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算做生意了
刘芬明显是神情恍惚,沉浸在自己世界里,连嫂子都没招呼。
要不是看夏晓兰额头上还贴着纱布,李凤梅还以为撞柱子的是小姑子刘芬,看上去傻乎乎的没反应。脑子的想法放一边,赶紧把儿子放床上去,帮着刘勇搬东西。
刘勇低声骂着夏家人全是大王八,又简单把事情经过讲了,包括三人要走,正赶上夏大军三兄弟回家,算是拳打脚踢才出了大河村。
“你把西屋的床铺好,给晓兰她们住。”
刘勇的意思,夏晓兰母女俩已经就住在家里,也别回夏家去受气了。
但他没说住多久,夏晓兰深谙人情事故,赶紧向李凤梅表忠心:“我想做点小生意,攒点钱到县里安家,安庆县的机会多,也免得乡下这些人嚼舌根。”
不会真的一直住在舅舅家。
舅舅肯定是真心实意的收留她们母女俩,舅妈李凤梅也不见得那么小心眼。夏晓兰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却知道亲戚间住久了难免会有摩擦,反正她只是暂时落脚,也不怕多解释几句让舅妈宽心。
刘勇也听出夏晓兰的潜台词了。
他没反驳,心想的是夏晓兰吃到苦头就不会这么乐观了。年轻人嘛,总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简单。是的,这两年有些人搞买卖赚到钱了,但夏晓兰能吃苦吗?
灯光下,夏晓兰发现舅妈的笑容真切了好多。
“你这丫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舅让你们娘俩儿住,那就安安心心的!”
她这样大方,是因为最近几个月,刘勇挺能赚钱的。
一时半会儿的,多添两个人吃饭,也不至于支撑不住。
李凤梅很快收拾好了屋子,现在的人不讲究,下面铺稻草上面有席子的床,可比夏家老破屋的情况好太多。夏晓兰母女从昨天被赶出夏家,晚上和白天都在奔波,其实真的很疲惫。
母女俩洗了脸躺到床上,夏晓兰拍拍刘芬的手:“您放心,我肯定让您过上好日子,咱俩都好好的,不蒸馒头争口气,活的有滋有味的,让别人看看!”
过了半晌,夏晓兰以为刘芬睡熟了,她才慢吞吞回道:
“妈就想你自己能过好,晓兰,你别怪妈,我让你受委屈了……”
夏晓兰说了几句宽慰她的话,在干出成绩前,任何言语的保证都略显苍白。实在是太疲惫了,说着话,夏晓兰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夏晓兰是在食物的香气里醒来的。
刘芬早就起来了,还把厨房的活儿自觉包了。小表弟涛涛今天精神不错,在厨房里围着他姑打转,刘芬从蒸笼里夹了个馒头给他,烫得涛涛呲牙咧嘴却舍不得吐出来,还含糊不清拍马屁:
“老姑蒸的馒头比我妈蒸的好吃。”
安庆县是南北交界线上,搁后世就是冬天又冷又不供暖的尴尬地区。饮食习惯南北兼顾,刘家几天吃的就是红薯稀饭配大白面馒头。
夏晓兰打开箱子翻衣服穿,却有意外惊喜。
她在箱子里翻到手帕裹起来一堆零票,一共有18块3毛,是原主的私房钱。
压箱底的还有几封信,用词大胆火辣……是王建华写给她的。忍着恶心看一遍,夏晓兰就笑了,这人是对‘夏晓兰’大胆示爱过的,夏子毓的手段可真高超啊。夏晓兰本来想把信烧掉,想了想又塞回箱子里,说不定啥时候能派上用场呢?
刚关上箱子,涛涛就进屋了。
“老姑,晓兰姐醒了!”
涛涛很黏夏晓兰,哪怕从前的夏晓兰脾气挺臭,架不住夏晓兰长得好看啊!
小孩子才不管主流审美是什么,他们对人和事物的审美是天然的,还没被扭曲的,更直接更明了……他晓兰姐就是长得好看嘛,发脾气也好看。
夏晓兰没咋接触过小孩儿,但她心理年龄可不是18岁,看见萌萌的小孩子,根本没啥抵抗力。
伸手摸了摸涛涛的额头,夏晓兰挺高兴:
“额头不烫,看来是不发烧了。”
涛涛傻乎乎的,觉得他晓兰姐对他好温柔,更像个跟屁虫一样,夏晓兰洗脸他跟着,夏晓兰梳头他也不走。看一眼夏晓兰,咬一口馒头:“晓兰姐,你脑袋还疼不疼……你长得真好看!”
是啊,长得真好看。
稍微拾掇一番,头发梳成两个辫子,换了件干净没补丁的衣服,夏晓兰也觉得自己好看的过分了。
收拾好自己,夏晓兰才领着涛涛去厨房。
刘芬看上去又没了异样,不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过一会儿就能吃饭,你舅舅和舅妈去看稻谷了,这两天就能打谷子。”
正说着,刘勇的声音就响起:
“煮的红薯稀饭?”
他把头上的斗笠取下来挂墙上,看见夏晓兰就笑:“睡醒了?我让你妈别叫醒你,你受了伤需要好好养养。隔壁村打到野猪了,你舅妈买肉去了。”
不年不节的,农村没哪家舍得吃肉。
涛涛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夏晓兰自然是感动。
刘勇本来就是个穷大方,如今又赚了点钱,手更是松散。在谷粒归仓前,刘勇不会出门儿,他的自行车就空出来了:
“你会骑不?”
夏晓兰点点头,她还真的骑过这种老式自行车。模样是不够小巧,但它能载货啊,最初设计出来就是给军队搞运输的,能走烂路,连人带货能载满几百斤。
刘勇的意思是让夏晓兰骑着车去做那鸡蛋生意。
趁着农忙的时候把生意做起来,要是吃不了这苦,刘勇也好给她想想别的办法。
李凤梅真的提了两斤猪肉和一根棒子骨回来。三指厚的膘是油汪汪的脂肪,现在的人不愿意要瘦肉,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肥肉才是最受欢迎的。抢到这样好的两斤肉,李凤梅也挺得意。
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李凤梅听见夏晓兰和刘勇一本正经讨论做生意的细节,心情更好了。
“你那鸡蛋要怎么运到城里,自行车不得把它们颠坏了?”
83年还没有什么村村通,别说水泥路面,连柏油路都没有,骑车真是一路颠到城里。人能受得住,鸡蛋会颠破。100个蛋里破10个,夏晓兰根本赚不到钱。
夏晓兰从昨天就在琢磨这个问题。
后世的鸡蛋长途运输是有蛋托,加上道路平整,多远都能运到。她现在条件简陋,自然搞不到什么塑料蛋托,但夏晓兰有别的替代办法。
“用芦苇绳子编小筐,就像鸡蛋那么大小的,把鸡蛋一个个套在里面,连成一串串的。”
缝隙里再塞满切短的麦秆、稻草之类,应该能取代防震泡沫的作用。
刘芬很激动,“我能编,你告诉我样子就成。”
第13章 发动童子军干活!
刘芬的手是真巧。
夏晓兰口述,她随便找点稻草就能编的似模似样。
刘勇见夏晓兰有行动力,也不管她了,吃了饭又出去放水。一些稻田里还蓄着水,打谷子前先把田里的水放了,晒两天就能开始收割。
放水田有时还有别的收获,什么泥鳅、黄鳝,田里还能捉到手掌长的鲫鱼……这些都是后世受到追捧的野生货,在此时的待遇却马马虎虎。鲫鱼小而多刺,吃起来太麻烦,泥鳅和黄鳝都要重油才好吃,用金贵的油去吃这两个东西?
随便煮一煮是不好吃的,土腥味儿是个大问题。
夏晓兰都叹气,多好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却不受80年代食客们的赏识。
夏晓兰一开始觉得是个生财的路子,眼睛都在放光,刘勇却说泥鳅卖不上价,烘干的泥鳅也就几分钱一斤,反正市价超不过一毛……还不如一个鸡蛋贵!
“这东西脏兮兮臭烘烘的,你还是折腾你的鸡蛋去吧!”
刘勇随手捉住一条鲫鱼扔木桶里。
“舅,鲫鱼不要浪费啊,多给涛涛熬点鲫鱼汤喝,小孩子长个子好,也少生病!”
刘勇一愣,“你在哪里听说的?”
夏晓兰想,这不是常识?
算了,83年哪有什么常识不常识,她睁着眼睛说瞎话:“书里看到的。”
千万别问我是哪本书上看的,这个真的回答不了。
怕刘勇追问,夏晓兰带着跟屁虫小表弟跑了。
帮刘勇干活的村民重重喘了一口气。
夏晓兰长得太好看,她那样随意蹲在田边,一般异性都不敢多看她——刘勇从前就是个无赖,在七井村谁敢动他外甥女,才是吃饱了撑着的缺心眼。
刘勇把脖子上的汗水抹了,瞪了身边人一眼:
“我告诉你们啊,哪个不开眼的打我外甥女的主意,老子知道了要弄死他。”
村民挺委屈,“勇哥,那也算我侄女辈,我肯定不敢有啥想法……”
刘勇把木桶扔过去:“就你废话多,赶紧抓鱼,没听晓兰说吗,小孩子要多喝鲫鱼汤!”
……
夏晓兰领着小表弟在七井村乱晃。
七井村是个水资源充沛的地方,大河村的芦苇荡一直蔓延到此。安庆县的白花苇古时候就有名气,芦苇资源唾手可得,夏晓兰才没有打芦苇编织品的主意。一来时机不合适,二来安庆县的编织品市场早就饱和了。
但芦苇荡显然不仅能提供编织原料,它还是野鸭和水鸡的栖息地。
对夏晓兰来说就是挥舞着的钞票……保护生态这种事儿,还是等她解决温饱再说吧!比起那些劫道抢劫发家的,她赚钱的手段已经很干净了。
涛涛雄赳赳气昂昂走在前面,夏晓兰就是他炫耀的东西,没有谁家姐姐有夏晓兰好看。
农忙将至,火辣辣的太阳也挡不住七井村后生们散发的荷尔蒙。
一个个都和涛涛打招呼:
“涛涛,你表姐来了啊?”
“涛涛,跟哥捉鱼去?”
“涛涛……”
嘴里叫涛涛,眼睛余光却是瞄着夏晓兰的。这种迂回的搭讪,也让这些后生脸爆红,让夏晓兰感概,80年代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很纯情的。
她对这些纯情的年轻人没啥想法。
肚子都填不饱,哪有欣赏小鲜肉的心情。
夏晓兰从前也来过七井村,她的大名在年轻人当中是如雷贯耳,但夏晓兰一直都很高傲,不愿意搭理那些对她献殷勤的人……现在么,她打算继续维护原主的方针。她感兴趣的不是这些后生,而是能和涛涛玩到一块儿的孩子。10岁以上的小孩儿基本上都要帮家里干活了,13、4岁的更是大半个劳动力。夏晓兰的目标人群是10岁以下的,这些孩子又皮又耐摔,也很好哄。
逛了两圈,夏晓兰终于逮住了目标人物。有几个比涛涛大点的孩子跑来,一边跑一边笑:“涛涛,我妈说你表姐撞成傻子啦?”
夏晓兰满头黑线。
比起被她美色所迷惑的年轻后生,这些个臭孩子太不友好了。
见面就揭短!
涛涛不肯依,“我晓兰姐才不傻!你瞎说!”
夏晓兰呵呵冷笑,掏出两毛钱塞给维护她的小表弟:“拿出小卖部买东西吃,姐姐走累了,在树下等你。”
臭孩子们顿时好羡慕。
能给钱买吃的,谁说涛涛的表姐变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