的所有收入,也不过在八千八百万两左右。
大清政府的全年财政收入目前也不过是六千多万两,北满州一隅之地五年能有八千八百万的收入已经是非常非常好的了,算按人头分,一人都能分到十五两银子。但是如果执行果兴阿的完美计划,玄素宁估计未来五年北满州的财政支出将达到恐怖两亿两,是总收入的两倍还多。虽然玄素宁没有计算北满地区土地的产出,但以这个规模,除非地里能直接长出银子,不然钱还是肯定不够。
而且果兴阿还没有提军队的规划,北满州政府可是以军立国的,必然要执行先军政策,各项投入必然十分巨大。算只是维持现有的投入规模,部队的人数也是要增加的,固安军一共才两万多人,控制如此庞大的疆域实在是太吃力了。最保守的估计,也得扩军到十万人,养活这十万大军又需要多少钱,他们的装备和弹药消耗又是多少钱。所以算土地的产出不俗,能和军队的支出顶平不错了。
玄素宁把账算明白了之后,所有人都开始劝说果兴阿削减计划,但是果兴阿思虑了良久还是不肯放弃,最后只能想办法弄钱。想要搞出钱来,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两个办法。节流不用想了,计划里的东西不变,北满州政府几乎没什么支出了。官僚集团一共这么几个人,算大伙吃五年的窝头,也省不出几个钱来,所以开源成了唯一的办法。
果兴阿十年从朝廷刮走一亿两白银,已经是触及了朝廷的底线,朝廷再多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果兴阿若是再逼迫朝廷,结果只能是双方决一死战,所以朝廷肯定是不能再动。募捐这个事也不能搞得太过火,而且南洋华人的财力也有限,除非直接派兵去抢他们,不然肯定不能弄出更多的钱来。最后只能从军火和四号海洛因想办法,四号现在扩张已经很迅速,如果能打入欧洲市场,肯定会有可观的收入。但是陈三河的能力毕竟有限,五年打入欧洲是有可能,但是马把钱弄回来不现实了。果兴阿到是知道美国有大仗在打,不过怎么把军火买过去,也是个问题,果兴阿虽有好东西,可是他没有渠道。
思来想去果兴阿想到了伟大的烟斗同志,无奈之下果兴阿也只能对农民下黑手,以农业供养工业,以农业供养基建,成了果兴阿唯一的选择。在举步维艰的时候,果兴阿只能牺牲大部分底层人民的利益,来换取国家发展的机会,只有等到国家发展起来的时候,再补偿他们了。北满地区有六百万农民,可是满打满算,连可能新招募来的都算,也只有不到十万工人,果兴阿要用六十个甚至六百个农民去养活一个工人,保证工业和基础能够发展起来。
其实假如果兴阿能够把计划放缓,把执行的时间延长到十年或者二十年,财政的困难不会这么大了,但是果兴阿真的等不及了。五年之后沙俄会把外东北咬的更牢,十年之后甚至会彻底吞到肚子里,所以果兴阿必须早点把国土收回来。而且除了欧洲的列强,东边的小邻居也马要发展起来了,小鬼子起家的四十年运气好到爆表,什么好事他们都能遇到。所以果兴阿不能多等,必须抢在他们所有人的前面。
新的农业政策出台之后,一向强硬的皮润民都有些受不住了,因为这不是政府的税收,而是土匪的劫掠。果兴阿重新制定的农业政策与抢劫无异,从即日开始每个农民每年必须开垦出一百亩的荒地,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标准,他只能得到自己土地一成的收益,其他的都将充公。即便农民达成了这个目标,也只能拿到两成的收益,其他的都将被收归国有。只有每个村的开垦状元会得到优待,但也仅仅是多得到半成的收益而已。而且果兴阿的目标是按人头定的,里面包含了老人、妇女和孩子,如果一个五口之家只有一个壮劳力,他得一个人开出五百亩的荒地来,一年里一天也别想休息,几乎是把人当牲口在用。
世间最刻薄的地主,也不过是拿走六成的收益而已,果兴阿却要拿走八成。虽然果兴阿会为农民们提供农具和牲畜,但是这些东西其实也是用农民的钱买来的。果兴阿新的农村分配方案,地方政府和农民各得两成收益,果兴阿的央政府则要拿走六成。果兴阿要用这六成去完成重工业、教育、化工、军事、铁路等方面的建设,而如公路、水利、农具、化肥、农药、种子、牲畜、建房、养殖场等项目,全都从地方政府的两成里面出。果兴阿一出手勒紧了整个北满州人民的裤腰带,把所有人都变成了机器。
而且农民注定果兴阿设计的还要惨,地方的政府的两成收入,怎么可能应对如此浩大的计划。但军人又必须执行大将军的命令,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省钱,而办法只能在农民身出。物料投入是没办法的事,他们只能在人工成本想办法,所以农民除了没日没夜的开荒外,肯定还要承担极其繁重的徭役,去当政府的免费苦力。
果兴阿抑制农民不满的办法只有一个,是不断的加强政工教育,让农民怀着希望去牺牲。唯一的干货是果兴阿的一个承诺,农民付出三十年之后,果兴阿会把村里的土地,按照他们三十年间每个人的产出,分配给他们私人所有。淳朴的农民觉得三十年辛苦换几十倾地非常划算,但是皮润民等人都知道,三十年后世界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然后玄素宁又泼了果兴阿一头的冷水,这个方案是能够支撑财政了,但是果兴阿到哪里去弄那么多的牲口。农民如果没有足够的牲口和农具,这么大规模的开荒,绝对会累死他们。
第三百九十五章 动力在草原
畜力这方面果兴阿还真有准备,满洲地区本来也是个区域产马地,能够负担一部分的畜力需求。 !同时北满州的邻居好啊!若是两江地区没有马,那是真的没办法,但满洲地区紧邻着蒙古,缺马不是扯淡嘛!
刚刚成立的兴安省的辖地里有呼伦贝尔大草原,那里牛马有的是。而且果兴阿在瑷珲暴打老毛子之后,呼伦贝尔地区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对果兴阿敬若神明,把他当成了满蒙第一巴图鲁,是真正的英雄,现在全都非常积极的接受整编,呼伦贝尔像果兴阿自家的后院一样。果兴阿需要马匹耕牛,随时伸手找他们要是了。
“大将军要彻底让呼伦贝尔草原的牛马绝迹吗?”果兴阿这议事几乎没有礼仪可说,所以玄素宁直接开始质问果兴阿。
“什么意思?”果兴阿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北满州地区如果按照大将军的规划开始建设,所需马匹牲畜不能少于三百万匹。大将军算把呼伦贝尔牧民家里的马驹子都抓来,也不够这个数吧!而且您要断绝牧民的生路吗?”玄素宁别的不懂,会算数。
“三个人一匹,至于用这么多吗?”果兴阿强烈怀疑自己的首席会计师算错了。
“大将军,还有新到的移民呀!这还只是短期估计,后续的需求数量,可能会更加的庞大!”玄素宁说的是实情。
果兴阿傻了,他又把事情想简单了。一个蒙古的普通牧民家庭,大体会拥有牛一百头至一百五十头,马一百匹下,羊一千只下,但这是维持他们生活的全部东西,像汉人的耕地一样。算还会有大批的野马和野牛,但是数量也不会特别巨大。果兴阿曾派人统计过,呼伦贝尔草原的牧民大概有马二十万匹,牛十八万头,算野牛、野马,也不过再翻一番而已,距离三百万实在是太遥远了。而且果兴阿不能大动牧民的马,他们要靠这个生活。
“大将军,杂务科有情报说哲里木盟约有马四十五万匹左右,牛六十万头,锡林郭勒盟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昭乌干达盟少一些,马有十五万匹,牛二十五万头。这还都是牧民蓄养的数量,野马野牛这个数还要多。”果兴阿都快翻白眼了,邹德归赶紧出来给果兴阿指了个道。
果兴阿依旧什么都没说,不过他掰着手指头开始算了起来。果兴阿的数学水平也是实在不行,越算越乱,最后直接拿笔在桌子开始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