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设在原来榆重的食堂,现在已经被一家外地来的餐饮企业并购,成了一处有点档次的酒店。至于宴席的开销,自然也不会是潘才山私人承担的,接待计委的王司长、妇联的于部长等人,属于名正言顺的公事,榆重再穷,这笔招待费还是拿得出来的。
一行人出了办公楼,说说笑笑地向酒店走去。潘才山、张越二人陪着于蕊、谢克力走在前面,讨论着有关组建家政公司的事情,并探讨其他可能的扶持项目。丁士宽和祁瑞仓走在中间,聊的话题就有些高深了,那是学者们的世界,凡人是没兴趣关注的。走在最后的,则是冯啸辰和王振斌二人。
“小冯,弄了半天,我才是个吃白食的,你不会怪我吧。”王振斌笑呵呵地对冯啸辰说道。他的话听起来像是在道歉,但那口气却丝毫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感觉。
冯啸辰从王振斌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些不同的意思,便试探着说道:“这怎么可能呢,你是国家计委的人,随便拔根汗毛都比我们的大腿粗,我就不信王大哥你会空着手到小弟这里来。”
冯啸辰的这个猜测是有道理的。于蕊、谢克力要么是带着项目来的,要么是带着钱来的,王振斌作为班上的老大哥,又是权力最大的国家计委的官员,如果没有带一点东西,他是肯定不好意思和其他同学一起来的。
不过,王振斌没有当着大家的面说出自己的来意,这说明他带来的东西有些敏感,只能是先和冯啸辰在私下里沟通,这也就是冯啸辰选择与王振斌走在最后的原因了。
果然,听到冯啸辰的话,王振斌笑了笑,说道:“也不能算是完全空着手吧,我手里有个业务,不过,这个业务的难度可不是一般地大,我担心你们能不能拿下来呢。”
“什么样的业务?”冯啸辰问道。
王振斌看看走在前面的人,然后压低声音说道:“你听说过国家即将启动的西气东输工程吗?”
“听说过。”冯啸辰应道。
西气东输最早的概念是把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陕甘宁盆地和川渝盆地发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经济发达的东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能源战略逐渐转向外向型,西气东输的源头便由国内延伸到了中亚各国,送气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90年代前期,西气东输工程还只有一个雏型,外界讨论得并不多。不过冯啸辰作为一名穿越者,对于这件事是更为关心的,所以王振斌一提起来,他便能够说得出来。
王振斌倒也不觉得惊奇,在他想来,冯啸辰作为装备行业的干部,对于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有较多了解,也在情理之中。他说道:“西气东输的管道长达数千公里,除了主管网之外,还有支线管网,我们初步测算,需要修建的各级压气站在一百座以上。压气站的核心设备是气体压缩机,目前咱们国家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
“你想让榆重搞气体压缩机?”冯啸辰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王振斌跟他说这么一长串内容,显然不是为了闲聊。既然王振斌说是来给他帮忙的,这件事当然是与榆重有关的。
“70年代后期,咱们国家从意大利引进过气体压缩机的技术,包括了设计、制造的全套专利。不过,适用于远距离天然气输送的气体压缩机,我们虽然完成了引进,却并没有投入生产和应用,这项技术基本上就是闲置下来了。”王振斌说道。
冯啸辰问道:“当时受让这些技术的,是哪家企业?”
王振斌用手指了指地,笑而不语。
“你是说,就是榆重?”冯啸辰愣住了,这可是他不知道的事情。
王振斌道:“没错,就是榆重。这件事,很多人都忘记了,还是上次计委召集业内专家开研讨会,讨论天然气压缩机组的事情,有一位老同志提起了这件事。我后来专门查了一下档案,确定当时正是由榆重负责引进这项技术的,前后花了好几百万美元。”
“这个花费不算多啊。”冯啸辰说道。
王振斌道:“的确不多。那时候有一些国际政治上的原因,意大利方面愿意向我们示好,所以在技术转让方面比较慷慨。但因为我们当时的工业基础有限,引进技术生产的压缩机质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而国家需要的远距离天然气压缩机数量又非常有限,这项技术就被搁置下来了。”
“该死,我居然一点都不知道。”冯啸辰有些懊恼地说道。
王振斌道:“这事也不能怨你,我怀疑潘厂长、张厂长他们也不了解这个情况呢。”
冯啸辰点点头,道:“我估计也是如此。这件事只能找榆重的老人来了解才行,也不知道当时参加引进工作的老人还能剩下多少。”
王振斌道:“我给你透个底,据我们计委的研究部门计算,西气东输工程在压缩机这一项上的投入会达到20亿美元以上,这还是以目前的规划来算的。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西气东输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压缩机的总需求只怕会超过100亿美元。目前国家是两手打算,一手是从GE、西门子那里采购,另一手就是谋求设备的国产化。中央领导说了,这么重要的装备,不掌握在自己手上,总是不放心的。计委可以拿出2亿以上的资金来支持国产压缩机的研制,我觉得,榆重可以去争取一下。”
“这件事我们装备工业公司怎么不知道?”冯啸辰郁闷地问道。
王振斌笑道:“这件事目前还在讨论,并没有形成正式的意见,所以也就没有向你们发文了。不过,你们技术处的那位吴处长是去参加过我们的论证会的,还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呢。”
冯啸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看来的确怨我,我这段时间没和老吴沟通,这么重要的信息居然也不知道。”
王振斌道:“吴处长估计也是没往这方面想吧,否则他应当会跟你通气的。不过,小冯,我可要事先跟你说好,我告诉你这个消息,并不意味着计委一定会把项目给你们,你们得自己去争取才行。”
冯啸辰道:“老王,你能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就非常感谢了。榆重把周边业务剥离之后,还剩下4000多人的一个总厂,我正愁没有一个像样的业务支撑起来呢。如果能够参与到压缩机的项目里去,哪怕不是全部拿下,而是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至少这些职工的生计就没问题了。”
“我们也希望榆重能够拿下这个产品。”王振斌道,“这不但是我们的愿望,也是中央领导的愿望。这种大型工程,核心装备如果完全依赖外国人,对于我们的经济安全是非常不利的。再说,榆重这么一家装备行业的大企业,如果垮掉了,或者转产冰箱电扇之类的轻工业品去了,也是咱们国家的损失。”
“哈哈,在这个问题上,咱们两家的出发点是完全相同的。”冯啸辰笑着说道。他说的两家,一方是王振斌代表的国家计委,另一方则就是装备工业公司了。即便他不担任榆北振兴工作小组的这个副组长,仅以他在装备工业公司的身份,也是会尽力为榆重争取这个机会的。当然,能不能争下来,就要看榆重自己的努力了。
听到他们这里的笑声,走在前面的潘才山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笑呵呵地问道:“小冯,你和王司长聊什么好事呢,怎么这么高兴?”
冯啸辰还了潘才山一个笑脸,说道:“潘厂长,的确是有大好事,不过现在还不方便说。待会酒桌上,您可得好好敬我王大哥几杯,他给咱们带来的,才是最大的帮助呢。”
第五百八十章 难度大了
“远距离天然气压缩机!”
总工程师钟卓元眼睛里放出一道异样的光芒,喃喃地念叨着这个词。
这是在王振斌等人到来的当天晚上。冯啸辰向潘才山转述了有关西气东输压缩机项目的事情之后,潘才山一刻也没耽搁,马上让人通知各位厂领导以及总工程师、技术处长、生产处长、财务处长等人前往厂部召开紧急会议。
众人到齐之后,潘才山没有说什么套话,直接把冯啸辰带来的消息通报给了全体参会的干部。这些人中间有些是近几年才到厂里工作的,并不知道70年代末引进压缩机技术的事情,听到这个消息,多少有些懵。但另外一些人则是在榆重工作多年的,亲身经历过当年的事情,闻听此言,一下子就躁动起来了。
“潘厂长,你说的是真的,国家要搞天然气压缩机了?”钟卓元带着几分惶恐、几分兴奋,向潘才山确认道。
潘才山用手指了指冯啸辰,说道:“这个消息是冯助理带来的,要不,让他跟你说说吧。”
钟卓元又把目光转向了冯啸辰,冯啸辰笑了笑,说道:
“钟总工,其实这件事是明摆着的。西气东输的设想,并不是今天才有,7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当时咱们榆重引进这套技术,也是为西气东输准备的。后来只是因为国民经济调整的缘故,川渝盆地的天然气开发暂时被搁置下来。这些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另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城市都在推广管道天然气,气源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所以,西气东输工程迟早是要开工的。而西气送到东边来,距离最短的也有1000多公里,远的甚至可以达到4000公里以上,按每200公里修一座加压站计算,你算算需要多少压缩机组?”
钟卓元缓缓地点点头,说道:“冯助理说得有理,压缩机这个东西,咱们国家迟早是要搞的。唉,可惜当年没有坚持下来,现在再想捡起来,难度太大了。”
潘才山道:“老钟,这件事我不太了解,你当年应当是参加过这件事的,是不是给我们大家说说?”
钟卓元道:“没问题。当年国家从意大利引进PCL压缩机组的技术,就是由我们榆重承接的。那个时候,咱们榆重可是全国响当当的化工设备排头兵,技术力量强,工人素质好,设备也过硬,咱们不接这项技术,谁敢接?”
“老钟,你就别提这些当年勇了。”生产处长谢富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打岔道。他也是榆重的老人,原来是当车间主任的,后来到生产处当副处长,这一次易耀忠等人落马,把原来的生产处长也牵连进去了,谢富刚才被提拔起来当了正处长。听到钟卓元说起当年的辉煌,他也是满心感慨,忍不住吐槽道:
“那时候咱们榆重的工人素质真是没说的。意大利人到我们榆重来,看到我们的设备,都摇头,说我们就算是引进了技术,也制造不出来,因为我们的设备太落后了,数控机床都没有几台。结果,我们组织一帮老师傅,愣是拿老式机床把样机给生产出来了,那加工精度,让意大利人都觉得服气。”
“现在呢,咱们还能做到吗?”潘才山问道。
谢富刚摇摇头,道:“只怕是够呛吧。当年我们厂有所谓八大金刚,还有什么十八罗汉,都是各车间技术最过硬的那些老工人,有些老师傅早在伪满那个时候就已经在工厂里当工人了,到70年代,你算算多少年的工龄,那技术可真是顶呱呱的。可到80年代,这些工人都退休回家了,新进来的一帮小年轻,跳迪士科个个在行,学技术就成了个熊包。让这些人去搞压缩机,我看悬。”
潘才山微微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钟总工,你接着说吧。”
“好。”钟卓元应了一声,又接着刚才的话头说了下去:“咱们当年引进了PCL技术,还生产出了一台样机,后来被调到青东省那边去用了,听说应用效果还不错。不过,咱们当时的制造工艺的确有问题,就像老谢说的那样,是靠一群高级技工用老式的普通机床一点一点加工出来的,效率太低。后来国家没有订货,咱们也就把这项技术给放弃了,差不多从1978年到现在,咱们都没有再生产过一台PCL压缩机。”
“如果现在捡起来,还能生产吗?”冯啸辰问道。
钟卓元道:“当年的图纸都还在,如果是照原样生产,再加上能找到得力的工人,再生产出几台应当是没问题的。但是,咱们当年生产的是5兆瓦的型号,而这一次西气东输需要的是20兆瓦和30兆瓦的型号,咱们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