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有劳公公了。”
堵胤锡拜谢了一声传旨太监,而后便是目送传旨太监向着来时的路复返而归。
“哎!”
见传旨太监走得远了,堵胤锡不由得是长叹一声,道:“国朝危难,又有几人挺身而出啊!”
言罢,堵胤锡不再多做停留,立即便是带着三十余随行护卫,向着那山东急奔而去。
一到山东,堵胤锡生恐鞑子战力凶悍,李起大军抵抗不过,便是不敢休息,立即马不停蹄的直接赶往战场,期待早一点参与进去。
但是一赶到战场堵胤锡才是发现,双方并没有战斗,而是在那里僵持,看那战场模样,似乎之前也没有发生战斗。
这让堵胤锡先是感到惊讶,不知这一向目中无人,视明军如猪狗牛羊一般的鞑子,为何大老远的来了,却又是不进攻?
不过很快堵胤锡便是觉察到了其中的别样意味。
“哼,这鞑子摄政王多尔衮估计是见定王进京多时,皇上对定王却是不杀不放,这才是特意装模作样的起大军攻打,为的便是要定王急于回山东,
如此,皇上便会担心定王一去不返,以后成为大患,从而便可激化定王和皇上之间的矛盾,他多尔衮也可从中渔利了!”
这一猜测,基本也是可以从战场的形势表现得到佐证,这也让堵胤锡对清廷鞑子更加是厌恶了。
不过以此同时,堵胤锡也是感到了巨大安慰,因为如此看来的话,那李起大军便已经成为了鞑子不容忽视的一股军事力量,这样一来,抗清大业就更加如虎添翼了。
但是在欣慰过后,堵胤锡不禁又是对李起的安危感到担心。
不得不说,李起从容奉诏进京,这一点是出乎堵胤锡意料的。
之前的堵胤锡还以为李起虽然是发下了重誓,但是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他最多也只是接受朝廷的领导和调遣,效仿古人,听调不听宣。
这般如此,当然也无可厚非,毕竟李起的身份地位摆在这里,赫赫战功摆在这里,能够做到听调不听宣,这已经是很不错了,完全可以了。
但是没想到李起最后还是入京了。
当堵胤锡当时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堵胤锡不知为何,眼眶竟然泛红了,有了泪花。
那一刻,堵胤锡被李起的胸怀和气度深深折服。
“定王如此文韬武略,又有那般宽大胸怀,值此天下危难之际,定王殿下也不失为力挽狂澜的一代中兴之主!”
这便是当时堵胤锡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堵胤锡便是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是摇头将之甩去。
大位已定,如何还能有其他变故,否则,刚刚兴起的一点复兴苗头,岂不是要断送!
带着如此几番的想法,堵胤锡从新认知李起,发现李起一下子也变得亲近了,有形象了,不似见到他之前那般对自己左右为难的古怪刁钻了。
“哒哒哒,,,”
就在堵胤锡陷入沉思之际,一阵马蹄隆隆之声传来,堵胤锡回过神来,寻声看去,见前方疾驰而来一支骑兵人马。
从他们的装扮来看,堵胤锡一下便是知道来人正是那李起手下的第一骑兵大将郭云龙麾下的人。
待得这骑兵到了面前,堵胤锡不免便是微微有些惊讶,开始还以为来人不过是郭云龙麾下一头目,不想来人竟然就是郭云龙本人!
听闻之前史可法史大人前去接管定王兵马大权,一干定王麾下大将多般阻扰刁难,如此看来,本官也要态度强硬一点,否则,震慑不了你们。
此时既然你郭云龙来了,那便从你开始吧。
堵胤锡心里打定了主意,要先对李起手下大将来一番强硬态度,使其不敢轻视自己,
然后再一番家国天下的大义感召,希望这样,接管兵马大权也可以顺利一点。
主意一定,堵胤锡不由得便是脸色变得异常庄严和郑重,那昂首坐于马上的伟岸身姿,使人莫名的便是平添几分敬畏。
“不知堵大人前来,末将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然而郭云龙一到近前,便是立即恭敬无比的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对堵胤锡见礼。
郭云龙这番姿态,颇为有点让堵胤锡蓄势待发,却又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味道。
不过这也好,不管郭云龙的态度是真是假,这至少说明他在表面上还是希望维持和自己的体面的。
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负
心下有了几分安慰,堵胤锡也是不敢怠慢,立即也是翻身下马,将郭云龙郑重扶起。
“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郭云龙被扶起后,便是又抱拳道:“得知大人前来,我等皆是想要前来迎接,但无奈鞑奴大军在前,众将不敢轻离,这才是由末将代为迎接,失礼之处,还请大人见谅。”
堵胤锡听了又是一阵惊讶。
怎么回事,怎么听着不光是你郭云龙态度不错,就连那岳来,戚正,黄廷等人也是这般如此啊!
不是说你们不愿意朝廷接管你们的兵马吗?
这怎么看着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啊,难道是传言有误?
但也不应该啊,史可法史大人那可是堂堂兵部尚书,名声和能力那都是有的,
如果你们真的有这态度,他怎么可能接管不到兵权吗?
不过堵胤锡纵然心里是这么想,但是毕竟他也是见过大世面的,见识不凡,自然不会将心思表露出来。
只见堵胤锡正色道:“大敌当前,理当如此,本官又岂会怪罪,还请将军速领本官前去军营,本官要知道有关于这次鞑奴进犯的所有信息!”
“是,末将遵命!”
郭云龙郑重答应下来,而后又是作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堵胤锡翻身上马,他好在前面引路。
待得郭云龙将堵胤锡引到李起大军营盘之时,只见万余将士早已经是在大营之中列阵迎接,而带领他们的正是那岳来,黄廷和张初九。
原来这次前来领军抵抗鞑子的是岳来和黄廷,郭云龙等大将,那戚正则是留在后方,
一来需要稳定地方,二来也可在谢升的帮助下,组织人马随时增援。