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特工 第111节

司机却没有开车,看着曹宁。

曹宁从口袋中掏出两张百元的钞票递过去。

司机接过钱,仔细地看了看,将钱装进口袋,这才开车。

由于是军车,所以一路上减去了不少的麻烦。曹宁二人在六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马鞍山。

“走,去码头。”曹宁说。

黄海波却没有动身,他说:“兄弟,我的家就在当涂,我想回家一趟,给家里送给生活费。”

曹宁一听,心喜起来。说实话,他也不想带着黄海波去上海。

自己一个人,在上海中,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沙漠中一粒沙子,不很显眼。

但是如果带着黄海波,那就显眼了,他毕竟是在案的人。

但是,曹宁又不放心。

“老黄,你要知道,现在军统中统警察局都在找你,你一露头,那就完了。”曹宁威胁道。

“我知道!回家后,我就半年不出门,我们家是大山中的,一个小村中也就三户人家,大家都是亲戚。只要我不外出,没有人知道我回家了。”

曹宁递给黄海波一支烟:“南京的人知道你是马鞍山人吗?”

黄海波点上烟:“说起来可笑,因为担心别人岐视我,我对外没说我是外省人,只是说我是江宁禄口人。”

曹宁这才放下心来:“那你就回家吧,记住,在这三个月内,不要出门。”

黄海波应了声,坐上了一辆黄包车走了。

曹宁等黄海波的影子都没了,这才坐上黄包车:“去码头。”

从南京跑出来,曹宁最初的想法是过江,离开危险区。出了城墙后,他又在考虑,怎么离开。

刚好那辆军车去马鞍山,这让曹宁有了主意。

马鞍山虽然离南京很近,但是,毕竟属两省。信息不通。曹宁的事,肯定没有传到马鞍山来,这里是安全的。

而且,从马鞍山坐客轮去上海,上船时的检查没有风险。如果在南京,肯定上不了船。别说南京,镇江一带也危险。

至于上了船后,那就好说了。大不了买一个二等仓,睡在仓内不出船。等过了常州后,就没有风险了。

黄包车到了码头后,码头上有人注意到了曹宁。要知道,车站码头是暗探最多的地方。

曹宁买了票后,在候船室等船时,就有警察上来询问。

曹宁掏出一个证件,那个警察看了后,马上离开了。

从那之后,便再没有人来检查曹宁。

那个证件,还是真家伙,军统的证件,方杰给的。

上面的姓名不是曹宁,但是相片是他。

在候船室呆了一个小时,下水的客轮到了。

曹宁随着大批的人上了船,找到了自己的客仓

第165章 上海

1937年8月5日,上海。

曹宁来到上海已经几天了。

来到上海后,曹宁去了沧浪街21号,拿到了电台。当即向韩雪与方杰发了电报,告知已经平安到达上海。

但是,曹宁不准备住在沧浪街21号。

这个地方是方杰给准备的,曹宁不放心。

所以,曹宁便在沧浪街的街尾,租了一间屋。那间屋可以从另一条街上进出,不用进出沧浪街。

之所以这样安排,一则是两者不远,要用电台,可以去21号。电台与人分开,安全些。二则,作为在上海没有产业的人,不可能常住在21号。

来到了上海,曹宁花了三天时间,坐着黄包车,跑遍了上海,熟悉地形。

作为一个优秀的特工,最先考虑的应该是退路。

熟悉了地形后,曹宁便考虑着后期的工作。

他每天通过报纸,查看国际国内情况,与前世的历史相比较。他发现,只有一些小事、个别人与前世不同。如洪涛没死,还有张萍的事,这些与前世有出入。其余的大事,基本上没有背离前世的轨迹。

想到这,曹宁便查了眼下的日军情况。

在八一三事变发生之前,中国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全面抗战的局面,但是抗日统一战线并没有形成。在七七事变发生之后,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被充分点燃,但是当局的两个党派并没有达成共识,建立统一战线。据史料记载,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就当时社会状况发表讲话说,如果平津失守,国民军队则加入抗战。

在“八一三事变”前,日军已经从各个方面做好了从华东方向侵略中国的准备。1933年日本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38.8,1936年已经增长到了47.3。

到1936年初,日本陆军常备兵力由1930年的25万剧烈增加到40万这不包括号称百万的关东军人数。

1936年的日本海军扩充计划确定的军舰数字是:主力战舰12艘,航空母舰12艘,巡洋舰28艘,驱逐舰96艘,舰艇70艘,海军飞机685架。按照这个计划,日本将在1937年达到和美国海军一样的海军总吨位。

为了全面侵华,日本把已经被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当成掠夺和储备战略物资的大后方,日本的铁产量有50来自东北。同时加大了从美国进口废钢铁、铅、铜、铝、石油的进口,战前4年,进口量逐年增加,翻了一番。

日本还在1936年提出了军工生产的一揽子计划,要求军工企业在5年内要生产1万架飞机,10万辆汽车。到了1937年,日本一年就生产了4万多支步枪,400多台坦克,400多门火炮和1500多架战斗机。

与此同时,大批日本间谍渗透到了中国的华北、华东地区,进行抵近侦察,勘察地形,收集情报。这些情报源源不断地汇总到设置在上海、天津等城市的情报站后,汇总发回军部,军部再根据情报进行一遍一遍的指挥所推演。

1937年5月,日本军部甚至组织了参谋本部的高级将领和幕僚来到中国东北地区,实地进行指挥机关的参谋业务培训,熟悉中国国情社情,以提高高级指挥机关人员在即将到来的侵华战争中的适应能力。

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海军已有扩大战争的准备。此后,日本军部有一部分人主张不扩大战争,中日之间就停战已开始谈判,但海军方面还是在继续准备扩大作战,认为如果陆地作战的话,海军的偷袭也是有必要的,所以继续在制订作战方案。

1937年7月12日已形成对中国作战计划内部方案,要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攻击中国舰队。详细方案有海军航空兵第一、二航空战队空袭杭州,第一联合航空队空袭南昌、南京等,这与“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日本海军的行动一致。

日本海军有一系列准备,在各地进入备战状态,海军军令部严格命令将长江流域下游城市的日本侨民遣返回日本。

曹宁收集的情报的目的性很强。他就按照前世的历史记载,再对比现在日军的动向,来分析日军的意图。

可以说,曹宁手上的情报,比任何一个高级特工的情报要准要多。

1937年8月8日。曹宁向着延安与南京发回了第一封电报。

“日海军军令部严格命令将长江流域下游城市的日本侨民遣返回日本。据秘密消息,日军将在中国上海虹桥机场挑起争端,为日军进攻上海找借口。”

曹宁的这封电报,发出去后,没有受到重视。

南京的高层认为,日本人撤侨,已经不是秘密了。对于曹宁所说的日军将在上海虹桥机场挑事,他们更不相信。

于是,这封情报便被丢进了垃圾箱。

但是,第二天发生的事,让他们目瞪口呆。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西部派遣队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兵斋藤要藏驾车直冲虹桥机场,企图进行侦察活动,被中国保安士兵击毙。

事情发生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向上海市长提出如下要求中国方面的事件责任者谢罪,并处刑;限制停战协定地区内内保安队员人数、装备、驻军地点;撤除该地区内所有防御工事;设立监视以上实行的日支兵团委员会、力行取缔排日抗日。

如此苛刻要求几乎等同于宣战布告,国民政府方面当然无法接受,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决定:不可能接受如此条件,准备战斗。

8月11日日本由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率领的除第1航空队外的其他第3舰队所属部队到达上海。

8月12日上述两部队开赴上海东南四礁山,并再次制定增兵方案,决定派遣第11师团,第3师团组成一个军增援上海。同时中国方面,军事委员会决定“围攻上海”,并作出了相应的兵力调整。

1937年8月12日,曹宁再次向延安与南京发报。

“日军计划,明日展开进攻上海的军事行动。”

南京方面回电:“请报告日军的具体行动计划。”

收到电报,曹宁冷笑道:你以为我是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还要具体行动计划?

曹宁知道前世的日军行动计划,但是他不能说。如果说了,那么曹宁就很危险了。

保命要紧。

第166章 再次忽视

南京军委会,此时正在开会。

会上,戴笠将曹宁的情报报告了出来。

“各位,有什么看法?”老头子坐在首席上问。

一位上将开口:“简单是胡说乱道,日方正在与上海市政府和谈,怎么可能发起战争。”

“对!日本人还是讲道理的。不会开展军事行动的。”

“我们应该与日方好好谈谈,哪怕是退让一点,避免战争给上海带来了损失。”

一些人附和着那位上将,仿佛是中方的责位。

这些人都是与日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他们有的是在日本读的军校,有的娶了日本老婆,有的有要好的日本朋友。所以,他们都为着日本说话。

这时,一个中将站起身来:“日本人讲道理?讲道道会侵占我东北?讲道理会发动77事变?讲道理会侵占我北平天津?也就是你们说他们讲道理,你去听听全国人民的喊声。人民会告诉你,日本人是什么人。”

上将一拍桌子:“你是中将,我是上将,你凭什么用这种口气同我说话。”

中将毫不退让:“凭我是中国人,凭我是中国军人。”

就在两边吵起来时,老头子咳了一声,看向边上的何总长:“你的看法呢?”

何总长站起身来:“委座,我感到好奇,这情报太吓人了,如果不是日军中的人,并且是高层,得不到这样的情报。可是,日军的高层人员会将这么重要的情报泄漏出来吗?”

老头子:“你怀疑这情报是假的?”

何部长:“有怀疑!对了,戴局长,能否说说提供这情报的人是什么人吗?”

戴笠坐着不动:“不能!”

何部长笑了:“一个连身份都不能说明的人,他的情报,谁敢相信?我是不敢相信。”

会上,有一大批的人支持何部长的观点。

最后,会议没有决定什么,散会了。

老头子将戴笠留了下来。

“这情报是谁提供的?”老头子问。

面对老头子,戴笠不敢隐瞒。

“委座,是我们军统局三处的曹宁提供的。”

“曹宁是谁?”老头子问。

“就是上次提供了情报,说日本特别行动队要袭击抗日动员宣传会的那个人。”戴笠轻声地说。

老头子想起来了:“他不是在南京吗?”

戴笠将上海缺人,缺能干的人,所以便借周思静的死,让曹宁逃去上海的事说了。

老头子点点头:“如果是他,我相信这个情报。”

立即,老头子喊来侍从室副主任:“将这份情报的内容发到上海。让上海方面准备应战。”

历史继续沿着前世的路前行。

1937年8月13日傍晚5时,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下令全军进入战斗状态,严密警戒。

随后,日军将战斗命令发到了各个部队,并且将在华的日侨都武装起来。这些日侨,其实都是日军的退伍军人。日本在之前,将这些退伍的军人派到中国,就是等于变相地输入了兵力到中国。只要武器一供,他们就是战力很强的军人。

首节上一节111/4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