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泽没想到还有这事。他笑着说:“我那只是一些浅显经验,也是我在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总结。”
“正是这种实际操作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如今看来,这凡纳对虾确实更适合现在湾州地区养殖。不过很多养殖户朋友技术水平不高,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我们市里正在准备在乐潭县举办一期培训班,主要培训虾苗技工,最后给会学员发放上岗证。不过同时组织一期对虾养殖技术培训班。不知道唐场长没有时间,有时间的话还请你去给那些养殖户朋友上一天课,给养殖户朋友传授这凡纳对虾的养殖经验。”
听到这个事情,唐浩泽倒是想起来这个培训班了。
这个培训班就是因为这对虾病害爆发,虾苗种质下降被认为是其中主要一个原因,于是省准备针对育苗场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养殖场必须有生产资质。技术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为了避免这个规定对现有育苗场造成太大的冲击,所以市里决定举办这样的培训班。不过养殖培训班却是没听说过。
不过他一想,觉得那可能是因为南美白对虾提前在中国养殖,这才有了这个培训班。
对于这样的事,他也不会抗拒。养殖技术这样的东西,他就算不传,别人也很快能总结出来。而且他现在正是推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时候。
今明两年,卢方的育苗场的利润他都能分30%。而养殖这块,他只有今年能分成。卢方的苗场大概可以在今年和明年上半年进行垄断。明年下半年,卢方就算想捂也捂不住了。但有今明两年打底,别人的苗买五十,卢方的苗买一百都会有人抢着买。
想通这些,唐浩泽也不打算拒绝,只是他也没有马上答应。他对陈副局长说:“陈局长。我个人愿意和其他养虾的朋友交流经验,不过我现在正在上学,而且还要养虾。我不知道时间上是不是能凑巧。”
“卢老板那里我会和他沟通。至于时间,我们初步安排在九月中旬。”
九月中旬的话,唐浩泽时间上倒是没问题。而且那个时候,养殖场里的虾刚放下去没多久,问题不会太大。
他们正说着,卢方和张老板一群人过来了。
陈副局长这时对卢方说:“卢老板,上次我和你说过的那个培训班。唐场长在养殖南美白对虾方面的专家,我们想着请他给学员们上课。他担心时间上安排不了。你看能不能给安排个时间让唐场长抽一天时间去给我们学员上课?”
卢方也听说过这件事了。那也是对他有利的事,他当然不会拒绝。
不过卢方没有马上回答陈局长,而是看了唐浩泽一眼。他看到唐浩泽笑着点头,这才对陈副局长说:“陈局长,看你这话说的。这时对水产行业有利的事,我自然支持的。不过我和浩泽是合作关系。你是不知道,他现在是一边帮我养虾,一边自学,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这不,他上个学期期末还考了个全年级第五。所以他时间是很紧的。只要他时间安排得上,我当然不会有意见。”
卢方说那么多就是同意了,不过也暗示陈副局长,如果想要请唐浩泽去上课,得先安排好时间,而且要招待好了。唐浩泽的时间是很紧张的。
陈副局长当然听出了卢方的意思。他笑着说:“我们培训班邀请的是海大的教授,他们时间上也是很忙的,所以我们对招待老师方面还是有经验的。如果唐场打算会养殖场过夜,我们派人来接,上完课吃饭后就派司机送回养殖场。这样大概会占用唐场长一个白天的时间。”
上课当然是要给授课费的。这个费用办培训班的经费中有支出预算。但陈副局长也知道那几百块钱,唐浩泽现在未必看得上。他也不好说那些。
张老板听这个事情,马上说:“陈局长,这培训班现在可以报名了吗?”
陈局长笑着说:“现在是可以报名了。不过在九月初还要确定一次并且接受缴费。”其实现在还没有接受真正的报名,但是这次培训班是要交费的。能预定多少人也好统计这个人数,好做安排。
张老板笑着说:“那么麻烦做什么?我明天就去报名。不知道要些什么资料,我打算我和我和孩子,还有我养殖场的那个技术员报名。”
陈副局长说:“要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和两张照片就可以。”
张老板之前听说是要办育苗工的培训班,而且要交几百块钱的培训费。而他又不做虾苗,所以听说了也没怎么在意。现在听说唐浩泽会去上课,他就觉得不能不去了。
唐浩泽之前在《水产前沿》发表的两篇文章他都看过了。而且现在也是按照唐浩泽那片文章介绍的经验在养虾。但唐浩泽之前那篇文章也就一千多字。很多事情就是一个梗概。如果能在课堂上,那肯定是有更多细节性的东西。
现在正在起捕的两口池塘的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这样的养殖经验有机会学到却错过,那张老板就白赚那么多钱了。
第六十七章 绸缪
随着捕捞队长一声呼喝,场里的几个工人就穿着水靠下了池塘,此时池塘的水大概也就剩下六七十厘米深,他们和捕捞队的人从围网中将密集的虾舀出来装到塑料框中。然后在由唐浩泽请来的乡亲们开始接力往塘边送虾。
唐浩泽则是在一边称重。
虾送上来后会倒进一个框里,他将每一框虾的重量都记录起来。同时记录的,还有一个卢方的加工厂的人。
陈副局长和张老板他们看着这一筐筐的虾往上搬。又看这虾体色透明。虽然规格不是很大。但这两年,能看到收虾的场景有些少了。
陈副局长倒是没什么。他还能淡定地对着称虾和将虾上车的场景拍下来。
而张老板却是悔不当初。
清明前,他去了卢方在乐江的育苗场看虾苗。他还嫌虾苗贵。可是他后来买了其它的虾苗,价格也去到一百四了。结果全部都排了,第一批放养的虾只有从卢方的育苗场买的那些苗养成了两口塘。
虽然后来又从卢方那里买了苗放养。但那一批想要养成至少也要到两个月之后。
两个月之后再收虾,今年下半年却不够时间再养一茬了。这其中的损失有多大?
如果他当初能从卢方里买了苗将自己的池塘全部都养了。现在怎么也能想卢方在乐江的养殖场那样。下个月初就能收下。
他听说卢方在乐江镇的虾场也养得很不错。虽然是泥塘,但一亩大概也能收一千一二百斤左右。
张老板知道卢方不是在吹牛,因为他自己养着的那两口大概也能收一千斤的亩产左右。
张老板现在是悔得恨不得时间倒转。如果当时胆子大一些,他今年那两百亩的塘也能赚到五六百万。只是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和张老板一起来的养殖场老板,悔恨倒是没多少,但随着搬上来的虾越来越多,他们就越来越忍不住眼红。他们都记不清已经搬上来多少框虾了,但按照现在的虾价,这一筐至少就是一两千块钱啊。
虾被网住之后,收虾的人就不能停。最多就是轮番盒饭。
这时带着空调的冰鲜货车载重量不高,大多是四五吨的。这车装满了一辆又一辆,走了一辆又一辆。唐浩泽负责记数的虾塘,直到下午五点才全部捉完上车。仅仅是这口塘,就装了七趟车的虾。其中一些车辆肯定是超重的。
那算下来,这口塘却是收了超过七万斤以上的虾。
唐浩泽记了一整天的数字,手都有些发酸了。他刚甩了一下手,让手松乏一下。卢方就拿过他手上的本子,说:“走,我们先统计一下结果。”
不过唐浩泽还不能马上跟他去:“卢叔,我先处理好这边的事。马上就过去。”
卢方却有点等不及了,这两口塘的产量超出了他和唐浩泽估计的数字。他迫不及待想知道具体产出了多少。
此时,张老板和陈局长他们都早已经走了。而这虾都是卢方自己收的。所以计算也不用和别人一起核对。这只要他们两个一起统计就可以。
唐浩泽先是将准备好的红包发给了来帮忙的乡亲,每个都是两百块。这是和卢方商量好的数字。
送走了乡亲们之后,有安排了工人的善后工作。唐浩泽才返回办公区。他回到办公区,卢方已经对着记录本按计算器。
他也没有打扰卢方,而是拿过另外一个本子,也找来一个计算器按起来。
两人按了大概半个小时才将两口塘的总产量统计出来。
卢方计算完他自己的那本,笑着说:“我这边是七万四千八百多斤。十一亩的塘。亩产就是六千八!厉害,浩泽!厉害!”
卢方当然是为自己赚钱兴奋,同时也是在为创造了一个单产记录而兴奋。这绝对是现在对虾养殖单产世界记录。这个记录出现在自己手里,卢方有兴奋的充分必要理由。
卢方看到唐浩泽也停下了,问:“你这边多少?”
“这边的亩产少一些。总产量是四万六千六百多斤。亩产的就是……”唐浩泽说着又在计算器上按了一个数字。“五千四百八十多点。”
卢方一拍手,说:“那也非常高了。”五千四百斤的亩产,如果没有另外一口唐的产量,恐怕也是世界记录了。
这个世界记录不是说别的国家养不出来,而是其它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比中国发达的国家,在养殖管理比较规范,绝对不会允许放养那么多的苗。所以其它国家到现在为止都没养殖出来过这么高的产量。
唐浩泽算了一下,仅仅是这两口塘,他估摸自己从中就能赚到一百二十多万。如果剩下的二十来口池塘都有差不多的收成的话,他岂不是一茬虾就能赚一千多万?一年养两茬,虽然下半年的虾价,可能会因为南美白对虾增加会对虾价造成冲击,但他一年赚两千万,好像也不是难事啊。
那还不算卢方那几个育苗场的和今年东风螺的收入。
当然,他还是要决定交一部分税的,免得被人捉住了。但也不可能全部交。加上明年卢方的育苗场可能也能赚不少钱,那他大概也能拿到不少钱。那在他上大学之前,他说不定就能拥有两三千万的身家了。
那足够他在毕业后创业用的。
他在闲暇时也会想自己日后怎么做。只是他想过很多,觉得如果在要去学校上学,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创业。至于赚钱的机会,好像很多。比如某些未来会发展得很大的企业。投资进去,未来肯定能赚大钱。
只是他怎么投资?那些企业什么时候需要投资,通过什么渠道融资,他对那些一无所知。再说,那些企业融资,也只会选择那些真正的富豪,那些人不仅容易在后续继续融资,也有足够的能量保证公司的安全。
那些机会不是说谁有几毛钱就能掺和的!
所以唐浩泽不觉得在上大学之后,未必有多少机会赚钱。而他也没有非要在大学期间赚钱的目标。
当然,如果有机会,能赚钱就赚一些。如果没有明显的机会,他也许会学着创业,积累一些经验。
但在大学期间,唐浩泽不认为自己还能像现在这样不去上课自学,或者一边上学一边创业。在那样的情况下,倒不如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还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集中精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拓展自己的视野,打好日后创业的基础。
唐浩泽在算着账。卢方也在算。
卢方发现自己将这个养殖场交给唐浩泽,自己仅仅在半年时间内不仅将养殖场的投资收了回来,还能赚一千几百万。
这个结果他之前是怎么也没想到的。
而且还有下半年。如果下半年养虾依然能成功,那岂不是一年能赚三四千万。
这比他现在任何一个生意来钱都快。
第六十八章 未来的投资方向(求推荐)
三百亩虾塘,一年能赚几千万?卢方算着都感觉不真实了。
以前他做梦都没想过养虾能赚这么多。
他连喝了几杯茶,才问有些发愣的唐浩泽说:“浩泽,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现在在水产养殖这方面,他是完全信任唐浩泽了。
唐浩泽被他这个问题惊醒过来,说:“卢叔,这个收成也出乎我意料之外。不过这收虾了,工人肯定很开心,我们得安抚好他们。”
卢方听他这么一说,也静下心来考虑一阵说:“你说得没错。说起来,育苗场的工人和技术员也该结算一下奖励了。”
他想到了育苗场,不由说:“从五月开始到现在,我那几个育苗场已经卖出四亿八千万虾苗,都是按照你定的价卖的。我担心那些技术员会被人挖走了,打算将上半年收入结算了。给工人一些奖励,和技术员的分CD给了。”
卢方和唐浩泽之间的分成,是将所有的成本扣除后再分,所以卢方才有这么个说法。
唐浩泽也是想到了育苗场的问题:“卢叔,今年和明年上半年,育苗场的技术一定要保持好。我估计到了明年下半年,我们的独门生意就做不成了。”
做独门生意自然是最赚钱的。卢方也知道现在虾苗能卖到那么贵,完全是因为唐浩泽这边养虾养成后宣传效果太好。而卖南美白对虾虾苗的又只有他。
现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如果虾苗供应不足,市场自然会有人填补空缺。不管卢方是否愿意,最晚到明年下半年,肯定会出现新的能供应嫩美白对虾的育苗场。
卢方知道唐浩泽说让育苗场的育苗技术保持好,不是说要保证不外泄,而是要保证苗的质量。只要在这一年里做得好了。虾苗场名头响亮了,还能继续有几年的好生意做。
卢方想了一下,说:“我打算下半年在建一个大一些的育苗场。另外,在年末将育苗技术公布出去。你有没有意见?”
唐浩泽摇头,说:“当然没意见!”他很清楚,那样的技术就算是想捂也捂不住。如果卢方一直捂着,那些大学研究所也会研究。既然捂不住,倒不如直接放出去,那样那些研究所就没办法立项,说不定能让卢方的育苗场多做一阵独门生意,同时还能捞个好名声。
他笑着说:“到年底放出去,其他人想要引进南美白对虾亲本,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开始育苗。如果我们的虾苗名声不败坏,完全可以继续卖高价。”
卢方想得却是更多。
他觉得可以将虾苗、饲料和对虾收购进行挂钩。养殖户用他的虾苗,虾料,最后按照市价卖虾。这样他对虾一条龙的生意就好做了。不过这些他也没和唐浩泽说。
他问唐浩泽:“浩泽,我计划将其他的虾塘都改造成高位池,你觉得合适不合适?”
唐浩泽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将未来一些事情暗示一下卢方:“卢叔,如果你要改造虾塘,我觉得可以做。不过,我觉得这南美白多虾最多也就三四年的暴利时期。过了这个时间之后,养虾的利润会断崖式下降。”
他顿了一下,说:“而且未来中国沿海的环境污染会越来越重,现在南美白的抗病能力强,是因为致病菌对这种虾比较难以侵染。再过几年,致病菌也许就会发生变异。南美白对虾未必还有现在这么好养。所以,我不建议你在水产养殖方面投入太大。”
卢方听他这话,一想还真的是那样。往年还不都是出现一种新的对虾品种就能养几年,不到十年就会出现爆发性虾病,然后又换一种才能养。而现在都已经引进南美洲的虾了,以后还能引进什么地方的虾来替换这个南美白对虾?
他点头说:“我还想着再租几片地方开挖虾塘呢。听你这么说,我倒是要重新考虑了。”
唐浩泽笑着说:“如果新建高位池,大概也能有几年的赚大钱的机会。”他顿了一下,说。“卢叔,其实我觉得,现在高考扩招了。也许日后城里人会多起来。”
卢方不明白他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你想说什么?跟我还要转弯抹角的吗?”
唐浩泽说:“卢叔,我不是转弯抹角,而是我只是在猜测。现在国家似乎是在鼓励城市化。我觉得高考扩招就是一个信号。你看,以往录取率不过是20%左右,但是今年扩招,GD考生录取率达到了48%以上。而新些中专什么的,也在合并成高校。高中也可能也会扩招,如果日后高考生都保持录取率在50%以上。”
他停了一下,等卢方想过,重新看向自己,他就知道卢方是消化完自己说的话。又继续说:“在那么高的录取率下,会大量新的大学生出现。扩招,小城镇甚至是一些农村考生受益是最大的。他们上完大学,难道还会回到农村或者是小城镇?那些人肯定希望留在中大城市发展。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想留在大城市,但没有房!”
卢方听完这话,看着唐浩泽。
只听唐浩泽继续说:“还有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也在改革,一些小学撤并。城镇学校划定学区。好的学校,当然有更多的人希望将孩子送去上学。但是没有不在学区怎么办?”
“比如乐潭县的有钱人家里,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在乐潭县考不上市里的高中,那怎么办?现在还让交择校费,但现在已经有人呼吁取缔收取择校费的乱象。我想日后国家会禁止学校收取择校费。到那个时候,乐潭的有钱人想将孩子送到市里上学,孩子学习却不行,就只能在学区内买房。有学区房学习差一些也能上更好的学校。”
卢方听到这里,心中倒吸一口凉气。
不得不说,中国的教育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唐浩泽说的这个现象了。或者说一直都有。
不管是大学还是中学,在录取学生时,总是很倾向本地的学生。本地学生的分数线要远低于其他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