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448节

同治的一声怒吼,换来的只是群臣们和果兴阿看白痴一样的眼神。十年余年前果兴阿可是带兵打到了北京城下,差点夺走了同治皇帝的天下,虽然最后远走关外,但人家封关自守,也俨然一副海外天子的派头。这位老大和大清的关系,完全是依托于他个人的感情。同治居然指望这位大爷,听命于他的什么圣旨,也真是天真的可以。果兴阿若是肯听命于皇帝的圣旨,这个世界便不会有一个叫做北满州的地方了。

“皇您强人所难,我真的是没办法!”果兴阿同治大着八九岁,而且因为性格使然,果兴阿的涵养也好一点,所以他终究还是没有一走了之,还是停下又解释了一句。

同治咬着牙不说话了,不过一张小脸铁青的吓人。奕欣依旧跪在地,心里已经苦的想吃了八斤黄莲一样。朝廷每年给果兴阿安家费的日子已经结束了,现在是北满州在反补朝廷,洋务运动的需要的技术和设备,都是北满州无偿提供的。如今北满州帮朝廷处理着大量的饥民,每年也采购着大量的物资,简直是大清的头号金主,西北更是有博日图的几万大军在帮着平叛,眼下实在不是得罪果兴阿的时候。

“果兴阿你这个藩镇当得太久了,何不兴兵入关,直接取了这天下!”同治狠狠的盯着果兴阿,猛然回身指向了自己的龙椅。

“唉!”果兴阿长叹一声,开始往回走,径直走到了乾清门的台阶下。如果不是他神态萧索,又一脸的无奈,侍卫们几乎怀疑他要刺王杀驾了。

“皇!我没想过要推翻谁,也没想过要当皇帝,更没想过要分裂这个国家!事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山海关内外几乎变成了两个国家,我也是无奈啊!”果兴阿是侧身站着,不仅是在对同治说,同时也看着奕欣。

“我是国人,我从没想过改变这个身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我很想当一个富家翁,无忧无虑的每天玩乐,政治、权利什么的,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可是从道光朝开始,国家便已经危机四伏了,再不做点什么,不仅大清朝要灭亡,整个华民族也将陷入一个非常悲惨的境地。我不想我们的国家受洋人欺负,也不想我们的子民被人家歧视,所以我不得不奋起,去为国家和民族博一丝机会。”果兴阿言词恳请,这也的确是他的心所想。

“我当年也想过入职军机,在朝廷里有一份作为,可惜做不到啊!唉!咱们这个朝廷啊!庙小妖风盛,池浅王八多,想做点事情实在是太难了。日本那个小地方,都能锐意革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咱们这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干不过洋人。恭亲王便是最好的例子,搞个洋务那么难吗?皇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十年前的恭亲王还是个风华正茂的人呀!如今却是个小老头了。我一直在关外看着,洋务办的成效还一般,这朝局党争到是精彩非常!我摆不平这纷扰的朝局,也没有恭亲王的耐性,所以我不玩了,我自己单干!”果兴阿的这席话让奕欣感慨良多,却让众多大臣如鲠在喉,果兴阿说他妈谁是王八呢!

“只要我一天不死,北满州永远是大清,是国的一部分!我要救的是整个国,不是我北满州的一亩三分地,所以朝廷无论是军事、经济、技术等方面有什么需求,都可以直接和我说,只要我帮的,我一定全力支持!不过皇,我也不是傻子,挖个坑埋了我的事,您不要想了!北满州的体制不同于朝廷,很事情不是我一言而决的,都要经过国会及内阁的分析和评估。即便您能一时蒙了我,国会和内阁还是会发现问题的,他们不同意,我也做不了他们的主。”果兴阿这话可是挑明了,一点脸面也不留了,奕欣很尴尬,同治的脸更精彩了。

“云闲公,若是真有如此心思,何把北满州直接并纳入朝廷。北满州如今富强已极,你的心愿也算达成了。北满州与朝廷长期分立,难免渐生隔阂,不如尽早归一。一则可让云闲公举国富强的心愿达成,二来朝廷使用北满州的资源也方便些!”许久没人说话,不甘寂寞的奕譞又跳了出来,一席话说的同治两眼烁烁放光。

“我真是……唉!七爷,您和您身边那些人,干成过一件正经事吗?当朝的众位,又有几个懂得四书五经之外的东西?我守着北满州,是给国家留一个余地,这最后的家底,不能让你们再给祸害了!”果兴阿长叹一声,有些无力的怼了奕譞两句,而且眼睛的余光一直盯着同治。

第七百二十七章 背锅侠奕欣

果兴阿说话的语气是非常无力的,但他的话绝对掷地有声。 不仅奕譞的脸变得像青萝卜一样,鹰派大佬们也各个成了苦瓜,连其他的阁部高官也是一阵阵的汗颜。果兴阿的话说的也太狠了,几乎是把所有人都给骂了进去,感情大伙儿在果兴阿的眼里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同治更是气的直哆嗦,满朝武都是废物,那他这个皇帝是什么,废物头吗?

“皇您还年轻,多学习学习,多看看新书吧!别总想着玩!市井之的确是其乐无穷,但您不是一个富家公子,您是一国之君啊!偶尔玩玩也算了,您可不能沉迷呀!祖宗的江山社稷,嗷嗷待哺的亿兆黎民还都指望着您呢!”果兴阿骂了一圈,想了想,还是又劝了同治两句。

“好,好!”同治这两个字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而且混着很大的磨牙声。游戏民间是同治的逆鳞,的确是同治做的不对,但是谁也不能提,谁提和谁急。

“我北满州正在施行国会制度和内阁治国,皇若是实在厌烦,大可以参考一下!一个圣人不如百个凡夫,把权利交给那些真正有能力有经验的人,也是一条很不错的路!皇保重,我走了!”果兴阿又提了一下他还政于民的构想,然后便长揖而去。

果兴阿走的很飘逸,同治恨的很狂躁。果兴阿连揭了同治的两块逆鳞,游戏民间还算小事,分权于下,可是千古君王共有的逆鳞了。所谓权柄下移,所谓倒执干戈授人以柄,这是帝王的取死之路,果兴阿建议同治这么干,简直是丧心病狂。而且所谓“真正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是谁,果兴阿是在为谁造势?

“朕要杀了他!”果兴阿估计都出了午门了,磨牙许久的同治终于发出了一声怒吼,然后便恶狠狠的盯还跪在地的奕欣。

果兴阿今天是骂尽了天子百官,不过他也夸奖过一个人,正是多了几缕华发的奕欣。这很招人恨了,满朝武都是王八蛋,你奕欣是千古圣人,别说同治看奕欣来气,大家伙儿看他都不顺眼。而且同治想来想去,最符合果兴阿所说的“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正是这个“千古圣人”。奕欣人称“鬼子六”,素来被朝野实为最有能力的宗室亲贵,洋务也是皆尽通晓。经验方面更不用说,咸丰朝奕欣进了军机处,同治朝更是完全由他执掌朝政,论起治国,除了死不瞑目的肃顺,怕是没有人他有经验了。

“素有传言说六叔和果兴阿舅舅是挚友,说你们是心心相印。今日看来,传言非虚啊!”同治压下了怒气,阴阳怪气的怼了奕欣。皇权在手的人,大多较敏感,更何况奕欣在皇位问题,素来是咸丰这一脉的强劲对手,而且有着几次问鼎的前科。

“皇……”奕欣一直在低着头没说话,他是在品味果兴阿的话,一直在思索朝廷要不要真的在制度、教育、选拔官吏等方面,向北满州取取经。忽然听闻同治来这么一句,当即便愣在了当地。

“六叔时常向两宫太后和朝臣们说朕学问不好,又说朕喜欢微服冶游,朕实感费解,今日终于是明白了呀!”同治可是找到了出气筒。

其实以同治的的聪明,只要略一思索便能猜得出来,关于果兴阿与奕欣的种种,八成是一个巧合而已。可是正在气头的同治,根本懒得去想,而且想到了也不愿意承认。奕欣哪怕是只有万分之一的威胁,同治也不会放过自己的这个六叔,这些年也是不得不,若是依照咸丰的遗愿,早十年该让奕欣回家蹲着去了。而且聪明的同治,在栽赃陷害这方面,简直是无师自通,他非常机智的把自己的两大污点甩锅给了奕欣。不学无术也好,冶游民间也好,都成了奕欣泼向皇帝陛下的污水,是为了和果兴阿里应外合。同治也是的确聪明,他今天根本弄不住果兴阿,但却可以通过收拾奕欣来稳固自己的皇位和威望。

“这……皇……岂可……”奕欣瞬间便明白了小侄儿想干什么,同治这套东西完全是他玩剩下的,可是他无法反击呀!同治是大清的正统皇帝,今天已经被果兴阿给恶心的够呛了,奕欣若是再补一刀,同治这个皇帝算没法干了。奕欣既想保全自己,又不想伤害同治,这可不好弄了,所以他磕巴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什么来。

“果兴阿舅舅既然说该把这朝廷大权交于有能力有经验之人,朕也只好从善如流了,不知六叔可有合适的人选!”同治的劲头大了去了,斜着坐在龙椅,挑衅的看着奕欣。

“奴才并无合适人选推荐!”奕欣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可以轻易的怼回去,让同治知道知道什么才叫政治高手。但是他不能,他不能让大清的皇帝在一天之内,连续两次威严扫地。

“哦,六叔没有合适的人选,朕到是有一个,朕看六叔你不错嘛!六叔的能力有目共睹,宣宗皇帝在日便多有夸奖,而且因为六叔没能承继大统一事,至今民间还在有人为你叫屈嘛!治政的经验,六叔更是不缺,朕继位以来,我大清的朝政不是一直有六叔你一手把持吗?朕觉得,果兴阿舅舅所说之人,正是六叔你呀!这大权,朕便让与六叔吧!”同治二郎腿也翘起来了,一副要奕欣好看的架势。

“皇方亲政务,奴才自当尽心辅弼,果兴阿所议仅为一家之言,皇切勿挂怀!”奕欣重重的一个头磕在了地,现在一切政治手腕都变得苍白了,同治这是要挑明了死磕,这是实力与皇权的对撞。

“哦!六叔不要这大权,是不想要呀?还是嫌不够呀?不如朕直接将这皇位让与六叔吧!”奕欣已经认怂,而且在极力避免与同治在朝廷之硬碰硬的撞起来,但是同治却是铁了心的要死磕,直接封死了奕欣的退路。

“先帝与皇圣圣相承,实乃天命所在,奴才万死不敢有非分之想。”奕欣是真的心凉了,让奕欣当皇帝这话,同治已经说过一次了,这是心郁结了多少的不满呀!奕欣心里也有了成算,今天若是实在过不去,大不了拼了。奕欣一党的势力也不小,果兴阿如今也正在北京,当真闹起来,刚刚亲政一天的同治和两个深宫里的寡妇,未必能够占得到便宜。

“哼!你还知道天命所在便好!你是如何与果兴阿串谋逼宫的,还不如实招来!”同治见奕欣匍匐于地,终于畅快了,被果兴阿连怼的一股怒气,也终于消散了一些。

“奴才从未与果兴阿串谋,更无逼宫之意呀!”奕欣面连连叩首解释,眼角的余光快速的扫了祥、宝鋆等几个亲信。祥和宝鋆并未出班为奕欣申辩,全都不漏痕迹的通过附近的太监和侍卫传递着信息。朝堂斗争可以靠党派,可以奏疏搞斗,但是皇权之争从来便只有刀光剑影。

“好!朕且信你!可你为何散布谣言,说朕学业荒疏,冶游民间?”同治居然没再坚持,很轻易的放过了最要命的当口。

“这……奴才也是误信人言!”奕欣差点被同治的急转弯给甩出去,不过既然同治肯松口,奕欣也只能顺坡下驴了。虽然同治的学习属实不好,也的确出市井混过,但是现在皇不承认,奕欣也只能捏鼻子认了自己诬蔑诽谤。

“你误信何人之言?又是何人如此诽谤诋毁于朕?”大家本以为同治是刚刚才反应过来事态的严重,所以突然松了口,却没想到同治又是一脚急刹,居然咬住这个何人之言不松口了。

“这个……奴才一时糊涂,道听途说……”奕欣差点再次被甩出去,同治这漂移玩的太猛了。

“道听途说?你在自己家里道听途说吗?”同治有点缓和的语气,猛然间又严厉了起来,而且满脸都是恨意,刚才果兴阿走的时候还严重。

“家里……”奕欣懵了一会,便马明白了过来,同治这是还在记仇,他不仅要把脏水都泼在奕欣的头,也还没忘了出卖他的载澂。

“你还要护短吗?”同治又跳了起来。

“是犬子载澂!”奕欣认了,皇是要打压他们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无所谓了。

“加郡王衔贝勒载澂,无礼犯,诽谤君父,理应严惩,念其少不更事,且恭亲王于朝廷多有功劳,从宽发落,着即载澂革去贝勒郡王衔,以示惩儆。”同治虽然要收拾载澂,但两人怎么说也是一起扛过枪的战友,所以他也没舍得下死手。

“恭亲王奕欣,教子无方,散播流言,辱及君父,且在果兴阿来朝期间,举措失当,渎职妄为,着即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行走。”同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把他几日前的那道旨意换了个名目又拿了出来,而且这次不会再有人来制止他了。

奕欣不想大清内乱,只能无奈的领旨谢恩,同治的第一次临朝,也到此落下了帷幕。奕欣很纳闷,一向聪明的两宫天后,为什么不在盯着点呢!今天的事实在是太悬了。他却不知道,两宫太后在乾清宫里,一切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果兴阿是一个意外,奕欣却是走了嫂子的又一个套路。

第七百二十八章 恭王党的瓦解

两宫太后计划修理奕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筹划了许久的一盘大棋。太平天国和捻军了账之后,朝廷的重点从平定内乱转移到了内斗,内斗的巅峰便是肃顺送命。肃顺的死是一个高峰,但却不是结局,两宫太后搞死了肃顺之后,马便把矛头对准了奕欣。奕欣劳苦功高,但是他才是最危险的人。

奕欣和咸丰竞争皇位等等,都是二十多年前的老黄历了,如今要对付他,主要还是因为因为奕欣的实力太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永远都是这样,要讲究庸平和,这种事没有对错可讲,只要是能力强、势力大的一律剪除,无论你是否对国家有益。当年咸丰针对果兴阿的时候,果兴阿也没有明显的异常举动,而且对大清有极大的功劳,可是因为果兴阿的能力太强、军力太强,朝廷便一定要干掉果兴阿。

曾国藩拿下南京的之后,朝廷论功行赏,民间也是普天同庆。奕欣更是获得了朝野的高度肯定,颂扬他是“豁达大度”、“定乱绥邦”的“贤王”,甚而一度形成了“只知有恭亲王,不知有大清朝”的局面。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在光芒四射的奕欣身,两宫清晰地感觉到皇室正宗的光彩已经渐被奕欣所掩盖。这让慈禧和慈安犹如芒刺在背、鱼鲠在喉,她们不能坐视奕欣的异军突起,更无法容忍皇室正宗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所以她们联合了肃顺,发起了对奕欣的第一轮打压,也是撤销奕欣议政王头衔的事件。

被修理之后,奕欣老实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的枪口又都对准了张扬跋扈的肃顺。可是当肃顺倒下之后,大力推动洋务的奕欣,便马又露了出来。而且恭亲王执掌内廷外朝大权之后,干了一件非常明智,但却很挑战大清皇室底线的事——外省督抚尽用汉人,大力压缩旗人所占例。全国十名总督,除湖广总督官一人之外,其余九人都都是汉人,至于十五省巡抚,则是清一色的汉人。而且九名总督,湖南人占了五个,各省巡抚,湘淮军将领也占大半。这些被提拔重用的汉人大员,全都对奕欣感恩戴德,私下里过从甚密。七爷奕譞进宫给自己哥哥配药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经典名言“这又是一个肃顺!”。

奕欣大量的启用汉人大员,抑制旗人官员,还真和肃顺是一个理由,因为汉人官员靠谱。相对于玩物丧志,靠着特殊关系谋求晋升的旗人官员,汉人官员们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艰难的爬来的,所以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远强于旗人。而且汉人有将近四亿,旗人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够,同样是一万个人里出一个人才,汉人的例也更多一些。这是自然规律,不是谁刻意营造出来的。反倒是大清前期,旗人官员居多,才是朝廷刻意弄出来的不合理现象。

恭亲王党羽众多树大根深,已经让两宫极为不安了,他亲近北满州和洋人的态度,更是让两宫反感到了极点。果兴阿是叛徒,洋人是强盗,都不是好东西,虚与蛇委一下是了,奕欣这么心,分明是挟洋自重,挟果自重,以便揽权。所以慈禧和慈安一定要寻找机会打击恭亲王,让朝廷下都知道,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才是清王朝的最高主宰。其他人,包括劳苦功高的恭亲王在内,都不过是她们驱使的臣仆,都必须向她们效忠。

奕欣管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自然而然的与外国人和北满州接触的机会便多,这是职责所在,他与各国关系僵硬才叫失职。凭良心说,奕欣未尝没有固势自保的心思,但主要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超越职责的交往,奕欣也干过很多,不过他也是为了国家。办洋务,发展工业,不和外国人及北满州交往,他奕欣自己可变不出机器来。

奕欣大力任用汉人,其实也和办洋务、兴工业有关系。儒家学说、孔孟之道,都是汉人发明的,他们自己自然也学的更加透彻一些。所以汉人官员们,面对汹涌而来的洋玩意儿,虽然不欢迎,但排斥的也不是特别厉害。一代大儒曾国藩,更是到处宣扬学为体,西学为用,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奕欣办洋务,必须要地方的支持,这些汉人官员自然成了首选。

八旗入关以来,旗人们倾心汉化,经史子集、繁缛节,该学的不该学的,全都学了个遍。但这临时恶补和千年传承的底蕴毕竟不同,八旗子弟们学会了骨架,却丢失了灵魂,成了一群穷讲究的书呆子。朝廷里排斥一切先进东西的老顽固,旗人是汉人的好几倍,而且带头的全是旗人。动不动把祖宗成法,圣人教化搬出来,口口声声的以夷变夏。这帮脑子短路的家伙早忘了,八旗的祖宗成法,应该是采蘑菇和打猎,哪有什么圣人教化。所谓读死书,死读书的,是这帮大傻子。眼望世界,明晰国际情况的奕欣,自然看见他们头疼。尤其是八旗书生的优秀代表倭仁,奕欣看见他不烦别人。

奕欣做的事不算错,而且的确是为了国家好,但是权利斗争,从来不问对错。大清朝不搞洋务,一时半会也亡不了,所以慈禧和慈安并不在乎奕欣的努力,反而很在乎奕欣的势力。按照两宫太后的部署,同治亲政之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打压奕欣。碍于奕欣的滔天权势,眼下还不能做的太过火,但也要竭尽所能的敲打他。

首节上一节448/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