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371节

“请主公移驾吧!”丹羽一学平静的说出了让丹羽长国跑路的话。

“我们也可以降服的!”丹羽长国也知道二本松已无一战之力。

“主公,二本松藩是小藩,但是我们二本松藩有我们二本松藩的志气,武士当为玉碎,不可为瓦全,最后一战的时刻到来了!”丹羽一学依旧平静。

“家老,拜托了!”丹羽长国没再多说。

二本松藩藩主丹羽长国逃往米泽,家老丹羽一学下达了决死之令,二本松藩六十岁以的老人,以及十二岁以的小孩,每一个武士全都接到了决死一战的命令。二本松藩,宁死不降!

第五百六十四章 老弱之军(二更)

二本松藩虽然小了点,但也不至于派出几百藩兵之后没人了,之所以老人和孩子全都得战场,还是因为制度的问题。江户时代实施严格的阶级制度,将人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类别,身分世袭,不得变更。武士属统治阶级,占据幕府和藩国的所有官职和军队武力,其他三种身分不得参予,这是利益寡占和职业的保障。

不是二本松藩没人了,而是没有武士了,这些老人和孩子也是武士的身份,所以他们才有资格参战。一般的百姓,他算再忠于幕府和藩主,不是武士,也没有参与战争的权利。会津藩这样的大藩,把所有可以徵召的武士阶级的男子都编入军队,也才三千余人,二本松藩这样的小藩,自然更少了。虽然将老人和少年兵编入军队,是藩国不得已的作法,但是武士们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他们也认为这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武士忠诚的表现。

以萨摩、长洲、土佐、肥前诸藩为主的新政府军,便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们暴兵可是非常的迅速。因为他们大多接受了四民平等的思想,在几年前允许农民加入军队加以训练,像长州藩的兵队是武士和农民混编而成,战力也不同凡响。战争从一开始,便已经注定了结局,莫说幕府军战斗力不行,算他们战斗力爆棚,面对无穷无尽的新政府军,兵力有限的他们,也早晚是个完。浅野宗秀没想过这些深奥的问题,不过他碰到了一个很哲学的问题,他的弟弟浅野宗茂和岳父小野次郎,不和他回满洲了,他们都被编入了军队,要为藩主奋战致死。

浅野宗秀脱藩成为浪人,可不是放弃了祖传的足轻职位,而是把这个职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这样浅野宗秀便可以外出谋生,未成年的宗茂也可以留在家里领一份薪水。当时为了吃饭,想出来的办法,现在却成了浅野带家人离开的障碍。宗茂现在可是二本松藩的藩士,他是有义务为藩主尽忠的。至于已经在二本松藩混了一辈子大米粥的小野次郎,更是没理由在本藩为难之际,抽身离开。除了丢掉了祖传职位的杉家,几乎每个随浅野回来的军官家里都有这种情况,他们的弟弟或者子侄也有人被编入了军队。

“留下来必死无疑,必须走!”浅野可不想看着自己的亲人去送死,所以把军官们聚在一起,商量起了对策,当然他的意见是走。

“他们都是藩士,怎么走的了!”军官们全都垂头丧气,道理他们的亲人都不能离开。

“直接带人走,未必有人敢阻拦,若是他们不识好歹,也不用等什么新政府军动手,我们灭了他二本松藩!”杂务科少年是狠。

“还不至于,还不至于!”浅野听了杂务科血淋淋的话语,当即连连摆手。

“直接带人走吧!不会有事的,藩里现在乱成一团,他们必然不会与我们为难的。”杉支持杂务科的意见,不过他觉得根本没有动武的可能。

杂务科意见的分量本来重,再有了几个军官支持,很快便定下了强行带人出走的方略。意见定了下来,大家便准备各自回家,召集了亲眷之后,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虽然二本松藩是他们的家乡,但是他们已经有了更好的家,以及新的主人,这里已经没有太多值得他们留恋的东西了。

“哥哥,我不走!”众人还没有离席,一直在边听着的浅野宗茂,突然走到了堂屋正,特别正式的向自己的哥哥行礼之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你说什么?”浅野从来没被自己的弟弟顶撞过。

“哥哥,我也是一名武士了,武士该为自己的主人尽忠。二本松藩宁死不降,弟弟便应为藩国奋战至死!”浅野宗茂非常的平静。

“你是武士吗?你连刀都拔不出来!”浅野不想打击自己年轻的弟弟,他还太年轻,但是眼下是必须离开的时候。浅野宗茂才十二岁还不到一米五,他的臂展还不足以拔出长达八十厘米的刀刃。

“今后是火枪的时代了,刀刃不再是武士的唯一武器!”宗茂做着诡辩。

“你能用好枪吗?装弹你都做不好!”浅野不得不打击自己的弟弟。

二本松藩军所用的主流装备,还都是前装步枪,其还有一半是滑膛枪。但是不论是线膛枪还是滑膛枪,全枪总长度都在一米四左右,一米五的少年,想从枪口把弹药装进去,还真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若是再了刺刀,会出现枪人高的局面了。

“纵以此身为刃,亦将为藩国奋战至死!”宗茂没话说了,只能坚决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你个小兔崽子……”浅野急的不行。

“宗秀,带着晴子和女眷们离开吧!我和宗茂将为了二本松武士的荣誉,在这里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老丈人小野次郎,也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堂屋的门口。

“岳父大人……”浅野恨疯了这个老顽固,这个时候出来凑什么热闹呀!

一众军官也全都犯了难,浅野的两个亲人是这个局面,他们的亲眷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也都是武士,非常理解小野次郎和浅野宗茂在坚持什么,他们的行为并不是愚蠢,武士的灵魂正是高洁于此。他们在乎亲人的生命,但是武士岂可为了生存而逃避,战斗才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宗长官,我想去见一下,王子福先生!”万般无奈的浅野宗秀,只能转头向杂务科的少年宗海晨行了日本人的跪礼。

“我是杂务科的人,杂务科的人没有任何的个人感情,今日的局面如何之感人,也不会干扰我的判断!我只向浅野师团长您申明一点,大将军绝不允许这个时候,任何满洲军队因为这种无关国计的原因对外国开战,也说各位绝不能参与到这场战争之。至于你想去见王子福,是你们私人的事,只要满洲正规军不参与无谓的战争,其他的事,你可以自便。不过今日这里发生的一切,我都将如实的向峰汇报!”宗海晨的态度很不好。

“多谢!”浅野再次躬身向这位活爹行礼,堂下的军官们却全都欢呼了起来。

第五百六十五章 对抗的原因

“忠臣藏四十七义士”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复仇故事,是江户时期的闲人竹田出云曾,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歌舞伎剧本《假名范本忠臣藏》,一直流传了数百年,而且数百年来衍生出的相关的学和戏剧作品更是不可计数。!日本人普遍认为“四十七义士”为主复仇乃是武士精神的鲜明体现,对他们无不抱持着深刻的崇敬和缅怀之情。不过事件的前因后果,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故事开始于江户期的元禄十四年三月,当时的东山天皇派敕使来到江户,第五代幕府将军德川纲吉,派赤穗藩主浅野内匠头长矩和吉田藩主伊达左京亮村丰担任接待工作。为怕这两名来自乡下的大名失了礼数,幕府同时派遣旗本武士高家吉良野介义央前往指点。据传说是吉良义央索贿不成,便百般刁难浅野长矩,甚至故意教导错误的礼节,使长矩在众人面前丢了丑。在十四日早晨,已经忍无可忍的浅野长矩,在廊下遇到吉良义央后,突然拔出腰佩的短刀向吉良义央头砍去。幸亏当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浅野长矩被众人及时按住,义央只是受了点轻伤。

事件发生后,纲吉将军怒发如狂,立即派人彻查了此事。按照幕府的一贯规定,不管事情的起因如何,引发事端的双方都应受到惩处,是为“喧哗两成败”。然而最终幕府却偏袒吉良义央,只是勒令其归家“谨慎”,对于浅野长矩却给予了切腹、改易的最严厉惩罚。

幕府兵马随即开到了赤穗藩,深为家主所受不公待遇而愤怒感慨的赤穗藩士纷起鼓噪,要和幕府军开战,然而首席家老大石内藏助良雄却采取恭顺态度,约束部下,检点财物后主动打开了城门。事后,包括大石良雄在内的赤穗藩士都变成了浪人,被迫流亡各地。

大石良雄暗联络有志复仇的同僚四十六人,最终在元禄十五年,率领这些人潜入了江户城。十二月十五日午夜,他们趁着大雪纷飞,城内各处防备松懈之机突入吉良义央的宅邸,连杀数人,并且终于砍下了义央的首级,为主家报了仇。事后,四十七义士将仇人首级供奉在浅野长矩的坟头,然后在幕府派来的追杀人马面前束手缚。经过审讯,到了第二年,幕府勒令他们集体切腹——据说只有一个叫寺坂右卫门的侥幸存活了下来。

表面来看,这是一个感动人心且脉络清晰的复仇故事,然而仔细研究,却有很多不可解之处。首先是浅野长矩为何要突然向吉良义央挥刀,真的是因为遭到了戏弄吗?战国时代已经结束很久了,各地藩主早都变成了匍匐在幕府脚下的温顺小猫,他如何还有如此血气之勇,如何毫不考虑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呢?

德川纲吉的统治时代,是江户幕府由盛变衰的转折点,幕府财政捉襟见肘,被迫加大压榨百姓和诸侯的力度。本身浅野长矩等人所担任的接待工作不是一桩美差,相关费用全都摊在接待人头,幕府不出一分一毫,却又诸般挑剔。浅野长矩突然情绪失控的主要原因,恐怕是在幕府的重压而非吉良义央的戏弄。他所以袭击吉良义央,恐怕目标并非义央本人,而是义央在此接待过程所代表的幕府的权威,在幕府廊下动手,也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或许正因为如此,纲吉将军才会大怒如狂,轻饶了义央,却一定要严惩长矩。据说目付多门传太郎曾经进谏说,按照旧例,对义央的处分不该如此之轻,对长矩的惩罚也不该如此之重,然而掌权的侧用人柳泽吉保却以将军之命不可更改为由拒绝了。柳泽吉保一惯豪奢受贿,倾轧同僚,或许他是从义央身看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定要置长矩于死地而后快。

事件的第二个疑点,是从赤穗藩被改易到吉良义央被杀,间相隔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一个简单的复仇计划需要谋划那么长时间吗?虽然吉良义央的儿子过继给了杉家,成为了米泽藩的第四代藩主杉纲宪,但是吉良义央这个亲爹也是弄到了点好处,穷困的米泽藩并没有为他提供大规模的护卫。大石良雄近四十七名心怀忠义的亡命徒,要暗杀一个高家,似乎并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

事实,大石良雄在离开赤穗以后,并没有马研究去找吉良义央报仇,而是到处拉人情,托关系,想向幕府求情,恢复赤穗藩。但是在柳泽吉保用事的背景下,他的种种努力全都化为了泡影,这才灰心失望,被迫铤而走险的。

在幕府和各藩都陷于严重财政危机的当时,除非名震天下的人物,浪人是没有多少机会出仕的。原本都是靠俸禄吃饭的赤穗藩士,主家被改易后变为浪人,根本毫无谋生的手段。如大石良雄之辈还能靠着一点点积蓄过活,下级藩士则只有死路一条。与其饿死,不如复仇而死,让名声传遍天下——这才是所谓“四十七义士”最直接的想法,也不必把他们过于的高尚化。

在幕府统治下,经常有诸侯遭到改易,然后便有很多武士变成浪人,凄惨度日,“忠臣藏”的故事只是较鲜明的时代反映而已。浅野宗秀这样的落魄藩士,都很难度日,更何况是失去了俸禄的浪人。武林唯一一家是典型的代表,这个靠糊扇子混日子的浪人世家,一百年来几乎没有吃过饱饭,虽然还保留着佩刀的身份,但是实际过的野狗也强不了多少。

高傲的武士们,大多有着和忠臣藏一样的想法,他们宁可轰轰烈烈的一战而死,也不愿意在清苦像狗一样活着。所以为了保护本藩,二本松藩的全体武士阶层都动员了起来,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妇女,他们要为了他们的藩国而战,为了守护自己生存的希望而战。

浅野宗茂等人其实没有这个忧虑,他们只要去了满洲,可以过优越的生活,可惜武士们的心里不只有礼仪,他们也有自己坚持的武士道。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雄藩崛起(二更)

幕府从来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底下的大名们还都是在各自为政,幕府最大也是个带头大哥的角色。 不过好容易凭借着自己的拳头,争到了大哥的位置,德川家当然要好好的归拢一下自己的小弟们。

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将军在位的时候,为了进一步巩固幕府权威,削弱各地藩主的势力,创立了“参觐交代”制度。所谓“参觐交代”,是指各地大名都必须在江户城下町购置宅邸,把妻子儿女安置其,作为交给幕府的人质,大名本人则一年在领地视事,一年住在江户,轮番交替(关东地区的大名则每半年轮替一次)。大名们千里迢迢前往江户侍奉将军,于路的仪仗开销,住在江户的生活费用,全都必须自己解决,幕府毫不补贴,财政负担由此变得非常沉重。德川家光将军正是利用这一制度来削弱各藩的经济实力,使他们再也无力与幕府相抗衡。

“参觐交代”这个损招虽然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变得渐渐压不住底下的大名们了。所谓的新政府军,并不是天皇小哥自己拉起来的队伍,主要还是以藩兵为主,他们的主人全都是德川家的老熟人。萨摩、长洲、土佐、肥前,这些西南强藩的崛起,把二百多年前的岛津氏、毛利氏、德川氏的矛盾,又给带到了现代。

先说萨摩的岛津氏,战国末期,这一古老的家族骤然膨胀,兵锋所指,几乎统一整个九州地区,但随即败给了丰臣秀吉的西海远征军,被迫龟缩回萨摩、大隅两国。岛津惟新斋(义弘)时代,还想趁着东西对立混水摸鱼,结果在关原大战损失惨重,凄凄惶惶逃回本城鹿儿岛。德川家康勒令麾下诸侯讨伐岛津氏,惟新斋的儿子忠恒,费尽心机才勉强保住领地不被改易。

之后僻处日本最西南端的岛津氏,开始了在和平时代的艰难挣扎,所面对的最大敌人也从外患变成了内忧。萨摩国土地贫瘠,社会结构也其他藩落后得多,存在着大量亦农亦兵的所谓“乡士”,即使经过整个江户时代都没能真正完成兵农分离。那么多武士,哪怕是下级武士,也是一样想要领俸禄,想要吃饭。岛津氏除了打过一下琉球国外,又别无对外扩张的可能,因而搞得经济拮据,财政数度濒临破产。当然,这里面也有德川幕府的“功劳”,大名的“参觐交代”制度对距离江户越近的藩损害越小,越远的损害越大,最远的岛津氏当然吃的苦头最多。

在宝历三年,幕府下令岛津氏出钱出工治理木曾川,家老平田靭负扛下了这个重担,率领数千人前往浓尾地区去搞治水工程。在幕府所派遣的官吏的策划和监督下,萨摩人辛苦劳作,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然而事后一算开销,却是个根本无法负担的天数字。于是平田靭负引咎自杀,藩主岛津重年(久门)也于不久后忧愤而终。

继承岛津重年担任萨摩藩主的,乃是其子岛津重豪,重豪一继任致力于刷新政治,并且制定诸项改革措施以缓解财政危机。因为这个时候再不下决心搞改革,岛津氏简直要活不下去了,全藩对外输出粮食和物产,每年的收入是十五万两,可是所背负三都(大坂、京都、江户)豪商的借款竟然高达五百万两,年息超过二十五万两!当真是寅吃卯粮也根本无法偿还。

首节上一节371/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